童養媳的春天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閣(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梅青>> 童養媳的春天 >>童養媳的春天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閣(二)

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閣(二)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11日  作者:梅青  分類: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梅青 | 童養媳的春天 
親,歡迎光臨33言情!

古言


文氏笑道:“那你慌里慌張的跑進來做什么?還不趕緊去看能不能討到紅包?”

小丫鬟滿臉興奮地把手里的紅包給文氏看,“他們說姑爺隔著門縫遞了好多紅包,大家都去搶紅包了,大門就被推開了。”

文氏看看天色,“還這么早,難道咱們家老爺沒有把門栓上?沒讓他做幾首催妝詩,對個對子什么的?”

小丫鬟支支唔唔的道:“姑爺請了一大群同窗幫著做詩、對對子,里面只有老爺一個。”狀元公寡難敵眾啊。

說話間,眾人的喝采聲、笑鬧聲、鞭炮聲好像又近了些。

之前那小丫鬟又跑了進來,“姑爺現在在和咱們家大爺下棋。”

王家大爺名王慎行,一個剛剛三歲的小不點,剛能認全棋子,讓他跟劉永安下棋,這不是明顯的故意不讓姑爺進來嗎?

但兩家離得這么近,王家絕對不可能讓他現在就把人帶走,不過是抬氣氛罷了。王慎遠這一關倒也算是妙棋。好在王衛平昨天晚上就交待了兒子,“明天你姑丈就要來把姑姑接走,以后再不讓她回來了,怎么辦?”

王衛平備考的時候,大多數時候都是王菁和文氏帶著王慎行玩,王菁天天練五禽戲身體要比文氏好得多,三十多斤的胖小子還能讓她拋起來。這游戲是王慎行最喜歡的了,乍聽姑姑要到別人家不回來,馬上就不樂意了,“我明天攔著姑丈,不讓他帶走姑姑。”

劉永安和這么個小孩子下棋,可不是就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不過劉永安這邊的同窗們也知道自己這邊進來的太早了,對方不僅是同窗還是狀元爺,見他抱出這么大的小不點攔門,雖然覺得他有些勝之不武但也情有可原。今天本來就是娶親而不是比武,狀元爺想看看姑爺對自家妹子的誠意,高興用自己的兒子來攔自己的妹婿,礙著誰什么事?何況大門那一關,他們本來就偏幫了。

大家甚至幸災樂禍地望著劉永安,就算你少年得志、文武雙全,且看眼下的困局你如何去解?

哪想劉永安當時就笑瞇瞇地不知從哪兒摸了盒面人出來,那盒子里面有錦鯉、龍、鳳、龜、鳥、五子拜壽、桃園結義……

劉永安也不說話,就這么望著王慎行。

王慎行想要泥人又不想讓王菁離開王家,一時之間臉上的表情豐富極了。

“面人給哥兒,姑丈去看看姑姑好不好?等到后天,姑丈就把她送回來了。”劉永安說著,把面人遞了過去。

王慎行笑瞇瞇地將面人接了過去,“姑丈送姑姑回來,再手談一局。”

這小貨,賊精賊精的,還敲詐勒索上癮了!

劉永安笑起來,“行,下次姑丈給你帶張彈弓來。”

王慎行的眼睛立刻亮了起來,只差沒跳起來了。

劉永安伸手一撈,把他抱了起來,輕易地舉過了頭頂,小家伙高興得不知如何是好,一群人說說笑笑,進了內院。

這一次,劉永安也不多話,只管敲著門把紅封往里塞。

她們這些人基本上都受過劉永安的“好處”,甚至有一部分還是從劉家帶過來的,不過是像征性地攔了一下就把門打開了。

文氏則安慰著王菁:“長安一定會對你好的,你們以后好好過日子,若有人欺負你,回來跟我和你大哥說,我們住得又不遠,回來也很方便。”

文氏說著說著,忽念及自己當日的情形來。那個時候,她的父母已經下世,王衛平又活不見人,死不見尸,到了王家余氏又處處找碴,恨不得想讓自己的親生兒子強了自己,她的每一步都走得艱辛極了,她跟王菁也算“同是天涯淪落人”了。她比誰都希望王菁和劉永安這一對能夠和合美滿幸福長久。

或許是觸景生情的緣故,或許是因為不舍,她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王菁看到文氏落淚,不由自主的眼睛也開始酸澀了起來,又強笑道:“咱們住得這般見,時時都可以見面,姐姐不必傷懷。”

文氏忙止了淚,她怕王菁把妝給哭花了,別過臉去擦了眼淚,遞給王菁一個緊口的裝著鏡子的荷包。

不過本地向來有哭嫁的習俗,相傳若是不哭,生出來的孩子會是啞巴。

其實這一天新嫁娘要離開生養了自己十幾年的父母,自然是萬分不舍的,一般的姑娘上轎前都會哭,哭嫁的說法不過是為哭的人找個合適的名目而己。

至于文氏給的鏡子則是由她親手挑選回來的,給新娘辟邪用的。而那荷包則是王菁親手縫的,據說是為了防止眾人在公婆面前說兒子、媳婦的壞話,謂之收緊眾人之口。

此時男方的媒人廖氏已經進來了,“我們的新娘子今天好漂亮。”

廖氏是徐清的親娘,王菁忙站起行禮,禮到一半已經被廖氏攙了起來,“好孩子,咱們又是親又是鄰的,哪用這么多禮,快把去讓你爹娘看看這么漂亮的囡囡。”

說著將她攙到了堂屋里,和劉永安一起到王敬之和趙氏的牌位前行了禮,又扶著她坐下,拿了雙大紅的繡花鞋給她換上,蓋上了大紅的蓋頭。

“這叫堂鞋,等到婆家了會有人幫你拿鞋子換下來,誰換下歸誰,鞋底的黃面縫在孩子的衣裳上,可以保孩子長命百歲,

接著由王衛平將她背出了房門,將她的腳放在了擱著云片糕的椅子上。

新嫁娘踩著云片糕上轎,寓意“高來高去”。

等王菁進了花轎,又有人塞給她幾個紅布袋,里面裝著五谷雜糧和干果。

“糧食是祭拜路神、橋神的,過橋過路的時候撒,紅棗、花生之類是給鬧房的預備的。”

鞭炮聲響了起來,笛子、嗩吶、笙、簫全吹了起來,大鑼、小鑼、大鼓、小鼓、大缽、小缽一起敲響。

轎簾輕輕被人掀開,王菁的耳邊忽地響起劉永安的聲音,“菁菁,我們回家了。”

他話音剛落,八人扛抬的描金繪彩的花轎已經動了起來。

王菁坐在轎里,只聽下人們笑著議論道:“劉家還挺重視咱們姑娘的,請來抬轎的人高矮都差不多,連衣裳都是一樣的。”

而王衛平則向文氏笑著搖頭道:“長安也不知怎么說動他們來做轎夫的。”

文氏一愣:“你認得那些轎夫?”

“那些都是鹿鳴書院赫赫有名的才子,我怎么會不認得?”這些人,單憑錢是絕對沒辦法請到的。

“看來,他為了娶菁菁,也算煞費苦心了。”文氏滿意的點頭。

“臭小子,只怕是擔心菁菁在劉家吃了悶虧沒人做主呢。”王衛平不滿地開口道,“早知道,該多攔他一會兒。”

文氏卻知道,丈夫其實是和自己一樣的,舍不得這位沒有血親關系的妹妹罷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童養媳的春天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