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作者:下載:
劉張灣的里正,叫劉成宏,也是劉成方的堂弟,當時就跟張氏說了,“這地方我四哥那會子做里正的時候就沒賣掉,十兩銀子都沒人要,嫂子給十五兩太多了。”
張氏笑道,“這兩年咱們這兒的地價又漲了,十五兩也不多,你剛上任,總不能讓人說了你的閑話。”
劉成宏也就應了,當下收了銀子,給了張氏契結書。
小團子看到契結書,乘著劉永安空閑的時候,笑嘻嘻拉了他,“走,咱們栽樹去。”
張氏直搖頭,“指望你們,一天栽一顆也差不多了。”
不想張氏的話還沒說完一個晚上,小團子他們挖過的地方,方圓幾十丈之內,全被人挖了。
很多人謠傳,劉家就是知道那里有金子,才把山坡給買了下來。
“你們想啊,他們家前些時候斗雞贏了幾百兩銀子,現在又挖到了金子,現在買那么多鳥不拉屎的地方,肯定是為了再挖到金子啊!”很多人如是說。
更有人來問張氏買地是不是為了挖金子,張氏就說要種桃樹,可人家不信啊。
“你們家這么有錢,還墾荒種樹?”問的人明顯不相信。
張氏就笑,“誰家的金子會埋那里?”
那人家怎么把金子埋到你家的院墻邊上了呢?
你們騙誰呢!
晚上偷偷去挖的人越來越多。
不光本灣子的人偷著挖,外莊子上的人也偷著挖,甚至有幾十里之外的人跑來偷挖。
張氏越是解釋,大家越認為她在掩飾,本家的那些侄兒們也找來了,“四嬸,聽說你要種桃樹?不如我們去給你幫忙。”這樣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挖了。
“行,每人每天五十文錢,不管飯。”張氏說道。
五十文錢,相當于一個長工一天的收入,這是行價,大家都沒有異議。
就算一文錢不給,大家也搶著去啊。
更有人拉了牛,去犁。
結果當然是一無所獲。
等張氏給工錢的時候,都不好意思要,“我們就是來幫忙的,你們掏錢蓋書院,也是為了我們大家,幫你家做點事,應當的。”
哎,挖不到,只能說命不好啊!
一個錢一個寶,沒那個命撿不到!
張氏笑道:“那嬸子到時候就請你們吃桃子吧。”
“行。”看來這地方還真是種桃子的。
大家又幫忙把將近三百棵桃樹給種上了。
張氏覺得侄兒們都不容易,也辛苦了,每人每天按一百文算,仍是送了錢過去,“知道你們不要,就算我這個做嬸母的心意,給小娃兒們買點零食吃。”
都是一家人,說錢就遠了。
不過張氏一直覺得,親兄弟,明算帳,何況是堂侄,又隔了一輩。
親戚之間,禮尚往來,有來有往,才能長久,只想著占便宜,誰還理你?
“等種完,就該下雨了。”王菁笑道。
“這孩子!你怎么知道要下雨?”張氏十分好奇。
王菁家的桃樹剛種完,雨就下下來了。
張氏站在門口,望著外面淅淅瀝瀝的雨滴,又問了一次王菁,“菁姐兒,你怎么知道要下雨啊?”
“這很簡單啊,每逢節氣轉換的時侯,總會下雨的。”王菁說道,“此時立夏已過了,小滿到了。小滿一到,不僅麥子等夏熟作物開始飽滿,也開始插秧了。一般這個時候,總會下上幾場雨來,去年就下了啊。”
張氏想了一會兒,還真是這么回事,她也笑了起來,“你這孩子,操這么多心干什么,有娘在呢。”又問她,“你快過生日了呢,該去添幾身新衣裳了。不如咱們明天上街吧?”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