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大亨第四百七十七章.水火不容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舊書大亨 >>舊書大亨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七十七章.水火不容

第四百七十七章.水火不容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04日  作者:鑌鐵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鑌鐵 | 舊書大亨 


小說:、、、、、、、、、

在林逸正式宣布最后一部宋版書要用“明價競拍”的方式來決出勝負以后,作為“拿人錢財與人消災”的劉玉劉教授,再次主動站出來,準備繼續用他的口綻蓮花,來給這最后一部宋版書加油助威,讓大家的血液在沸騰之余,變得更加滾燙起來。

劉玉劉教授深吸一口氣,他知道,最后這部宋版書的拍賣,將直接決定他千分之三的傭金知識就是力量,讓我用知識的力量來大賺一筆吧!

想到這里,劉教授就開始說了。他說,為什么現在的宋版書如此珍貴,甚至貴過黃金?實則,不僅僅是宋版書,只要是有些年頭的古籍善本,隨著時代的變遷,就都成為“文物級”的寶物。被一些大藏家,新玩家競相追捧。

為什么這樣?總之一句話,物以稀為貴!

接下來劉玉教授就又說了,歷史上書籍遭受的十大災難

第一次災厄:戰國年間學術昌盛,百家爭鳴,書籍著述甚多。

秦王嬴政統一全國后,施行愚民政策,下令焚書,除醫藥、卜筮、農業之書外,悉數焚毀。

第二次災厄:漢朝建立后,國家重視文化,開始收集遺書。西漢末年,書籍收集甚多。

西漢末年,赤眉軍竄入長安,以火燒之。

第三次災厄:東漢和帝劉肇,致力收集,蘭臺、石室、鴻眉、東觀,皆滿書籍。

東漢末年,董卓挾獻帝遷都長安,焚毀洛陽,書籍損失甚多。王充加以收集,得殘書七十余車。后李漼、郭汜復亂,殘書亦遭焚毀。

第四次災厄:漢末魏初,曹操父子喜好文學,致力文化典籍的收集,并命秘書郎鄭默整理圖書編目《中經》。晉武帝司馬炎承繼此統,詔秘書監荀勖根據《中經》編著《新簿》,并首次將典籍分為四部,總括群書。

西晉末年,永嘉年間,五胡之亂,匈奴首領劉聰攻入京城,以火焚之。

第五次災厄:五胡亂華之時,大批士大夫逃亡江南,大量書籍也隨之南遷。

梁武帝蕭衍末年,侯景破京,秘書省被燒,幸文德殿遺留一部分。

后梁元帝蕭繹起兵江陵,打敗侯景,收集文德殿及民間書籍七萬余本,運往江陵。蕭繹廣羅遍搜天下典籍,共得圖書十四萬卷,堪稱皇家私人藏書第一。

西魏大軍南下,合圍江陵,蕭繹見大勢已去,躲入內殿,以書圍身,一火而燼。此次焚毀幾乎將江南的圖書燒個精光,在當時所有的書籍都是手抄本,多為孤本善本,今只余蕭繹所著的《金樓子》一種。此次浩劫,令人扼腕。

第六次災厄:隋文帝楊堅、煬帝楊廣皆好書籍,致力于圖書收集。隋煬帝出游,書籍也攜帶前往。

后宇文化及廣陵起兵,圖書損失不少。

第七次災厄:唐太宗李世民提倡文事,至玄宗李隆基開元年間,為大唐文化的安定繁榮時期,大批典籍得到了妥善的收集整理。玄宗創立的集賢院,將文化典籍分為甲乙丙丁四部,對應經史子集。

天寶年間,安史之亂,盛唐藏書遭到大量破壞。

第八次災厄:唐肅宗李亨、代宗李豫開始了文化典籍的修復工作。

僖宗李漼年間,黃巢之亂,皇室藏書再遭損毀。

第九次災厄:北宋仁宗趙禎慶歷年間、徽宗趙佶宣和年間,皇室好文,文化為之一興,在國家的致力收集下,藏書量大增。

欽宗趙桓靖康年間,金人入侵,大批文化典籍再次遭遇浩劫。

第十次災厄:南宋,北人偏安,加之印刷術的興盛,福建等地逐漸成為文化中心。在孝宗趙昚淳熙、寧宗趙擴嘉定年間,藏書又大量增加。

理宗趙昀紹定年間,元兵南下,再成災難。

這里沒有元朝后來的事,紙質書籍的命運更差。我輩所知,起碼清朝的文字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十年浩劫,電腦網絡,使得紙質書的地位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說完這些,劉教授長嘆一聲,頗有屈原投江前的凄涼與哀婉,說道:“這就是古書的命運啊,厄運多變‘水火兵蟲’被古人認為是書的‘四厄’,其實也是很多藏書家的‘四厄’。近百余年來,眾多藏家前仆后繼,聚書散書,大藏家倒下去了,藏垮掉了,一些新興的藏書家卻不斷涌現,直至今天。”

“實則,正是由于這些逝去的和新興的藏書家節衣縮食傾囊購書,并盡心保護和刊刻傳播,才使得古代的典籍歷經劫難而猶能保持榮光。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藏書家的存在,就等同于古書的‘保護神’,等同于文化傳遞的‘使者’,是他們的愛心藏書,才讓我們多一種機緣來體味‘耕讀傳家’‘子孫永寶’的含意。因此,每一個藏家都是偉大的,是高尚的,是值得人敬佩和歌頌的……百年之后,我們也許埋入了黃土地,可是那些真正的藏家,卻會被那些古書記載著,永垂不朽,乃至流芳百世……”

聽完劉教授這一席話,所有人都“癡了”。

沒錯,是感動,是莫名的感動!心中那道被情感充盈著的閥門,被打開了。

原本的熱血沸騰,原本的激動,從這一刻升華到了感動。

為什么藏書?

原來我們是在繼承和發揚我們美好的文化傳統,是在傳播知識,我們是古書的“保護神”,是傳遞和文化的“光明使者”,我是偉大的,是驕傲的,是值得自豪的!

林逸也被劉教授這番話感動的心中唏噓,明顯,這是做過功課呀!

看起來自己給的傭金抽成還太少了,能夠說出如此感人肺腑的言語,不愧是教授級的藏家。

林逸心中,大大地寫了一個“服”字。

當然,煽情的事兒辦完,接下來就要再接再厲辦正事兒了。

趁著大家還都沉浸在作為偉大藏家美好的遐思中,林逸宣布,“第三部宋版書拍賣開始!”

沉浸在感動中的眾人,好不容易被林逸的這句話拉了回來。

現實是殘酷的,因為激烈的競爭馬上就要開始了。

收拾好心情,作為金陵四大藏家的陸三爺首先擺正情緒,對著林逸說道:“林逸啊,你說開始那就開始吧。就按照剛才所說的,你把書取出來,然后我們先看一看,你出個讓人可以接受的底價,我們四位開始互相加價競拍,最后誰加價最高,這部書就是誰的。”

這時剛剛贏了一句的張四爺開口了,說道:“另外我再提一點建議加價也可以,不過要玩就玩大點,免得我出100萬,你才加100塊……為了防止這種鬼祟的加價方法,我看這次競拍最少加價要達到20萬,你們看可否?”

說完這話,張四爺就用目光撒了一眼其他藏家。

丁七爺和馮五爺一起道:“這個不用你說,我們也要提出的,大家既然一起競拍,就玩大點,有氣魄點,不要再婆婆媽媽,什么多出來10萬,7,8萬……就以20萬為籌碼,以此類推!”

林逸莞爾,原本他想要營造一種關系友善的競拍,可惜大家看起來是水火不容。

作為見證人和看客的那些其他藏家則一個個唯恐競爭不夠激烈地點頭稱贊道:“這樣才對嘛!大家有都不是沒錢,一次才加那么一兩萬,十來萬,實在連我們都看不下去。”

見此,林逸也不好再多說什么,事情對自己太有利,自己要是在開口拒絕,那不是虛偽就是傻瓜。

所以他直接招呼劉教書,“把第三部宋版書取出來!”

劉教授似乎已經習慣了林逸的命令,就見他戴著潔白的手套,稍作整頓,就從一處小心翼翼地取出一部古書來。

在這部書被取出來之前,大家就開始紛紛猜測了。有鑒于前兩部宋版書都是宋代時期給兒童啟蒙的基礎讀物,一部《千字文》,一部《百家姓》,算是徹底洗刷了大家對宋版書的認識。所以大家就忍不住猜測,接下來這部書會不會和前面那兩部一樣,也是什么兒童啟蒙讀物什么的。

不過這不太可能吧,宋代的兒童啟蒙讀物怎么會集中一塊兒拍賣,如果真是這樣,那就太驚奇了。要知道,宋版書想要遇到一本已經很不容易了,何況是一個系列中的三種。

就在大家紛紛猜測的時候,劉教授儼然已經把那部古書放到了掃描儀下面。

這次裝裹這部書的是一個鵝黃錦緞書函,也許是年代久遠的緣故,書函顯得有些老舊,斑駁,甚至有些地方已經磨破,露出里面的紙板。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書函上面竟然繡有“龍鳳呈祥”的圖案,這在書函上面可是少有的,除非是某家結婚,或者有大喜之事,才會這般特意安排。比如說結親時以古籍作為彩禮……好奇心被勾起,人們就忍不住急忙去看這部古籍的書名

只見掃描儀連接的大屏幕,很快就顯現出這部古書的名字,眾人一看,徹底愕然,因為這部書竟然是《三字經》!

瀏覽閱讀地址:/jiushudaheng/2206039.html

小說5200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著筆

閩ICP備16018243號1


上一章  |  舊書大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