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大亨第四百七十五章.《千字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舊書大亨 >>舊書大亨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七十五章.《千字文》

第四百七十五章.《千字文》


更新時間:2016年11月04日  作者:鑌鐵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鑌鐵 | 舊書大亨 


話說,這《千字文》原名為《次韻王羲之書千字》,是用來教授兒童基本漢字的一首長韻文。它是一篇由一千個不重復的漢字組成的文章。據說是南朝梁的梁武帝為其公主練習書法,而委托大臣周興嗣創作的

李倬《尚書故實》記載:梁武帝命大臣殷鐵石模次王羲之書碣碑石的字跡,又要求拓出互不重復的一千個字,以賜八王。殷鐵石拓出后,此千余字互不聯屬,梁武帝又命令周興嗣將這一千字編成有意義的句子,“卿有才思,為我韻之”,周興嗣竟一夜編成。

在座的所有藏家都知道,千字文是由“天地玄黃”到“焉哉乎也”,總共250個隔句押韻的四字短句構成,內容包含天文、地理、政治、經濟、社會、歷史、倫理,整篇文章一字都不重復。

宋朝侍其良器曾作《續千字文》。明朝徐青藤曾作《集千字文》。清朝吳省蘭題有《恭慶皇上七旬萬壽千字文》。太平天國亦有《御制千字詔》等,其《千字文》內容不同,但都以《千字文》為名。

那么現在亮出來的這部《千字文》,到底是哪一版本呢?

就在眾人疑惑的時候,就見林逸又對那劉玉劉教授使了一個眼色,然后那劉教授就開始動手,把這部書翻開。

然后大家就看見了一個大紅色的收藏印章,不出所料,竟然真的是“皕宋樓”藏書!

霎時間,人們就開始議論開來。

“怎么可能?竟然真的是‘皕宋樓’藏書!”

“是啊,怎么會這樣?‘皕宋樓’的宋版書不是賣去日本了嗎?”

“難道這是哪位大藏家在清末時期收藏的,沒被日本人買走,最后流落到了臺灣?”

“‘皕宋樓’的藏書實在少見啊。”

“是啊,比起前面的‘過云樓’,這‘皕宋樓’藏書就更珍貴了。”

“物以稀為貴嘛,現在‘皕宋樓’的藏書都流落到了日本,在咱們這里能看得見已經很稀罕了!”

“開眼了!真的算是開眼了!”

“也不知道誰有這么好運,能競拍得手。”

“先別扯那些,還是看看這部書的內容吧!”

在大家議論紛紛中,劉玉教授就又繼續把這部書的內頁翻開。

《千字文》總算現出真容宋版書的古雅立馬就從內頁展現出來,整個版邊乃是魚鱗紋路,圍繞一圈,在這在古籍中有好稱呼,叫做“金鱗捧日”,版心只有整個版面的二分之一,被金鱗圍攏起來,看上去十分的精美。這還不算,在書口處,有這部書作坊雕刻作坊的名稱“東京如意坊”。

東京是北宋都城,作為中國最偉大的一個朝代,基本上很多發明和文化都是誕生于此,并且作為都城,東京汴梁更是當時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中心。能夠在寸土寸金的東京設立書坊,可見這家刻印作坊應該很有名氣,至于那位雕刻師則署名為“黃師森”。

很多藏家對這個名字不熟悉,可是只要喜歡收藏宋版書的人,則對這個名字“如雷貫耳”,因為黃師森乃是北宋末期最有名的一位雕刻大師,他曾經為宋徽宗雕刻過御用玉璽,還幫助過權宦童貫,雕刻過他老母親的墓志銘。因此這位黃師傅可是大有來頭,甚至可以說是北宋時期的藝術大師。

再看整部古書的版面,乍眼看去,就猶如美女梳妝使用的鏡子,鑲了魚鱗金邊,而千字文的字體,則更是令人嘆為觀止,因為那竟然不是一般的楷書,或者行書,乃是宋朝嘆為觀止的“瘦金體”。

眾所周知,“瘦金體”乃宋徽宗所獨創,在北宋末期十分之流行,北宋權臣蔡京也擅長此書法,以此來取悅于宋徽宗。

對于很多古書收藏家來說,收藏古書的除了這種古書的年歲悠久之外,每一部古書還都有它獨特的歷史。而這些歷史則是從每一部古籍手寫序跋,后記,以及鈐印等各方面透露出來的。

因此大家就都很好奇,好奇這部《千字文》是何人書寫這瘦金體,又是何人讓黃大師雕刻,又是何人首先收藏……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而這所有答案,就在這部古籍里面,等待揭曉。

掃描儀繼續掃描這部古籍的內頁,序跋出來了,讓人大吃一驚的竟然是蔡京親自書寫,讓如意書房刻印給宋徽宗女兒啟蒙。

蔡京是誰,北宋權臣;宋徽宗是誰,北宋皇帝。這兩人湊到一塊兒,搗鼓出這么一部書,其價值可想而知。

不說這些,再看那收藏后記,這部書從宋朝開始輾轉流離,在元代的時候被元朝大丞相脫脫收藏,然后到了明朝,又被明朝著名的大財主沈萬三收藏,沈萬三因為幫助朱元璋筑城,遭到嫉恨使得沈家破敗,這部書就又落到了皇子朱權手中……

可以說,這部書的收藏歷史,就是中國從宋到民國浩浩蕩蕩的千年歷史。

厚重,令人遐思。

至少此刻所有人都被這部《千字文》所凝聚的厚重收藏歷史所驚呆。因而看向這部書的眼神是驚異和驚嘆的。

林逸輕輕地用手指頭敲了敲桌面,讓那些遐思的人們回過神來。

包括陸三爺在內,所有藏家心中都又開始火熱起來,原本凝聚的欲望,被林逸這把火點燃,在胸膛,在五臟六腑滾滾燃燒。

林逸知道時候已到,有時候拍賣古書,就像是煲牛腩,必須要掌握好火候。火候太小,牛腩煮不爛;火候太大,牛腩就會煮的稀爛,失去嚼頭。

此時火候剛剛好,大家火熱的心已經被勾起來,現在就看他們能出怎樣的價格了。

所以林逸又敲了敲桌子,然后說:“現在競價開始,四位藏家,你們可以寫出心中的出價了,老規矩,價高者得。各位可做見證。”

緊張的時刻又要開始了。不知為何,雖然經歷過很多陣仗,這些藏家們還是忍不住深吸一口氣,然后全神貫注地等待著一場大戰。(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book/html/34/34526/index.html


上一章  |  舊書大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