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大亨第三百九十章.真品VS贗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舊書大亨 >>舊書大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章.真品VS贗品

第三百九十章.真品VS贗品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08日  作者:鑌鐵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鑌鐵 | 舊書大亨 


類別:都市小說

作者:

書名:__

既然一大波人都期待著丁七爺拿出自己的藏品來鑒定,林逸也就隨波逐流,跟著一起沾個眼緣了。無彈窗

本來像這樣的大型活動,保安措施各方面是很嚴密的,那些已經展出的藏品自不必說,不是鎖在玻璃展柜,就是懸掛在紅外線報警器防守的地方,至于丁七爺所謂的藏品,則是放在隨從抱著的盒子里,盒子是細長的長方形,是那種典型放置卷軸字畫的畫盒。

丁七爺很有氣魄,只是拍拍手,那捧著畫盒的隨從上前,七爺便從中拿出來一幅卷軸,在展示臺上將畫軸鋪展了開來。

林逸抬頭一看,卻是張大千的《碧池紅荷》不過奇怪的卻是,林逸并未從這幅絕世名畫中聞到一絲一毫的墨香氣息。

怎么會呢?林逸忍不住揩了揩鼻子。黃蓉卻是注意到了他的小動作,問他:“怎么了?”

林逸就說:“沒事兒,鼻子癢癢。”

黃蓉哼了一聲說:“我不信。”

再看現場

“呀,《碧池紅荷》?”朱梓君初看到這話,便感嘆道,“如果是真品,這可是國寶級的字畫啊。”

丁七爺哈哈一笑,“世侄好眼力,這幅畫作的確是張大千的《碧池紅荷》。”說著,他便回頭看了朱梓君一眼,再轉過頭來,對納蘭珠,詹院長等人介紹起來,言語間頗有些賣弄的意思。

“眾所周知,張大千極愛荷花,養荷、觀荷、畫荷,成為張大千創作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曾說過:‘畫荷,最易也最難。易者是容易入手,難者是難得神韻。’在他眼里,美人也是如此,皮相容易,氣韻難得。然而張大千有位女弟子馮碧池,不僅姿容秀美,且隨恩師學畫多年,氣質脫俗,所作荷花畫頗具張大千風骨,因此深受大千賞識。”

“他之所以偏愛畫荷花,除其它原因外,還在于‘中國畫重在筆墨,而畫荷是用筆用墨的基本功’。他認為畫荷與書法有著密切關系。故此,張大千畫荷的作品不但年年有,而且不斷推出新意。形成馳名中外的‘大千荷’。他在三十五歲時作的《金荷》,就被法國政府購藏;2011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上,所作《嘉藕圖》更是拍出了191億港元的天價。”

“這幅《碧池紅荷》,就是張大千晚年所作贈與女弟子馮碧池的佳作。大師不僅在83歲高齡之際耗費心力創作此畫,并且親自帶到香港,送到馮碧池手中。其中暗含女弟子名諱諧音,巧妙至極,此中情意不言而喻;娉婷荷花仿若美人的化身,于徐徐清風、簌簌荷葉中暗香浮動,意境深遠。”

“該作品從構圖、色彩到筆法,都與2011年香港佳士得4742萬元拍出的《潑彩鉤金紅蓮》甚為接近,區別是尺寸小兩平尺,也少了一抹鉤金。然而,受畫人馮碧池被譽為香港‘全才女畫家’,名氣頗大,是個不錯的加分點,同例可見2011年朵云軒拍出8050萬元的齊白石《高立千年》,一大加分點就是此畫是為名人顯宦所作,故而最終超過此前拍賣行同類題材的作品;加上馮碧池本人氣質清麗脫俗,而鉤金妖冶,想來也不相符,所以才未曾添加。”

“如今紅顏已逝,只留這幅《碧池紅荷》記錄著當年的風華正茂、情愫芊芊。那一荷一葉無一不是美人的風骨,訴說著大師對美的向往和追求,對這份紅塵情緣的珍重與懷念。我們仰望大師的項背而不得,也只能在此一睹如此佳作,追逐大師那一份情懷,在無限遐想里平添一分嘆惋。”

這次來參加“書林大會”的,大部分都是胸中多少有點墨水的讀書人,另外就是那些熱衷于文學藝術,喜歡附庸風雅的商賈。他們畢竟見識有限,又哪里真正懂得什么畫道,丁七爺這一番話說下來,確實是把他們震住了。再加上丁七爺四大藏家的的高貴身份,所以當他剛說完,周圍眾人便齊聲撫掌贊嘆起來。朱梓君和詹院長也跟著鼓掌稱贊,至于納蘭珠,她只是淡淡的笑了笑,看起來仿佛對丁七爺的話不是很感興趣的樣子,微笑也只是出于禮貌。

林逸旁邊的老曹雙眼刷刷冒光,嘴角冒沫,滿臉敬佩,手掌都快拍腫了;對于他來說,眼前這幫人可都是藏界的大明星,是自己祈望而不可至的高度,全都是奮斗目標和努力的偶像。

黃蓉呢,雖然戴著口罩看不出是什么表情,但林逸可以肯定,絕對是小嘴一撇,不屑一顧。

鼓和了一陣之后,丁七爺便按照事先約定,非常大度地再次邀請詹院長給他做鑒定。詹院長看了看畫之后,搖了搖頭,指了指朱梓君。丁七爺便順水推舟地讓這位關系不錯的世侄來鑒定。

其實,在丁七爺看來,這幅畫肯定是真品,因為他已經請了好幾個大學的教授看了這話,全都說是真品,所以他心里已經確信這是真品。所謂找朱梓君來鑒定,只不過是找個由頭讓他在納蘭珠面前表現一下,如果這位世侄能夠靠著鑒定功力引得納蘭小姐青睞,以后成雙成對,對他丁七爺也有莫大的好處。

朱梓君等這個機會好久了,畢竟在這樣的書林大會上,能人輩出,藏龍臥虎,像他這樣一個世家子弟想要出風頭必須要找到合適的機會,而眼前的這個機會就是最好的。

所以朱梓君謙虛了一番之后,便不再推讓,而是拿著放大鏡開始煞有介事地看了起來。剛開始的時候,他的表情是有些不經意的,因為他也以為丁七爺這么精明的人,在買這么貴的畫之前,必定是找人鑒定過的,所以應該不會有什么紕漏。但是仔細看了一陣之后,他的臉色便變得有些凝重,眉頭也皺了起來。

再仔細看了許久之后,朱梓君站了起來,搖了搖頭,說道:“七爺,這幅畫怕是贗品。”

林逸聽到這話的時候,眉頭微微一皺,“看不出這個朱公子還真有幾分眼里。”

林逸再看看詹院長,當他聽到朱梓君這么說的時候,也帶著笑意地點了點頭,看來是同意朱梓君的話。

而丁七爺聽到他這么一說,雖然眼神里有一絲驚訝,卻很有大將風范,不動聲色,笑問道:“梓君,怎么會呢?那些教授都說,這幅畫的用筆,用墨習慣,作畫時的節奏韻律,印章,落款,畫風,落筆全都是十足十的張大千,怎么會是贗品?”

“確實,這幅畫墨法用得妙,枯濕濃淡兼施并用,尤其是濕筆用得妙,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完美地表現出荷花枝蔓的繚繞與深度。在技巧上,或細筆勾勒,或粗線勾斫,有處運筆酣暢流利,有處又是方拙之筆,筆情恣肆,瀟灑奔放。”

說到這里,朱梓君不禁擊節贊賞道,“無論是用筆,還是造境,這畫都幾乎與真跡無異。與張大千齊名的白石老人曾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而這句話也可以用在這幅畫上。倘若不是仿者臨摹之心太重,筆力略欠厚重,線條也略過光滑的話,我也差一點就要看不出來了。”

朱梓君自顧搖頭晃腦地說了一大通,把丁七爺給聽得頭暈腦脹,不過他表面上還是非常淡定地扭頭笑問詹院長,“詹院長,你以為如何?”

詹院長略點了點頭,笑而不語。

這下丁七爺才有些動容了,嘆息一聲道,“慚愧啊,我雖被稱為金陵四大藏家,卻還是眼拙,花大錢買了一個贗品,說出去還不被人恥笑這幅畫要它何用,不如一把火燒了倒好。”

不愧是大藏家,雖然打眼,卻依舊霸氣十足,上千萬的東西說燒就燒。

看到丁七爺要一把火燒掉這幅贗品,朱梓君便笑著寬慰道:“七爺,你不用太過著急,這幅畫雖然是贗品,但是卻也不是一文不值。”

“哦,怎么說?”丁七爺睜大眼睛,問道。

“照我看,這幅畫雖然是贗品,但是這么多年來,能夠將張大千的畫仿得如此地步,幾近以假亂真的地步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他的女徒弟馮碧池。”

此話一出,眾人皆驚。大有峰回路轉的意思。

朱梓君很是享受作為眾人焦點的感覺,他看了一眼四周,笑了一下,緊接著又得意地說道,“馮碧池一生最喜歡的畫家就是師傅張大千。而她早年的藝術生涯,也是以臨摹,仿造為主,其中以恩師張大千的畫為最多。馮碧池不但對張大千的畫風學得十足十,而且對張大千一生中用了多少枚印章,哪一枚印章用于某年的作品中,其中某一枚印章又在哪一年跌損過,上面有什么樣的殘缺,都做有詳細記載。因此,她摹仿出的假畫,在很早的時候,就曾經蒙騙許多收藏家,將她的偽作當作真跡收藏,以致不少鑒定家在她面前也大跌眼鏡。何況這幅畫本來就是張大千送給她的,日夜揣摩,臨摹至此,就更情有可原了。”

聽到這里,丁七爺的神情略解,雖然不是一代大師張大千,是他女徒弟的作品,也算不錯,“哦,這么說,這幅畫乃是出自馮碧池的手筆?”

“應該是這樣的。”朱梓君自信地點點頭,說道。

周圍眾人雖然不太懂,怎么這幅畫一下子從張大千的作品就變成了他女徒弟的作品,男變女,這“變性”也太快了吧。但是看戲不拆臺,既然壞事兒變好事兒,大家伙也就跟著附和,“好啊,好啊!”“不錯啊,不錯啊!”“真驚險,原來還是一件寶貝。”

就在場面稍微緩和的時候,林逸突然聽到“哧”的一聲輕蔑的笑聲,然后我就看到在場所有人都把目光朝著他這邊看來,林逸這時候才發現,原來這聲笑聲,竟然是黃蓉發出來的。

看起來這丫頭唯恐天下不亂,所以才會故意發出這輕蔑的笑聲。

看著吸引了眾人目光,貌似還得意洋洋的黃蓉,林逸只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燙,心說:“慘了,丫頭,這次我要被你害死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舊書大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