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大亨第二百五十七章.現場撿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舊書大亨 >>舊書大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七章.現場撿漏

第二百五十七章.現場撿漏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02日  作者:鑌鐵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鑌鐵 | 舊書大亨 
正文

正文

林逸眾目睽睽之下,砸碎所要鑒定的木制家具,在眾人大驚失色中,竟然從木腿之中抖落出來一卷紙票。獵文

這一刻,所有觀眾,連帶周陳鄭王四位專家也都有傻眼了。

誰能想到這木制家具竟然暗藏玄機,藏有東西。

在目瞪口呆中,林逸非常帥氣地將掉在地上的紙票撿起來,拍打了一下上面的灰塵,一縷古樸的氣息撲鼻而來。

沒錯,就是這種味道,剛才林逸正是察覺了這種怪異的氣味,這才敢大膽出手,摔碎家具,如今終于把里面的寶貝找到了。

“周教授,各位專家學者,我所說的有價值,指的就是它。”林逸揚了揚手中的紙卷,然后在大家矚目中,輕輕把包裹在外面的那幾道棉紙剝開,然后從中拿出一小卷東西來,展開,那竟然是一張光緒三十二年(19o6年)大清戶部銀行兌換券張家口改云南拾圓。

周教授以為眼花了,不可思議地從林逸手中奪過那樣銀劵,看了又看,又拿了放大鏡來看,他那仨朋友老陳老鄭老王也都湊過來,和他一起研究,瞪大眼睛鑒定這張兌換銀劵的真偽。

要知道,如今“光緒三十二年(19o6年)大清戶部銀行兌換券”保存下來的不多,而像這種“張家口改云南拾圓”面額的更是少見。可以說屬于票證中的珍稀品種。

只要是票證的就都知道,票證這一行水很深,往往不同面值,價碼能夠錯個上百倍,比如說眼前這張拾圓面額的。

四位專家也都是行家里手,拿到手里一看就知道有沒有,此刻經過他們仔細地甄別,從紙張,從色澤,從上面的印章來看,絕對是真品無疑。

“好東西啊!”四人感慨。

感慨完四人就又同時想到這么珍貴的東西竟然是林逸從木家具中找出來的,不可思議,他怎么知道這里面藏有寶貝?

難道他有火眼金睛,懂得透視?

四位專家學者還在納悶,那位等了老久的持寶人再也忍不住了,問了一個很實際的問題,“這東西……值多錢啊?”

在他看來,就這么一小張紙卷,估計不會值太多錢,換成那么大的木家具,那就該值錢了。

周教授想要不回答吧,又顯得自己太小氣,就嘆口氣說:“我記得清楚,在去年中國嘉德去年郵品錢幣秋拍上,拍賣過一張差不多的,最終以23萬的價格成交”

持寶人徹底愣住了,不可思議地看著周教授手中那張紙票……不會吧,就這玩意,這么值錢!

臺下觀眾們也出驚呼,倒是不是驚訝這銀劵的價格,而是驚訝林逸的“火眼金睛”。

既然專家們都承認這玩意值錢,就說明人家林逸找出來的東西確實是“寶貝”!

觀眾們還在驚愕,忽聽一人道:“好樣的!民間高手就是厲害!”緊接著有人鼓起掌來。

被這情緒帶動,臺下觀眾也無不歡欣鼓舞,鼓起掌來。

先鼓掌的高和尚一看這情勢,總算是松了一口氣,暗道一聲:“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原來這托兒也不好當啊。”

不管怎樣,林逸幫助他們扳回一局,至少讓這四個“民間派”不再是一無是處的“擺設”。

收拾心情,四大專家只覺得剛才純粹是對方走運,要不然,那張小小的銀劵藏的如此隱秘,林逸又怎么能猜得到藏在哪里。除非見鬼了。

回到座位,林逸還沒把屁股坐穩,就被高和尚拿手指捅捅他腰間,湊過來低聲問:“小林子啊,那玩意你是怎么知道的?”

林逸怎么回答,只能笑笑說:“猜的,看那家具的木腿有故意做舊的痕跡,再加上幾條木褪的輕重不一樣……”

“厲害!”高和尚豎起大拇指,“單憑這些細微之處就敢做出這么大膽的假設,俺老高算是服了你!”高和尚馬屁杠杠滴。“說實話,俺這一輩子從沒服過什么人,你是第一個,也是最后一個!”

眼看這位老高嘴巴嗶嗶沒完沒了,林逸只好提醒他:“節目開始了,小聲點。”

老高咳嗽一聲,立馬坐端正身子,這才又恢復道貌岸然的民間高手模樣,只不過不到三分鐘,他屁股上就像長了刺,又開始磨蹭起來,時不時地交頭接耳找林逸說悄悄話,搞得林逸很是無語,這放到學校就是典型的多動癥孩子。

接下來下半場的鑒寶活動,基本上延續了上半場的氛圍,依舊是四大專家唱主角,四位民間高手再次淪為綠葉般的陪襯。

“這套畫譜是清朝順治年間的,作者是版畫名家蕭云從,他創作并刊于順治二年的這冊《離騷圖》,無論是構圖立意還是刀工技法,都達到了清初版畫藝術的最高水平。但是破損嚴重、品相太差,而且這種破損是無法通過修補所彌補的。因此不具有收藏價值了。”陳天錫陳教授面對一位做字畫鑒定的持寶人說道,“我們看一件東西是否具有收藏價值,不但要看其年代,品相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這位持寶人也非常懊惱,“自己以前不懂這方面的知識,造成現在這樣的損失很后悔。雖然只是一冊清朝畫譜,但是多少還是希望能夠值點錢的……”

陳教授搖搖頭,看著那冊殘缺不全的畫譜說道:“像這樣的損傷程度,如要找名家修復也需要花一大筆錢,差不多三四萬,而修復好以后,也不一定立馬就能找到合適的買家,很多收藏古籍的買家對這種修復后的‘金鑲玉’畫冊并不買賬,所以,風險很大呀……總地來說,你這本就算保存下去也毫無意義。”

持寶人傷心至極,忍不住問:“那……這個,最多能賣多少錢?”

“這個……”陳教授沉吟了一下,“實不相瞞,如果是品相好的,這種清朝順治時期的版畫精品,最少也能值個十幾萬,可是現在殘缺成這樣子,頂多是三千了。”

持寶人咬著嘴唇,“那……這破畫譜你肯收嗎?”

陳教授沒想到對方會問出這么令人尷尬的問題,一時有些啞巴。

廢話,他收這破爛玩意干嗎,又沒有絲毫收藏價值,剛才之所以報價也是要安慰他,可是這個持寶人竟然不開竅。

就在氣氛略顯尷尬的時候,一個聲音突然道:“如果不介意的話,這冊畫譜可不可以讓我看看?”說話的卻是不久前出完風頭,立馬就沉寂下去,不再顯眼的那個年輕人林逸。

又來?

四大專家看著林逸,不知道這個年輕人又要搞什么鬼。

那位持寶人卻像是逮到救命稻草,病急亂投醫,忙拿了“寶物”從“專家派”轉移到“民間派”,看看這個年輕的鑒寶大師怎么說。

“大師,您幫忙看看”

林逸親切地接過畫譜,翻看了幾眼,雖然早有了解,他還是看得很仔細

這是一本清代線裝白紙精刻本畫譜《離騷圖》,看扉頁牌記,顯然是順治年間著名畫家蕭云從和版刻者湯用先一起創作的。

史載,一六四五年初,清兵攻占揚州,三月進駐蕪湖。畫家蕭云從他滿懷亡國之痛,避走他鄉。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清兵侵入蕪湖的當年,云從與著名的徽派版畫刻工湯復合作,刊刻了他這一生中最為重要的版畫作品《離騷圖》,這應該不是偶然的。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取《離騷》讀之,感古人之悲郁憤懣,不覺潸然泣下”,在國破家亡這一敏感的時刻,他的心和屈原是一脈相通的。

此書開本敞闊,人物刻畫細膩準確、傳神,尤其難得的是畫家將一腔愛國情懷注入畫冊,使得人物花草鬼神全都栩栩如生……林逸記得清楚,著名學者鄭振鐸曾稱之為“經心刻意之作”,實為清初版畫之精品。

“可惜啊,這么好的書。”林逸嘆息一聲。

作為線裝書愛好者,林逸本來就很喜歡這種版畫類型的古籍,對于木刻版畫像鄭振鐸前輩一樣,更是情有獨鐘,只是可惜這冊畫譜實在太爛了,邊角殘缺不全,內頁遭受蟲蛀,擱在手里還真就沒啥收藏價值,正如那位陳教授所說,除非將它“金鑲玉”用襯托的手法修復,要不然就是爛紙一攤,不說毫無價值,頂多也就值個千把塊錢。看起來那位陳教授還是好心的,多說了價碼。

想到這里,林逸回過頭對著滿臉希冀的持寶人說:“如果你愿意的話,這本書一萬塊,我要了!”

轟地一下,所有人目瞪口呆,再次把目光緊盯著林逸,誰也沒想到林逸會救場,更沒想到他會代替陳教授買下這冊畫譜,并且還是出了一萬元!

幾百塊的東西,沒人要的東西,他要了,并且給出一萬的價碼,究竟是傻了,還是瘋了?

事實證明,林逸沒傻也沒瘋,只要知道他底細的人就都知道,他這純粹是在鑒寶現場“撿漏”,這冊明末清初的版畫精品,只要經他靈氣修補,就會煥青春,成為精品中的精品。

到時候價碼翻個十倍絕對不成問題!(未完待續。)

新書、、、、、、、、、、、


上一章  |  舊書大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