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戒第一百五十二章 和重劍楊過的二次交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龍王戒 >>龍王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和重劍楊過的二次交鋒

第一百五十二章 和重劍楊過的二次交鋒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19日  作者:李白不白  分類: 玄幻 | 東方玄幻 | 李白不白 | 龍王戒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李白不白書名:

“經年磨劍,向眾藏鋒。偶然難遏,劍敗群雄。”

朱子柳寫完這四句話,拈須而笑,跟夫人說道:“我便以這幅字當做賈里玉兄弟和郭大小姐的新婚賀禮如何?”

朱夫人對夫君的才學向來敬服,道:“沒有比這和更合適的賀禮,相比之下,我的金釵、玉珠失之雅致,遜色多了。”

朱子柳微笑頷首,比起自己的功夫,他更得意的還是自己的書法。

似乎每個在書法上有兩把刷子的文人都會著迷于自己的字帖。

除了朱子柳,現在在絞盡腦汁準備賈里玉和郭芙新婚賀禮的還有其他武林同道。

郭大俠、黃幫主嫁女是一賀,賈里玉娶妻又是一賀,以郭靖、黃蓉、賈里玉三人如今的江湖地位,這場婚禮能轟動大半個江湖,如此武林盛事,半點馬虎不得。

那日襄陽城下,賈里玉一劍傷了百損,之后假意攻擊忽必烈,圍魏救趙。隨后突襲金輪法王,奪了他的銀輪。

那是賈里玉藏鋒月余后歸來的第一戰,又一次的技驚四座,大殺四方,最終更是迫使忽必烈退兵,而且這一退不是臨時退兵,而是真正的離去,忽必烈回草原了。

所以,這是一次大勝。

如果說這次大勝的關鍵在于郭靖的調兵遣將、在于黃蓉的運籌帷幄,那么這次大勝最顯眼、最提神的戰績則在于賈里玉的歸來,在于他單人單劍要殺忽必烈,并最終殺退蒙古的第一國師。

在宋人的眼中,蒙古鐵騎所向披靡,無人可擋,而作為蒙古軍的統帥,忽必烈必然是高高在上,威不可侵,難以戰勝。

可是那一天在襄陽城下,數萬將士親眼看到賈里玉就那么提著一把劍,于千軍萬馬中,朝忽必烈走去,蒙古的勇士擋不住他,蒙古的箭矢射不中他。

有那么一瞬間,宋蒙兩國的將士都認為忽必烈這次兇多吉少了,賈里玉奔走在戰場中,身不著片甲,頭不戴半盔,仿佛一位進京趕考的書生,文質彬彬地向虎威如山、受到重重護衛的忽必烈走去,大家居然都生出“忽必烈危矣”的念頭。

實際上,不要說別人,就是忽必烈自己看到賈里玉向自己走來時,心里都咯噔了一下,他感覺到他手中那三尺青鋒的寒意。

在那一刻,他積威了多年的氣勢,被賈里玉完全壓倒。

同樣是在那一刻,忽必烈下定決心要殺了賈里玉,他此生此世不會再用這個人,即使他投降于己,他也不會再用。

哪個君王愿意用一個氣勢上能壓過自己的臣子?

這也是忽必烈決定退兵的一個原因,所謂來日方長,這次沒能取下襄陽,下一次必然功成,到時候他會再次直面賈里玉,然后給他一個英雄般的裁決。

因為賈里玉的那一個舉動,因為忽必烈的退軍,襄陽城的宋軍突然意識到一個事實,蒙軍并非不可戰勝,忽必烈并非不可刺殺。

這一戰的意義不僅是退了忽必烈大軍,對襄陽城守城的士兵來說,也具有生動的教育意義。

而在這之前,襄陽城好多人都認為賈里玉為了對付金輪法王和朗士高,耗盡精力,身受重傷,最終淪為普通人。

他們不會因此看輕賈里玉,但是他們會因此覺得可惜,并會漸漸淡忘賈里玉。

一個月之后,所有人都會習慣賈里玉的手無縛雞之力,敬他靖蓉弟子的身份,卻不會再崇拜他單劍破陣的風采。

古往今來,最溫暖的是人心,古往今來,最殘酷的也是人心。

這是自然現象。

不過一切的淡忘隨著那一日的一戰勢必重新清晰起來,而且相比于以前,重新歸來的賈里玉無疑具備了跟多傳奇的因素。

當然,這倒不是賈里玉有意裝逼,實際上,如果不是事情緊急,他至少還要過半個月才會去拔劍。

和坑龍的交易讓他臨時解封了內力,代價除了無條件答應坑龍一個條件之外,還有兩拳之后的脫力。

以朗士高和金輪法王的功力,即使賈里玉沒有封禁內力,打出那樣的兩拳之后,也會有脫力的現象,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是他臨時獲得解封,有突襲的效果,打了金輪法王和朗士高一個出其不意,結果可能更加不理想。

所以,一旦一盞茶的時間過去,賈里玉就陷入了虛弱的昏迷狀態。

不過有一說一,賈里玉的這種昏迷狀態并沒有持續很久,僅僅在郭芙把他背回郭府后就可以自行醒來,但是賈里玉沒有這么做,而是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順理成章的修煉之法。

類似于郭靖黃蓉所說重陽真人的那種“活死人”修煉方法,本質上的原理有共通的地方,但具體的操作還是有所差異。

王重陽修煉“活死人”法,是體會“打破虛空以見神,金丹入腹不壞身”的境界,走得是成仙得道之路。

而賈里玉修煉的是“出神入化”,所謂出神,就是神游于外,心猿意馬,想到那里邊是哪里,平時悟劍的一切桎梏、一切規則都不再起作用,神會心領,捕捉那一縷玄之又玄的劍道。

所謂“入化”,自然不是晉入化境,而是神游劍道之后,將所有領悟、所有靈感全部化為己有,融入到自己當前的劍道中。

這一出神就是七日,當賈里玉再次醒來時,一切的劍法、劍招、劍陣全部從腦海中消失,腦子里剩下的只是一鱗半爪的概念,內功外功全不重要了,現在重要的是想法。

古往今來最有想法的是哪些東西?周易、道德經、論語、孟子、莊子……

要知道老頑童的空明拳,黃老邪的奇門之術、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乃至于《九陰真經》總綱等等絕頂功夫全部得益于這些“想法”,這是道理升華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水到渠成的返璞歸真。

文武到了極致,都是探索人身和自然的奧秘,只有明白這些奧義,才能有效地利用它們,原理有點接近《黑客帝國》。

賈里玉從《周易》中一知半解了天下籌算、卦陣的本源,從《道德經》中體會上善若水,從《論語》中體會大道至簡,從《孟子》中體會浩然正氣,從《莊子》中體會逍遙游……

這世上有什么事情比親近真理更讓人著迷和喜悅的呢?

賈里玉學文未能體會到文中的精義,反而在練武時,殊途同歸地感受到了古代先賢大哲們的入海智慧。

賈里玉原本是要花更久的時間打磨劍鋒,用更多的精力排出完美劍陣,不過可惜,忽必烈來得太急,來得太兇,特別是他看到了那個陰險至極的百損道人,賈里玉只能趕鴨子上架硬來了。

所以他提著劍走出城門,從他提著劍的那一刻開始,每走一步,身上的劍氣劍意就增一分,等到他走到戰場時,勝過往昔千倍百倍的劍意陡然爆發。

一劍成陣。

險些廢了百損道人。

從戰場逃走的百損道人,終其一生也沒有忘記那一劍。

襄陽城百姓得知蒙軍撤走,得知郭府辦喜事,自發大放鞭炮,歡欣鼓舞,場面好似太平時期的新年。

郭府張燈結彩、大擺筵席,因為處于戰時,因為到場的以江湖豪客為多,所以酒席場面雖大,但酒菜卻不奢靡,有酒管夠,有肉管飽,想吃山珍海味的卻是來錯地方了。

郭芙鳳冠霞帔、艷麗無端,心中充滿無限歡悅地坐在鏡子前,黃蓉雖然還在憂心郭襄的安危,但第一次嫁女,心里終究難掩激動,看著鏡子里的郭芙,滿臉滿眼的疼愛。

雖然嫁了賈里玉后,還是和他們一起住在襄陽城,但是那種感覺卻是非常奇妙,從今天開始,她就要把自己懷胎十月,撫養至今的寶貝女兒交給了另外一個人。

“從此之后,不可再胡鬧了。”黃蓉感慨了半天,最終說了這么一句話。

“嗯。”要做新娘子的郭芙,似乎也在一剎那長大,第一次如此心平氣和地接受媽媽的教誨。

賈里玉也換上了新郎服,微笑著招待客人。

他的心情其實并不如他臉上那么輕松自在,因為就在不久前,一個小廝過來傳話說,“程英姑娘走了。”

不告而別,連恭喜的話也沒有說。

賈里玉想起了某位女作家對《神雕俠侶》的評價,一遇楊過誤終身,如今程英和郭芙都沒有因為遇到楊過誤終身,難道要因為自己誤終身嗎?

對賈里玉來說,程英的存在十分特別,第一遍看小說時,最喜愛的角色自然是郭襄,但多看了幾次之后,漸漸注意到了程英,注意到了這個含蓄、暗戀、神情的姑娘。

當初看到她和楊過結拜時就想過,如果有一天我有機會進入神雕世界,一定要好好保護程英。

如今他果然來了,卻忘記了當時的心情。

“不應該是這樣的結局。”

賈里玉心里搖了搖頭,“這是白龍的游戲,哪怕一切都是虛擬,但情感不假,所以不應該是這樣的結局,不應該還有遺憾。”

他當然不會學張無忌在大婚的當日棄新娘而去,但是他心中一個隱秘的想法也在悄然萌芽。

再招呼完又一波客人之后,賈里玉趁空出去透透氣,結婚對任何人一個人來說,恐怕都是人生最重大的儀式之一,但是不論古代還是現代,結婚的整個儀式下來,更多的時間是他人在起哄,自己則很疲憊。

賈里玉站在門外,隨意地四處看看,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或許相比于很多人來說,他是幸運的,因為他可以體驗兩個人生,又或許他是無奈的,因為有一段人生的主宰不是自己。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沉迷于游戲,除了游戲可以帶給自己另一種人生的體驗,還在于自己可以完全主宰自己的另一種人生,主動權在自己。

賈里玉對自己還能忍白龍多久,信心已經不像當初那么堅定。

正要回去的時候,賈里玉忽然看到從馬路的那邊走過來一個人,一個很身影很熟悉的人。

那人右臂袖管空空,隨風飄舞,背后背著一把樸拙笨重的長劍。

這個造型,賈里玉太熟悉了,這就是楊過,不是劉德華、不是古天樂、更不是任賢齊和黃曉明,就是楊過本尊。

他怎么會出現在這里?

賈里玉開始回憶劇情,但是老天在上,《神雕俠侶》原著中并沒有賈里玉和郭芙成婚的劇情。

重點還是在時間軸上面——楊過斷臂的一個月后。

忽必烈攻城失敗,大軍撤退。

小龍女遇見老頑童,教了他養蜜蜂的辦法,學了他左右互搏的功夫。

小龍女得知玫瑰叢的真相,追蹤趙志敬和尹志平,誓殺這二人,一路追到重陽宮。

楊過隨神雕學劍,最終學了大巧不工的無鋒重劍,功力大漲,一舉跨入頂尖高手的行列。

楊過練劍有成后,第一時間潛入郭府尋找郭芙報仇,如今由于賈里玉的亂入,楊過自然沒有立場再來找郭芙報仇,但是他還是依照劇情邏輯來到郭府,不知是觸發的哪段新劇情。

賈里玉迎了上去。

“楊大哥。”

楊過看著賈里玉的裝束,微怔了一下,道:“賈兄弟要成親?”

“沒錯。”

“是與郭芙嗎?”

“是。”

楊過沉吟不語。

“怎么了楊大哥?”

“她斷了我一臂。”楊過淡淡道。

“那是無心之失,她是受到了金輪法王的鉗制……”

楊過搖搖頭。

賈里玉也知道原著中的楊過也不是郭靖那種寬宏大量的人,如今他要真想追究這件事,自己必須要挺身而出了,只是,小說和影視劇中固有的觀念讓賈里玉心里還是傾向相信楊過的為人。

“楊大哥這番前來不是為了喝喜酒了?”

“先兵后禮。”

“今日是我的大喜的日子,不宜動兵器吧。”賈里玉越發相信自己的判斷。

“接我一劍,便一筆勾銷。”楊過道。

“楊大哥此番奇遇,神功大成,小弟赤手空拳,斷不敢接。”賈里玉終于搞清楚楊過的來意,他不是為郭芙,而是為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條小河旁,自己刺向他的那一劍。

楊過是來向自己討回場子的。

當然,這一劍除了要向自己證明他的劍法大成,也不乏和自己分享他劍道領悟的意思,或許這就是他的賀禮。

楊過眼神古怪地看著賈里玉,道:“你算出來了?”

賈里玉點頭。

“怎能讓你赤手空拳接我重劍?你回去取了兵器來。”

賈里玉搖頭道:“那倒不必,練劍到如今,鐵劍、木劍已經漸無區別。我最近于劍道上也有新體會,今日正好讓楊大哥代為品鑒。”

楊過神情微訝,道:“你竟然已經到了手持木劍的地步了?”

賈里玉搖頭,“楊大哥看過便知。”

賈里玉走到一旁撿起一根趁手的木棒,手腕抖動間,木屑紛飛,不一會成一把木劍雛形。

楊過看得暗暗納罕,心道:“這次前來,一則當他面顯圣,驗證我新學劍法,另一則也有指點他劍法的意思,如今看來,似乎無此必要。”

“楊大哥,來吧。”賈里玉平舉木劍。

楊過叫了一聲“好”,右腿后撤一步,左手拽出重劍。

奔雷之聲轟然而起,楊過喝道:“小心了!”重劍斜斜劈至,風天海雨般的勁力撲面而來。

賈里玉心中暗嘆,木劍連畫小圈,道:“楊大哥,品一品我這四象小劍陣!”

言罷,木劍不再后退,緩緩刺出,四股氣流波動,又分東南西北四個角度纏上楊過重劍。

這是賈里玉的四象小劍陣,處于劍陣的初級階段,假以時日練至大成,一劍刺出,便會出現無數由小劍陣組成的皇皇大劍陣,一劍可破千軍。

楊過重劍如同劈進浩瀚的氣波中,受到層層疊疊的阻礙,再難寸進。

“好!”楊過喝了一聲,于瀑布中練劍的功力施展出來,猛力一挑,重劍脫離劍陣困擾。

賈里玉隨之又揮舞了數劍,依舊是以纏住楊過重劍為主。

“看來郭伯母已經把打狗棒法傳給你了。”楊過看出賈里玉劍法中打狗棒的影子。

賈里玉也不解釋,道:“楊大哥,到你來接我一劍。”

說著小劍陣齊齊消失,陡然凝為一體,平平淡淡地刺向楊過。

楊過如今深諳大巧不工之道,明白賈里玉這返璞歸真一劍的威力,不敢怠慢,橫劍于前,擋住賈里玉的木劍。

木劍刺中重劍劍身,發出一聲沉悶的聲響,接著兩人紛紛后退,繼而大笑。

“沒想到我得此奇遇,還是只與賈兄弟打個平手。”楊過由衷說道。

“我若懈怠一日,便難以追上楊大哥的腳步。”

楊過謙虛搖頭,道:“還未恭喜賈兄弟,不過我今日卻無法進去喝這杯喜酒,我要先去尋覓姑姑,他日再攜姑姑一道前來與你道賀。”

賈里玉忽然想到什么,臉色一變,道:“楊大哥,你速去重陽宮!”

(此卷結束,小結一下,總覺得哪里不對勁,求票求正版訂閱)(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龍王戒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