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將星傳奇第九章 臨時編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之將星傳奇 >>重生之將星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章 臨時編組

第九章 臨時編組


更新時間:2016年06月10日  作者:豫西山人  分類: 歷史 | 軍事 | 抗戰烽火 | 豫西山人 | 重生之將星傳奇 

晉北的冬天天黑的早,蕭四明他們吃的是農村人的晌午飯,也就是中午兩點左右吃飯,到晚上5點多天就黑了。

因為晚上要轉移,隨時都可能發生戰斗,蕭四明向王麓水和陳宜勝提出把能參加戰斗的老紅軍傷員和游擊大隊的這個排進行緊急編組,保證遭遇敵人時部隊不亂,隨時可以投入戰斗。

王麓水和陳宜勝雖然年齡都不大,一個24歲,一個23歲,但都是尸山血海中爬出來的,戰斗經驗何等豐富,一點即透,當即決定讓蕭四明編組部隊。

由于吃了頓好飯,一些基本痊愈、就是體質太差的傷員,已經恢復了一點戰斗力了。蕭四明從36名傷員中挑出了11人,和陳宜勝帶來的一個排27人混遍,組成了一個7人機槍班、7人擲彈筒班、兩個12人的步槍班。

抬擔架、負責照料馱武器彈藥和給養的牲口的任務,由兩個步槍班承擔。

機槍班和擲彈筒班都是老紅軍傷員任射手、炮手,游擊隊戰士擔任副射手、副炮手,多余的彈藥全部由馱馬馱運。

機槍班班長由685團一營機槍排副排長袁剛擔任,擲彈筒班班長由打過迫擊炮的二營副排長張懷德擔任,步槍一班班長由三營排長邱偉擔任,步槍二班班長由二營班長張鵬飛擔任。

本來應該給陳得勝安排個班長職務呢,但蕭四明卻指定他擔任全隊的搜索偵查任務,暫時沒讓他當班長。

蕭四明和王麓水、陳宜勝三個也分了工,王麓水負責指揮擔架隊,陳宜勝馱運彈藥補給的馱馬隊。蕭四明負責指揮作戰。

部隊編組完成后,擲彈筒班長張懷德就報告說他沒有用過擲彈筒,這玩意看著簡單,但擺弄半天也不知道咋用的。

蕭四明這才想起八路軍這時還不會用擲彈筒。

平型關大捷時115師繳獲了日軍10具擲彈筒,可惜沒人會用。后來,晉察冀軍區在反掃蕩作戰中俘虜了一個日軍擲彈筒手,經過教育轉化,由這個日軍俘虜教會了八路軍如何使用擲彈筒。從此,擲彈筒才成了八路軍手里的殺敵利器。

蕭四明自然是知道擲彈筒怎么用的,因為我軍一直列裝有這種武器,只不過后來改名叫榴彈發射器了。

拿起個擲彈筒,反復觀察,足足看了有十幾分鐘,蕭四明才拉著張懷德去了山門外面,直接把擲彈筒給拆解了,一個零部件接著一個零部件研究,足足折騰了快一個小時,蕭四明才對張懷德說這家伙用起來簡單的很。

蕭四明說,小鬼子這種八九式擲彈筒,是大正十年式擲彈筒的改進型,口徑50毫米,全炮長413毫米,炮筒身長260毫米,全炮重2.7公斤,炮筒重1.6公斤,炮筒腳長170毫米,炮筒板重1.1公斤,腳板高60毫米,腳板寬67毫米,最大射程700米,有效射程500米。說穿了,這就是款超輕型迫擊炮!

蕭四明接著說,擲彈筒采用的是高低壓拋射原理,可以發射擲彈筒專用榴彈,也可以發射小鬼子的手雷,只不過發射手雷時,得加發射盂藥。作戰時,采取跪姿、臥姿兩種方式,擲彈筒身和地面必須保持45度。發射時,必須拆掉榴彈引信上的保險銷,不然打不出去。

接著,蕭四明就手把手地教張懷德和戰士們識別擲彈筒的射程調節鈕、標尺、擊發拉柄。等到張懷德他們熟悉了,又進行了兩發實彈試射,算是讓戰士們初步掌握了擲彈筒的使用方法。

整個八路軍系統,到目前為止,蕭四明的這支傷員隊伍是最早學會使用擲彈筒的。

機槍班長袁剛倒是很快就會使用九二式輕機槍了,領著戰士們在忙著擦槍、整理彈藥,仿佛馬上就要投入戰斗一樣!

說實話,日軍的九六式輕機槍確實是好,三十發彈匣,增強了火力的連綿性,比****用的捷克式20發彈匣火力強,徹底改變了歪把子輕機槍的供彈弱點。而且,這種機槍還可以加裝瞄準鏡,大大提高了射擊精度。

喜得袁剛追著蕭四明的屁股不住聲地問什么時候打伏擊?

袁剛甚至信誓旦旦地說,有了這三挺九六式輕機槍,遇到小鬼子,一打就倒一片,絕對的過癮!

三八大蓋和歪把子、南部手槍,紅軍出身的傷員們都會用。因為長征途中從王家烈的黔軍手里繳獲過這種武器,戰士們不陌生,只不過此時的八路軍戰士都不懂三八大蓋的妙用。

蕭四明不愿當神棍,三八大蓋的使用訣竅他已經告訴陳得勝了,陳得勝會給戰友們講的。

完成了編組,熟悉了武器,天也快黑了,蕭四明就讓藏山祠的伙房開飯,依然是白米飯、肉菜、小米湯、雞蛋湯,讓傷員們、游擊隊的戰士們填飽了肚子,每個人的飯盒里還裝的滿滿的。

既然判斷鬼子會沿公路向上社、下社一帶北犯,目的是渡過滹沱河進犯五臺,傷員隊伍就應該向東北方向的阜平地區轉移,避開日軍的攻擊鋒芒。

繳獲日軍的地圖就鋪在院子里那張方桌上。

蕭四明、王麓水、陳宜勝三個爬在方桌前,眼睛都盯著地圖。

半天,王麓水開口了:“我們先撤出藏山,向北渡過滹沱河,就在滹沱河北岸休整。等打退了日軍,我們再回到盂縣,和師部、旅部、團部聯系,擇機過路歸建。”

王麓水說的有理,符合這支傷員隊伍的實際,先避敵鋒芒、保存自己才是第一位的!

陳宜勝想向上社方向轉移,孟平陽壽榆五縣中心縣委縣長就在上社一帶。問題是眼見日軍的攻擊鋒芒指向了上社、下社方向,陳宜勝嘴張了幾張沒有開口。

蕭四明搖著頭否定了王麓水的意見,說:“不,我們不向滹沱河方向轉移。”

王麓水驚異地問:“你想向哪里轉移?莫非你想去公路邊打伏擊?那太危險了,小鬼子可是大部隊,一旦被粘住,我們帶著傷員,想突圍都突不出來!”

蕭四明指著地圖說:“王政委、陳書記,從繳獲的日軍文件中得知,這次攻占盂縣縣城的日軍是109師團步兵第118旅團第136聯隊,總兵力也就1700來人,也就是一個半步兵大隊,兵力有限。如果攻占盂縣日軍真的按照作戰計劃,配合從忻縣出發占領定襄的日軍夾擊五臺,他們用于上社、下社方向作戰的兵力就不會少于一個步兵大隊。一個步兵大隊1100人左右,也就是說,小鬼子可能留在盂縣縣城保證后方、隨時支援的也就是600鬼子。這600鬼子不可能都留在縣城,他們得分兵駐守壽陽到盂縣的公路,得分兵掃蕩縣城周邊地區。這樣七算八算,真正留守縣城的日軍不會超過一個中隊,說不定只有幾十個小鬼子。如果此時我軍奇兵突襲,攻占盂縣縣城,你們說,小鬼子還能繼續向五臺縣方向進攻么?”

蕭四明在沒有情報支持的情況下,敢說留守盂縣縣城的小鬼子可能只有幾十人,是根據抗戰初期日軍的作戰特點判斷的。

這一說,王麓水和陳宜勝兩個驚異得眼睛盯著蕭四明死看,似乎覺得蕭四明是不是發燒說胡話呢!

日軍自從發動“七七”盧溝橋事變以來,攻城略地,一路所向披靡。雖然華北的南口會戰、忻口會戰和淞滬戰場上的中國軍隊打的很頑強,但畢竟是我軍戰敗了。到目前為止,也只有八路軍的幾次伏擊戰是真正的勝仗,可惜戰役規模太小,殲敵數量有限,并不能改變戰場態勢、阻止鬼子進攻步伐。

這個時候正是日軍調集重兵八路圍攻我晉察冀邊區的時候,小鬼子剛占了盂縣縣城,蕭四明竟然要虎口拔牙、去奪回盂縣縣城,王麓水和陳宜勝兩個能不吃驚么?

王麓水和陳宜勝也知道,115師獨立團、344旅在平型關伏擊戰結束后,深入敵后,收復了十幾座城鎮,這才有了晉察冀邊區今天的基礎。但那都是我軍主力部隊,是經過長征的種子部隊,戰斗力強橫,又打在日軍重兵攻向忻口、太原前線,后方兵力空虛之處,就這,有的縣城也是收復后又不得不退出。現在蕭四明竟然要以這支剛剛編組的小部隊、也就是一個排的兵力去偷襲縣城,怎么可能么!

陳宜勝首先不同意,說現在要考慮的是向哪個方向轉移更安全,而不是異想天開的去攻擊縣城。雖然那十幾個能參戰的傷員都是我軍戰斗骨干,可他們重傷初愈,體力不行。他帶的游擊隊的這個排,也就27個人,而且都是新兵,剛剛訓練一個多月,打一槍就走可以,象攻占縣城這種事兒,想都別想,那是讓戰士們去送死!

王麓水也不同意,說蕭四明想當然,低估日軍戰斗力。就這1700個小鬼子,那都是個龐然大物,國*民*黨*一個師、兩個師都未必頂得住。要是師主力在這里,依托有利地形,才有可能消滅這股鬼子。此時,就以手頭這一個排的兵力想去攻占縣城,是不負責任的臆想!

蕭四明可不是胡說的,因為他靈魂穿越前精研軍史,知道壽陽出發的這路日軍占領盂縣縣城后,向上社一帶攻擊前進,在上社遭到八路軍三支隊伏擊,狼狽退回壽陽。平定的日軍于12月15日再次進犯盂縣,在縣城南面的清城遭到三支隊主力和115師344旅687團的伏擊,被殲滅200余人。日軍于12月16日再次占領盂縣縣城,但次日拂曉就退回了陽泉。到了1938年元月,平定方向日軍又一次攻占盂縣縣城,從此就賴在盂縣縣城了,缺乏重武器的我軍拿他們沒辦法。后來日軍加強攻勢,把據點都修到了滹沱河沿岸,在整個盂縣地區奸淫擄掠、無惡不作。直到抗戰勝利前夕大反攻,盂縣才徹底解放。

蕭四明可不想讓日軍占領盂縣縣城賴著不走,他還想依托盂縣根據地大力發展部隊呢!

蕭四明慢悠悠地來了一句:“我的意思是偽裝日軍偷襲縣城!”

王麓水和陳宜勝兩個霍然而驚,張目望去,滿院子都是穿著日軍大衣、皮靴的戰士,從外表上看,和小鬼子沒有什么兩樣么!

蕭四明緊跟著又補充了一句:“偽裝敵人偷襲城池,軍事史上屢見不鮮。長征路上攻占遵義,我軍不就是這樣做的么?”

要是偽裝日軍偷襲縣城,只要火候把握的準,確實是值得一試!

王麓水和陳宜勝都不吭聲了,琢磨開了。

足足過了抽袋煙的工夫,王麓水才站了起來,單掌在方桌上一拍,惡狠狠地說到:“怕死不當紅軍,腦袋掉了碗大個疤!老子豁出去了,干了!”

陳宜勝也同意了。

以王麓水、陳宜勝的戰斗經驗,本來應該堅決否決蕭四明的提議,不能拿這支小隊伍去冒險。但是上午的戰斗打的那么順,蕭四明一支步槍就干掉了整整一個鬼子小隊,繳獲了一個小隊的日軍制式裝備。王麓水和陳宜勝心里都火熱火熱的,都想瞅機會再撈一把。于是,三個渾身是膽的八路軍英雄,就決定了奇襲縣城。

部隊撤離藏山祠前,蕭四明交待藏山祠的僧人們,把擺放在藏山祠山門外的五具鬼子尸體抬到后面山溝里,和其他鬼子尸體放到一起,避免鬼子瘋狂報復時火燒藏山祠。

就在這天晚上,蕭四明和王麓水、陳宜勝率領隊伍出了藏山祠,開始轉移,隱入了茫茫夜色。連藏山祠的僧人們都不知道,這支穿著鬼子軍裝的八路軍小隊伍,要向哪里轉移。


上一章  |  重生之將星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