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梟雄路第一三一章 神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走梟雄路 >>重走梟雄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三一章 神廟

第一三一章 神廟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21日  作者:搖搖-欲墜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搖搖-欲墜 | 重走梟雄路 


類別:都市言情作者:搖搖欲墜本章:

(感謝好書就追兄弟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

一個人口只有十幾萬人的小城市,在大壺節的時候,能涌進來四千萬人口,帶來的生存壓力可想而知。2010年的時候,周游跟納亞一起過來赫爾德瓦爾,當時政府統計說有七千萬人來到了赫爾德瓦爾。但是印度的統計沒有人相信,根據西方機構統計,應該有超過四千萬人。

那個時候,周游才真正知道了什么叫人山人海,什么叫人潮洶涌。相比之下,阿拉伯人的麥加朝覲內地的春運,根本不算什么了。

今年的大壺節不是在赫爾德瓦爾,這里只是半壺節,所以人要少了一大半,要不然,今天的汽車根本行進不了。

穿過喜馬拉雅山脈山口,通過了人口最密集的區域,車速才又慢慢升了上來。由于喜馬拉雅山脈擋住了北方的冷空氣,這里是真正的四季如春,看到這里的美景,所有人都覺得不虛此行了。

里希蓋什就位于山谷中間,四周都是一千多米高的山峰,無數條的河流匯聚成了恒河的源頭,組成了一副秀麗的山間美景。

在赫爾德瓦爾和里希蓋什,最漂亮的房子往往都是神廟,即使是外國人建設的酒店,神廟也要占據大部分的股份。

這里的人生活水平差不多相當于內地的九十年代初,人們的生活大多很貧窮,家里有一部摩托車,都是讓人羨慕的。

但是,他們的生活是數十年如一日,內地解放的時候,他們的生活水平就比內地高,從八十年代,內地開始發展了,他們依舊是這樣,等內地的生活水平上升到了新世紀,他們依舊停留在這個水平。

所以,看多了外國人的生活,周游也對內地的領導少了許多非議。不管內地有多少不足,但是三十年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是事實,并且發展的比任何國家都快。能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變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應該值得尊重和認同。而不是一直盯著內地的不足,只會無責任的抱怨。

汽車停在了里希蓋什一個叫韋埃爾巴德拉的小鎮,這里有一座建設的非常漂亮的對外參觀的神廟,但是所有人都沒有參觀的欲望,只想早點找到住的地方先安頓下來。

導游和司機在這里領取了一張通行證,有了這張通行證,汽車才穿過了一條橫跨恒河的小橋,到了河對岸。

在綿延的山路上,汽車又走了差不多三公里,透過山林,可以看到對岸的里希蓋什的市區。過了市區又往北大約兩公里,汽車終于停在了一大片神廟的外面。

的確是一大片神廟,因為這里的神廟一座挨一座,在山腳下一直綿延的大約兩公里長,最寬的地方大約有一公里,西側就是恒河水。對岸在一條不知名的河流和恒河的三岔口之間,仍然還有一大片的神廟。

周游不是第一次來這里,但是他仍然裝作哪里都不知道,跟著導游來到了一座金碧輝煌的神廟門口,在短暫的交涉之后,他們被領了進去。

苦行僧也叫禁欲者或苦行修道者,在印度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印度教把人的一生分成凈行期、居家期、修行期和苦行期四大階段。他們一般經歷了學業、工作以及成家立業等人生的幾個重要階段,并在子女長大成人后,就離家出走,去當神的使者或仆從。

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冥想修行,通過把物質生活降到最為簡單的程度來追求心靈的解脫,擺脫無盡的輪回之苦。正因如此,苦行僧經千年而不衰。他們被許多人看成是來凡塵普渡眾生的神的使者。

同時,印度教認為,人需要經過多次輪回才能進入天堂,得到神的關照。而有些人希望能走捷徑,在此生受苦,下輩子就可以得到神諭和真經,苦行僧就被認為是這樣一條捷徑。

從派別上來區分,苦行僧分為天衣派和青衣派,天衣派不穿衣服,青衣派一般穿黃色外袍。佛教在原來就是印度教的一個分支而已,所以在印度備受打壓,最后只能傳到了內地和緬甸,泰國等國,反而在發源地已經式微。

但是從種,姓上來區分,在外修行的一般都是低種姓的裔民,第一種姓的根本不需要受苦,他們可以在神廟享受其他人的供奉。

第二種姓如果有貢獻,或者奉上了家產,一般也可以享受在神廟里修行的待遇,第三種性如果有很大的貢獻,也有機會到神廟修行,但是大多數跟第四種姓的人只能在外苦修。

幾千年來,還從來沒有第四種性的裔民能進入神廟修行的,所以在印度也有一種說法,說苦行僧是對種姓制度的無聲抗議。

納亞的家族屬于第二種姓剎帝利,這可是相當于印度的貴族階層。他們家族也一直是圣地的幾支強大武裝家族之一,有著護衛圣地的職責。

不過進入現代以來,家族力量雖然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經濟大權旁落,加上他們不允許被經商,所以日子過的不算寬裕,只能算得上是印度國內的富裕階層。

他的父親現在就在這座神廟里面修行,納亞也是為了幫自己的父親修一座神塔,所以才到了香港打工。

周游沒有信仰,所以很難理解這種宗教信仰。自己的父親在自己還小的時候,就拋妻棄子修行,還把家產捐了大半,讓他從小的日子都不好過。但是納亞長大了不僅不怪自己的父親,還認為這是理所應該的,并且為了自己的父親,也為了自己以后也能進入神廟修行,還專門跑出去打工賺錢。

周游可是很清楚,納亞收入跟船員們一樣禁受這嚴酷的海上生活,但是他從來沒有放縱過自己。一直到他2010年結婚,納亞已經25歲了,才擺脫了處男的身份。

周游重生的時候,他已經賺了不少錢,但是從來不會亂花錢,除了給自己的家庭改善生活,就是留著以后準備建神塔用。并且為了自己的孩子以后不會受苦,他準備一下子修建兩座。因為他準備在家里陪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幾年,四十歲的時候,就會追隨他父親的道路,也進入神廟修行。

雖然不能理解,但是周游很喜歡他的性格,對他也更是放心,要不然,他也不會費這么大的周章來找他。

因為他這樣的人很本分,所以不會輕易被誘惑,因為他這樣的人有信仰,他更不會輕易被誘惑。周游對他放心,也對他感激,所以這輩子要給他無憂無慮的生活,早點幫他圓夢。

當然,他也不會讓他四十歲就進入神廟,最少也要五十歲以后再說。

這座神廟就是他父親修行的神廟,也是周游故意讓瑞銀的人安排的。這一世,他要先認識他的父親,然后通過他的父親來認識他。

通過瑞銀,周游給這座神廟捐了二十萬美元,同時也獲得了這里面一個小院一周的使用權,還有這里瑜伽大師的親自教導。

即使納亞的父親沒有出現,周游也有辦法,因為他很清楚,納亞的家族就是這座神廟的護衛家族之一,他們家族有不少人都在為這座神廟服務,處理一些俗事。

周游他們安頓了下來,跟著他們后面的政府工作人員也徹底地放下心來。從周游他們的行程來看,他們似乎真的只是為了學習瑜伽而來。

在周游他們還在安頓之際,幾位工作人員就找到了神廟的婆羅門教徒,向他們詳細闡述了周游一行的身份。

印度教不像其他的宗教,有不同級別的職位安排,他們嚴格地按照種姓制度賦予教徒不同的待遇,沒有嚴格的職位區別,只有嚴格的種姓之分。像接待周游他們一行,為了以示尊重,就會有婆羅門種姓的人出來接待。

當知道只要伺候好了周游,讓他滿意了,他的手指頭縫里漏一點,就會有無數的回報的時候,當知道了周游沒有別的嗜好,就只喜歡女色的時候,不到兩個小時,針對周游一行的安排就已經布置好了。

因為印度,教什么都不多,但是教徒和圣女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教徒是有超過十億的信徒基礎,而圣女卻是有無數的貧窮家庭奉獻。

這些女孩子一般在八歲到十歲,就會被送進神廟,成為圣女,到了第一次來潮,就會被安排一場婚禮,嫁給神靈。實際上,只要是婆羅門教徒,都有跟她們睡覺的資格。

這一點,他們這些教徒從來不屑于隱瞞,在印度,這就是公開的。

周游他們享受了一頓還算得上美味的素餐之后,都留在了房間里休息,今天沒有安排過多的節目,讓所有人倒一下時差,明天才會有各種的學習安排。

這里沒有網絡,不過電話信號還是挺強的,就在他們東方的山上,就有一座信號塔,所以周游也可以隨時跟外界聯絡。

周游對時差已經免疫,因為他每天差不多有四個小時的睡眠就已經足夠。所以吃過飯后,就在房間里開始調息。

不一會兒,天色漸暗了下來,這里位于山谷之中,也比外面要黑的更早。這個時候,他聽見了巴蒂斯圖塔的聲音,也聽見了兩個充滿了咖喱味的英語聲音,雖然是簡單的對話,但是一個是半瓶子英語,一個是變異英語,雙方都不知道對方在說些什么。

周游站起身來,赤腳踏著地板來到門口,打開了大門。以印度教的稱呼說道:“兩位古魯吉,晚上好。”


上一章  |  重走梟雄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