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老三家老三書名:
皓月公主從偏殿中出來,已經換了一身衣服,她腳步輕快的走到唐豆面前,低聲呼喚了一聲公子。
唐豆站起身上下打量了一番皓月公主,笑著調侃道:欲把皓月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皓月公主小臉一紅,嬌羞萬狀的呼喚了一聲:公子
公子竟然將她比作越國出了名的美女西施,這令皓月公主心花怒放卻又嬌羞不堪。
看到皓月公主嬌羞的樣子,唐豆意識到自己剛才篡改的那句詩實在是有些采花浪蝶的嫌疑,他呵呵干笑了兩聲,沖著皓月公主說道:皓兒沒什么事吧如果沒什么事我就到地宮去看看,等一會兒我就直接回去了。
皓月公主低聲哦了一聲。
我有一件天大的事兒一直想要告訴你,可是那天你去探望無忌公子,說好的回來卻沒有回來,如果那天你回來了,我就會告訴你姐姐來過了,還跟我說了好多話,可是偏偏的,你抱了一箱竹書紀年就直接飛走了
唐豆望著乖巧的皓月公主笑了笑,將手中的小鏟遞到皓月公主手中,徑直到地宮尋找李斯去了。
望著唐豆離去的背影,皓月公主紅著小臉,輕聲念著唐豆剛才隨口吟出的詩句:欲把皓月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在公子心中,我真的比得上西子么
隨后的幾天,在三位老爺子的催促下,唐豆加快了推動秦國發展的進程。
公元前249年7月末,秦國受旱災影響嚴重的咸陽南鄭雍城等地區補種的玉米喜獲大豐收,由于小秦始皇推行了黔首自食田的制度,農民耕種和墾荒的熱情空前高漲,玉米畝產竟然達到了平均一千二百斤,其他補種的谷粟產量也比平常高出了將近一成。
一季玉米豐收,秦國已無糧荒之憂,農民們不辭辛苦,又爭分奪秒的在剛剛收獲的土地上播種下了唐豆搬運過來的早熟玉米品種,期盼著趕在入冬之前收獲第二季的收成,而這一次,農民們親眼見識到了玉米的高產,再也沒有在耕種上打什么埋伏,連那些新墾出來的荒地也都被種植上了玉米。
公元前249年9月,楚國與魏國邊境紛爭引發大規模沖突,魏無忌統帥十萬魏兵攻占了楚國的陳郡,齊國趁機攻打被楚國占領的莒城,戰斗持續兩個月,齊國無功而返。
公元前249年11月初,秦國第二季玉米收獲,各郡縣糧倉糧食堆積如山,玉米秸稈更是可以令全國的牲畜好幾年也吃不完了。
秦國糧草充裕,趙魏楚齊燕各國均有大量流民蜂擁進入秦國,累計人口多達十萬之眾。
右相蒙驁唯恐有五國奸細混入,下令邊境各關卡嚴禁流民進入。
左相韓非與蒙驁意見相左,他認為各國流民來投,正是說明秦國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為各國百姓所向往,當接納,縱有些許奸細混雜其中也無傷根基,只要妥善安置即可。
秦始皇采納了韓非的意見,下令開關放各國流民入境,鼓勵流民墾荒,同樣享受黔首自食田制度,視如秦人一般。
秦始皇仁政之下,相鄰的趙魏楚三國某些地方甚至出現了舉家遷往秦國的現象,三國大驚,下令鎖關,派兵阻止百姓前往秦國,如有偷越國境者,以叛國罪論處,殺無赦。
可是就算如此,依舊有不少人冒死偷越國境遷往秦國,魏國緊鄰秦國的一個村落甚至全村男女老幼連夜遷至了秦國,空留下大片良田無人耕種。
百姓奮斗一生,不就是想擁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土地么
在魏國和其他的國家,百姓只能是租種地主貴族的土地來耕種,辛苦一年,一半的收成全都用來交了地租,而在秦國,只要墾荒出來的土地都歸自己所有,繳納的地稅卻只需要一成收成,而且還可以向官府租用耕牛鐵器,甚至還可以領到免費的種子。
跟秦國的農民比起來,簡直一個是在天堂,一個是在地獄,誰不向往能到天堂去過幾天好日子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其他五國也開始試著推行黔首自食田制度,不過卻受到各階層地主的強烈反對,推行進程甚為緩慢,各國統治者和那些封扈地主簡直將首創這一制度的秦始皇祖宗八輩都罵到了。
窮兵黷武,公元前249年歲末,楚人大軍攻伐魏國,兩路大軍東西夾擊,一舉收復陳郡。
魏安釐王臨陣換將,以龍陽君替代魏無忌,貶魏無忌至安邑。
龍陽君指揮魏兵在大梁城外憑借險要與楚軍決戰,春申君黃歇以火牛陣大破魏軍,龍陽君潰敗逃往秦國三川郡,投奔已被秦始皇冊封為陽瞿君的韓厘王,大梁失守,安釐王被迫遷都鄴郡。
公元前248年歲首,龍陽君策動陽瞿君嘩變,被陽瞿君設計拿下,綁縛咸陽,秦始皇待之以禮,當庭釋放龍陽君,龍陽君婉拒秦始皇招納,客居咸陽。
公元前248年歲中,黃歇揮三十萬師直逼鄴郡,魏安釐王重啟魏無忌,奈何楚軍勢大,不敵。
安釐王向趙孝成王求援,趙孝成王惱恨魏無忌與秦國暗通款曲,將嬴政趙姬母子掩護逃離邯鄲,不顧廉頗李牧等將請戰,按兵不動。
安釐王被迫再次移都,退出鄴郡,移都安邑,魏國三成國土已落入楚人手中。
魏國危在旦夕,魏無忌第三次出使咸陽,希望能夠獲得秦國援助。
魏無忌出使秦國,到達咸陽后不是前往咸陽王宮拜見秦始皇,而是直接來到了咸陽別宮求見唐豆。
魏無忌運氣不錯,他求見唐豆的時候,唐豆正在咸陽別宮中招待客居咸陽的龍陽君。
唐豆聞報魏無忌來訪,望向客座上的龍陽君,龍陽君輕嘆了一聲:魏國危矣。
唐豆親自到宮門迎接魏無忌,魏無忌見到跟隨在唐豆身后的龍陽君,不勝唏噓。
二人曾經同殿為臣,如今相見卻是在咸陽。
唐豆請魏無忌進內,好酒好肉招待,絕口不問魏無忌來意。
魏無忌幾次開口,欲請求唐豆在秦始皇面前美言,說服秦始皇出兵攘助魏人奪回失地,均被唐豆岔開,或以秦國的第一個五年發展計劃為借口搪塞。
一旁的龍陽君輕輕嘆了口氣,沖著魏無忌說道:信陵君,可否聽奴家說一句話
魏無忌端起面前的酒樽一飲而盡,兩行熱淚情不自禁的順著眼角落下。
魏無忌不理會眼角熱淚,仰頭望著大殿的屋頂,顫聲說道:龍陽君可是要我勸說大王效仿韓厘王么
龍陽君沉默片刻,眼睛濕潤的望著魏無忌說道:君上心中系著的是魏國,奴家心中系著的是大王安危,君上,唯今之計,唯有舉國投靠秦國,才可兩全其美。君上若無法面對大王,奴家愿前往安邑面見大王。
魏無忌忽的站起身,沖著上席的唐豆匆匆拱了一下手,一聲不吭轉過身,頭也不回的大步向殿外走去,連唐豆出聲呼喚也不理會。
目注魏無忌離去背影,唐豆搖頭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