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大華夏第205章 馬尼拉灣大海戰(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超級大華夏 >>超級大華夏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5章 馬尼拉灣大海戰(二)

第205章 馬尼拉灣大海戰(二)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15日  作者:光照929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光照929 | 超級大華夏 
·

雖然一般歐洲人認為華夏軍艦隊才成立不到三年,只是靠偷襲、使陰謀詭計打敗荷蘭、米國海軍,按歐洲海軍強國幾百年的傳承標準,只是一個連幼兒園水平都達不到的海軍,但經過胡震和海軍將士們兩年多來不懈的建設,并在海戰中繳獲荷蘭、米國的戰艦,華夏軍海軍的戰艦已有:

戰列艦有三艘,通過南美國家在德意志訂造的大華號、大夏號、繳獲自米軍的緬因號。

華夏軍的巡洋艦原來有二十三艘,在夏威夷海戰中又繳獲了米軍四艘巡洋艦,現在已有了二十七艘巡洋艦,其中航速超過十八節的巡洋艦十四艘,航速低于十八節的巡洋艦十三艘。

其余還有快速驅逐艦十六艘、型魚雷艇十六艘。

而西班牙呂宋艦隊的實力有:戰列艦兩艘,裝甲巡洋艦四艘,巡洋艦三艘,老式巡洋艦八艘,炮艦八艘,八艘魚雷驅逐艦,具體如下:

佩拉約號戰列艦排水量9745噸,定員50人;門5倍口徑0毫米炮,門5倍口徑80毫米炮,1門5倍口徑16毫米炮,1門5倍口徑10毫米炮,門57毫米哈乞開斯速射炮,1門7毫米速射炮,4門機關炮,7個魚雷發射管;馬力9600匹,航速16.7節;裝甲帶00—450毫米,甲板51—70毫米,炮塔50—80毫米,司令塔155毫米。

卡洛斯五世號戰列艦排水量95噸;80毫米主炮門。140毫米副炮8門。100毫米炮4門。70毫米炮門,55毫米炮門6個魚雷發射管,定員590人;馬力18500匹,設計航速0節,實際航速16節,炮塔裝甲50毫米,甲板裝甲6毫米。

三艘同級裝甲巡洋艦瑪麗亞·特雷莎公主號、阿爾米蘭特·奧肯多號、比斯卡亞號排水量6890噸;定員497人,門80毫米炮。10門140毫米炮,8門57毫米哈乞開斯速射炮,8門7毫米(1.65英寸)哈乞開斯炮,門毫米機關炮,門.∠∠∠∠,m.↑.co√m75英寸青銅禮炮;8個魚雷發射管;馬力1700匹,航速0節。

裝甲巡洋艦克里斯托瓦爾·科隆號,排水量6840噸,定員54人,門54毫米主炮(未安裝),10門15毫米副炮。6門10毫米速射炮,10門57毫米速射炮。10門7毫米炮,門毫米機關炮,5個魚雷發射管,14000匹馬力,航速19.5節。

四艘同級無防護巡洋艦雷娜·克里斯蒂娜號、阿方索十二世號、雷娜·馬斯蒂號、埃里克森號,排水量090噸,定員80人,6門10毫米主炮,門70毫米速射炮,門57毫米速射炮,門4毫米速射炮,6門7毫米炮,個50毫米魚雷發射管,馬力900匹,航速16節,載煤70噸,續航力900海里。

卡斯蒂利亞號木殼巡洋艦,排水量4噸(加裝裝甲后650噸);定員60人,4門150毫米炮,門10毫米炮,6門57毫米速射炮;個50毫米魚雷發射管,航速15節。

克里斯托弗號、馬德里號、伊比利安號三艘同級巡洋艦,排水量700噸,定員90人,門150毫米炮,門10毫米炮,6門57毫米速射炮;個50毫米魚雷發射管,航速14節。

唐·璜·德·奧地利號、古巴島號、呂宋島號、關島號四艘同級巡洋艦,排水量110噸,定員10人,4門10毫米主炮,門57毫米速射炮,門7毫米英寸速射炮,5門加特林重機槍,個60毫米魚雷發射管,航速1節,載煤0噸。

四艘德烏洛亞級巡洋艦,排水量1160噸,定員140名,4門10毫米主炮,門4毫米速射炮,4門0倍口徑7毫米炮,個56毫米魚雷發射管馬力1600匹,航速1.5節。

五艘維拉斯科級炮艦,115噸,定員145人,門150毫米主炮,4門速射炮,航速1節。

四艘杜阿羅侯爵級鐵質炮艦,排水量550噸,定員96人,1門160毫米前膛炮,門10毫米前膛炮,航速1節。

八艘萊索將軍級魚雷驅逐艦,排水量50噸,門10毫米炮,門57毫米速射炮,1個魚雷發射管,定員150人,航速0節。

六艘五十噸級的型魚雷艇。

相比之下,華夏軍三十艘主力艦,驅逐艦十六艘、魚雷艇十六艘;西班牙呂宋艦隊二十二艘主力艦,炮艦九艘,八艘魚雷驅逐艦,六艘魚雷艇。

西班牙呂宋艦隊主力艦數量雖然不及華夏軍,但其兩艘戰列艦達到九千噸以上,四艘裝甲巡洋艦均達到六千八百噸以上,且航速都不低于十九五節。

華夏軍的十七艘主力艦航速在十八節以上,但超過五千噸以上的戰艦卻只有大華號、大夏號、緬因號,其余主力艦都只在五千噸以下,繳獲荷蘭人、米國人的戰艦航速除了少數之外,多只是一些老舊戰艦,航速多在十六節以下。

雙方決定戰斗勝負的戰列艦主炮對比是:

呂宋艦隊兩門0毫米炮、十門80毫米炮、兩門54毫米炮。

華夏軍艦隊十八門10毫米(為了提升射速,繳獲自米軍的戰列艦緬因號上的54毫米主炮被拆除,換上與大華號、大夏號統一口徑的六門10毫米四十五倍徑主炮)。

巡洋艦主炮對比:呂宋艦隊10毫米口徑以上主炮七十余門;華夏軍10毫米口徑以上主炮一百二十余門。

從紙面上的數據看,華夏軍雖然艦艇數量、主炮數量占優,但單艘主力艦裝甲噸位遠不及呂宋艦隊的五艘戰列艦、裝甲巡洋艦。

在外人看來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西班牙海軍有四百年以上的優良傳承,而華夏軍的海軍才建立不過兩年時間,如果按照所謂“百年海軍”的標準,華夏軍海軍還只是一個在學爬行中和牙牙學語的幼嬰兒,雖然僥幸打贏了與荷蘭、米國的海戰,但不管怎么,這一時間的積累和傳承,連幼兒園水平都算不上!

這可謂各有長短,海戰中打起來鹿死誰手實在是未可知,歐洲輿論大都看好西班牙的呂宋艦隊,對華夏軍艦隊不屑一顧。

有歐洲報紙媒體宣稱“遠東野蠻人只是靠偷襲打敗了荷蘭人、米國人,如果拉開堂堂正正的戰艦陣勢決戰,一定不是西班牙海軍的對手”。

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多個國家都開了很多賭局,大多數歐洲人都買西班牙打贏,而買華夏軍艦隊勝利的賠率開到百倍甚至千倍以上,但買華夏軍勝的人卻沒有多少個。胡震在張算發來的電報中,知道知道這個事情,立即命令張算調動百萬英鎊,分散介入多個賭局,期待戰后狠狠地賺上一筆意外之財。

但外人不知道的,胡震根據后世的經驗賦予了華夏軍有絕密的三項技術優勢:火炮射速,火炮瞄準測距儀,無線電臺。

而且,華夏軍還有一個絕密的殺招:胡震親自操縱的核潛艇在水底下使用微型無人機進行精準的炮擊數據測量。

不過,西班牙人自己估計,就算他們在海戰中睡大覺導致戰敗了,那也是有恃無恐的,大不了就退入馬尼拉灣里面躲起來就是了,因為他們所依恃的是扼守馬尼拉灣入口的蝌蚪島(這是華夏人的稱呼,英語為corregidorisland直譯:克雷吉多爾島)、卡巴羅島(caballoisland)和卡拉堡島(carabaoisland)上的八門0毫米炮、十二門80毫米炮、十二門10毫米炮形成的炮群,恰好牢牢地控制著馬尼拉灣的入口。

(這幾個島,在戰史上,可是威名赫赫的,二戰中倭軍偷襲珍珠港后,橫掃整個呂宋地區大敗美軍,卻對這幾個島無可奈何,最后使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日夜圍攻,才迫使糧食耗盡的防御美軍投降,但陣地在倭軍重炮的日夜轟擊下竟然沒有半殘破,米軍甚至在陣地上沒有一人戰死,可見此地的易守難攻。)

韋萊爾就任呂宋總督之后,為了應對華夏軍的威脅,看上了這幾個卡死馬尼拉灣航道上的島,特意下令精心修建了形成對海面上交叉火力的防御炮臺。

有了馬尼拉航道上的堅固防御炮臺,西班牙人打定的主意是,如果與華夏軍海戰能獲勝就乘勝追擊,直搗坤甸,甚至占領整個婆羅洲,如果海戰失利,則退入馬尼拉灣,依托蝌蚪島上的炮群實施穩守反擊,等待歐洲各國出手干預,將華夏軍這個遠東黃種人的異類直接打回原形。(未完待續。)


上一章  |  超級大華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