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號:93602)
作者:唯愿紫葉
聞道者,雖死無憾。
一句簡單的話語卻說盡了道祖對于“道”的渴望。
夜羽望著道祖的虛影,腦海里卻是浮現出了跟道祖一樣行走在追尋“道”之路上舍生忘死的前賢。
想那留下了九張畫軸傳承的天悟就是其中之一。
“哈哈,沒想到老夫死去之后可以收到你這樣的弟子,我們也算有緣。
但是有一點要跟你說明,這里是屬于我遺留在人世的神識空間,這里的時間流逝跟現實世界的時間流逝有著天壤之別。
或許我們在這里暢談百年,外界也不過一天,也有可能會相反,我們在這里數天,外界已經滄海桑田。”
道祖目露欣慰的看著夜羽一字一句的說道,畢竟這種在歲月長河中傳道的事,他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故此就連他也無法把握可以掌控現實世界的時間跟這里的時間同步。
“就像師尊所說的,聞道者,朝夕生死。
弟子愿意陪師尊最后一程。”
夜羽搖了搖頭,他知道道祖這次顯現之后就會徹底煙消云散。只因道祖已經將所有的法與道都盡數傳授給了他。
“那好,我們重頭再來一次吧,這次來一次完整的論道。”
道祖目露神芒,他就這樣跟夜羽仰躺在歲月長河里互相論道,他們的關系已經是亦師亦友。
道祖曰:
“希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
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
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樂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樂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已經深得道祖真傳的夜羽,自然不會無動于衷他接著,道: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其在道也,曰:余食贅形。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夜羽的這番言論其實就是來自道經里面,只是夜羽說出來時,卻又是另外一番韻味。
若是有其他人在這里的話,一定會發覺夜羽身上所散發的氣息跟道祖身上所散發的氣息越來越像,仿若他們是一母同胞似的。
道祖繼續說道: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爾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
無執,故無失。
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
或強或羸﹔或挫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其事好還。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大軍之后,必有兇年。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山中無歲月,世上已千年。
夜羽的神識一直停留在道祖的神識空間里與道祖互相論道,卻不知世上早已經是滄海桑田。
彈指間,悠悠歲月轉瞬即逝。
然而這一切夜羽卻絲毫不得而知,他更加無法知曉在道祖墓地里的王森等人早已經回到了靈界。如今的他只是陪在道祖身邊的一名弟子,僅此而已。
“徒兒,為師知曉你命中帶煞,一生都將在生與死之間徘徊。
你此次回去之后,恐怕會掀起一陣腥風血雨。
仙靈兩界誓必要生靈涂炭,這是定數,也是你的命數,是逃脫不了的。”
道祖的眼睛仿佛可以望穿過去未來,他一針見血的道出了夜羽面臨的困境。
“還望恩師指點迷津。”
夜羽再次對著道祖磕頭虔誠的請教生存之道。
道祖:
“夫兵者,不祥之器,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道常無名。
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
將欲弱之,必故強之﹔
將欲廢之,必故興之﹔
將欲取之,必故與之。
是謂微明。
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寧﹔
神得一以靈……
地無以寧,將恐廢﹔
神無以靈,將恐歇﹔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侯王無以貞,將恐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
高者抑之,下者舉之﹔
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