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
正文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贊賞!
十月,對東北普通百姓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
接下來一年時間自己能不能過上一個好日子,就要看這個月自己能從地里收獲多少糧食。
伴隨這個月的到來,遼東軍控制下的一百多萬畝良田,也迎來懇荒后的第一次豐收。
東北肥沃的土地沒有讓楊興國失望。
解決完黃興招攬回來的所有人才和技工后,楊興國也把目光投入到了這場收獲之中。
帶著周中舉等幾個人的楊興國,穿著便裝來到距離縣城不到二十里的一個莊子。
這個莊子里,過八成的農田都是去年入冬時期開墾出來的。
這時,天剛亮不久,走在莊子入口處的楊興國還能感覺到一絲絲的寒意。
但是,擁有一千多人的莊子,完全不受寒意影響,非常熱鬧。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全部都在忙碌。
磨刀的磨刀,準備牲口的準備牲口,看不到一個閑人。
很快,楊興國就走進一戶門口掛著軍屬牌子的人家。
全家兩個青壯,一個老人,兩個年輕人,也非常忙碌得進行秋收前準備工作,以至于楊興國帶人走進他們院子,都沒有人覺。`
當楊興國說出自己想要了解一下今年秋收的收成后,這家人不僅沒有不滿意,反而非常高興。
因為楊興國說了,整個過程,楊興國和身后十幾個部下都會幫忙收割糧食。
一下子多出十幾個壯勞力,而自己又沒有任何損失,只要不是傻子就會同意這種好事。
“王兄弟,看地里的情況,你家今年一定會有一個好的收成……”走到王家地頭后,面對眼前一眼望不到邊的金黃色水稻稻穗。楊興國一臉期待問道。
“這都是托了遼東軍的福,如果沒有遼東軍給我們分天,我老王一輩子也不可能有這么多良田,收獲這么多糧食……”快四十歲的王家當家人。一臉感慨說道。
隨后,對著楊興國繼續說道:”楊兄弟,雖然我不知道你的具體身份,但可以肯定,你一定是遼東軍的人。遼東軍是我們全家的恩人。你有什么話盡管問,老漢我是莊家把式,不懂那些彎彎道道,對于你們這些恩人,我一定知無不言……“
”那就這些王兄弟了……“楊興國趕緊問道。
“我想知道,王兄弟家一共種了多少田,能收多少糧食,除去稅收,還能剩下多少糧食,夠不夠吃。如果有糧商來地頭收糧食,王兄弟能賣多少出去。”
站在面前的王家當家人,想了想后回答:“老漢家一共六口人,一共分了三十畝第,二十畝水田,十畝悍地。`水田全部種水稻,悍地全部種玉米……”
“第一年的糧稅有點重,但和原來租種地主家的地,仍然少了不少。而且遼東軍也說了,第一年是為了償還遼東軍免費提供的種子錢才這么高。到了明年,糧稅就能降下來差不多一半。”
“還有,遼東軍雖然規定第一年糧稅是總收成的一半,但想要每一戶去量收成。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前段時間政府剛剛了通知。今年第一年,每畝地只要一擔糧食作為糧稅。到了明年,只需要半擔糧食當糧稅……”
“就算今年每畝地收一擔糧食,我看也是我們賺大了。因為,這些水田的收成。絕不止一畝地兩擔糧食。我估摸著,一畝地三擔糧食,甚至是四擔糧食都有可能。”
兩小時不到,一畝地的水稻就被收割完成并且脫粒。
很快,堆積在一起的糧食就被裝近早就準備好的框子里,一斗一斗的進行測量。
這時候,楊興國也圍了過來,一分鐘不到,結果就出現了。
負責測量的一個官員,一臉激動叫道:“一共三十八斗糧食……就算把糧食全部曬干,那也還能剩下至少三十斗三擔水稻……”
站在楊興國身邊的王老漢臉上,此刻已然被激動給覆蓋。
楊興國站在旁邊等了一分鐘,一直到身邊老漢臉上因為激動而產生的潮紅褪去不少才問道:“王兄弟,現在一畝的產量已經出來了,你估算一下,這一年下來,你能收多少糧食……”
王老漢想了想后回答:“這一畝水稻的長勢只能說是中等,按一畝三擔水稻的收成來算,二十畝水稻就是六十擔。除去二十擔的糧稅,最后能有四十擔糧食落到手里……“
”整整四十擔稻谷,老漢我種了這么長時間糧食,還沒有過一次收四十擔糧食的經歷……“
對這個收成,楊興國還是非常滿意的。
想想后繼續問道:“那王兄弟你打算怎么安排這四十擔稻谷……”
滿臉笑容的王老漢瞇著一雙眼睛回答:“收成這么好,以后肯定不用吃粗糧了。”
“五擔稻谷可以打成四擔稻米,除去當兵的二小子,家里剩下的四個人一年最多能吃下十二擔稻米,也就是十五擔稻谷……”
”不出意外的話,老漢我打算留下十五擔稻谷當口糧,十擔稻谷存起來,防備災荒。剩下五擔稻谷換成銀子,給家里置辦一些家當……“
”除了稻谷,老漢我種下的十玉米,應該也能有個好收成。“
”別的不說,一畝地收三擔玉米還是沒問題的。到時候,除掉糧稅,還能剩下最少二十擔。“
”家里有了稻米當主食,玉米就沒有必要留那么多了。除了留下五擔玉米存著,剩下玉米全部賣掉換銀子,補貼家用,也給家里添點雞鴨和牲口……”
在老漢一雙充滿感激目光的注視下,楊興國非常滿意的帶人離開了。
連續走了好幾個莊稼戶,確認水稻的畝產都在三擔上下后,楊興國徹底放下心來。
同楊興國的放心相比,跟著楊興國的周中舉則非常高興。
對于周中舉來說,讓人滿意的收成,直接意味著今年六十多萬擔水稻的糧稅可以輕松收上來。
如此數量龐大的糧食,不僅可以滿足遼東軍接下來的一年需求,還能把剛剛建好的糧食儲備倉庫裝滿,更有甚者,如此數量龐大的稻谷,甚至還能讓遼東軍拿出至少二十萬擔去販賣。
當然,這還僅僅是稻谷。
再加上三十多萬畝悍地可能收上來的三十多萬擔玉米。光糧稅就能給遼東軍帶來百萬兩白銀的收入。
一天的考察結束后,周中舉可謂是越考察越高興。
但是,楊興國臉上,除了剛開始的笑容外,到了后面,臉上竟然沒有流露出任何笑容。
一臉不解的周中舉直接問道:“司令,收獲這么多糧食,你不高興嗎?”
“高興……當然高興……但是,高興之余,我也現了一個問題……”
“我們的百萬畝良田,除了種水稻,好像就剩下玉米……”
“水田種水稻,能產生最大利益,我就不多說了。可是,用悍地種植沒有太多人吃的玉米,再加上玉米又便宜,一擔才一兩銀子,那也太虧了,除去各種成本,這些悍地一年下來,根本帶來不了多大收入……”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沖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