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之鋼鐵基地第四百九十四章 東南亞攻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辛亥之鋼鐵基地 >>辛亥之鋼鐵基地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四章 東南亞攻略

第四百九十四章 東南亞攻略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23日  作者:黑蘭度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黑蘭度 | 辛亥之鋼鐵基地 


類別:都市言情作者:黑蘭度本章:

指揮中心設在廣州的第三戰區擁有三個集團軍加七個山地師,共九十九萬人的兵力,坦克和裝甲車總計1100輛,飛機1900架,火炮一萬三千門。因為作戰對象是處于熱帶、亞熱帶雨林地區的東南亞和南亞,因此第三戰區減少了重型裝備的持有數量,加強了精銳步兵的數量。比如華國十個山地師中的七個屬于第三戰區,最精銳并經歷過日本戰場磨礪的第一山地師、第二山地師、第五山地師、兩個臺灣山地師都在這里,他們將成為第三戰區的先鋒。

給第三戰區造成阻礙的,不是協約國動員的兩百萬殖民地軍隊,而是茂密的熱帶叢林和極端不便的運輸條件。第三戰區已經在菲律賓的熱帶叢林進行了半年多的適應性訓練,后方提供針對熱帶叢林而研制的特效藥物、叢林作戰裝備等都成為第三戰區士兵的標準配備。另外在東南亞,卡車等機動工具不一定比軍用摩托車和軍用自行車好用,所以五萬多輛軍用摩托車和二十萬輛軍用自行車裝備一線部隊。

另外第三戰區裝備的一萬多門火炮中,基本沒有150毫米以上口徑的重型火炮,這里地形復雜,重型火炮運輸不便,而且協約國殖民地軍隊也沒有設置鋼筋混凝土式的永備防御工事,不需要裝備太多的重武器。輕便的步兵炮、迫擊炮和單兵火箭筒是最適合第三戰區的火力投射方式。

面向美洲方向的第四戰區是最晚籌備成立的一個戰區,指揮中心設在日本東京,兵力分散在日本列島、朝鮮半島、夏威夷群島、關島等地,人員和武器裝備都很不足,這與華國總參的戰略順序有關。

華國與協約國宣戰的當天,流亡倫敦的法國臨時政府就將駐扎在金蘭灣的印度支那艦隊調回新加坡,荷蘭臨時政府在印尼的幾艘老舊戰艦也進入戰備狀態。南海方向還有動作的是泰國海軍,他們的三艘魚雷艇和另外幾艘小型戰艦跟隨協約國的動作,進入戰備狀態。

陸地方面,法屬印度支那早已動員六十三萬殖民地軍隊,其中十萬送往中東和北非地區,協助防守協約國殖民地安全,三十萬布置在華國與法屬印度支那邊境地區,成為阻止華國南下的第一道防線。英屬緬甸殖民地也動員三十萬大軍,不過隨著緬甸獨立軍活動范圍和頻率的再次加大,緬甸北方有再次脫離英國控制的跡象。半殖民地狀態下的泰國行動詭異,泰國國王竟然宣布加入協約國,堅決抵抗華國侵略者,這個決定成為日后泰國人后悔百年的主因。英屬馬來西亞同樣動員三十萬大軍,重點防御馬六甲海峽和吉隆坡附近。和英國人同穿一條褲子的荷蘭在印尼動員五十萬大軍,給出的條件是允許印尼戰后獨立。這近兩百萬殖民地軍隊有一個相同的特點,那就是士兵沒有經過訓練,武器彈藥極端缺乏,紀律性和服從性等于零,但由于熟悉熱帶雨林環境,因此擁有一點點戰斗力。

英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全面動員的命令也已下達,南亞也進入全面動員狀態。協約國沒有指望東南亞能擋住華國多久,最大的期望就是給澳洲和南亞的戰爭準備爭取時間,同時牽制華國的兵力,使其無法分兵進攻美國本土。

宣戰后的第十分鐘,華軍第三戰區就發動了遍布東南亞的全面攻勢。準備已久的華軍士兵早已搭乘運輸船航行在南海之上,華軍南海艦隊兩艘艦隊航母、五艘護航航母、五艘輕型航母、兩艘五岳級戰列艦、三艘帝國級戰巡,加上六十多艘巡洋艦和驅逐艦組成的龐大艦隊為華軍運輸船保駕護航。上百艘遠洋潛艇在南海周邊游弋,搜尋協約國的軍艦或者運輸船。可惜他們很難獲得戰果,所有的戰斗艦艇已經躲到馬六甲海峽的新加坡,在岸基飛機的保護下等待最后的審判。在這里協約國擁有十五艘戰艦,其中一艘前無畏型戰列艦,作戰能力低的嚇人,英國人將大部分戰艦調回印度洋、地中海和本土,他們沒有能力在南海和強大的華軍艦隊決戰,只好忍讓。這就造成了包括南海、泰國灣、蘇拉威西海、爪哇海在內的東南亞海面成為華軍的后花園。

華軍的進攻分為三個方向同時進行。陸地方面,第一山地師、第二山地師加上另外四個師的步兵越過邊境,向法屬印度支那軍隊建立的防線發動進攻。很快法國軍官就知道了人數在精銳的華軍面前作用不大,他們是失去了祖國的殖民地軍官,雖然宣布忠誠于臨時政府,但軍人的執著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自從法國投降后,這些殖民地軍官就開始醉生夢死,撈錢的本事更甚于以前。在前線也只是催促殖民地士兵堅守或者強攻華軍堅固陣地,防線被突破理所應當。

這些殖民地士兵也不是后來非常難對付的叢林戰士,沒有與法國人幾十年的叢林戰爭,沒有與美國人廝殺,也就沒有叢林作戰經驗。而且他們被法軍軍官要求與華軍進行陣地戰、大規模野戰,頓時死傷無數。開戰第五天,河內以北的山地防線徹底失守,二十多萬殖民地士兵或被殲滅,或成為華軍的俘虜。

法軍退守河內一線,在這里聚集了十五萬殘兵,尚未來得及構筑好防御工事,華軍兩個師的部隊就鉆出北方山區,利用吉普車、摩托車等機動工具,迅速出現在河內外圍。河內攻防戰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嚇破膽的殖民地軍隊在華軍的炮火剛剛開始試射時就逃離防線,他們的法國人軍官逃離的更快,拋棄河內向南方而去,試圖在順化附近的狹窄地域重新構筑防線。

另外一個山地師和兩個步兵師的部隊出現在法國人防守薄弱的老撾地區,并在一個星期內攻克萬象,殲滅敵軍三萬多人。進攻時間持續一個星期的主要原因還是熱帶叢林的阻隔,這里的叢林密度還要大于越南北方山區。

第二個方向的進攻在加里曼丹島的馬來西亞,這里和南方的印尼擁有不錯的石油儲備,英國人和荷蘭人還開采了為數不少的油田,他們將成為華國石油來源的有力補充。兩個步兵軍和一個山地師的華軍部隊從馬尼拉出發,在加里曼丹島順利登陸,與想象中的激烈戰斗不同,這里的英軍軍隊和殖民地軍隊幾乎是一觸即潰。數量上的龐大兵力很快轉化為華軍的俘虜,英軍軍官在向新加坡的指揮官發的電文中詳細描述了迅速潰敗的理由——華軍數量龐大,火力完全壓倒英軍,推進速度極快,往往采用大范圍穿插戰術,將英軍分割成一個個互不相連的點,然后再向中心蠶食。他們利用自行車、摩托車等在叢林中機動,這種工具非常適合叢里中的小路,有時候華軍士兵甚至搬著自行車穿越沒有道路的叢林,突然出現在我軍后方。

大量殖民地士兵逃散進入叢林,脫下軍裝、丟掉武器成為人畜無害的土著,英軍軍官最后只帶領三萬多人退守西南方,其中還有三千多人屬于本土士兵。實際上英軍戰敗的描述只是部分符合戰況,戰斗開始后,英軍軍官見戰況不利,立刻撒丫子逃跑,要不然也不會帶走三千多本土士兵。英國人賣隊友已經成為一種本能,不要說這些殖民地軍隊,就連法軍他們都賣過,而且做起這種事來毫無心理負擔,反而有一大堆理由使自己心安。(好吧,作者君對于中國遠征軍的遭遇耿耿于懷,必須把英國人寫臭!)

第三個方向的戰斗發生在馬來半島,華軍登陸艦隊將十萬多人送上狹窄的馬來半島,這里的戰斗成為東南亞之戰中最激烈的一部分。英國人誓死守衛馬六甲海峽的安全,在吉隆坡設置指揮中心,將三萬多名英軍本土士兵和一萬多名荷蘭士兵放在第一線,另外還有四十多萬殖民地士兵。最重要的是,英國人準備充分,他們在馬來半島上構筑了堅固的防御工事,并儲備了足夠消耗的彈藥、糧食。

華軍進攻不利,缺乏重型火力的問題顯露無疑,在死傷一千多人后推進不超過十公里,這對于戰無不勝的華軍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第三戰區很快改變策略,他們的方法就是投放更大規模的彈藥和兵力。隸屬于第三戰區的第九裝甲軍第二十五坦克師被送上馬來半島,相繼送來的還有兩百多門150毫米以上口徑火炮和大量彈藥。除此之外,華軍工兵迅速在馬來半島上構筑野戰機場,為七十多架戰斗機、兩百架轟炸機和其他四十多架各類型飛機提供起飛和降落場地。

出人意料的,英國人在這里準備了一百多輛坦克,其中大多是最新型的瑪蒂爾達v型坦克,這種吸取了協約國最先進技術的坦克正在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地方瘋狂生產,美國人將其命名為謝爾曼中型坦克,支援給俄國人的則被稱為尼古拉坦克,不過名稱不同而已。(未完待續。)


上一章  |  辛亥之鋼鐵基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