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瞬間,你會覺得你可能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戰士了,你幾乎無所不能,覺得可以完成任何任務,面對所有敵人都毫不畏懼……”鄧尼茨在自己的日記里寫道,語氣中充滿對戰斗的自信。
也許你看完學習成為潛艇指揮官的描述之后,會特別向往成為一名隱匿于黑暗深海冷酷無情的潛艇指揮官,可是如果你真正了解這份工作的話,就絕對不會把它和浪漫還有炫酷拉上關系。等待你的只有讓人窒息的等待,還有那冰冷的海水以及孤獨與幽閉。
與空軍那些飛行員相比,潛艇兵的生活完全是另一個世界。飛行員執行任務最多幾小時,然后他們就可以放松休息。而潛水艇官兵每一次執行任務都需要獨自面對任何情況超過一個月的時間。
在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里,伴隨潛艇上的每一名士兵的,只有機械的轟鳴噪音,還有那些可怕的狹小空間。你如果真的懷念潛艇里的生活,在自己家的廁所里連續過三天不沖馬桶的日子就可以了。
潛艇上有兩個盥洗室,一個在前魚雷艙,一個在后魚雷艙,而往往前魚雷艙室的那個盥洗室在潛艇出發執行任務的時候被當成堆滿食物的儲藏室來使用。所以整個潛艇上一般需要排隊上廁所。
但是因為技術原因,潛艇在80英尺以下的深海中游弋的時候,廁所是無法使用的,因此里面的人如果想要上廁所,只能用一個有蓋子的水桶來解決問題。
潛艇的后魚雷室有兩根魚雷發射管,但是這里確實是一個潛艇官兵重要的休息區和宿舍。這里除了一個輔助舵輪是用來玩意在操控室的舵輪發生故障的時候,用手動操作潛艇的,剩下的地方基本上都是給人睡覺的。
不過即便是如此上下幾層的疊羅漢安排床鋪,也最終只能安排10個人睡覺——其中還有兩個人要睡在天花板上系著的吊床上。這些位置并不是屬于某一個士兵的,而是兩個人共用一個床鋪,這也意味著整個潛艇上總是有一半人不能休息。
其實生活在這么一個狹小的空間里是非常讓人沮喪的事情,事實上大部分時間水兵們都是站在地板上的,因為潛水艇在波濤洶涌的北大西洋海面上航行的時候,會前后左右瘋狂的搖晃。除非你把自己綁在床鋪上,否則你醒來的時候會發現自己和對面床鋪的戰友睡在同一張床鋪上。
U34潛艇奉命前往波濤洶涌的北大西洋執行任務的時候,鄧尼茨才發現自己錯的離譜。他在日記中記錄道:“前幾天我感覺我幾乎能做到任何事,可是這幾天我就被真正的作戰環境徹底搞暈了——這里的風浪是波羅的海的五倍,我們還要和孤獨無聊抗爭,到處都是機油還有惡臭的汗漬味道,外面零下十度里面卻需要光著身子干活,這里和地獄沒什么分別。”
安靜的水面下方,幾條魚正在悠閑的游弋,突然間他們似乎被什么東西驚嚇到了,突然閃電般地四散逃竄開來。大約過了幾十秒,一個巨大的黑影緩慢安靜的出現,猶如一條兇惡的虎鯨般透著危險的氣息。
借著月色,這艘德國U34號潛艇緩慢得摸向自己的目標,年輕的潛艇指揮官仔細用潛望鏡核對著自己的路線上的標志物。他的潛艇悄無聲息的前進著。因為緊張,他似乎可以感覺到手心里的汗水浸濕了潛望鏡的握把。
鄧尼茨手里的作戰計劃詳實而大膽,簡直有些匪夷所思,如果不是雷德爾親自交代,鄧尼茨還以為是上面借機除掉自己。不過他還是決定接受這次作戰任務,因為他完全有信心成功地完成這。
滿載魚雷的U34潛艇沿著事先謹慎制訂的航線經由威廉港駛往北海,在那里改航向往南并潛航以避免被水面船只發現自身的位置。航線的制訂是在高度機密的情況下完成的,在潛艇離港出發的時候,碼頭上甚至沒有舉行任何出海儀式。鄧尼茨不知道的是,這次攻擊計劃不是雷德爾和參謀部制定的,而是華國向德國提供的,令人驚訝的是華國提供的作戰計劃詳細到了洋流的走向和潮汐的變化——鬼才知道為什么華國對偷襲斯卡帕灣這么感興趣!
潛艇沿著丹麥半島進入北海,途中鄧尼茨從未向艇員透露任何關于這次作戰任務的內容。航行過程中的大部分時間潛艇都在水下潛航,只在白天偶爾浮出海面。由于對自己即將執行的任務一無所知,艇員們時常疑惑地注視著鄧尼茨,但都一言不發,毫無疑問他們對鄧尼茨完全信任。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夜晚的時候,依靠聲納和盲目估算幾乎在水下航行了一整天的U34號浮出海面并開始修正航線。水手們依次走出潛艇進行短暫的放風,此時天氣已經和他們出海的時候完全不同,海上沒有大雪,但是濃云使得星光隱沒不現,辨別航向和方位極為困難。
“長官!我們要去什么地方?根據測算我們已經靠近英國本土,這里應該沒有多少運輸船。”他的大副脖子上挎著望遠鏡,靠在指揮塔出艙口周圍的一根扶手上,夾著香煙的右手熏黃,抽了幾口后只剩下煙蒂,看上去就像熟練的吸毒者。
“嘿!就是英國,我們去捅英國人的屁股——斯卡帕灣,刺不刺激?”鄧尼茨端著望遠鏡,看向一側的海岸。根據海岸上發出的燈光,鄧尼茨確信自己已經離奧克尼郡不遠。
“事實上那叫菊花,船長大人。”大副笑了笑回答道:“上面是想讓我們升職加薪,還是讓我們去送死?不論怎么說,確實是一件非常刺激的任務。”
即便是夜晚北大西洋上依舊不是風平浪靜的,潛艇隨著海浪左右搖晃,帶著咸味的海水飛濺到嘴角帶著一股腥臭的味道。畢竟這是一艘僅有幾百噸的戰艦,它不可能擁有成千上萬噸的水面戰艦那種適航性。至少在現在這個階段,潛艇只是一種會潛水的船,而不是一種潛在水下的船。
休息時間結束,鄧尼茨等著自己的船員一個一個鉆回到潛艇里面去,他習慣最后一個進入潛艇,以便能夠親自檢查蓋好艙蓋。很快所有人都進入到了潛艇里,鄧尼茨把艙蓋閉合,那種夾雜著不良氣息的空氣代替了清新寒冷的海風。
“繼續下潛!深度定位35米。5分鐘后節約用電,保持航向。”鄧尼茨大聲的命令道。
他的大副已經就位,大聲的重復著他的命令:“繼續排氣下潛,深度定在水下35米。5分鐘之后關閉主照明電源!”
大約過了5分鐘,潛艇內的主要照明便中斷了,潛艇控制室的儀表、管道輕微滲漏的水滴和海水從四面擠壓艇殼發出的聲響混在一起,讓人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伴隨著機械的旋轉轟鳴聲成為艇內的噪音。周圍一片黑暗,只有幾個儀器上帶著的燈光,讓潛艇里的人們模糊看清周圍的輪廓。
1910年4月25日下午三點,U34號潛艇接近了目標,誰也想不到這幾十人會給世界帶來什么樣的變化,不過是一艘小小的潛艇,不過是幾枚小小的魚雷,就像煽動翅膀的蝴蝶,在大洋對岸掀起巨大的風暴。
“潛望鏡高度!”不知道過了多久,鄧尼茨終于開口下令道。他把臉湊到潛望鏡上,升起這個唯一能在水下觀察水上目標的裝置,仔細看了看周圍的情況。
“這個海峽不能在潛航狀態下行駛,不然會撞到那些沉船的。”看了看四周的景色,又和大副對比了航海地圖,那上面密密麻麻標注了很多沉船的位置,華國人提供的海況圖經過確認無比精準。
鄧尼茨在華國提供的海圖、洋流、潮汐等情報支持下,率領U34號潛艇難以置信的穿越了沉船阻礙、水雷阻礙和海底系纜,通過下沉躲避一艘艘英國運輸船,在夜幕的掩護下沿著海岸線一點一點的挪動。U34號潛艇優秀的聲吶設備和柴油發動機是他們能夠成功的另一個關鍵因素,在這個時候鄧尼茨甚至有心情感激一下華德秘密合作所取得的成果。
突破湍急的海流,U34號潛艇終于進入柯克海峽,這里是進入斯卡帕灣最后一道屏障,遍布海底的沉船和系纜讓潛艇不斷與它們發生摩擦碰撞,好在潛艇沒有變成沉船的一部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