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快閱讀·放飛想象·
»
SB3秒就能記住的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小說閱讀。
攻占這個橋梁只是開始,阿道夫所在的營來不及休整,他們需要繼續攻擊,攻占橋梁附近的村莊,防止聯軍的反擊。
阿道夫以北十五公里左右的步兵171團上尉連長龍德施泰特就沒有那么輕松了,阿道夫攻占的只是一條小河上的橋梁,他們需要攻打的,是比利時境內的天險默茲河,只要突破默茲河,布魯塞爾的大門就會向德軍打開。
“不知道如何才能通過這個可怕的要塞!”龍德施泰特放下望遠鏡后有些無奈的想道,他估計這個名叫列日的要塞將成為德軍前進路上的大敵。gēnjù情報顯示,列日要塞有比利時守軍一個師兩萬余人,在默茲河東邊,比利時人修建了以列日城為核心的要塞防御體系。沿默茲河岸三十公里布滿了12座炮臺,呈放射狀環繞在列日城周圍,跨越默茲河構成了一道環形火力網。
炮臺由鋼筋混凝土整體澆鑄而成,大部分建于地下,只露出呈三角形的頂部。炮臺共配置有400門大炮和大量機槍,炮塔用鋼板防護,可以進行360度旋轉。炮臺之下修建有四通八達的通道和地下室,儲存有充足的糧食、淡水、彈藥、藥品及供電設施。
“難道比利時人將所有的防御設施都建在了這里嗎?”德軍指揮官艾米赫對旁邊的參謀開玩笑似的說道,但他的內心絕不如表面那么輕松。如此強大的要塞肯定要耗費巨大的精力和傷亡,而且會拖延不短的時間,這會對德軍的進軍產生不小的影響。當拿到關于列日要塞的情報后,艾米赫差點沒有暴走,在沒有重炮的qíngkuàng下他做不出短時間內攻占要塞的保證。
“將軍,比利時人將默茲河上的橋梁破壞殆盡,我們需要抓緊時間攻擊了!”
“嗯,讓171團試探一下也好,說不定比利時人會在我們的攻擊下投降呢!”
龍德施泰特沒有艾米赫將軍那么多幻想,他盡量壓低身子,與他的連一起靠近了默茲河,身后幾十名士兵準備架設浮橋。171團一千多名士兵就像準備渡河的螞蟻一樣,猬集在河邊,工程兵們在士兵們的掩護下趟入冰涼的河水,遠處要塞即將展開巨獸般的大嘴。
“注意隱蔽,架設機槍!”龍德施泰特不斷下達命令,在浮橋架設起來之前他們就像靶子一般,在沒有任何掩體的河邊děngdài比利時人的子彈。
比利時守軍也沒有辜負德國人的擔心,第一枚炮彈從炮臺里竄出落在龍德施泰特一側五十多米的位置,將幾名德軍士兵送上天。
“隱蔽,隱蔽!”軍官大喊,但士兵們發現毫無隱蔽場所,十幾名跨上浮橋的士兵被機槍子彈擊中,掉落在刺骨的河水中,眨眼間寒冷和傷口就帶走了他們的生命。
德軍第一次試探性進攻被輕易打退,171步兵團丟下了七十多具尸體狼狽的逃回出發點。德軍兩百多門火炮對準要塞炮臺猛烈開火,炮兵觀察員通過剪式炮隊鏡卻發現要塞炮臺幾乎沒有受到損傷,照樣開火還擊。
“上尉,營部命令停止攻擊,原地構筑防御工事。”營部的傳令兵帶來的消息讓龍德施泰特有些驚訝,他原以為要繼續強攻——面對要塞,他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能用人命去填。
“上面搞什么鬼?在這里拖延時間可不是好辦法!”龍德施泰特對副連長說道,他知道比利時后方正有上百萬英法聯軍構筑防御工事,準備將德軍堵在比利時境內,在列日要塞遷延日久的話整個攻擊行動都會面臨失敗的危險。
一個小時后戰場上空出現了幾十架繪有鐵十字的德軍戰斗機,它們盤旋在戰場上空,沒有一絲協助攻擊的樣子——即使攻擊也幫不上什么忙。難不成上面還有什么秘密武器?
不過天邊慢慢飄來的龐然大物能幫上忙,這是德國飛艇大隊的巨型飛艇。從華國將飛艇用于實戰并取得不錯的戰果后,各國就加快了飛艇的研制進度,并紛紛成立專門的飛艇轟炸部隊。來自華國成熟的飛艇制造技術讓德國飛艇領先歐洲,五艘飛艇慢慢靠近了列日要塞,自以為非常安全的列日城居民紛紛走出家門觀看這種震撼的怪物。
“給后方機場打電話,讓他們派出飛機gàndiào這些飛艇!”比利時守軍司令李曼上校立刻對通信兵說道。他的要塞沒有多少防空火力,所有重火力都埋在堅固的工事里,當初建造要塞時也沒有出現飛機的威脅,所以沒有留下防空火炮陣地,也就是說守軍只能依靠后方的飛機來驅趕這些龐然大物。
機場根本沒有飛機可以升空,在之前的空戰中比利時戰斗機早已消耗殆盡,更何況飛艇四周還有虎視眈眈的德軍戰斗機護航。
當炸彈從飛艇上落下后守軍和德軍形成鮮明對比,德軍士兵的歡呼響徹每一個角落,守軍和列日城居民則哭喊著尋找躲避地點。比起德國轟炸機攜帶的炸彈,這些飛艇投擲的炸彈個頭更大、裝藥更多、威力也更大,爆炸掀起的煙塵遮天蔽日,被風吹過露出地面上巨大的彈坑。
飛艇看上去威武無比,轟炸也讓人振奮,但實際效果非常一般。飛艇轟炸后德軍指揮官艾米赫立刻下令發動攻擊,沒想到抵達默茲河河邊的德軍士兵再次遭到炮臺火力攻擊,比利時守軍的火力密度一點都沒有降低,那些炮臺沒有任何損傷。
重磅炸彈有可能擊穿炮臺厚重的頂部裝甲,前提是能夠命中,飛艇的命中率低的嚇人,飛艇能夠攜帶的炸彈數量也讓人無語,其炸彈投擲密度不足以對炮臺形成威脅。
被參謀本部期待已久的秘密武器竟然如此不堪,讓前來觀摩轟炸效果的飛艇設計人員尷尬不已。
已經將指揮部牽制前線梅斯的施里芬接到了艾米赫的求援電報,他笑著將電報遞給一同坐鎮指揮部的威廉二世。
“我的元帥,難道艾米赫的麻煩不值得重視嗎?”威廉二世看過施里芬的計劃,他認為德軍進攻的關鍵就是繞過比利時,像一記重拳揮在聯軍的右側,現在看來列日要塞成功的擋住了德軍的拳頭,這應該是很不利的消息吧!
“陛下,確實不算是好消息,但參謀本部的計劃并沒有完全在右翼主力上下注,我們還有另一個底牌。只要小毛奇將軍的兵團順利通過阿登森林,就可以切斷聯軍的后路,這樣一來聯軍就會被我們的主力圍堵在比利時境內,我們有zúgòu的時間拿下列日要塞。”
“阿登森林對面不是也有法軍兩個集團軍的兵力嗎?萬一小毛奇的軍隊被阻攔,我們的計劃就無法成功實施。”
法軍總司令霞飛用實際行動解答了威廉二世的疑惑,他手上的情報表明德國人的主力盡在比利時方向,德法邊境地區的兵力非常薄弱。因此命令向阿登森林方向移動的第三集團軍向北開進,增加比利時方向聯軍兵力厚度,命令第四集團軍向德法邊境靠攏,試圖集中三個集團軍的兵力打開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德軍的防御。集中三個集團軍和一個英國遠征軍的兵力在比利時方向與德軍主力決戰。
按照霞飛的估計,當法軍突破德法邊境德軍防御后,比利時地區的德軍將不戰自潰,之后勝利唾手可得。
兵力估計的錯誤和對德軍裝甲部隊的無知,成為霞飛最大的缺陷。戰前法國獲得的情報表明德國陸軍共有98個師,現實是多出了近20個師。情報表明德國建立了一支裝甲部隊,由坦克和裝甲車組成,但法國人認為這樣的純裝甲部隊在缺少步兵的掩護下將成為步兵的靶子。
技術的落后導致戰術的落后,法國人認為坦克這種行動緩慢、火力弱小的兵器可以當做突破敵軍鐵絲網和戰壕的工具,卻不能進行集群作戰。長距離進軍會讓脆弱的坦克全部癱瘓在道路上,高強度的作戰也將急速消耗坦克的彈藥,最終變成沒牙的老虎。在步兵傳統嚴重的英國、法國,坦克只能成為步兵的輔助部隊,坦克,就是用于掩護步兵進攻的。
其實這種思想在德軍內部也很強大,裝甲部隊派在德軍內部的力量還很弱小,德國人更加相信zìjǐ的步兵會給zìjǐ帶來勝利——普魯士的榮耀就是由步兵創造的。深受華國裝甲部隊影響的小毛奇創建裝甲部隊時,如果沒有施里芬的支持,絕不可能出現目前兩個裝甲軍。
另外華德秘密合作也讓德國坦克技術更加先進,可靠性更高,而在陸軍內部,仍舊有大部分的人認為要想取勝,還得靠右翼上百萬德國步兵精銳的發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