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之鋼鐵基地第三百二十三章 暗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辛亥之鋼鐵基地 >>辛亥之鋼鐵基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三章 暗戰

第三百二十三章 暗戰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20日  作者:黑蘭度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黑蘭度 | 辛亥之鋼鐵基地 


類別:都市言情作者:黑蘭度本章:

1907年5月,東京東北浦和市,自從大正天皇下令將這里設為臨時居所、中央行政機關全部遷至此處后,浦和市就變得繁華起來。東京變成廢墟,受國力限制,政府似乎沒有重建東京的打算,于是大部分日本人都認為浦和將成為日本新的首都。

選擇這里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在華國超級戰艦的射程之外,日本人實在是被超級戰甲打怕了。明治天皇都因為那一次炮擊而殞命,身為明治的長子,大正天皇不想步父親的后塵。

浦和市中心最受歡迎的酒吧內,老板橋口勇馬正站在吧臺后擦拭酒杯,傳統的居酒屋大行其道,但是西式的酒吧也很受歡迎,尤其是浦和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喜歡到這里喝一杯。橋口勇馬順應潮流,還給自己蓄起八字胡、穿上西式酒保馬甲,并說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

酒吧中間舞池里幾名高大的美國人正與幾名日本交際女子跳舞,橋口可以清晰的看到日本女子隨著音樂的旋律舞動,美國人則順著女子扭動的痕跡上下其手。這并不稀奇,在饑餓和貧窮面前,日本女子可以拋棄傳統的束縛,因為她的家中可能有好幾口人等著她的小費糊口。

事實上從1906年末開始,日本人的舉動就越來越美國化,明治天皇開始的西化運動,還沒有這半年時間來的有效。日本人經過幾次國運戰爭的失敗后徹底迷茫,國內民眾逐漸沉淪,自殺者超過以往十年的總和。后來政府不知道為何跟美國人勾搭在一起,隨著大量美軍的入駐、大量美金投入日本、大量美國工廠在日本開設分廠,美國人在半年時間里滲透進日本的方方面面,他們為日本帶來了糧食、工作機會。也給日本人帶來了希望。美國人取代英國人成為日本的上帝,就連日本軍隊里都充斥著美*官,雖然傳言這些軍官水平并不怎么樣。

“呦。佐藤君,今天照舊嗎?”走進酒吧的佐藤看起來格格不入。他身穿陸軍大尉軍裝,進來后首先向美國人鞠躬一番,然后才走到吧臺前。

“對。”沉默寡言的佐藤大尉把一疊紙幣放在吧臺上,然后就低下頭發呆。

橋口把錢推回去:“為了感謝佐藤君每天的照顧,今天的酒我請。”

“那可要多喝幾杯,謝謝橋口老板了。”佐藤難得多說幾句,看來被請喝酒讓他心情變得好了一些。

將酒杯推過去,橋口看似無意的問道:“佐藤君有什么煩心事嗎?據我所知。軍隊里的工資不足以使佐藤君每天到我這里消費啊,雖然很希望佐藤君光顧,但實話說這里的消費不低的。”

“呵呵,不是錢的問題,我沒有結婚,留那么多錢有什么用?而且,這個國家沉淪至此,就跟我一樣沒有未來。”佐藤大尉一飲而盡,橋口再為他填上一杯。

“佐藤君慎言,這樣的話如果被那些年輕人聽到。很可能當場引發搏斗,昨天就發生了這么一件事,一個酒后失言的醉漢被幾名激動的年輕人活活打死。警察都沒管。就因為說了一句‘美國人滾出去’”橋口低聲勸道。

喝了一杯后的佐藤看來很愿意和不錯的老板多說幾句:“這很正常,軍隊里也經常發生這種事,反對美國干涉的人被支持者徹底壓制,到處都是為美國幫忙而歡呼的人群,難道就沒有人理智的分析一下這樣做的后果?難道就沒有人勇敢的站出來為日本的命運抗爭?”

這件事橋口了解的比這位佐藤大尉還多,盡管佐藤在日本陸軍情報部任職。丟失滿洲后,投靠華國和反對華國這兩方勢力的爭斗達到頂峰,這種爭論蔓延到日本社會的各個階層,最后甚至差點演變為內戰。那個時候到處都能看到日本平民、武士、浪人揮舞著竹刀互砍。駐扎在各地的軍隊頻繁調動,眼看就要爆發內戰時。剛剛登基的大正天皇出手制止了這場騷亂,明確表示支持反對華國一方。

這讓主張投靠華國一方的勢力迅速失去了平民的支持。天皇在民眾中的影響力超過其他,有了天皇的支持,日本社會才穩定下來。

不過思想初步統一只是個開始,另一個挑戰很快來臨,由于資源大部分傾斜在軍隊上,導致國內物資供應極端緊缺,大城市的大米供應鏈斷裂,農村的農田因為征兵導致勞動力不足、因為高額賦稅導致生產積極性下降,糧食減產,又找不到外部購買渠道(也沒錢買)。

1906年的九月份日本各大城市爆發“米騷動”,饑餓的人群為了自己的生存權利終于無法忍受,聚集起來沖擊各大糧店和政府糧食倉庫。初步統計整個日本共有三百萬人參加了這次“米騷動”,日本陸軍出動三萬士兵、打死打傷六萬多平民才平息此次騷動,但還是治標不治本。

原來的主子英國人自顧不暇,再也不想涉足遠東這塊傷心地,日本的出路惟有尋找新的主子。正好美國人為了對抗華國在太平洋的擴張積極擴充兵力,在丟失菲律賓后急于在遠東尋找制約華國的棋子,兩國一拍即合,就像流氓碰上野雞般結合在一起。

美國人不但提供糧食緩解日本的糧荒,還提供資金支持、技術支持、軍事裝備支持等等,很短的時間里就填補了英國人離開日本后的空缺,并滲透到日本的方方面面,日本儼然成為美國在遠東地區的海外省份。

再說美國,西奧多羅斯福當政時期出賣菲律賓群島給華國,以換取戰后美國財團在華國的貿易份額。不料這個消息被美國民眾知曉后,迅速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一股反對的浪潮,對外奉行門羅主義的羅斯福總統竟然輕易出賣好不容易得到的海外領土,這讓美國人民難以容忍。

當年發生的另一件事讓羅斯福雪上加霜,一艘前往天津的貨輪因為拒絕華國海軍的阻攔被擊沉,雖然貨輪上裝載的都是土豆、小麥等廉價貨物,卻激起了正處于敏感時期的美國民眾的憤怒,要求羅斯福下臺的呼聲持續了半個多月。

民主黨趁機發難,聯合沒有對華貿易份額分配中獲得利益的財團,裹挾民意猛烈攻擊共和黨和羅斯福,并在國會中發起對羅斯福總統的彈劾案。

于是可憐的羅斯福成了美國財團推出去頂雷的炮灰,黯然辭職,接替羅斯福的副總統菲爾班克斯為了挽回共和黨的聲譽,主動改變政策,開始疏遠華國,并尋找制約華國擴張的方法。奇怪的是部分財團仍舊大做華國的生意,美國政府則開始重視軍事投入,視華國為新的敵人。二者互不干擾,也算是財團力量和政府之間妥協的結果。

蛻化為半殖民地的日本被許多激進份子痛恨,他們懷念日本當初崛起時的榮光,在崛起無門的情況下將目光投向近在咫尺的華國。試圖仿效祖先學習唐朝漢文化的歷史,再次崛起。他們認為日本將成為美國人和華國人爭斗的炮灰,見識了華國強大的他們,不相信美國會戰勝華國。

可惜國內痛恨華國的力量遠遠超過其他,佐藤大尉也是為此而失望,在選擇強者的道路上,日本絕對走錯了路。美國有什么?他們有多少陸軍士兵?他們的艦隊能比得上*同盟的遠征艦隊嗎?身為陸軍大尉的佐藤清楚的知道那些美*官是什么水平,他們甚至比不上袁世凱手下的北洋軍官!

觀察這名失意軍官已經很長時間,橋口覺得時機已到。五杯酒后佐藤大尉已經不省人事,橋口給旁邊一個青年打個眼色,兩人將佐藤抬到樓上,昏暗的酒吧內倒是沒人注意到這里發生了什么。

佐藤清醒過來后發現自己躺在床上,酒精的作用讓他喉嚨發干,身側正好有一杯水,他端起來,猶豫一下又放下去。這是個陌生的地方,而佐藤,是有十幾年情報工作經驗的軍官。

“佐藤君,醒了嗎?這杯水沒有問題,請放心飲用。”橋口走過來端起杯子喝了口,表明水里沒有毒。

佐藤還是沒喝,清清嗓子后問道:“這里是哪里?是橋口君幫我過來的嗎?”

橋口勇馬沒有回答,而是微笑著打開手中的文件:“佐藤安之助,日本陸軍大尉,任陸軍情報部情報分析官。1866年生人,日本宮崎縣人,1880年考入陸軍幼年軍校,1882年考入陸軍士官學校,1884年授炮兵少尉軍銜,翌年12月畢業。1892年被任命為駐參謀本部人員,熱心鉆研中國問題,1892年到1895年被派駐中國廣州,甲午戰爭時被調回,任第一軍少尉參謀。”(未完待續。)(www..)


上一章  |  辛亥之鋼鐵基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