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之鋼鐵基地第三百零五章 第二次北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辛亥之鋼鐵基地 >>辛亥之鋼鐵基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五章 第二次北伐

第三百零五章 第二次北伐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15日  作者:黑蘭度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黑蘭度 | 辛亥之鋼鐵基地 
類別:科幻小說作者:黑蘭度書名:

最新播報明天就是515,起點周年慶,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禮包書包,這次的515紅包狂翻肯定要看,紅包哪有不搶的道理,定好鬧鐘昂

袁世凱說的很對,唇亡齒寒,利用兵力的優勢與華軍決戰比撤回滿洲后再單獨抵抗好得多,趁著現在盟軍還沒有解散的時機,說不定能打敗華軍。從對方的角度看,華國多年征戰,士兵疲憊、國力消耗巨大,肯定支撐不起高強度的消耗戰。

這場賭博是利用十萬士兵為籌碼,雖然籌碼很大,但比起勝利后獲得的收益來還是值得的。盟軍陸軍司令部日俄兩方向國內發回請示電報后,當天日軍就接到了回復——同意兒玉源太郎元帥制定的戰略,一切由兒玉源太郎決斷。

日本已經什么都沒有,所謂死豬不怕開水燙、一無所有的人不怕失去更多,再說那十萬軍人如果回國的話怎么養活他們還是個問題,還不如在華北拼一下,說不定會給國運帶來轉機。日本國內對于兒玉源太郎和那十萬部隊寄予厚望,要不是運輸不便和后勤不足,還會從國內增兵。

相比之下俄國人小氣得多,尼古拉二世這段時間焦頭爛額,對外擴張的野心屢屢受挫,國內的經濟疲軟、物資緊張、革命暴動此起彼伏,財政狀況讓人崩潰,還要拿出一部分用于剿滅亂黨的戰斗和重建太平洋艦隊、建造購買新的戰艦以彌補對馬海戰的損失。對于遠東的亂局尼古拉二世一度有放棄的想法,后來是因為英國組織盟軍時承諾只需要俄國付出軍隊,其他的后勤物資全部由盟軍提供,這才同意派兵。

南海大海戰的結果傳到冬宮后,尼古拉二世大喜過望,人就是這樣。不分種族和人種,只要看到別人過得不如自己好、我就幸福了。對馬海戰讓俄國海軍戰艦損失殆盡,俄國成為全世界的笑話。尼古拉二世在自己的歐洲親戚面前實在抬不起頭來。

現在英國人遭遇了比俄國更慘的失敗,尼古拉二世可以放心大膽的參加歐洲皇室的聚會。并吹噓英國海軍還不如俄國海軍,因為俄國海軍損失的戰船數量和質量都不如英國海軍。這種事怎能不讓尼古拉二世高興?這甚至是幾年以來沙皇陛下得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興奮中的尼古拉二世直到帕杰羅夫發回請示電報后才想到遠東還有十萬大軍處于危險中,不撤軍的話一旦那十萬軍隊被擊潰,那么俄國在滿洲和遠東地區就沒有多少軍力,國內的情況也不允許從歐洲調兵,如果華軍隨后攻擊滿洲和海參崴,拿什么來抵抗?

大臣們很少有意見統一的時候,有人同意撤軍。就有人反對撤軍,反對的人理由也很充足,俄羅斯帝國本就是一個擴張中的國家,如果國民都那么畏首畏尾的話,國土根本不可能擴充到現在的程度。利用盟軍兵力優勢,可以冒一下險,屆時戰事不利果斷撤退好了,讓北洋軍和日本人充當自己的踏腳石,反正他們也不是什么好鳥!

最終反對撤軍派說服了尼古拉二世,他迫切的希望戰場上出現一個好消息。以改變國家日益沉淪的態勢。

7月18日,盟軍統一了認識,并針對華軍的部署制定作戰方案。當天作戰方案下發到各集團軍。要求各集團軍根據這個方案制定詳細的計劃,最后上呈司令部審核。

兒玉源太郎將作戰方案稱為“堤壩行動”,大致為,第一階段:利用北洋軍第一集團軍在黃河一線堅決抵抗,至少防御一個月的時間,利用天險和工事消耗華軍的銳氣,消滅華軍35萬人。袁世凱拍著胸脯保證自己的精銳完全可以完成計劃中的任務,第一集團軍士兵訓練作戰的時間不比任何一支部隊差。

第二階段:挫敵銳氣后,北洋軍第一集團軍主動后撤。向東向西分別進入山西和山東休整,將華軍主力放入平坦廣袤的華北平原。之后再由日軍華北集團軍和俄軍遠東集團軍從左右兩側發動突然攻勢。圍殲華軍12個軍的部隊。

第三階段:出動北洋軍第二集團軍和在山西、山東休整的第一集團軍,全軍發動總反擊。徹底擊垮華軍的進攻力量,力爭將戰線推進到長江一線。

當然,兒玉源太郎也知道這個計劃太過理想化,不過這場戰斗本來就是賭博性質,能夠完成第二階段的戰斗,就算盟軍勝利,至少可以將戰線維持在黃河一線。至于高強度戰斗的消耗,司令部是這樣安排的,糧草等物資就地籌集,武器彈藥中,北洋軍第一集團軍最充足,因此被安排在第一線負責消耗華軍兵力。日軍和俄軍物資相對不足,被安排在第二階段發動反擊戰斗,在彈藥消耗完畢之前達成戰役目標。

勝負的關鍵還是在后勤,尤其是武器維修、彈藥補充上,袁世凱命令盛宣懷在天津、石家莊、濟南、邯鄲、太原等地擴建兵器維修所和彈藥生產線,更多的是子彈復裝線。另外民間大量的鐵鍋等資源被收集起來用于軍事目的,一場怪異的大生產運動在北方開始,在對經濟造成極大損害的同時,客觀上促進了當地軍事生產的進步,使華國統一后在北方獲得了一大批有一定技術基礎和經驗的工人群體。

華國境內的軍事準備更有條理,也更充足。7月16日清晨,通往舟山軍港的支線鐵路上來回奔馳著多輛蒸汽機車,車站上大量裝備整齊的士兵走下火車,然后在倉儲區的空地上集結,命令聲和口號聲響成一片,他們集結完畢后在作戰參謀的指揮下依次登上停靠在岸邊的運輸船。港口另一側的碼頭上,大量軍事物資,包括彈藥、藥品、糧草、火炮等被吊裝上船,它們將于士兵運輸船一起出發。

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師長蔣方震摘下頭上的鋼盔,對身邊的副官參謀們下達一個個命令,一個師一萬五千多名官兵的組織工作不亞于一場小型遭遇戰,好在陸戰隊已經有不少經驗,所以各條命令被快速有序的傳達,軍官和士兵們也心中有數,知道如何履行命令。

從一名團長到師長,從中校到少將,蔣方震、蔡松坡、張潤農三人用了大約一年的時間,這樣的晉升速度恐怕在陸戰隊以后的年歲里很難被打破,甚至在整個華軍軍隊系統引起軒然大波。不過海軍一項比較封閉,陸戰隊的內部行政事宜還輪不上陸軍和空軍插手干預,呂海強硬的壓下了外界的質疑,只是三名年輕的少將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

蔣方震自問還達不到“任他雨打風吹去、我自巍然不動”的境界,剛剛晉升少將師長的時候他對于下屬稱呼自己的方式還很不適應,與蔡松坡、張潤農交談過后發現他們也有類似的想法。三人曾聯袂向上級詢問晉升的原因,得到的回答是年輕的陸戰隊需要年輕的將領,國家承受得起年輕的代價。

壓力往往會讓人崩潰,但對于意志堅定的人來說,壓力會轉化為動力,而蔣方震三人就是意志堅定的人。擔任師長后三人在幾個月內就獲得了屬下的認同,所謂的認同,就是能帶領自己打勝仗,并讓自己活下來。

陸戰一師的登船速度很快,當傳來物資吊裝完畢的匯報后,離出發就只差一個條件——等待海軍護航分隊的匯合。海戰勝利后來不及分享勝利的喜悅,海軍就要分出一部分承擔護航任務,第一護航分隊的十艘戰艦已經從湛江軍港出發,大約三個小時后就會抵達舟山與運輸船隊匯合,屆時就是出發的時間。

與指揮層再次研究一番地圖,并將作戰計劃核實一遍,試圖尋找計劃中的漏洞。這是蔣方震擔任師長后的第一仗,也關系到第二次北伐的最終結果,容不得半點差錯。

兩個小時后眾人登船,蔣方震活動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進入軍官艙室休息一下,然后檢查隨身佩戴的手槍和從后勤部門要來的沖鋒槍,到了戰場上沒有理論上的后方,指揮部也不是絕對安全的,而且這位師長也習慣將武器隨身攜帶,到了戰場上后,不仔細看,找不出師長和一名下士的差別。

7月16日下午五點,船隊離開軍港駛入東海,并轉向北方,搭載海軍陸戰隊第一師前往預定目標。在上海港還有第一軍正在裝船,他們將負責陸戰隊登陸作戰后的縱深進攻。目標,河北省秦皇島港。

又是負責主要作戰任務啊,蔣方震有些感慨,沒想到在第二次北伐總陸戰隊還可以承擔如此重要的作戰任務。從德國人手里接手后,蔡松坡率領的陸戰隊二師已經駐扎在青島港,就只有張潤農的三師沒有得到作戰任務,想必潤農正在跳腳吧!

ps.5.15「起點」下紅包雨了!中午12點開始每個小時搶一輪,一大波515紅包就看運氣了。你們都去搶,搶來的起點幣繼續來訂閱我的章節啊!(未完待續。)

是黑蘭度小說作品305最新VIP章節第一時間更,黑蘭度小說305新V章。


上一章  |  辛亥之鋼鐵基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