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之鋼鐵基地第三百零三章 偃旗息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辛亥之鋼鐵基地 >>辛亥之鋼鐵基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三章 偃旗息鼓

第三百零三章 偃旗息鼓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15日  作者:黑蘭度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黑蘭度 | 辛亥之鋼鐵基地 


類別:都市言情作者:黑蘭度本章:

播報關注起點讀書,獲得55紅包第一手消息,過年之后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金蘭灣外,遠征艦隊依次進入港口,平安無事的返回并不意味著徹底安全,華國海軍主力未損,還有繼續攻擊的能力。遠征艦隊經不起更大的損失,從7月7日進入港口,一直窩在港口內三個月都沒有出港,到**同盟宣布解散,華國與同盟各國簽署和平條約后才返回本土。守候在港口外的潛艇大隊沒有收獲更多的戰果,固執的海狼們輪換著守在港口外,試圖再次從遠征艦隊身上撕下一塊肥肉,但沒有成功。

倫敦,從首相府二樓的窗口往外看,洶涌的人群聚集在街道上,抗議的聲浪此起彼伏,其中要求亨利首相和內閣下臺的呼聲最高。南海大海戰的失敗在民間掀起軒然大波,驕傲的英國人不愿意相信這個結局,也不愿意承認這次失敗,在事實面前,許多英國人不知如何是好。要求嚴懲艦隊將領、要求內閣下臺、要求首相下臺、要求繼續派出海軍圍攻華國,從消息傳來開始,四面八方的人群就聚集在倫敦,各種各樣的游行示威接連不斷。唐寧街十號和白廳正常的辦公秩序受到嚴重的干擾,海軍總部甚至受到人群的沖擊。

陸軍不得不調集兩個步兵師的兵力進入倫敦維持秩序,羞愧不已的高層沒有下達**的命令,這讓維持秩序的士兵成為泄憤的對象,鼻青臉腫成為士兵們的常態。

“我會引咎辭職,并向議會呈交海戰詳細的報告,保守黨的彈劾由我一人承擔,確保自由黨繼續執政。另外。辭職前我將向議會提交最后一個提案,那就是擴大海軍撥款,設計建造二十艘無畏艦的海軍擴張計劃。相信我的辭職和這個計劃能夠平息民眾的憤怒,至于華國,雖然我不想承認,但事實就是。他們已經完全的站起來,成為遠東新的霸主,現在已經沒有人能夠遏制這個國家。”

亨利首相放下窗簾,對屋內的內閣成員們交待道,語氣中充滿無奈和悲涼。巨艦大炮時代英國人的第一次亮相就以悲劇收場,這對英國人的全球霸權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它所帶來的后續影響將持續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

十天后亨利首相辭職,但是前一天議會通過了《五年海軍擴張計劃》,計劃中將加大對海軍裝備研究的撥款。加大造艦投入,擴建英國遠東艦隊的規模,加強新加坡要塞的建設。目標是在五年內擁有二十艘無畏戰列艦,其中五艘為排水量超過兩萬五千噸級的新式戰列艦,雖然海軍裝備專家們對此提出質疑,但是政治上的要求讓他們不得不做到這一點。

除了應對民間洶涌的反對聲和保守黨的攻擊外,英國政府還得對法西意三國進行安撫,眾所周知。在海戰的最后階段,英國人拋棄了第四戰列艦分隊。致使法西意三國的戰列艦沉沒和淪為華國人的戰利品。

法西意三國要求英國人對此作出解釋,并賠償三國的損失、嚴懲相關責任人。最直接的責任人納塔爾上將已經自殺,英國人將全部的責任都推到這個死人頭上,盡管如此,這名將軍還是英國的將軍,英國政府無法推卸。

賠償是不可能的。但又不得不照顧三國的顏面,歐洲的局勢讓英國不可能放棄法國這個盟友,也不能太過得罪西班牙和意大利兩國。如果因為這件事把兩國推到德國人一邊,那么英國人在地中海的形勢就危急了。

最后四國達成了協定,至于英國人付出了什么代價平息三國的憤怒不得而知。但看西班牙和意大利憤憤的表情、法國人比較滿意的樣子,就知道英國人還是著重安撫了法國。

**同盟十國中只有美國在戰前與華國擁有較大的貿易份額,本以為會在**同盟戰爭中獲得巨大利益的美國在海戰結束后第二天,羅斯福總統就聯絡舊金山財團的喬治先生,希望喬治能與華國上層聯系,傳達美國的善意。

武力途徑奪取失敗,美國人又開始懷念和平時期華國帶來的巨大利益,而且現在華國海軍徹底掌握遠東制海權,其殖民地菲律賓和太平洋上的島嶼立刻受到華國的威脅。在軍事力量非常弱小的情況下,羅斯福只能捏著鼻子吞下苦果,開出一系列的條件讓喬治交給華國上層的呂梁,希望回復兩國關系正常化。

主次矛盾呂梁分得很清楚,自己也沒有吊打全世界的野心,崛起的過程中與英國的矛盾不可調和,而英國可以輕易拉起一大幫手下打手,這讓外界看起來像是華國對抗整個西方。不過西方世界里也不是鐵板一塊,德國人對于英國來說就是個別扭的國家,美國的軍事力量也在增強,利用其強大的經濟,對英國的霸權地位也是個挑戰。

不過怎能輕易放過這個********?羅斯福見風使舵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呂梁的條件是美國轉讓菲律賓給華國,為此華國向美國支付五千萬英鎊;美國停止向日俄聯軍提供后勤供應,退出**同盟,每年向華國出口五百萬噸鋼材。

呂梁獅子大開口,美國人討價還價,在兩國關系正常化、**同盟解散之前,兩國之間的談判還需要秘密進行。于是喬治、或者說呂二充當了兩國之間談判的中間人,當然,羅斯福的談判底線多少會向喬治透漏一些,呂梁會在第一時間從呂二那里得到消息。

雙方最大的爭議在于菲律賓地區的轉讓,菲律賓對于美國來說最大的意義在于其農業,尤其是制糖業。一直以來菲律賓的優勢農業產品、熱帶農產品,特別是制糖業和橡膠業在美國市場上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制糖業完全占領美國市場,橡膠業占據美國市場的百分之三十。這些意味著巨大的利益,是美國資本家無法舍棄的。

另外,菲律賓是美國僅有的海外殖民地之一,代表著美國人向外擴張的野心。當然,也得看到因為菲律賓得罪華國的壞處,如果美華關系不能正常化,美國人每年因為華國造成的經濟損失遠遠超過在菲律賓獲得的利益。自詡為生意人的美國人不會算不清這筆賬。

而且華國以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完全可以不顧美國人的反抗直接攻占菲律賓,這樣一來美國人參加**同盟,竹籃打水一場空,還得賠上個菲律賓,更不值當。

7月20日美國國會舉行秘密聽證會,討論菲律賓事宜,議員們的爭論代表著美國國內兩大資本集團的矛盾,一個是在菲律賓有著巨大利益的美國糖業集團和橡膠集團,另一方是在華國擁有巨大利益的鋼鐵集團、舊金山財團。最終還是糖業集團和橡膠集團作出妥協,同意轉讓菲律賓,但同時要求華國不得干涉美國公民在菲律賓的商業活動,不得沒收美國商人在菲律賓的財產。

這是要在華國的保護下繼續做生意,呂梁不再乎那點小生意,但不能慣瞎了孩子,于是在條件中要求將購買菲律賓的價格降低到三千萬英鎊,并聲稱這是美國人繼續在菲律賓把持糖業和橡膠生意的代價,美國大亨表示可以理解。

于是眨眼之間美國人就和華國化敵為友,美國宣布退出**同盟,華國宣布購買美國人的菲律賓群島,兩國恢復關系正常化。位于華國上海市的韓非子和平基金會在當年將韓非子世界******頒給了美國的羅斯福總統,以表彰他在化解東西方沖突中的巨大作用。當然,那些骯臟的政治交易是絕不會對外公布的。

白得一個菲律賓讓華國在東南亞的勢力邁進一大步,不過現在還不是大力氣經營菲律賓的時候,北方還有盟軍六十多萬的陸軍等著華軍清掃。

從7月5日海戰開始之后,北方盟軍就再也沒有獲得來自美國的后勤物資,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六十萬陸軍在失去后勤支持的情況下絕對不是華國陸軍的對手,海戰結束后第二天俄羅斯遠東集團軍司令帕杰羅夫中將就接到了來自圣彼得堡尼古拉二世的命令,要求位于遠東前線的遠東集團軍向滿洲方向撤退。

日本華北集團軍總司令、兼盟軍陸軍總司令兒玉源太郎元帥也接到了東京的命令,要求日軍立刻撤回滿洲。可憐的兒玉源太郎還沒有過夠盟軍總司令的癮,剛剛抵達天津港就收到了海戰失敗的消息。

不過現在日本軍隊和俄羅斯軍隊都在中原腹地,海路被斷、英美運輸船消失的無影無蹤,只能徒步從山海關撤回滿洲,這將是一端長途跋涉的路程,對于剛剛抵達目的地的日俄軍隊來說,腳底板的抗議讓他們無力繼續前進。

ps.追更的童鞋們,免費的贊賞票和起點幣還有沒有啊55紅包榜倒計時了,我來拉個票,求加碼和贊賞票,最后沖一把!


上一章  |  辛亥之鋼鐵基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