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之鋼鐵基地第三百章 大海戰(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辛亥之鋼鐵基地 >>辛亥之鋼鐵基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章 大海戰(三)

第三百章 大海戰(三)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15日  作者:黑蘭度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黑蘭度 | 辛亥之鋼鐵基地 

書名:作者:

親本站域名:"君子聚義堂"的簡寫諧音juyit,很好記哦!好看的小說

數量上,遠征艦隊第一裝巡分隊還有三艘完好、三艘重傷,第二裝巡分隊還有兩艘完好、一艘重傷,這些戰艦中有七艘具備炮轟能力。

另一側的戰列艦大隊中有九艘戰列艦,全部完好無損。魚雷艇大隊有十四艘魚雷艇,大隊中另外十艘防御之前出現的潛艇,納塔爾認為現在潛艇的速度跟不上艦隊的速度,于是收回六艘魚雷艇,外圍只留下四艘警戒搜尋。

然后,此次海戰中最惡心的一幕出現了,華軍兩艘戰列艦突然釋放大量煙霧,向右轉舵試圖脫離戰場。海戰中以十節航速前進的泰山號和華山號猛然增至十五節,向沒有遠征艦隊戰艦的西北方逃竄。

納塔爾被惡心到了,所有的遠征艦隊官兵被惡心到了,在擊沉擊傷己方六艘裝巡后,華國艦隊主力艦無恥的逃離了戰場,果然是東方異教徒,戰場上絲毫沒有騎士風度!我的第二作戰大隊還沒有趕過來呢,到時候就是全殲華國海軍的節奏,沒想到華軍占了便宜就走。

二十艘魚雷艇拼命的追趕,現在是憑借魚雷艇的速度拉近距離,釋放魚雷的最好時機。只是魚雷艇最大航速也就二十五節,而泰山號和華山號可以輕易達到這個航速。納塔爾沒有命令其他戰艦追趕,華國艦隊完好無損、航速占優,貿然追擊反而會因為隊形的混亂被打一個回馬槍,得不償失。

戰場上一片狼藉,許多落水官兵需要拯救,重創艦船需要臨時修補、撲滅大火,作戰計劃需要重新制定。感覺已經認識到華軍戰斗力的納塔爾命令艦隊回到金蘭灣,那里有一定的戰艦修補能力,之前制定的作戰計劃需要重新修改。

最讓人氣餒的是第二作戰大隊在這里的戰斗結束后十五分鐘抵達戰場。要是能早一點,說不定可以將華軍徹底包圍。第二大隊的巡洋艦分隊拖累了艦隊的速度,那些老舊的巡洋艦還沒有發散余溫。先帶來了負面作用。

遭受重創的裝巡失去了行動能力,尚未沉沒的莊嚴號戰列艦也沒有挽回的余地。此時戰斗尚未結束,拖曳這些受傷軍艦非常困難。納塔爾在猶豫是否將其拖回金蘭灣,畢竟幾百海里的路程,萬一路上再次遭遇襲擊,將會拖累其他的戰艦。實在不行就只好將其擊沉,好過被華軍俘獲。

此時天色突然變得陰暗,遠處一大片陰云飄過來,海上的風浪逐漸變大。這里馬上就會變成雷雨區,需要盡快做出決斷。執行擊沉任務的是第二大隊的七艘魚雷艇,它們將在近距離發射魚雷,將受到重創無法移動的戰艦擊沉。

距離此處五千多米的海水下,杭州號上升到潛望鏡深度,焦邵新最后看了一眼遠征艦隊,無奈的下令離開這片海域。從靠近后發射魚雷,到遠遠的躲開對方巡洋艦和魚雷艇的搜索,再到戰斗開始后遠距離觀戰,焦邵新都沒有發現合適的攻擊時機——在戰斗時一直都有幾艘魚雷艇在外圍游弋。

三十五分鐘后潛艇大隊在預定海域集合。并返回一百多海里外的潛艇母船,在那里潛艇們將接收燃料補給,領取新的命令。

上午十一點二十分。二十艘魚雷艇已經追擊華軍超過四十海里,只是前方已經看不到敵方戰艦的蹤跡。魚雷艇分隊司令胡爾上校請示納塔爾,得到的命令是放棄追擊,返回金蘭灣與艦隊匯合。

遠征艦隊暫時放棄進攻,但呂海沒有放棄,今天大踏步的撤退是為了明天更好的進攻,何況現在還不到中午,今天的時間早著呢。兩條主力艦消耗了七輪彈藥,火炮和官兵們剛剛打出狀態。就這么停止戰斗太可惜。

看天氣東北方有一場大雨和不小的風浪,呂海帶著艦隊繞了一個大圈子。準備從東北方的雷雨區插入遠征艦隊的菊花位置,利用風浪的掩護悄悄靠近。再一次發動突襲。在進入雷雨區之前遠征艦隊一直都在雷達掃描的范圍之內,華軍艦隊與遠征艦隊的距離也沒有超出雷達距離。

上午十一點五十分,華軍太平洋艦隊戰列艦分隊與巡洋艦分隊匯合,進入雷雨區,這次行動計劃有些冒險,在雷雨區艦載雷達很容易因為天氣原因停止運作,導致艦隊失去遠征艦隊的蹤跡。呂海可不像變成和遠征艦隊一樣的瞎子聾子,于是派出了偵察分隊事先尋找遠征艦隊,并在視線外跟隨。

下午一點左右,偵察分隊穿過雷雨區,并在雷達屏幕上發現了遠征艦隊的蹤跡。華軍艦隊用航速的優勢彌補了雙方之間距離的差距,在繞了一圈的情況下再次追上遠征艦隊,根據其航行路線,呂海推斷遠征艦隊的目的地是金蘭灣。看來之前的戰斗讓其元氣大傷,千萬不要因為損失幾艘戰艦就縮在港口不出,華軍沒有那么多時間耗在大海上。

“艦長,呂海司令的命令,要求我們前往金蘭灣附近埋伏,如果遠征艦隊進入港口,按照情況自己尋找攻擊機會。”離開潛艇母船后焦邵新帶領杭州號再次南下,十五分鐘后潛艇接到上級命令。

金蘭灣,焦邵新立刻劃定航線,測算距離和潛艇的消耗情況,看起來油料足夠,兩千海里的續航能力可以走個來回。焦邵新立刻命令杭州號改變航線,這又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在熱帶地區航行需要忍受潛艇內的酷熱,潛艇兵可不比其他海軍官兵光鮮亮麗,一個月的戰斗下來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太正常了。

得到偵察分隊傳來的情報后呂海命令艦隊航速提高到二十五節,戰艦劈波斬浪,三十五分鐘后鉆出雷雨區,海軍官兵們立刻清洗甲板、擦拭火炮炮管和炮膛、檢修雷達,確保戰斗開始時一切正常。

此時艦隊與遠征艦隊相距五十海里左右,呂海心算一下,如果遠征艦隊以十五節的速度航行的話,追上還需要五個小時左右,那是下午六點多一點,天色還沒有黑,不過沒有多少戰斗時間可以利用。看起來還需要繼續跟蹤一個晚上的時間。

海上戰斗有時候就是那么枯燥,風帆時代兩艘戰艦相遇,在肉眼可見的范圍內追趕,有時候也得耗時數天的時間,戰斗爆發時卻可以在短時間內結束。

7月16日的戰斗結束,入夜后納塔爾向倫敦傳達了今日海戰的消息,三艘戰列艦和六艘裝巡的損失讓納塔爾差點在電報中引咎辭職。從自己擔任司令官以來,艦隊的損失已經超過了德國海軍戰艦的總和,英國家大業大也承受不起這樣的損失速度。尤其讓人痛心的是裝巡分隊司令官杰克中將、安特里姆郡號艦長貝蒂中校等將領的死亡,對于英國海軍來說,支撐他們全球霸權的,與其說是無數的戰艦,不如說是那些具備頂級素質的海軍官兵。

在當晚納塔爾書寫的作戰報告中,他將所有的責任都攬到自己的身上,但同時客觀的描述了海戰的經過和英國海軍在裝備上與華國海軍的差距,大量的損失并不是毫無作用,起碼讓英國人理智的認識到了華國海軍的力量。

在納塔爾看來,英國海軍具有兩個優勢,一是戰艦的數量優勢,因為這個,華國海軍不敢與己正面交戰,一旦戰列艦大隊靠上去,華軍就會撤退。二是裝甲巡洋艦優勢,華軍巡洋艦面對己方的裝巡沒有抵抗能力,只能依靠速度逃跑。

遠征艦隊或者說英國海軍的劣勢也非常突出,那就是沒有一艘戰艦可以在一萬米以外相對精確的命中華軍戰艦,而那兩艘超級戰艦卻可以在一萬米外愜意的開火,等己方戰艦靠近時又用速度的優勢拉開距離。另外華軍的巡洋艦和驅逐艦都具有不俗的速度優勢,納塔爾懷疑那些巡洋艦的裝甲還不如自己的游艇厚,從而獲得了超高的航速,也正因為如此,那些巡洋艦上才沒有裝備大口徑火炮,無法與己方的裝巡抗衡。

華國海軍走了一條奇形怪狀的道路,不過無所謂,納塔爾根據己方的優勢和劣勢制訂了新的作戰計劃,等回到金蘭灣并簡單休整后,新的作戰計劃即將實施。暫時休整是必要的,戰艦的條件還很完好,只是軍官和水兵們的精神狀態需要調整,連番打擊讓這些小伙子們有些萎靡。(未完待續。)君子聚義堂小說閱讀網

閱讀更多小說請返回君子聚義堂首頁,本站永久地址:


上一章  |  辛亥之鋼鐵基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