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戰艦立刻提,以最高度沖向主水道,十五艘小型魚雷艇一馬當先,過吾妻號,緊隨其后的是三艘驅逐艦,日本聯合艦隊殘余艦只,此刻起了最悲壯的自殺式狙擊。番茄○☆小說△網☆````
雙方直線距離相隔七千米左右,華國海軍“泰山號”率先難,一枚曳光彈較射后,主炮一輪齊射,瞄準日本海軍最顯眼的吾妻號裝甲巡洋艦,其中兩枚穿甲彈落入吾妻號兩側約三十五米的海里。
最前方的三艘掃雷艇立刻清楚“泰山號”右側的水雷,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里讓后面的輕巡通過。“南海級”輕巡上的射炮對付日本小型艦艇最合適,讓“泰山號”迎擊那些魚雷艇,一旦被魚雷擊中,就是不小的損傷,這不是明智的戰術。
“泰山號”第二輪齊射同樣沒有命中,身處狹窄的水道中,命中率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而且戰艦身后就是忙碌的掃雷艇,戰列艦開炮后,另一側的水浪同樣不小,對于掃雷艇的工作也很不利。
吾妻號的運氣在“泰山號”第三輪齊射中用完,而且不幸的同時被三枚穿甲彈擊中,高行駛中的吾妻號被奇跡般的命中三枚后,輕薄的裝甲根本無法抵擋穿甲彈的穿透,炮彈不但撕開巨大的裂口,還在吾妻號內部劇烈爆炸,這艘裝甲巡洋艦瞬間變成一堆廢鐵。番茄
“東海號”輕巡是巡洋艦分隊的艦,魚雷艇終于打出清楚完畢的信號,等待多時的“東海號”立刻提,從“泰山號”右側穿過。
不幸的事情終于生,第二艘輕巡“黃海號”緊接著穿過時,突然生劇烈爆炸,一枚水雷與黃海號右鉉底部親密接觸,并炸開一個幾米寬的裂口。“黃海號”立刻啟動損管機制,可惜漏洞太大,海水的涌入無法阻止。很快,“黃海號”就開始向右側傾斜,并在極短的時間內傾斜二十五度。
“南海級”輕巡存在致命的缺陷,那就是防護太差。從炮塔厚度到水線裝甲厚度,都是戰艦的短板。這是二戰時美國高生產的后果,就像其他武器一樣,生產時間短、效率高,但制作工藝值得商榷。雖然基地重新設計。并改善了焊接結構強度差的毛病,但其本身存在的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番茄☆小說☆網
“黃海號”逐漸傾斜并下沉,最嚴重的是堵住了后面輕巡的前進道路,致使只有一艘“東海號”迎戰日本中小型艦隊的瘋狂攻擊。后面的“南海號”立刻放下救生艇,救援棄船的船員,另外,“泰山號”上的主炮也在向日本剩余艦只開火,只是主炮面對那些精致靈活的小船沒有多大效用。
本就作為防空戰艦制造的“南海級”輕巡,在二戰中伴隨海軍航空母艦作戰,是航母艦隊防空作戰的主力。“東海號”面對十八艘日軍艦艇毫不示弱。前進至直線距離三千米左右后,將航降到最低,主炮、副炮瞄準敵艦立刻開火,十二門4o毫米高炮和2o門2o毫米高炮放平。
頓時,海面上出現了無數曳光彈拉動的光線,隨后是無數的各口徑炮彈。以12門152毫米艦炮為例,每門艦炮可以以每分鐘三十的度傾斜彈藥,在這樣的火力密集度下,根本不用管什么精準度,這就是戰艦上的機關槍。用機關炮來描述“南海級”的火炮比較準確!
即使處于高移動中,最前面的三艘魚雷艇也幾乎被同時擊中,而且每艘平均命中五枚炮彈,炮彈瞬間就將其淹沒。番茄小說◇△網`````火光中小小的魚雷艇很快消失在海面上。
相對于空中飛舞的俯沖轟炸機和魚雷攻擊機,最大航不過三十節的魚雷艇在“東海號”眼中就像蝸牛一般爬行。在平時的訓練中,“南海級”輕巡很重要的一項訓練內容就是對空射擊,瞄準高移動的靶機,官兵們覺得有些吃力,但面對海面上航行的魚雷艇。就毫無壓力可言。
隨著日軍艦船距離“東海號”越來越近,被命中的船只也越來越多,到進入一千米距離時,只有七艘魚雷艇幸存。
只是這個距離仍舊不能射魚雷,自從英國人明第一枚壓縮空氣魚雷后,直到1899年才出現直航魚雷(在魚雷上安裝陀螺儀),大大提高魚雷命中率,到19o4年美國人明蒸汽瓦斯魚雷,才將魚雷的射程和射都提高不小。
只是,現在日本魚雷艇上裝備的都是沒有安裝陀螺儀的壓縮空氣魚雷,射程在兩百七百米之間,按照經驗,最好在三百米到兩百米左右的距離射才能保證魚雷準確命中目標,不然誰也不知道魚雷跑到哪里去,而且魚雷航僅11公里/小時,很容易被目標躲避。番茄△□☆小△說網``````
還有近七百米的距離,七艘魚雷艇已經進入主水道,直面“東海號”,但此時受到的攻擊達到頂峰,一枚152毫米炮彈就能將魚雷艇徹底擊沉,就算一枚2o毫米機炮炮彈也能讓魚雷艇遭受重創。
“東海號”上射的火線變成火雨,形成了大約十米寬的打擊面,像一把掃帚從海面上掃過,三分鐘后,掃射停止,只見海面上殘留無數的殘渣,沒有一艘日軍船只躲過彈雨的橫掃,海面為之一靖,再也沒有障礙阻攔艦隊的前進。
山本權兵衛和上村彥之丞率領聯合艦隊殘余艦只,最后悲壯的出擊,同樣以全軍覆沒而終,所有日本官兵隨艦只沉入海底,其實大部分官兵在沉沒前就已經被彈雨掃射致死,沒有任何生還的希望。
呂海臉色鐵青的看著慢慢沉沒的“黃海號”,這是華國海軍第一艘沉沒戰艦,在戰爭末期生這樣的事,不論放在誰身上都值得遺憾。好在,所有的官兵都被救起,對于華國海軍來說,損失戰船比損失船員容易接受的多。
艦隊繼續前進,駛出橫須賀附近的海域后,水面變得寬闊,根據路線圖指示,一次往北都沒有水雷分部,也就是說艦隊走出了水雷區。掃雷艇四處查探后也沒有現水雷,呂海不敢大意,讓掃雷艇平行分布在艦隊前方,以相隔一千米的距離前進,以防再次生觸雷的不幸事件。
三十分鐘后,艦隊沒有遇到抵抗,順利抵達川崎外港,這里是炮轟的次要目標,也是日本主要的造船基地。
根據調查局特工事先繪制的川崎地圖,上面有明確的造船廠分部情況,“泰山號”主炮和副炮開始裝填相應口徑的高爆彈,至于燃燒彈,那是為東京準備的,而且川崎造船廠大多是鋼鐵水泥和巨石結構,使用燃燒彈根本揮不了多大的效用。
12月3日下午一點十五分,對川崎造船廠的炮擊開始,戰列艦主炮再次將炮彈傾斜在日本本土上,其中一個船塢中正在建造的一艘巡洋艦被重點炮擊,其余造船設施也被完全摧毀,甚至碼頭上的存儲倉庫、維修船塢都遭到猛烈炮擊。
二十五分鐘后,“泰山號”上的主炮停止炮擊,艦隊繼續前進,水手開始檢查主炮狀況,包括炮管、炮身、彈藥等情況,為之后炮轟東京做好萬全的準備。
三十三分鐘后,日本的府,邪惡的統治核心——東京市映入艦隊眼簾。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從東京外港駛出了上百艘懸掛著風帆的大小船只,呂海甚至看到了一艘風帆戰列艦的身影,還有不少漁船、運輸船、港務船只等等。不知道它們沖過來有什么作用,呂海即刻下令輕巡將其擊沉,這些敵人與其說是前來對抗,不如說是來搞笑的!
逐漸靠近,抵達東京港口一千五百米左右,艦隊暫時停泊,“泰山號”上的觀測員現,東京市區內無數的平民正拖家帶口的向后方轉移,看到華國戰艦抵達后,場面更加混亂。當然,對于東京平民來說,“泰山號”就是一個噬人的惡魔,很快就會吐出恐怖的炸彈,此時不跑更待何時?
“泰山號”大副勞文池很清楚,眼前繁華的城市將要陷入地獄之中,他見識過燃燒彈的恐怖,也詳細研究了整個計劃。東京市區面積廣闊,攜帶的炮彈不可能將其全部覆蓋,但是燃燒彈可以,大部分都是木質、竹質房屋,意味著東京市區的建筑很容易燃燒,冬季的大風和相對干燥的天氣更容易助長風勢,很難想象,街道上拼命逃跑的平民,有多少能逃過此劫。(未完待續。)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