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之鋼鐵基地第九十一章 振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辛亥之鋼鐵基地 >>辛亥之鋼鐵基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一章 振動

第九十一章 振動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15日  作者:黑蘭度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黑蘭度 | 辛亥之鋼鐵基地 
類別:科幻小說作者:黑蘭度書名:

這次戰爭發生在1902年的4月,只用了三天時間,因此被稱為“三日戰爭”。它在國內造成了影響遠遠大于國外,此戰之后滿清對廣東臨時政府的重視程度上升到最高,成為威脅滿族統治的最強力量。尤其是振*趁勢攻占福建,南方軍隊毫無還手之力,短時間內滿清失去了南方重要的兩個省份。

兩江總督劉坤一得到日本入侵廣東的消息后,計劃派出三萬人的兵力向江西和廣東的邊界地區移動,試圖渾水摸魚,沒想到士兵還沒有集結完畢,就傳來了日軍全軍覆滅、第十鎮覆滅、許應葵逃往浙江的消息,趕忙下令撤消命令。

振*的強大震動了整個華夏大地,那可是日本兵啊,甲午年淮軍死了多少人都沒有擋住日本兵,還丟了臺灣,甚至遼東都差點丟了。那豈不是說整個南方都在振*的威脅之下,他們想打誰就打誰,今天是廣東、福建,明天就有可能是廣西、四川、云貴、兩湖兩江!大清朝大半江山岌岌可危!

相對于其他地區的惶恐不安,廣東地區一片歡騰,大街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舞龍舞獅的隊伍長達三里多地,大量市民自發的走上街頭歡慶戰爭的勝利——即使沒有取得任何賠款,這也是近代以來最大的反侵略戰爭的勝利!

除了《振國報》這個振國黨黨報外,其他報紙紛紛刊發勝利消息,尤其是1901年剛剛創立的《新民報》,內容詳盡,包括戰爭過程、日軍編制、戰果詳細等等,趁此機會,新民報成為廣東發行量第二大的報紙。

《新民報》社內,新民傳媒集團董事長吳石敏坐在他的豪華辦公室里,正在與好友梅德龍交談。得益于呂梁的指點,吳石敏投資報紙這個新興事物,沒想到辦起來后立刻喜歡上了這種東西。它能夠刊發文字、照片、評論,不僅包括時事消息,還有文化、政治、經濟評論,按照呂梁的說法,是引導控制輿論的關鍵!當然,報紙刊發的內容都會經過臨時政府宣傳部門的審核,但這已經讓吳石敏不能自拔。他老了,生意都交給家族子弟經營,沒有太大的野心,但報紙給了他驚喜,并不是多么賺錢——反而經常需要補貼,而是喜歡這種引導社會輿論的能力。

“老吳,這下好了,說實話,這一個多月來我是吃不好睡不香,有時候真相放棄在廣東的產業逃到外地去。”梅德龍說道,他和吳石敏分別是廣東最大的兩個商業家族,這兩年來家族的產業急劇膨脹,工廠中產出的利潤超過了田地百倍、千倍。和吳石敏喜歡呆在報社不同,梅德龍大多數時間都呆在梅氏工業集團位于廣州的十層大樓總部內,最新的十層大樓是梅氏工業新建的辦公大樓,耗時七個月建成,目前是廣州最高的建筑。建成后梅德龍沒少到吳石敏這里炫耀,但戰爭危機讓梅德龍差點嚇破膽,要不是舍不得廣東龐大的基業,說不定早就跑了。

“能理解,梅老板,能理解。我們在廣州都隱約能聽見那邊的炮聲,我從報社得到的消息,日本人計劃出動兩個軍六萬多人的兵力,先期登陸的三萬多人被呂梁的振*三天消滅,另外三萬人還在海上,聽說消息后立刻掉頭就跑。這么多日本兵也夠嚇人的!”吳石敏也是陣陣后怕,但更多的是喜悅,倒不全是因為戰爭勝利,而是此戰之后廣東也會面臨另一次大規模的洗牌。

梅德龍似乎聽到了吳石敏的心里話,屋里也沒外人,干脆的說道:“還是得站在呂梁這一邊啊,他們的能量不是我們可以猜測的,日本人都能打敗,更別說朝廷了,日后振國黨推翻滿清不在話下,呂先生人中龍鳳,我們必然因為現在的選擇而受益匪淺。吳老板,明人不說暗話,戰爭前許多家族逃出廣東,雖然帶走不少錢財,但田地和工廠是帶不走的。我估計呂先生不會讓那些人再回來接手原來的產業!”

絕對不會!吳石敏在心里說道,事先他就與呂梁溝通過,那些人雖不至于落井下石,但危急之時不能共患難,其惡劣強度不比落井下石差多少。其實吳石敏還不知道,調查局早就查明,那些逃走的家族、商人、豪紳無一不是跑到了福建,然后又跟隨許應葵逃到了浙江,根本就是想賣了臨時政府、迫不及待的找條后路。

路是人自己選擇的,選擇錯誤,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臨時政府會以暗通滿清的罪名沒收那些家族的產業。據呂梁所說,臨時政府將組織公開拍賣,有資格參加的當然是與臨時政府站在一起的家族,尤其是財雄勢大的梅吳兩大家族。梅德龍這次過來主要目的就是與吳石敏商量那些產業的分割,別到時候為了那些產業惡性競爭,那就得不償失了。

“那些人不相信呂梁,不相信臨時政府,與許應葵、朝廷站在一起,就不能怪我們取而代之。梅老板,你的意思我明白,之前呂梁跟我說過,有些是我們應得的,有些我們要適當放手。”吳石敏說這話其實就是炫耀他與呂梁的關系密切,畢竟他是呂梁名義上的老丈人!

梅德龍沒管吳石敏的炫耀,他早就習慣了,他奇怪的是呂梁為什么那么說,又是什么意思?“老吳,難道呂先生不希望我們兩大家族取得那些產業?”

“非也,呂梁是想擴大我們這個群體的數量,叫什么來著?對了,資產階級!廣東發展銀行會為廣東的中小家族提供貸款,用于建設工廠、購買那些產業,壯大整個資產階級的力量。畢竟,我們的大工廠也需要許多小工廠提供零件,樹大招風啊,梅老板,呂梁讓我們怎么做我們就怎么做,吃不了虧的!”吳石敏笑呵呵的說道,反正他是這么認為的,自家的姑爺怎么會讓自己吃虧?

“那,行吧,就聽吳老板的。還有,你得幫我出出主意,我看報紙這東西不錯,也想辦一家,你開得早,臨時政府里的關系也比我熟,所以你得幫幫忙!”

“沒問題,梅老板,呂梁說過,廣東的報紙還是太少,需要大量的報社。有錢人多了,就是工人、農民手里也有不少余錢,再加上識字的人數急劇擴張,看報紙的人多了去了。不過有一點我的提醒你,辦報紙賺不了幾個錢的!”

“明白,我也不是為了賺錢。”都是聰明人,梅德龍一樣能看到報紙的好處。但他還是比吳石敏落后一步,總部位于廣州的廣播電臺和遍布廣東的廣播基站正在緊張建設,而收音機這種終端設備的生產就交給了吳石敏新建的電子工廠。

廣播分為無線廣播和有線廣播兩種,無線廣播直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才成為主流,現在是1902年,有線廣播還沒有建立,甚至第一封無線電報都是1899年發出的。呂梁決定一步到位,直接上無線廣播,反正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怕泄密。

1902年4月20日,無線廣播電臺建設完畢,信號能夠覆蓋整個廣東地區,當然,就算覆蓋到其他省份也沒有接聽設備。第一批收音機開始發售,銷售人群主要針對比較富裕的家庭,畢竟,一臺收音機售價高達三個銀元,這不是普通家庭能夠負擔的起的。一臺收音機的價格趕上一輛自行車還多,除了用來聽聲音外沒有多大用處,還不如自行車劃算呢!

廣東臨時政府總理呂梁坐在廣東廣播電臺的播音室里,準備發表第一次廣播演講,手上的演講稿厚厚一摞,包括廣東經濟建設情況、下一步計劃;對滿清的聲討、日本侵略者的聲討;戰爭情況概述;光復福建的聲明等。

ps:新人新書,跪求推薦!求收藏!

是黑蘭度小說作品91最新VIP章節第一時間更,黑蘭度小說91新V章。


上一章  |  辛亥之鋼鐵基地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