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崛起之路第126章 歷史的宿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德意志崛起之路 >>德意志崛起之路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6章 歷史的宿命

第126章 歷史的宿命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16日  作者:終極側位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終極側位 | 德意志崛起之路 
快捷翻頁→鍵



熱門、、、、、、、、、

“終究還是要敗了。”當威海衛失守。北洋艦隊最后的兩艘鐵甲艦一艘自沉,一艘自爆,提督丁汝昌自殺的消息傳到魯普雷希特耳朵中后,他也不由的感慨這個世界的慣性真是巨大,雖然早在甲午戰爭爆發之前,他就直到自己行動的結果不會改變最終的結局,但是當這件事最終來臨的時候,他心中的震動不能說小

“表弟,你很聰明,但是如果這樣下去的話,你只能是王,而作為一個國王而不是一個皇帝的話,你有很多事情是做不到的。站在更高的層次上去想問題,也許會更好,即使你不在這個層次,但是你必須在這個層次上想問題”

“你對東方那個國家懷有特殊的感情,我雖然不知道為什么,但是我可以確定這一點。你做的很努力,但是最終還是失敗了。”魯普雷希特響起了表姐離開之前所說的話,感覺又那么一點點理解了。

“算了,想不明白,就先暫時別想了。”魯普雷希特可沒有現在和普魯士對鋼的勇氣和底氣。戰爭雖然即將落下帷幕,但是魯普雷希特在遠東的布局才剛剛開始。或者說,之前發生的事情很多出乎魯普雷希特的意料,按照最開始的計劃,魯普雷希特應該從現在開始做,而之前無論是豐島海戰,還是將美因茨賣給北洋,甚至是藍色軍團的出現都是意外都是魯普雷希特額外另加的內容

甲午戰爭啊,日本人贏了,贏得了太多的東西殖民地、市場、還有對發展至關重要的資金。這么多東西怎么能落到日本這個國家的手中呢本著損人利己,不利己也損人的原則魯普雷希特很早之前就已經設定了一個收割計劃軍事上的選擇開始并沒有列在其中,自己是王子,未來會成為國王的,手段要優雅

歷史上三國干涉還遼的事情讓他徹底搞大了,俄國人當時不過是因為擔心日本會占據東北和朝鮮后對俄國控制東北造成威脅,而德國也不過是打算從清國分一杯羹,同時改善和俄國的關系,讓俄國將注意力放在東方。至于法國嗎法國此時唯一的大國盟友也就是俄國,既然俄國都有這個意思了,法國自然愿意搭把手。而且歷史上三國干涉還遼的雛形還是出自德國人之手當然,出力最大的是俄國,誰讓它在遠東實力最強呢

而這一次,俄國人卻更加主動,這其中的原因和日本在鴨綠江邊的表現有很大關系,俄國人厲害啊,號稱歐洲壓路機最開始崛起的時候打芬蘭、滅烏克蘭。掃掉波蘭,暴打土耳其的戰例就不多說了,這些都是弱雞,不值得一提,拿破侖知道不把整個西歐都打下來了,拿破侖王朝最盛的時候整個西歐大陸要么是法國的領土要么是附庸。結果拿破侖最終如何不還是在俄國折戟沉沙了

至于拿破侖王朝完蛋后,俄國對西歐各國的干涉更是不勝枚舉,當然了,其中也有被英法兩國摁在黑海暴打的經歷,但是好歹打自己的是當時世界上數得上號的強國,雖敗猶榮啊

但是這一次,俄國人在東北和日本人交手時感受到了壓力巴伐利亞藍色軍團以極小的代價就殺傷了大量日軍,德式火力戰的威力在這場局部戰爭中表現讓俄國人側目俄國人不得不承認,單純的人數的優勢面對鋪天蓋地的火力沒有太大的作用,除了一條條鮮活的生命變成數字之外沒有任何用處。

而日本人的戰斗力之高引起了俄國人的關注,老實說日本人的裝備在俄國人看來不咋地,但是這戰斗力和戰斗意志可真不一般啊,俄國人驚訝的發現,這些矮自己至少一頭的日本人還真能打同等規模下日軍的戰斗力甚至比俄國人還要高一些,這讓俄國人心中有些發虛所以俄國人有迫切給日本下絆子的想法

而德國人呢同樣啊到了這一步,德國人感覺面子和里子還是沒找回來好吧,面子上差不多了,日本人就差天皇登門謝罪了,反正日本外相已經表示在戰爭結束后,日本首相將親自訪問德國。這個“跪格”夠高了吧但是德國人發現里子上似乎還差一些

日本戰爭結束后必然勒索大量的贖金然而德國人發現,未來手中可能有了錢的日本人居然沒打算買多少東西日本人現在有多少錢德國人不清楚,但是德國高層認為日本應該會很有錢的,否則的話,也不會再戰爭中直接訂購了2艘百夫長二等戰列艦啊難道你就不能向德國表示一下嗎

是,因為俄國人的關系,巴伐利亞設計局和相關的造船公司拒絕為日本生產戰艦,同時也因為“版權”的問題,其它造船廠也不能生產慕尼黑級裝甲巡洋艦。但是你買點別的啊日本人確實為了穩住德國從德國購買了一些東西,但是德國政府認為日本人的認罪態度還是有問題,這不是糊弄德國嗎所以德皇指示下面,再敲打一下日本,讓他們拿出更多的“誠意”。

隨后的作為新興的強國,美國人表示愿意調停清日直接的爭端。而英國人現在巴不得有人出來幫忙頂缸,畢竟要是這時候英國人出來俄、德、法三國會怎么想肯定會想,我靠,你個英國佬什么意思大家在戰爭中中立給你面子了,別給臉不要臉英國人再猛,能同時扛三個大國顯然不可能啊

不過這時候的美國還沒有后來那么霸氣,雖然從內心深處,美國人希望日本打贏清朝,進而進一步開放清國的市場,為美國進入做好準備。但是這對于當時的美國來說不過是一手閑棋,能成固然不錯,如果不能成的話,也就算了。

所以在調停的時候,美國最多也就是做做表面文章。把話說出來,規勸雙方停戰就算了,至于停不停,這就看你們怎么弄了說完這幾句話后,然后再讓報紙炒作一下,美國就縮回去靜觀其變了

如果說英美兩國選擇旁觀的話,那么俄德法三國則開始行動起來。三國派遣特使前往天津,與李鴻章會晤,而再會晤的時候,三國表示愿意派遣觀察員陪同李鴻章前往日本,并且為了“遏制沖突進一步擴大”。俄國甚至表示愿意將整個渤海和黃海的部分地區劃成“非交戰區”就是說。

“這個區域之內應該維持現狀,日本人艦隊和其它懷有敵意的力量不能進入這個區域,為了保證這個計劃擁有切實可行的執行力,俄國遠東艦隊將介入這片區域”俄國特使巴普洛夫在見到李鴻章之后這樣信誓旦旦的說道。

感謝書友houyu976、nickky、第一近衛坦克旅、逼ghill92、su書友的打賞。今天下午還有晚上都有更,求打賞求收藏。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德意志崛起之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