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第五章 廢孝廉開設科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趙云 >>趙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章 廢孝廉開設科舉

第五章 廢孝廉開設科舉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19日  作者:巫山哥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巫山哥 | 趙云 


荊州牧劉表、冀州牧皇甫嵩、幽州牧劉虞、涼州牧黃忠、并州牧丁原,這些人的位置都沒有動,原本位極人臣,下一步就是三公九卿。八一

幾個小兒當了九卿,畢竟有人有想法,可惜又能如何?

袁隗掛著一個太傅,他是劉辯的師傅,理所當然卸掉了三公的位置。

袁逢也封了一個上蔡侯,縣侯已經很不錯了,告老還鄉理所當然。

劉辯與何太后隔離開來,荀攸這么厲害的人,當一個光祿勛還是綽綽有余的。要是其還不能避免他們娘倆見面,那就說明不稱職了。

沒辦法,所有的人都到了崇政殿里開朝會,畢竟京城里面大軍云集。尚書賈詡可不是鬧著玩兒的,一舉摧毀了董卓的勢力,所有的涼州軍一分為二,涼州牧與護羌校尉各分去一半。

“諸位,下面紹在此給大家道喜。”皇帝還沒說話,袁紹搶先說了:“從今往后,新皇有新氣象,皇上決定廢除長期以來跪拜的禮儀。”

他這話一出,各地趕來的州牧們臉上各有異色,不是占優嗎?為何是他在講話?

“太尉大人,”劉虞盡管封了一個宗正,并不領情:“祖宗之法不可廢,此舉不妥吧。”

“劉大人想要叩拜無妨,”審配如今也是尚書,陰陽怪氣地說:“原本的辯皇子如今的皇上,年未及冠。從內心講,誰愿意跪拜誰跪拜。”

劉虞差點一口氣沒噎死,尼瑪德,這小子太狡猾了,把自己藏在后面。

他心里有所懷疑,按說趙家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袁家不可能是他的下屬吧?

可惜,不管是袁紹還是,眼觀鼻鼻觀心,兩人都不說話,好像在看他笑話。

劉虞瞅了一眼同宗的劉焉,現他居然心不在焉,麻痹,難怪你的名字叫焉。

“劉大人,此事不宜再辯。”太傅袁隗地位然,還是出來解圍:“祖宗之法好的自是不可變,有些陋習,變化一下也無妨。皇上如今都要本官來教習。”

言下之意,我這么大年齡了,每次給他上課按照你的意思我還要先跪拜?門兒都沒有。

“既然大家沒有意見,那就執行下去吧。”袁紹面有得色:“包括所有的下面州牧、郡守、縣令,勞煩各位回去之后,一定不興跪拜。”

“諸位!”很不耐煩:“云也說句話,在家里面,下人們都不要跪拜了。大家都是平等的人,要是我們的祖先沒有那么顯赫,反過來他們的祖宗爭氣,是不是要跪拜他們?”

“這一跪,盡顯奴才之氣。我等熟讀圣賢書,誰愿意當奴才的,絕不阻攔。”

大宗師的氣勢沒有顯露,不過說話的時候,聲音傳到了每一個人的耳朵邊上,嗡嗡聲不絕。這時候劉焉還想說什么,才現連嘴巴都有些不聽使喚了,只好作罷。

“各位大人,你們都是各個州的領軍人物。”盧植咳嗽了一聲,凸顯出了自己的存在:“但是,先皇給了有些州是州牧,另外一些州卻是刺史,顯然不公平。”

一個小黃門馬上尖聲尖氣宣讀圣旨:“新封青州牧趙風、兗州牧楊彪、豫州牧王允、揚州牧徐璆、徐州牧陶謙、交州牧荀諶、司隸校尉趙溫,欽此!”

黃忠與丁原沒啥表情,要知道,劉家人自己當州牧,原先有了三個。

幽州牧劉虞、益州牧劉焉,不管怎么說,以前確實做出了一些成績。可特喵的荊州牧劉表是咋回事兒?莫名其妙,從一個解禁黨錮之后直接到了這么大的官,也算是蝎子粑粑。

趙溫老爺子有些意外,不過他資格在這里,眼看年歲已高,要不是怕侄子難做,就是三公也做的,倒覺得無所謂,穩如泰山。

趙風是的兄長,覺得幸福來得太突然,成為最年輕的州牧。楊彪是代替他叔叔楊秉去當兗州刺史的,沒想到自己也成了州牧。

剎那間,百感交集,想起了先父楊賜的舉動,和趙子龍相交是楊家之福。

徐州牧陶謙感到莫名其妙,自己在朝廷里沒有過硬的關系,咋也成了州牧?

徐璆則是苦盡甘來,一時之間心里百味雜陳。

王允盡管沒有進入中樞,心里面頗有微詞,哪知道也有了州牧的名分。他斜睨了一眼那邊的劉家三人,看來今后世家的力量要重新抬頭了。

劉志和劉宏開始,對世家盡是打壓,果報啊,你們的子孫來承擔這后果吧。

他再快意地看了一眼在龍椅之上百無聊賴的小皇帝一眼,心底說不出的快慰。

“諸位,專門召集大家進京,可不是鬧著玩兒的。”沉聲說道:“當今天下,先皇賓天。可曾記否,甲子年的黃巾蛾賊遍地,何耶?”

“天下患不均!在朝廷的官員,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開始權錢交換。土地兼并日益嚴重,難不成你們就無動于衷么?”

“先皇在日,就一直在想辦法,遏制世家的產生。可是,誰愿意把到手的利益讓出來?”

“世人都道我趙家位極人臣,然則不管是誰,你們可以到交州到真定去打聽一下,我趙家可曾多占了一分田地?”

“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趙家永遠不會占地,那是老百姓的根。那樣的話,就會讓大量的老百姓流離失所,說不定再來一次蛾賊,你們就是罪人!”

一個個惶恐不已,剛才不是在封官嗎?為啥一下子又扯到了世家、土地?

有些事情大家都明白,真要擺上臺面,那就有些尷尬了。

袁紹一下子也被說懵了,他們袁家可沒少占土地,原來還納悶兒,為何祖宗之地的平輿封給了趙謙,在這里等著自己呢。

二叔袁逢這個上蔡侯,畢竟不是在自己的家鄉啊。罷罷罷,看來自己是輸了一局。

“大漢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實際上察舉多為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此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

的聲音在殿內回蕩:“自此以后,孝廉不再是升官途經。各地今后要把教諭落實下去,皇上等會擬旨,調惠乘為尚書,掌管教育事宜。”

“今后,州有州的教諭;郡有郡的教諭;縣有縣的教諭!”

“我們的印刷術,在整個星球上都是最先進的,我們的紙張也是最好的。你們掌握了文化,大肆奴役不懂文化的老百姓,虧心不虧心!”

“今后的官員,德行是考核的最主要標準之一。著尚書與廷尉交叉監督,沒有德行的讀書人,開革,到邊疆去打戰,去修路。”

“新的官員,將由學校的學生產生,考試謂之科舉!”(未完待續。)

好書、、、、、、、、、、、、、


上一章  |  趙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