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第兩百二十四章 吳郡世家有詰難(1/5)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趙云 >>趙云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二十四章 吳郡世家有詰難(1/5)

第兩百二十四章 吳郡世家有詰難(1/5)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27日  作者:巫山哥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巫山哥 | 趙云 

作者:巫山哥書名:類別:歷史軍事更新時間:2016/12/2618:32:49字數:3068

江東顧家,逐漸出現在世人面前,最開始的時候則是因為有引出《愛蓮說》。于是乎,就有人說,是蔡邕流浪到顧家,把自己的名還給了學生的那個家族。

不得不說,顧家這兩年春風得意。當然,最耀眼的還是跟著蔡邕到雒陽的顧雍,近日非年非節,他卻出現在家里,頓時家中人山人海,附近的家族都來拜訪。

無論日后的顧元嘆多么厲害,今天還是一個年未及冠的小屁孩。現在大家的焦點,則在其三哥顧徽身上,年紀輕輕,一出仕就是縣令。

不過顧三公子現如今是交州的縣令,和吳郡挨著還比較遠。

眾人即便想要去巴結都不得法,中間隔著會稽郡。那是曾經越國的地盤,滅絕了吳國的存在,雙方是世仇。他們不想經由會稽前往交州,自然借此來溝通和顧家的關系。

或許顧雍盡管年齡不大,卻也看出了關鍵,閉門不出,那些賓客漸漸散去。

過了不久,在吳郡富春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武陵郡尉孫堅次子孫權出生。長子孫策已經五歲了,這些年孫堅到處奔波,始終和夫人聚少離多,現在才有次子。

為此,孫堅專程從臨沅趕了回去。他在外征戰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鄉黨的作用,借此機會,邀請了所有吳郡的名人望族參加。

揚州之北,在中原人的眼中還是出了不少人才。可是過了江水,目前都沒有多少人出挑。

即便有一個去年就任的太尉許戫,只能說籍貫在此處。其高祖許武,為長樂少府,祖父許荊,為桂陽太守。許戫曾擔任過司農,后來遷衛尉,還專門到真定見過趙孟父子。

可惜時至今日,從沒聽說過這個許太尉提攜過家鄉的任何人。面對日益強盛的中原,吳郡的人不得不抱團取暖,這是所有人的共識,只不過一直都沒有一個牽頭的人。

“顧兄,不知此次令郎因何回鄉?”說話的人是孫堅的哥哥孫羌,家里長幼有序,哪怕他是武陵郡尉又如何?家中還是大哥在做主,不過當做吉祥物的存在,讓大家眼里有孫家。

“諸位都是我江東豪杰,事亦無不可對人言。”顧雍的父親顧向也不藏著掖著。

前段時間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這些家族為了探聽動靜的,并沒有啥顯耀的人物。不然的話,小屁孩兒顧雍不管有多矜持,也不敢不見人。

“雙方現在的爭斗時有發生,未免遭池魚之災,伯喈先生讓小兒返家。”顧向壓低了聲音:“連他自己都專注于熹平石經的監督,不再參與任何他務。”

大家悚然一驚,就是孫堅也沒想到朝廷兩黨已趨于白熱化,就不知道自己的恩人張溫是否牽扯到其中。好在他出自南陽張家,即便不加入任何一方,別人也無法強求。

不過在這個非此即彼的年代,你沒有派系就意味著邊緣。

“克讓兄長,不知趙鎮南對我吳家是何態度?”說話的人吳郡吳氏的吳倘。

永興二年,吳郡太守糜豹在郡城建立吳太伯廟,奏請朝廷尋訪吳姓正宗后裔主持廟祀。

吳勝以家傳《世系》進呈,漢桓帝審閱確認后,拍案稱好,命太尉黃瓊等議以吳勝次子吳允承封為奉祀侯,徙往吳郡主持吳姓始祖太伯廟祀。

這在吳姓發展史上,是值得大書特書的盛事。吳姓宗族得到朝廷的重視,皇帝的親自過問,太伯廟的官修,標志著吳姓宗族的復興和繁榮昌盛。

至此,當初被越王勾踐滅國出逃的吳國后裔,經過六百年的輾轉遷徙、興衰坎坷,又回歸到吳姓的故土吳郡。

歷史上比較出名的吳家人是吳景,為孫堅的舅子吳景。他父母早亡,現在都跟著姐夫孫堅到處征戰,并在姐夫離開家鄉后撐起兩家,此刻還在武陵郡城臨沅。

吳倘的話引起了軒然大波,你吳家的人不管在朝廷多受重視,又世襲奉祀侯,僅僅一個名聲罷了,如何能與朝廷四鎮將軍之一的相比?

“吳兄此言差矣,”顧向有些反感:“趙鎮南海納百川,兼容并包。且其所治區域僅在交州,隔著會稽郡,和吳郡無任何關聯。”

還沒有說話的陽羨周家周賓、故鄣朱家朱治、吳郡張家張溫、廬江太守陸康沉默不語。

按說陸康是目前所有人中官職最高的,正因為這樣,他才不輕易說話。一旦有所言語,必然一錘定音,否則倒被人看輕了。

“唉,也是倘冒失了。”吳倘趕緊起身行禮道歉:“諸位當知,吳郡與會稽為世仇。今有南海宋家異軍突起,壓制我吳家人,他們紛紛前來求救。”

“有此等事?”陸康忍不住了,壓制吳家后裔就是幫助會稽人,至少在諸多吳郡家族的眼里就是這個道理。涉及到世仇,哪怕他是一郡太守,也要擼著袖子上。

周賓、朱治、張溫也義憤填膺,設若今日沒有個說法,哪怕顧三公子是縣令又如何?此地還有太守呢。日后顧家必然會被諸家摒棄,要么搬離要么茍活。

“諸位,趙鎮南連區區農民都歡迎到交州,何況吳家乎?此中定然有差池。”顧向額頭上都冒起了冷汗:“宋家是趙家分支,原南越武皇帝趙佗后裔。”

“當大軍到處,所有家族紛紛拜見,不知你吳家可曾有人拜會?”

這話一說,大家臉上就掛不住了。在任何時候,肯定是幫親不幫理,而且宋家在嶺南的風評也不錯,眾人都是吳郡的翹楚,從沒聽說過宋家欺人之事。

更何況宋家人一直在壓制越人后裔山越諸部,說起來和大家的目標也是一致的。

在座的吳郡世家,整個郡的進四成土地都在他們手上,連太守都不會買賬。

要不然的話,朝廷為何大費周章,專門整什么泰伯廟,就是為了讓本地人增加對朝廷的歸屬感。

否則,許戫本身籍貫就是這里的,再怎么著,找幾個老鄉幫襯自己也是應該的。

他就是害怕吳郡的世家目光短淺,動不動抱團,朝廷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中原世家和地方世家最大的區別,就是利用朝廷的資源,因勢利導不斷壯大自己的家族。

其他地方說好聽的叫世家,說不好聽就是在郡內鬧騰的土豪而已。

陸康臉色也不好看,要是他能在朝廷立足,何苦到江對面的廬江當一個太守?不上不下的。現在的趙家蒸蒸日上,搭上關系該有多好。

他目光炯炯,盯著吳倘,看他有啥說法。

至于孫堅,一個郡尉而已,是吳家的姻親又如何?(未完待續。)

新書、、、、、、、、、、


上一章  |  趙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