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第一百九十二章 袁軍軍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趙云 >>趙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二章 袁軍軍議

第一百九十二章 袁軍軍議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10日  作者:巫山哥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巫山哥 | 趙云 


要過年了,袁家人自然不會虧待遠在北疆的將士,各種后勤物資,就像不要錢一樣,紛紛送到大營,可惜不少人都不能親眼見到袁紹。

“大哥,三叔讓某如今出兵,是否有些強人所難?”他臉色有些難看。

“本初,莫怪二叔與三叔。”袁基緩緩搖搖頭:“我袁家又不是不知兵,時值年關,士卒人心惶惶,不能和家人團聚。”

“然則,你何時為家族考慮過?”他是庶子,卻又不是普通的庶子。

以庶子之身進入朝堂,年紀輕輕已到高位,豈是袁紹、袁術這些人能夠比擬的?

袁基語重心長:“趙家在幽州所向披靡,捷報頻傳。二叔三叔揣摩宮里那位的意思,趁勢提出讓你領兵,直逼鮮卑王庭。”

說白了,這是防患于未然,擔心功高震主尾大不掉。

“一方面,今后即便趙家能有更大的戰果,也可以到處宣揚是你拖住了鮮卑主力。”

“另一方面,能夠取得一場大勝,就算是一場微不足道的勝利,我們也可以讓人覺得是大勝。前提是你要出兵,你要勝利!”

淳于瓊的失利,讓袁紹知道了鮮卑人的厲害。

后來顏良和文丑趁勢出擊,卻陷入了茍溫部的陷阱之中,兩人帶的五千人,損失了將近一半,還是靠著兩人的勇猛才逃出重圍。

這次的失利,被袁紹給隱瞞下來,讓京城里袁家兩位大佬誤以為袁紹到目前為止還從未出戰過,不少到袁府打探消息的人有些失望。

袁家確實四世三公,眾人拾柴火焰高,袁紹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聚齊這么多兵力,糧草輜重從來都是有求必應,都是下面各家族幫襯著的。

正是因為有這么多家族追隨,袁家的威勢才一日重似一日,就連皇帝在朝堂上議事,很多時候都不得不考慮他們的看法。

“大哥既然都這么說了,小弟必將找人商議。”袁紹悚然一驚。

此刻,他才注意到,自己不知不覺已經被擺到了風口浪尖,出不出兵由不得自己,身后捆綁的利益集團實在太多。

袁基來的時候悄無聲息,走的時候知道的人更少,就是身為袁紹身邊軍師的許攸也不曾知曉,聽說要出兵,極力勸阻。

“本初,眼看就是今年的第二場雪,兵士們現在才逐步適應北方的天氣。”他說話從不拐彎抹角:“前兩次的失敗,讓我們也看到了茍溫部的強大。”

“此時設若再出兵,誰可未將?顏良文丑將軍上去,尚且不能取勝,遑論其他人。”

下面的將官們一個個都對他怒目而視,特別是被提及姓名的顏良文丑,相當憋屈。

麻痹的你們讓我們哥倆去,后面一點援兵都沒有,陷入了敵人的包圍圈。

要不是我們武藝還尚可,又怎么能帶著兄弟們突圍而出?那根本就不是敗仗,就人數的損耗來說,茍溫部比己方損失的還要多。

“姓許的,你不是我們的軍師嗎?”顏良性格沉穩沒有說話,文丑可不管你是不是世家出來的,想說啥就要說。

“我們的斥候在哪兒?讓我們出兵的時候說得挺好,前面沒有敵軍。這倒好,讓我們在出發之初根本就用不著派遣斥候。”

“就是你的疏忽,才讓我軍損兵折將,這時候你有臉來說我們?我呸!”

說到激憤處,毫不猶豫呸了一口。

“二弟不要亂說!”顏良假意斥責道:“在主公面前,哪有你說話的權利?”

他又歉然對袁紹行禮:“主公,都是良平日里管教不好,二弟一向就是個大嘴巴,啥時候要么不開口,一開口就是大實話。”

兩人經過護鮮卑校尉府的行程,關系更加好,干脆就結拜了。

這叫賠禮道歉?許攸差點兒噴出一口老血,含沙射影地還是在指責是自己的錯誤。

他正待開口辯護,旁邊的逄紀悠悠說道:“主公,目前我軍尚有一戰之力。”

“常言道: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我軍糧草充足。”

“主公一句話,上下莫敢不從,三軍用命,此為取勝之必要條件。”

“唯一可慮的,還是剛才軍師所說的那些客觀情況。”

“然則,紀又看法不同。我軍是人,鮮卑軍也是人。以往,從未有過鮮卑人在大冬天向我大漢出兵的先例。”

“紀看了過往的宗卷,發現鮮卑人每每出兵,都是在秋高氣爽、馬兒肥美之時。”

“以紀之見,冬天對鮮卑人來說,也是一道考驗。”

“鮮卑士卒,習慣在馬上戰斗。馬兒奔跑,在平時還不甚打緊,到了冰天雪地之時,卻是大忌,一不小心就會人仰馬翻。”

逄紀在袁紹有意無意的支持下,隱然和許攸在抗衡。

他洋洋灑灑說了一大通,又沖濟濟一堂的武將們拱了拱手:“此為紀的一家之言,諸位一向征戰,對戰斗之事更加熟稔。”

起先許攸的幾句話說得袁紹愁眉緊鎖,他連日來一有空就會去觀察顏良文丑訓練士卒,看到那些兵卒,不管對方多少人,三人四人五人勇往直前。

當然,兩人也毫不客氣地講,這些兵卒在訓練時還將就,根本就沒有那種本能。

說白了,就是打順風戰,要是條件稍微艱難,他們能不能協調一致還是兩說。

人家趙家軍可不一樣,趙家部曲本來就配合默契,關鍵時刻就是軍隊的定海神針,能迅速扭轉戰場局勢,穩定軍心。

袁家不管名氣有多大,畢竟都是在文官系統,并沒有成建制的部曲。

要不然,袁隗兩兄弟也不會在朝堂上竭力為自家爭取到一個揚名的機會。

部隊,從來都是由一些軍旅家族在把持,其中拿多少利益來交換,具體也只有他們兩兄弟才能知曉。

光武爺麾下的武將家族,到了如今都還有一些仍然在發揮作用,不管是皇家還是世家,都對這些家族忌憚不已。

皇帝和袁家一拍即合,才有袁紹的此次出兵。

至于盧植,他不過是幽州的一個家族子弟,僅僅是袁紹出兵的添頭。

設若此次能順利過關,估計那些云臺二十八將的后裔再也沒有了驕傲的資本。

這情況,袁紹知道,手下卻不清楚。

當然,他也不可能給人講。

逄紀的話音一落,再加上袁紹的有意引導,頓時帥帳里熱鬧起來,中心只有一個,必須在年前出兵。(未完待續。)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趙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