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第八十八章 箕子后裔現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趙云 >>趙云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八章 箕子后裔現身

第八十八章 箕子后裔現身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18日  作者:巫山哥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巫山哥 | 趙云 


箕子是中國商朝末年遺臣,名胥余,因封國在箕地,所以稱箕子。

他與比干、微子并稱為商紂王時期的三賢,也就是孔子在《論語微子》中稱贊的三仁。

周初,釋放了箕子。至于他是如何移居半島,根據漢初儒生伏生所傳《尚書大傳》的說法,箕子是因為不愿意周朝來釋放他,而自己前往朝鮮的。

周天子得知消息后,便順勢將朝鮮封給了他,承認既定事實。

箕子朝鮮存續了一千多年,直到被戰國末年的燕國將軍衛滿所滅,王族殘余勢力南逃到三韓地區。

因此,如今的樂浪郡不僅要面對北方的高句麗,還要隨時注意南方的三韓。

別看殷氏箕子朝鮮面對衛滿的攻擊時根本就沒有反抗的余地,可其后裔到了混亂的三韓區域,卻是一股龐大的勢力。

三韓,指的是馬韓、辰韓與弁韓,箕子朝鮮勢力惶惶如驚弓之鳥,竟然逃到了最南端的弁韓,并取而代之。

很簡單,一邊是封建社會的武裝,另一邊還處于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轉化的社會制度,要不能一擊而下,那當年的朝鮮也太無能了。

弁韓東北面是辰韓,西北面是馬韓,東面則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傳說那邊就是當年徐福奉始皇帝命令找長生不老藥的瀛洲。

殷家人盡管在實力上與馬韓和辰韓不相上下,可稍有動作,就會被兩邊聯合壓制。

他們也曾想過東渡,到傳說中的瀛洲,可海上風大浪急,能去能回的船只百不存一。目前僅僅清楚在海中間還有一個名為倭的國家。

因此,殷家人喬裝打扮北上,和樂浪郡聯系。想重新投入到漢家的懷抱。

樂浪郡在遼東四郡中地域面積最大,其郡守滕述關起門來就是當之無愧的土皇帝。

緣何靈帝之始就把他派到這里當郡守至今仍未調換?無他。此地本身就是四戰之地,別的人不愿意來,加上他時時給朝廷建言,這里如何如何混亂。

在劉宏看來,滕述就是一個大忠臣,天天都在面對三韓與高句麗,不斷征戰。

要是三韓地區統一了,那他這個漢庭最東邊的無冕之王還混個屁呀。

于是。滕述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就把弁韓來的使者給扣押了,防止他逃脫到北面的遼東或者玄菟郡報信。

好在殷家人其實并沒有多大野心,他們還以為漢庭對自家并不待見。

想想也是,箕子東逃入朝鮮,早就一千多年過去了,或許中原人早就遺忘了在最東邊還有一支人也是炎黃子孫。

滕述下面的人見殷家人很是聽話,并不給自己找麻煩,看管也越來越松懈,至少。他們的仆人可以到街上來買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而不被人監視。

鐘有悔到王險城,沒去見滕述,機緣巧合之下。竟然見到了殷家外出的仆人之一。

眼看事情有變,如果自己前去太守府,說不定會落入與弁韓使者一樣的下場,直接就把人帶回來了。

“你是殷家人?”有些好奇。

他是第一次接觸如此有古風的人,雖然有桌椅板凳,可他還是保留了自己的生活習慣。

只見此人猶如古人一樣,席地而坐,峨冠博帶,看上去并沒有多少下人的樣子。

“仆正是!”他的臉上十分沉靜。好像對從一個軟禁之地到了另一個陌生的地方,一點都不驚慌。

“敢問額下為誰?”他也在觀察。終于確定和自己說話的是主事之人。

“本官乃護鮮卑校尉帳前先鋒。”子龍越發有了興趣。

傳說中,箕子是一個賢人。想不到他對子孫后代的影響這么深遠,就連一個下人都如此彬彬有禮,比一般的士子都還要優雅。

“我只想知道,為何你聽說有悔乃朝廷之人,大大方方就跟著來了?”滿臉含笑:“難道你不清楚,如果滕太守知曉有人逃掉,會怎么對待你的族人么?”

“滕大人日理萬機,估計早就忘了還軟禁著我殷家人。”他苦笑道:“再說那些兵丁,只要給一點好處,誰在乎有誰不見了啊。”

恩?徐庶不禁仔細打量起眼前這人來,他好像只有二十歲上下,可舉止沉穩,顯得比實際年齡要老成不少。

“你根本就不是一個下人,”他插言道:“說吧,有啥難處,給趙將軍講,我們能辦到的,毫不推辭。”

贊賞地看了一眼,軍師不愧為史上留名的大牛人,自己還只是有所懷疑,可他看一眼馬上就下了斷言。

旁邊的鐘釗猶如雷擊,因為一路都匆匆忙忙,根本就沒有注意這些。

現在想起來,如何不是?哪有一個下人面對自己的誘拐不顯露出半絲驚慌的樣子?

這人左右看了看,一直在猶豫著,呵呵一笑:“此地都是我心腹之人,但說無妨。”

關羽和姚靜、趙齊歡老神在在,本來就是這樣的,理所當然。

可這話聽在張舒、何陽與向召的耳朵里,大不一樣,他們一直都認為至今還沒融入趙家的圈子,要不然,如何每天還與普通的兵卒一樣訓練?

公子哥當慣了,也許剛開始兩天還覺得新鮮,過了幾天就只覺得累。

最為恐怖的是,每天晚上,大家都要聚集在中軍大帳里開開會,總總結。

他們能總結什么?難道說自己的訓練很累嗎?那樣的話他們自己說不出口,真要被別人知道,羞也羞死了。

“先生好眼力,”這人展顏一笑,沖徐庶施禮:“吾乃弁韓大世子殷離殷潛聲。或許父親在給余取名字之時就料到,終日離別吧。”

他說的雖然是漢話,而且為了讓大家能聽明白說的啥,語速很慢。明眼人一聽,這話和眼下流行的官話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只不過能聽懂。

說完,臉上露出蕭索意味。

殷離?正在喝茶,差點一口噴出來。大哥,別玩兒我,有沒張無忌呀。

當下,他清了清嗓子,掩飾自己的尷尬:“殷先生,說說你的訴求。實不相瞞,護鮮卑校尉諱孟,乃云親生父親。”

“自始至終,我殷家人的愿望就只有一個。”殷離還是苦笑著:“我等遠離故土久矣,****期盼回歸故園,這也是我祖箕子的遺愿。”

大帳里頓時靜下來,連徐庶都在皺眉思考。

殷家人回到中原,不是什么難事,偌大的漢朝疆域,自然能容納下他們這個家族。

問題的關鍵不是殷家,而是橫亙在中間的樂浪郡守滕述。

太守乃一方大員,哪怕就是趙孟與蹇碩,和當地發生了不愉快乃至沖突,都只能上報朝廷,讓靈帝來裁決。

不過是一個先鋒,而且還是他父親任命的,連個正式的官職都沒有,他怎么來處理這一棘手問題?(未完待續。)


上一章  |  趙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