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第八十二章 鐘釗到樂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趙云 >>趙云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二章 鐘釗到樂浪

第八十二章 鐘釗到樂浪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16日  作者:巫山哥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巫山哥 | 趙云 
82小說旗


“阿爹,剛才我的表現如何?”走出烏赫部老遠,樸敬不由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他們帶著的隨從不是很多,只有十多個,可每人看上去都要比剛才的烏赫人都要強悍不少。或許比不上趙家部曲,但也是以一當十的勇士。

樸根臉上可沒有兒子那樣輕松,他眉頭使勁皺著。

骨松壓根兒就沒想到,這兩人是實打實的父子關系,而不是仆從與主子。

“阿爹,你在擔心啥?”樸敬忍不住又問道。

“我們高句麗人還是太弱了些,”樸根連連嘆息:“想當年,趁著漢人內訌,我們打了勝仗。結果呢,還得把漢人的俘虜給還了回去。”

“可是阿爹,現在我們占的地盤,比以前都大了太多啊。”樸敬迷惑不解:“漢人也沒見有啥動作,我們繼續不聲不響占他們的地盤就是。”

“孩子啊,老夫老了,今后就看你的發展。”樸根搖搖頭:“不要說漢人的人口太多,這里苦寒之地,是他們根本就不想來和我們爭。”

“你也看到了,我們現在的局勢有多么艱難,上次到三韓,沒有一個部族愿意和我們聯合,他們竟然害怕樂浪郡的人。”

“可能我們以什么樣的眼光看待三韓人,鮮卑人就用什么樣的眼光來看我們。”

“阿爹,實惠才是最重要的。”樸敬撇撇嘴:“先空口說說,我們要去打漢人。等他們把馬匹送過來,到時候出不出兵,還不是我們說了算?”

樸根沒有接嘴,吹了一聲響亮的口哨,天下一只海東青飛了下來。停在他胳膊上。

他默默地從革囊里掏出牛肉,放在手上。

只見那海東青又跳到他手心,專心致志地吃起肉來。

樸敬露出一絲羨慕。想起家中自己也好不容易抓了一只,不過目前野性難馴。還要等一段時間,根本就不敢放飛。

玄菟郡與樂浪郡,以蓋馬大山和浿水即后世的鴨綠江南段為界,東邊是樂浪郡,西邊是玄菟郡。可見漢庭對這邊的管理還是相當重視的。

春秋時期,在燕國全盛的時候,曾經攻取真番、朝鮮,讓它們歸屬燕國。并為它們設置官吏,在邊塞修筑防御城堡、關塞。

后來秦國滅掉燕國,朝鮮就成了遼東郡以外的邊界國家。

漢高祖劉邦時,燕王盧綰背叛漢朝,前往匈奴亡命,衛滿亦一同前往,并帶同千余名黨徒進入朝鮮半島。

在西漢初年這股移民潮中,這個名叫衛滿的燕人,是姬姓衛氏,率領1000多名部屬。來到了朝鮮半島。

后來正是他滅亡了已經衰落的箕子朝鮮,建立了衛氏朝鮮。

衛氏朝鮮前后存在近90年,于公元前108年被漢武帝所滅。漢朝在衛氏朝鮮舊地置郡統治。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樂浪文化。

衛滿率領部屬剛來朝鮮時,得到朝鮮王箕準的禮遇。箕準拜他為博士,賜給圭,封給西部方圓百里的地方。

箕準的目的很清楚,就是希望通過衛滿,來為他守護西部邊境。

然而衛滿是個很有政治野心的人,他利用封地為依托,不斷招引漢人流民,積聚自己的政治、經濟力量。

公元前194年。羽翼已豐的衛滿,派人向箕準假傳漢朝要派大軍來進攻。請求到準王身邊來守護。

箕準不知是詐,許諾了衛滿的請求。于是衛滿趁此機會。率軍向王都王儉城進發,一舉攻占王都后,自立為王,國號仍稱朝鮮,歷史上稱其為衛氏朝鮮。

箕準戰敗后,南下逃亡到了半島南部的馬韓地區。

衛氏王朝建立后,控制了朝鮮半島的北部地區,與西漢燕地相鄰。

此時正值西漢惠帝時期,天下初定,遼東太守經漢廷批準,主動與朝鮮國王衛滿相約。

衛滿為漢朝藩屬外臣,為漢朝保衛塞外,不使漢朝邊境受到侵犯。

塞外各族首領朝見漢朝天子,以及各國與漢朝通商,不許從中阻擾。作為回報,漢朝答應給予衛滿以兵力和物資上的支援。

有了西漢藩屬外臣的身份和漢廷的軍事、經濟的支持,衛滿便開始不斷地侵凌和征服臨近小邦,真番、臨屯都主動前來歸順。

衛氏政權的勢力因此迅速膨脹,領地擴大到方圓千里。

衛滿的孫子右渠成為朝鮮王時,更是大量招引漢人流民,以此來擴充衛氏政權的實力。

而隨著衛氏勢力的日益雄厚,右渠不但自己不肯再向漢朝通商朝貢,而且還阻礙鄰近真番等小國與漢朝通商朝貢。

漢武帝元朔元年,朝鮮半島小番君南宮等,因不滿朝鮮王右渠的控制,率眾28萬歸降漢朝,漢武帝以其地為蒼海郡。

元封二年,漢武帝為加強與衛氏朝鮮的藩屬關系,派涉何為使節前往朝鮮,勸諭右渠王改變對漢朝的不友好政策,結果無效。

涉何對出使沒有結果非常氣惱,在回國途中,將護送他出境的朝鮮裨王長殺死,并將情況飛報漢武帝。

漢武帝不但沒有責怪涉何,還任命他做遼東郡東部都尉。右渠王對涉何懷恨在心,發兵突襲遼東,殺死涉何。

這便是著名的涉何事件,它成了漢武帝發動對朝鮮戰爭的導火線。

就在這年秋天,漢武帝發兵5萬,由樓船將軍楊仆率領一支,從齊地渡過渤海;由左將軍荀彘率領一支,從陸路出遼東,水陸兩路聯合攻打右渠王。

公元前108年夏,朝鮮右渠王被主和的臣屬殺害,王險城終于被攻陷,衛氏朝鮮滅亡。

漢武帝滅了衛氏朝鮮后,在其管轄地先后設置了樂浪、臨屯、玄菟和真番四郡,歷史上稱其為漢四郡。

四郡之下設有很多縣,郡縣長官由漢朝中央派遣漢人擔任。很顯然,漢四郡的設置,說明漢武帝已經將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納入了漢帝國的統治范圍。

漢武帝之后,西漢在朝鮮半島北部的郡縣設置情況有所變化。昭帝始元五年,罷去臨屯、真番二郡,并入樂浪、玄菟二郡。

樂浪郡治所仍在今后世朝鮮平壤,管轄貊、沃沮等族。

看著送給自己的歷史書籍,鐘釗心里的敬佩更甚,想不到一個比自己笑了將近二十歲的少年,竟然知道得這么多。

而對于原先自告奮勇來樂浪郡的使命,他又平添不少憂愁,也不知能否說動當地的家族,為此次征服高句麗人盡一份力。(未完待續。)


上一章  |  趙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