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第一百七十七章 萬族大會(6/10)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趙云 >>趙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七章 萬族大會(6/10)

第一百七十七章 萬族大會(6/10)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14日  作者:巫山哥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巫山哥 | 趙云 

(薦同好作品:《清末1909》,作者:絕壁滑瀝瀝)

九月的真定,早上起來稍微有些寒意,地上竟然還下了霜。

可這兩天,真定人沒有一個不樂呵呵的,全國各地都有世家大族趕來。

他們的吃穿住行,都要在當地解決,給本來就繁榮的真定帶來大量商機。

盡管趙家也會給一部分人提供食宿,可不是任何家族都有這個資格去享受,名氣不大或者廣有資財卻沒有絲毫名氣的豪族,自己找地方。

+豬+豬+島+小說+

世界上從來都是不公平的,偏偏這些人還趨之若鶩,能見到傳說中能富足比擬雒陽的真定,也是心滿意足,結果比他們猜想得還要好。

“真定的包子,比我們本地燕趙風味的包子看上去更大,肉更多。”一個財主含糊不清地咬著包子,嘴邊都是油。

“張兄,留點肚皮吧,真定要吃的東西多著呢,像啥麻花、馓子,嚼起來嘎嘣脆。”旁邊的人慢條斯理地喝著小米粥。

“聽兩位口音,莫非也是來自江南一帶?”另一桌的人一直在尖著耳朵聽,此刻湊上前來:“鄙人姓毛,豫章郡人士。”

“哈哈,可不是?”正在交談的兩人相視而笑:“我等來自丹陽郡。趙家麒麟兒名不虛傳,連吃食也是他指點別人做出來的。”

幾個潁川來客露出不屑,邊荒之地的人,沒見過世面的鄉巴佬,也堂而皇之跑到真定。恩,他們確實需要書籍去開化。

知道是誰不?那可是荀慈明先生的乘龍快婿,換而言之,是潁川人的佳婿。

每一個飯店,每一家酒肆,從清晨到深夜。客流不斷,讓大小商家賺得缽滿盆滿。

荊州的世家與豪族,此刻貌似與水乳交融,不存在隔閡一樣,相約來到趙府。

因為他們與有一面之緣,比起別的州大小家族們,待遇迥異。

鄰近的豫州、交州、揚州、益州家族們,一個個眼紅得不得了,誰讓他們和趙家麒麟兒之間沒有如此深厚的交情呢?

趙家大公子趙風這段時間簡直忙昏了,卻也生氣得不行。

他自視為趙家未來的家主。一旦有家族住到趙府,后腳就上門拜見,可別人老是問起的情況,讓趙風有些無地自容。

不過,他本身的學識不錯,這兩年在鴻都門學可不是白呆的,談吐不俗,更加上在雒陽游歷幾年,待人接物十分得體。也贏得了不少好名聲。

相比之下,就更加忙碌了。荀爽已經回到燕趙書院,每日絡繹不絕有人前來拜訪荀慈明與蔡伯喈,他們每次必帶自家女婿隨行。

庚申年丙戌月癸卯日。歲在九月初八,兩輛馬車從真定城南門而入,前面一輛四匹馬拉著,后面一輛馬車只有三匹馬。

看到了馬車上的標志。瞬間有懂行的人相互轉告:“天使來啦,原來竟然是真的,圣上親自參與行文布道。我真定俱有榮焉。”

不錯,前面那輛馬車里,坐的是宗正劉焉,后邊的馬車里,坐的人名氣比前面的劉焉還要大,乃經學大師馬融的孫子馬日磾。

從其中,就能看出當今官場上層斗爭的苗頭,皇帝劉宏派人來主持書籍發布事宜,竟然還要受到世家大族的掣肘。

在荀爽的帶領下,燕趙書院所有師生,集體在廣場上迎接天使。

當日主持開學典禮的地方,如今劉焉和馬日磾緩步上去。

天天和岳父荀爽在一起還不覺得,見過袁紹之后,才發現貴圈的基因就是好。

見到歷史中劉璋的老爸,他冒著宣旨被發現的危險,有些好奇地抬頭看著劉焉,才發現老劉家的基因也蠻強大,此人真不失為一個美男子。

不過瞅瞅后面,好像并沒有劉璋那個家伙相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真定趙氏,有功于社稷。改進紙張,創我大漢之先河。發明印刷之術,拯黎民于草莽。句讀研讀,解后來者之疑惑。”

“自倉頡先賢造字,至今不知幾萬年。結繩記事,竹簡木簡刻字,凡幾千年矣。”

后面是一大堆贊美的話,饒是功底深厚,也只能猜懂大致意思。

“著各州刺史、各郡太守,勤政于民,推書籍于民間。”

“現封真定趙氏者孟為常山鄉候、趙仲為蒙山鄉候、趙風為青州刺史、趙巴為安平郡尉,為鴻都門學博士,欽此!”

“謝圣上!”趙孟領著一大家子人叩頭謝恩,他從沒想到,自己居然封侯了。

趙仲愣得不知所以,大哥父憑子貴,自己這是叔憑侄貴?大哥的鄉候以恒山也就是常山為名,自己的鄉候以旁邊的蒙山命名。

在聽到自己封賞的時候,不由渾身打了個冷噤。

自顧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不管自己的名聲多么大,人們都會認為是家族有意無意在炒作自己,今后去雒陽免不了一場龍爭虎斗。

廣場上的人都跪得膝蓋麻木,圣旨才宣讀完畢。

“好你個劉君郎,”荀爽和劉焉曾在一起共事,兩人極為熟稔,他不由打趣道:“老夫不曾想圣上派你來宣旨。”

“慈明兄,恭喜恭喜。”劉焉笑瞇瞇地:“臨行前,皇上托余給你帶話,隨時想上朝隨時回去。”

“雒陽自是要去的,”荀爽點點頭:“燕趙書院初創,老夫把一切捋順,而后再去拜見皇上,教書育人任重道遠。”

那邊的馬日磾和袁紹相談甚歡,他之所以能參加如此巨大的活動,與袁隗和一幫大臣們的力薦分不開。

第一次在雒陽以外的地方露面的袁本初,顯得十分謙和,讓不少世家之人另眼相看。

在別人的眼里,袁家四世三公,必然眼高于頂,誰知袁家公子竟然如此禮賢下士?

汝南傅家的人最是百感交集,他們家的傅明,后人因其不畏權貴,稱為傅公明,當初拒絕了唐衡家的親事,與荀家有不小的隔閡。

趙家子是荀家的女婿,竟然給他們家去信,一起共襄盛舉。

當然,激動的人不止傅家。

荊州馬家家主馬秉馬伯雄,原本參加所籌辦的海商,是為自己家族找一條生財之路,不想在江陵之地被局限死。

就這么一個小舉措,擠進了荊州貴圈不說,今后有了推廣書籍的功勞,誰還敢說我秦家是商賈的身份?

皇帝的詔書,給了有錢的豪族一個揚名的機會,他們可以出錢,興辦官學。尼瑪,今后本地的學子,誰還敢小看商賈?

讓所有家族感到驚訝的是,大家族和中小家族機會均等,共同推進書籍在該地的傳播工作。

大族如袁家自是萬分不滿,小家族們一個個欣喜若狂。

據不完全統計,此次參會的家族,超過了三百家,史稱萬族大會。(未完待續。)


上一章  |  趙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