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ps:深夜兩點過,被一個電話吵醒,上來看一眼,居然看到稻草人大哥打賞。最新章節閱讀十分感激大哥,在我剛進入網文的時候,一直伴隨,并成為那本被封的書盟主。)
盛夏五月,后世相當熱了,現在外套里還要穿一層夾衣。
在山區,晝夜溫差大,早上起來,山溪水冰冷刺骨,猶如寒冬將至。
當然,對于趙家部曲們來講,小意思。
往往在冰天雪地里,大家伙兒都訓練,也就逢年過節休息幾天。
一個個部曲們成了家,維護家庭,保護自己的家園不受侵犯,那就去戰斗。
“元直,你還怕冷?”有些意外。
學了好些天的導引術,如果還沒效果,那說自己給的錯了。
“不怕啊,”徐庶尷尬地笑了笑:“習慣,習慣成自然。”
“看什么看?”他喜歡和趙滿打嘴仗,嘴角一抽:“看你那慫樣,好像比我也好不到那里去吧?”
趙滿目光不善,卻不好意思反駁。
陳到五兄弟目前還沒有完全融入到團隊,是最小的陳華,眼里露出羨慕。
大哥陳雷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小子一溜煙就跑過去,這些天他可是十分好奇于十三的大力氣。
“沒有其他的耽擱,我們午時過就能到江陵了吧。”隨手把自己的洗臉巾遞給趙一,把頭發束起來。
“要是路上不打尖,我們可以到江陵吃午飯。”趙龍甕聲甕氣地回答。
“那就全速行進!”雙手使勁在臉上摩挲幾下,人更加清醒:“你去安排吧。”
不到一刻,趙家軍都燒了開水吃過炒面和肉干,神采奕奕朝江陵而去。
從襄陽到江陵,本來有船順風順水的,不過燕趙男兒習慣了騎馬。就是新加入的徐庶和陳到,一個個都想在馬上馳騁。
相對來講,官道要直一些,河道至江水,還得從江夏逆流而上,花的時間反而更多。
黃河流域,是古代開發最早的,我們從區域劃分就能看出來。
在長江和黃河之間,有豫州、青州、徐州、兗州四大州和相當于州級別的司隸。
長江以南偌大地方,從巫山一線往東,只有荊州和揚州。
況且荊州和揚州在江水北岸,都圈了好大一塊地方。
譬如荊州,南陽郡全部和南郡大部分地方,都在長江北岸。
南郡,秦置,漢高祖元年更名為臨江郡,五年復故。
景帝二年復為臨江,中二年復故,莽曰南順,光武中興后又改名南郡,隸屬荊州所制。
東漢時的南郡轄區很大,底下有十七城,基本一城為一縣,若有封爵,則改縣為侯國。
十縣:江陵縣、巫縣、秭歸縣、編縣、當陽縣、襄陽縣、夷道縣、夷陵縣、州陵縣及衡山縣。
七國:中盧國、華容國、邔國、宜城國、鄀國、臨沮國和枝江國。
由于縣可改國,因之國與縣同格,歸納成南郡所屬十七縣國亦可,不過此僅賬面上記載。
南郡的治所在江陵,詩仙千里江陵一日還就是這里。
江陵的城市前身為楚國國都郢。
至漢朝起,江陵城長期作為荊州的治所而存在,故常以荊州專稱江陵。
這里是江漢平原的中心城市,西控巴蜀,北接襄漢,襟帶江湖,指臂吳粵,是中原溝通嶺南的要沖,號為東南重鎮,亦都會也。
江陵富庶強盛,但以洛陽為中心的士大夫們所不屑。
然而,此地的豪門大戶,紛紛把家搬到江陵,一時間風云際會,文人墨客遍地。
此時的南郡太守,是襄陽人蔡諷蔡子平。
說起蔡家人,也是大有來歷的。他們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汝南葬的蔡穆侯。
東漢以來,蔡家日漸興旺,蔡諷的大哥蔡嘲蔡子玉英年早逝,但他掌管家族之后,蔡家更甚從前。
期間,自然有其姐夫張溫的功勞在里面。
張溫張伯慎,南陽穰縣人,受曹操祖父曹騰的提拔,如今已封司空,為大司農。
今天,蔡諷把兩個侄子和自己的兒子召集到書房。
盡管才年過五十,因為長兄去世以后日夜操勞,他兩鬢的頭發都白了。
“茂珪,按說你是哥哥,但你姑父給你定的是郿相。”蔡諷作為現任家主,處事還是極為公平的,并沒有因為長兄去世而對侄子刻薄。
“謝叔父,謝姑父。”蔡瓚鄭重得拱了拱手。
“文珪,你的運氣不錯。”蔡諷滿意地點點頭,扭頭看向二侄子:“恰好巴郡太守出缺,你姑父就給你拿下了這職位。”
太守?蔡琰有些懵。注,此蔡琰非彼蔡琰。
看著哥哥,他有些難為情,畢竟自家兄長的位置只是一個縣令而已。
但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蔡瓚是先謀劃的,已經定下來了。而巴郡太守是剛剛出缺。
說實話,不管是蔡諷還是張溫,對一個郿相,都不怎么看重,所以拿到職位交清款項,也沒第一時間傳回來。
兩兄弟要說心里面沒想法是不可能的,以前的南郡太守就是他們的父親蔡超蔡子玉,兄沒弟及,今后應該是父喪子繼。
看著旁邊的蔡瑁蔡德珪,哥倆的臉色有些復雜。
當官的,誰不愿意在本鄉本土?特別是中原的豪門大族對荊襄一帶的世家不待見。
要不然也不可能就一個郿相就把蔡瓚給打發了,他和弟弟蔡琰曾在公府做過事的。
所謂公府,就是三公辦公的地方,那可是國家除了皇帝以外最高的權力機構。
至于巴郡太守,中原世家才不關心呢,巴郡是哪兒?益州的一個郡而已,同樣在他們眼里是莽荒之地。
“叔父,”蔡琰比較喜歡熱鬧:“小侄想過段時間去上任,趙子龍正在來江陵的路上。”
蔡瓚雖然沒有說話,眼里的贊許目光隱然可見。
“說什么混賬話?”蔡諷臉有怒色:“趙家麒麟兒今年還未及冠,你們都是有孩子的人了,還有官身。”
說完,也不管兩人的臉色,拂袖而去。
其實,他倒真對沒任何偏見,反而很是欣賞。
不過,益州趙家,同樣在中原世家眼里是莽荒之地出身,為何要比我荊州大族混得更好?
“大兄,二兄,”蔡瑁拱拱手:“放心吧,弟一定把招待好,有甚新詩詞,當在第一時間書信告之。”
蔡瓚和蔡琰哥倆匆忙去上任不提。
荊州刺史,是負責監察下屬七個郡的太守的。
可是,荊州大族嚴重排外,宗族勢力十分強大,從蔡家能長期霸占本郡太守就可以看出來。
其他一些太守,都是皇帝身邊比較親近的人。
如南陽太守張忠,是靈帝劉宏的表哥。
荊襄本地的大族在本土為官還好一點,畢竟大家都世代居住在這里,也不得不為老百姓干實事。
像張忠這種外來戶就不一樣,到任之后,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先把買官的錢賺回來再說。
就算張忠是皇帝的親戚,太守價格也花了一千萬錢。
刺史徐璆不忿,累次在陳述里檢舉,如石沉大海。
而且,董太后親自托人給他帶過話,讓他放過自己的外甥一馬。
身在江湖,可徐璆的心在廟堂,盼望著能名聞天下,至少被頂級豪門知道,自然是不肯。
眼看自己這個刺史就要當一輩子,他心里很著急。
“這些本地人在哪兒迎接?”徐璆看著情報,問自己的管家徐本毅。
“回官人,”徐本毅謹慎地回答:“上次他們在燕趙風味波濤閣聚會的。”
“波濤閣嗎?”徐璆點點頭:“那地方聽說最為寬敞,很是適合。”
“隨時注意一行的動向!”徐璆穿起自己的官服:“到時,某要親自去一趟!”
說話間,他已走出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