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第十五章 山谷立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趙云 >>趙云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五章 山谷立志

第十五章 山谷立志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14日  作者:巫山哥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巫山哥 | 趙云 


“除了我身邊的人,家里沒多少人可以全信。八一中文

小網說說8一1說八八網”陳到苦笑:“袁家要掘墓,始終是不光彩的事情。”

“他們不會在光天化日之下來做,一般都在晚上,周圍的守衛不在少數。”

“哪怕我再自恃驍勇,也不會認為自己可以以一當十,并且從對方手中搶奪導引術。”

“難道你不怕我得手后,連你也干掉?”一句緊似一句,不給對方考慮的時間。

上一輩子,他不是純粹的宅男,有本科畢業的同學分配在公安局。

據那哥們兒講,在審訊犯人的時候,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有些還翻來覆去的問,以便找到破綻。

雖然覺得這個年代的人實誠,陳到在歷史上也沒有留下不好的風評。

涉及到和袁家有關的事情,再謹慎也不為過。

“天下聞名的趙家麒麟兒,潁川書院之冠。”陳到微微嘆了口氣:“連名滿四海的慈明先生都把女兒嫁給你。”

言下之意,人品就沒得說。

“除了子龍兄,我真找不出可以合作的人。”

至于和袁家的關系,在校場上那一劍就是最好的證明。在他看來,至少雙方不是一路人,盡管沒直接殺死袁家人。

看陳到的樣子,孔武有力,呼吸幾乎不可聞,說明他也有家傳的導引術。

正常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外力的介入,估計他也就偃旗息鼓了。

在原本的歷史中,即便最后加入劉備的陣容里,應該還是憑借陳家自己的功夫。

趙家有導引術,還不少,修煉身體各個部分的、鍛煉外功的都有,更有趙國滅亡后流傳下來的總綱。

重生以來,才知道導引術是個好東西,既然是好東西哪有嫌多的道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說不定還能讓自家功夫更上一層樓。

“叔至,”子龍也不繞圈子:“我們參加,咱先小人后君子,里面的東西均分。如果真有導引術,雙方都抄錄一份。”

見陳到要說話,他擺擺手:“沒有你這么詳細的情報,我們不一定會行動。真正戰斗起來,傷亡就難以預料。”

既然定了下來,雙方好像突然之間就多了一份親密,起先的隔閡自然而然就不再有。

還別說,陳家家學淵源,陳到各方面的見解都不錯,特別對于軍事方面的理解,連徐庶都茅塞頓開。八一中文一中中網8一1一中

當然,趙滿對這些是不感興趣的,干脆叫上趙龍打獵去了。

沒辦法,有的官二代雖然稱不上紈绔,卻絕對不是啥精英人才,充其量也就讀過幾本書,能寫寫字吟吟詩顯擺下。

一行所在的地方,本身就很偏僻,又是農忙季節,人跡罕至。

“其實,我猜子龍兄對這次的行動早就有想法了吧。”陳到突然插了這么一句:“打獵不管南北,都在春秋兩季。”

徐庶頗有深意地看著他,老神在在,不置可否。

“對于目前天下的大勢,不知道子龍兄與元直兄有什么看法。”見兩人不搭腔,他說得慢騰騰地,貌似很隨意。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回答也很謹慎:“大亂后有大治。”

說完,抬頭看天,場面一時有些冷,沒人搭腔。

“貪官污吏橫行,王室蒙塵。”好半天,徐庶嘆了口氣:“希望劉家出一個雄主,掃清一切障礙,還我朗朗晴空。”

“此言有理!”陳到眼睛一亮:“畢竟漢家天下好幾百年,中間雖有王莽亂政,光武爺橫空出世,期待有另一個豪雄。”

聽到兩人一唱一和,心頭一凜,這可不是好現象,難怪在記載中他們對劉大耳一見鐘情。

奶奶的,老子重生之后盡心竭力,就是想在即將到來的大潮中一展身手。

“大澤鄉起義,張楚王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他趕緊插進去。

看他們似乎準備繼續討論下去,說不定就要談到劉家某個人,不得不打岔。

“高祖皇帝從一介亭長起家,后來與豪門項家爭斗,把整個中原打得千瘡百孔。”

“一定程度上,也穩固了漢室江山,好多能人志士都在戰爭中喪失了性命,可憐我大好江山。”

“要不然,文帝景帝不會推行和親政策,休養生息,到武帝時才由衛青霍去病攻入匈奴。”

“可以說,沒有楚漢相爭,也就沒有北方異族的肆虐。”

“我們最大的敵人,始終不是漢人,而是騎在馬背上的民族。”

“戰國七雄夠厲害吧?就連后來取得天下的秦國都不得不在邊境筑起長城。”

“從小云就有一個愿望,帶領軍隊徹底消滅異族,讓我炎黃子孫,永不受胡虜奴役。”

本來,他只是想勸兩人打消對漢室的忠誠。八一

一網81在闡述的過程中,連自己都沒現,說話已經偏離了本意。

徐庶和陳到有些不知所措,本來相互傾訴對皇室的忠誠,這位爺不曉得哪門子瘋,一下子帶溝里了。

“不好意思,”擺擺手:“云有感而。其實自皇室東遷以來,內亂永遠沒有外敵可怕,邊疆時刻都在戰斗。”

“遠的不說,自云出生以來,我們的軍隊一直在四處征討。”

“建寧元年正月護羌校尉段颎討先零羌,二月大破先零羌于逢義山,七月,復破先零羌于涇陽。”

“建寧元年臘月月,鮮卑及濊貊寇幽并二州。建寧二年七月,破羌將軍段颎大破先零羌于射虎塞外谷,東羌悉平。”

“建寧二年九月,江夏蠻叛,州郡討平之。”

“建寧二年九月丹陽山越賊圍太守陳夤,夤擊破之。”

“建寧二年冬月鮮卑寇并州。建寧三年冬,濟南賊起,攻東平陵。”

“建寧四年冬月,鮮卑復寇并州。”

“憙平一年冬月,會稽人許生自稱越王,寇郡縣,帝遣楊州刺史臧旻、丹陽太守陳夤討之。”

“憙平元年臘月鮮卑寇并州,次年臘月鮮卑寇幽并二州。”

“憙平二年冬月,楊州刺史臧旻率丹陽太守陳寅,大破許生于會稽,斬之。”

“憙平三年臘月,鮮卑寇北地,北地太守夏育追擊破之。鮮卑又寇并州。”

“憙平四年五月鮮卑寇幽州,憙平五年四月,益州郡夷叛,太守李颙討平之。”

“憙平五年冬月鮮卑寇幽州。次年四月鮮卑寇三邊。”

“憙平六年八月,上遣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出云中,使匈奴中郎將臧旻與南單于出雁門,護烏桓校尉夏育出高柳,并伐鮮卑,晏等大敗。”

“憙平六年冬月,鮮卑寇遼西。”

“光和元年正月,合浦、交址烏滸蠻叛,招引九真、日南民攻沒郡縣。”

“光和元年四月,鮮卑寇酒泉。”

“光和二年冬月,巴郡板楯蠻叛,遣御史中丞蕭瑗督益州刺史討之,不克。”

“光和二年臘月,鮮卑寇幽并二州。”

“今年四月,江夏蠻叛。”

“我還忘了兩條,憙平四年,九江蠻叛。憙平五年至次年,南夷反。”

“另據我趙家眼線探知,鮮卑蠢蠢欲動,估計又將在幽并二州起新一輪侵襲。”

“其他胡虜倒也罷了,特別是鮮卑,歷次戰爭我們輸多贏少。失敗后,鮮卑人視當地百姓如豬狗,摟掠而去。”

別的都可以騙人,唯有數據不會。這一連串的史實,讓徐庶和陳到面面相覷,也早就忘了討論的初衷。

羅列出來的資料,除了濟南郡是農民起義,會稽是邪、教暴動,其他都是與異族的爭斗。

究其根本,漢人原本能與少數民族和平相處,可惜歷代以來,統治者視他們為野蠻人,謂之胡虜或蠻夷。

他們認為華夏是炎黃子孫的。

實際上少數民族也是祖祖輩輩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為什么會存在中國會時常記起自己是少數民族這種問題?

你怎么看待自己是漢族人,他們就怎么看待自己是自己的民族。

其實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之間的人交往是很正常的事,互相尊重就可以,完全沒有必要刻意的區分。

放下你覺得優越的姿態,知道每個人都一樣、人人平等這件事就夠了。

然而,知易行難,邊疆的累累白骨讓雙方仇根深種,除非是一方臣服歸附甚至種族滅絕。

對這些以部落為單位的異族,還處于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的交匯階段,只有以殺止殺。

公元316年,西晉王朝被匈奴人建立的前趙攻滅,于是北方異族蜂擁而入,紛紛問鼎中原。

其中以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五族為最大,另有十多個小族。

他們兇猛殘忍,大肆屠殺漢人,先后建立了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政權。

自此北方大地陷入一片混亂,這一時期史稱五胡亂華。

當時遷居中原的胡人高達五六百萬之多,很多地方甚至過了當地漢人人口。

這些胡人中,羯、白匈奴、丁零、鐵弗、鮮卑、等部落主體都是金碧眼的白種人。

《晉書》上說其“高鼻多須”,其中又以羯族,白種匈奴,鮮卑族三族最為兇惡。

據《晉書》記載:后趙皇帝羯人石勒一次就屠殺百姓數十萬。

石虎更是嗜殺成性,他在城墻上掛滿了漢人的人頭,將漢人的尸骨做成尸觀,恐嚇路人。

這些胡人沒有自己的文字,甚至還保留著食人的獸性。

石虎的兒子石邃就把比丘尼身上的肉割下來,和牛羊肉混著煮,然后把這種食品賞賜給部將吃,讓他們猜測是什么原料做的。

“合牛羊肉煮而食之,亦賜左右,欲以識其味也”。

羯族人把漢族女子當作雙腳羊來飼養,隨時**隨時宰殺烹食。

鮮卑慕容氏行徑更是怵目驚心。

據《晉陽秋》記載,他們次曾把五萬名漢族少女充作軍糧,一個冬天就吃了個干凈,碎骨殘骸堆成了小山。

經過胡人的血腥屠殺,北方漢人銳減六七百萬,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

“北地滄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中原士族十不存一”。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漢桓帝永壽二年時人口5647萬,到晉武帝太康元年只有1616萬。

八王之亂及十六國時期,北方人口在公元37o時只有998萬。

南北朝時期,南方到陳后主禎明三年人口只有2oo萬。

南宋末年,南方在南宋嘉定十六年人口達到7681萬,元朝入侵,到南宋理宗景定五年只剩13o2萬。

明末清初,明光宗泰昌元年有人口5165萬,到清順治八年只剩了1o63萬。

當然,所有這些事情,目前都還沒有出現,根本就不可能說出去,人家只會把你當瘋子。

萬中無一的穿越竟然生在自己身上,那就一定要防止悲劇的生,讓我漢民休養生息,屹立在世界之巔。

父親哥兒四個被鮮卑人逼得到西北做生意,陰差陽錯,兩個叔父到現在尸骨無存。

可謂是家仇國恨,對胡人或許在兩千年后沒什么概念,深處漢末的,家離邊塞不遠,感觸太深了。

現在趙家部曲中,或多或少是在胡虜的肆虐中遠離故土南逃的。

任重道遠啊,熟知歷史的明白,實現這個理想,需要無數人的努力戰斗,身邊更需要大量的人才來幫襯。

“云有生之日,當奮力剿滅胡虜。”他擲地有聲:“胡虜不滅,誓不歸還!”

“庶當盡綿薄之力!”徐庶臉色肅然,一臉鄭重。

“到必跟隨!”陳到今天才是初始,卻也毫不含糊。

封狼居胥,做冠軍侯,不教胡馬度陰山,這是每一個年輕人的夢想。

三人相視,哈哈大笑,連停留在附近枝頭上的不知名鳥兒們都驚慌飛走。

新書、、、、、、、、、、、


上一章  |  趙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