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晉末第631章 江東之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求生在西晉末 >>求生在西晉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631章 江東之變

第631章 江東之變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18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求生在西晉末 
正文

太寧元年十月,天子司馬紹因王敦將死而意氣風。獵

在確信王敦已到了彌留之際,司馬紹立即宣布王敦為叛逆,下令陶侃、蘇峻、祖約等外藩鎮將起兵誅討叛逆。

同時天子加授司徒王導為大都督、假節,兼揚州刺史,為三軍統領,坐鎮皇城;丹陽尹郗鑒統帥禁衛軍駐守石頭城;中書監庾亮、尚書右將軍卞壺領兵馬守衛建鄴各處要道。

消息一傳出天下嘩然,最慌亂者自然是大將軍一眾黨羽。錢鳳、王含父子、鄧岳等人十分清楚,除非王敦能立馬恢復降,并親自領兵出征,不然面對朝廷來勢洶洶的攻勢,軍心慌亂的叛軍將毫無勝算可言。

姑孰城內,王敦看天氣不錯,就讓人把臥榻橫放在庭院中間,自己側身躺在上面,本想享受一下難得的秋日寧靜,不料抬眼就看到錢鳳匆匆走了過來。

錢鳳沒想到會在院內遇到大將軍,看到王敦正直愣愣地看著自己,他猶豫了一會兒,上前輕輕替王敦掖好被子。

“大將軍,秋日涼風習習,您已經在這兒待了半個時辰了,還是回去歇息吧?”

“你來此何事,手里拿著什么?”王敦不理會錢鳳,他早已看見錢鳳手中的書帛。

錢鳳忙往身后藏,不料還是被王敦一把搶在手里翻看起來,原來錢鳳手中拿的正是天子司馬紹對外布的討逆詔。

只見上面寫道:“敦輒立兄息以自承代,未有宰相繼體而不由王命者也,頑兇相獎,無所顧忌;志騁兇丑,以窺神器。天不長奸,敦以隕斃”

王敦才看完開頭便覺五臟內如滾油潑過,他略略定了定神,接著往下看,無非是宣布跟隨王敦作亂者,一律不加追究,最后一句竟是:敢有舍王敦名姓而稱大將軍者,格殺勿論!

“唉!深悔當初聽從王茂弘之言,放了這個鮮卑兒一馬,以致有今日之禍。”

正在這時,嗣子王應大叫大嚷闖了進來:“父親,不好了,天子已加封叔父為大都督,正率兵來征討我們。”

錢鳳一聽到王應的聲音就知道壞事了,一個勁兒地給王應使顏色,已是來不及了。

“混賬,這種事你也信?”

王敦強忍著內心不安直斥道,說實話他雖與王導多有不合,但也絕不愿與王導兄弟闔墻。

“從建鄴到姑孰這一路上,到處都有人在說,實在是”王應不敢說了。

“滾!”

王敦像一頭憤怒的獅子,其實對于王導的背叛他早有預料,眼下不過從兒子口中進一步確認消息屬實罷了。

似乎已感到自己眾叛親離,王敦喃喃自語:“茂弘糊涂啊,怎么能讓鮮卑兒如此擺布?”

過了好一會兒,王敦強按下內心恐慌,臉上又恢復了正常的神色,他命令錢鳳:“先生與王含即刻率大軍出,在朝廷反應過來之前,搶先攻破建鄴殺掉司馬紹。”

“諾!”

錢鳳領命匆匆而去,他知道這是大將軍在做最后一搏,若是成功,眾人尚有一線生機,不然就等著被朝廷滅族吧。

只是讓錢鳳沒有想到的是,王敦原本就病入膏肓,如今再經過一番折騰后徹底不行了。在錢鳳、王含出不久,王敦沒有等到大軍攻破建鄴那一刻,便帶著滿腹的遺憾和憤懣一命嗚呼。

臨死之前,王敦特地留下遺言,讓嗣子王應立即登基稱帝。

可誰知膽小無能的王應怕喪后引起恐慌,竟秘密封鎖了消息。

這時,錢鳳、王含的人馬已經殺到了秦淮河邊。

庾亮正鎮守朱雀門一線,此處是建康外城的南大門,秦淮河繞門而走,長干里、南塘、烏衣巷等建康城的繁華所在均在這附近。

庾亮經過反復權衡,招呼士卒將朱雀門外橫跨在秦淮河上的概燒毀。

望著熊熊燃燒的朱雀橋,庾亮松了口氣。

這時,正四處巡視的司馬紹全身戎裝地趕到了,見狀大怒:“庾元規,你竟敢抗旨不遵,擅自燒毀朱雀橋,是要與逆黨暗通款曲嗎?”

“陛下容稟。”

庾亮顯得很鎮定,“今宿衛軍勢單力薄,各路勤王軍尚在路上,賊軍勢大,褥雀橋不難。若此橋一失,賊人將橫行無忌,相較社稷之安危,陛下何惜一橋?”

聽罷解釋,神經極度緊張的司馬紹方輕松起來,摁著劍柄的手才悄悄松開。

“嗯,看來也只有如此了,若丟了朱雀門,你就在這秦淮河上自行了斷,不用再見你皇后了!”

說罷,司馬紹一揚馬鞭疾馳而去。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義興沈充率領兩萬人馬趕到了建鄴城南,與王含的叛軍會合。

此時,所有人都還不知道王敦已經饞的消息,他們準備孤注一擲攻破朱雀門。

頓時喊殺聲、箭矢聲、慘叫聲、吶喊聲交雜在一起,被四處彌漫的烽煙挾裹著傳出老遠。

鄰近的烏衣巷早已戒嚴,王導此時正身在皇城,臨走前交代家人勿要驚慌,靜觀其變。

王導內心十分平靜,他很清楚這場大戰不管最后勝者是誰,他都不會有危險,真正的是穩坐釣魚臺。假若朝廷消滅了王敦,他會是有鞏臣;若是王敦進了建康,不管怎么說他都是王氏子弟,至少也可以保得平安。

裴盾可沒有王導那么沉穩了,他先用長釘將前后門釘死,又將家中暗藏的武器分給數十名身強力壯的家奴,讓他們輪番巡邏護衛。

烏衣巷的安寧掩蓋不了朱雀門的緊張,面對兩倍于己的叛軍,庾亮快抵擋不住了,卞壺…鑒也被王含拖住,分身乏術。

眼看手下軍卒被逼得連連后退,庾亮憤然摘掉頭盔,喚過副將的庾冰:“季堅,萬一我不幸陣亡,務必將此盔交給皇后娘娘,告訴她,庾元規沒給庾家丟臉!”

庾冰遲疑著正準備接過頭盔,忽聽得東北方向喊殺聲起,“嘩”的一聲,仿佛秦淮河內風波驟起,席卷著兵器碰撞聲和士卒吶喊聲,涌了過來。

抬眼望去,叛軍的陣腳大亂,一望之內閃出數面戰旗,上面寫著“青州蘇峻”、“幽州祖約”、“司州郭默”。

“總算來了!”庾亮興奮地大叫,他一把從庾冰手里拿回頭盔,舉過頭頂,招呼士卒與蘇峻的人馬兩下夾攻。

頓時,戰場的態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很快叛軍土崩瓦解,王含、錢鳳、沈沖、鄧岳、周撫等王敦黨羽紛紛四散奔逃。

至此,一直威脅皇室安全的王敦集團終于覆滅。

而王敦的尸體也被拖了出來,被恨得牙根癢癢的天子司馬紹下令焚燒其衣冠,并將其尸體斬。

放翻了王敦,除了司馬紹外,最興奮者莫過于庾亮,他早就不滿瑯琊王氏把持朝政,這一次隨著王敦覆滅,王氏力量遭到重創,正是大力削弱王氏勢力,并樹磷家威勢之機,

在與天子詔對時,庾亮便以王氏子弟有多人嵌到叛亂之中為由,上書天子要求罷黜司徒王導輔政大臣之位。

“茂弘非王敦可比,在世家中極有威望,又有立國之功,且王敦叛亂時,茂弘任一方主帥,討敦檄文,實乃大義滅親,若對其謫貶,只怕人心不服。”

隨著王敦被滅,天子司馬紹不再像以前那樣需要王導,同樣有罷黜王導之意,但因擔心外界人心動蕩,而遲疑不定。

“陛下,萬萬不可罷黜司徒大人,元規此言是要陷陛下于不義啊!”說話的人正是郗鑒。

“我有不義之舉?”庾亮有些憤怒。

“臣這幾日整理前朝起居注,知當年先帝曾數次有廢長立幼之心,王茂弘、周伯仁屢次進諫,才保得陛下太子之位。陛下不可忘卻!”

司馬紹見郗鑒極力反對,知道當下罷黜王導機會不成熟,只好長嘆一聲:“此事今日就算完結,以后不得再提!”(未完待續。)

提供提供小說,

以及,武俠小說,網游小說,,校園小說等免費網絡小說閱讀。


上一章  |  求生在西晉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