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晉末第575章 南北碰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求生在西晉末 >>求生在西晉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575章 南北碰撞

第575章 南北碰撞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1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求生在西晉末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瘋子161414書名:

永昌元年七月,晉大司馬衛朔在襄國臨時行營下達了對南方胡虜最后一戰的命令。

隨后遼東軍共分成三路大軍,正式開始南征淮南、淮北。至于借口只有一個,自然是退守淮南的羯胡余孽。

遼東的檄文寫得十分華麗,大司馬對外宣稱要徹底消滅羯胡余孽,防止其死灰復燃,再次作亂天下。

“……諸王無道,為爭權奪利征戰不休,導致天下崩亂,民不聊生,胡虜趁機作亂,為禍天下,尤以羯胡為最,朔不忍看百姓再受胡虜之患,誓要掃滅一切胡虜……”

原本衛朔是不在乎什么借口,但裴嶷、高瞻、溫嶠、莫含等人都講究出師有名,尤其還是跟占據大義的朝廷對抗,大義名分顯得愈加重要。

其實走到今天這一步,天下還有誰看不出遼東有意取晉室而代之意?

說起來此次遼東因江左招撫夔安與朝廷爆激烈沖突,是讓遼東上下感到極為振奮的一件事。對于遼東臣民來說,這標志著遼東脫離江東走向獨立的第一步,眾人皆是最早跟隨衛朔的從龍功臣,日后一旦衛朔開基建國,那么各個都是開國之臣!

所以衛朔南征將令一下,遼東境內頓時一片歡騰,無數人都在歡呼遼東將一統天下,甚至有的報紙還公開露骨的請求大司馬登基稱帝。

不管遼東境內輿論如何叫囂,以衛朔為的高層卻暫時還沒有與江東決裂的打算,此次遣大軍南下,主要是為了收復兗豫徐三州。

此次衛朔一共調動了近二十萬大軍,幾乎都參與過戰爭,全是沙場上老兵。

二十萬大軍,分成三路:西路軍交由毛寶統御,出司州直取豫州,最低目標是攻取淮河以北全部領土,與江東隔淮河對峙;中路軍由謝艾統御,自冀州渡黃河南下兗州,目標自然是收復整個兗州;至于東路軍則由孫緯統御,目標是收復徐州,將王敦勢力驅逐出徐州。

永昌元年七月,大司馬衛朔對外宣布不接受朝廷對夔安的招撫,并遣大軍南下。

至此,遼東與江東之間的矛盾徹底公開化。

一時間淮河南北兩岸氣氛緊張,當其沖者自然是鎮守彭城的夔安。

永昌元年徐州局勢與太興二年有些相像,進攻方由羯胡變成遼東,駐守彭城者則是被江東招撫的原羯胡大將夔安,在大后方淮南一線依然是江東兵在駐守。

唯一不同的是,夔安、蘇峻、祖約、郭默四人明面上都是大將軍王敦黨羽,一旦打起來肯定不會像上次那樣按兵不動。

遼東面臨的形勢比當年要復雜一點,但這并不能阻止遼東全取淮北。

在遼東軍大舉南下之際,江東上下對此反應不一。以王導、天子、司馬紹為的保皇派自然不希望與遼東鬧翻,但朝廷大權皆操于大將軍之手,只能眼睜睜看著王敦打著朝廷旗號與遼東對抗。

而大將軍王敦卻非常希望借眼前機會狠狠挫一挫遼東兵鋒,近年來遼東通過魚鹽鐵茶絲之利,實力得到飛擴張,隱隱有鯨吞九州、統一天下之勢。

如今隨著石勒被擒,北地再也沒有任何勢力可阻擋衛朔成為北方霸主,可一旦讓遼東全取北地,那王敦將徹底失去與衛朔抗衡的機會。

面對來勢洶洶的遼東軍,大將軍一邊指示夔安堅守彭城;另一邊則要求蘇峻、祖約、郭默三人抓緊時間整頓兵馬,做好隨時出援彭城的準備;最后則令江東水師北上淮河一線。

永昌元年七月,近二十萬遼東軍兵分三路,幾乎同時開始行動。夔安得知遼東軍大舉南下的消息后,立即下令守軍加強防御,同時向祖約、蘇峻、郭默三人求援。

誰知祖約、蘇峻、郭默并不想跟遼東生沖突,因為遼東太強大了,絕非他們可敵。再者此次南北爆沖突的核心是大司馬與大將軍之爭,其余人等不過是配角。

而且三人并非是出于真心投靠王敦,而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做出的選擇。主要是近年來三人手底下都有不少嫡系兄弟死于戰亂,導致三人實力大減,這才不得不投靠了王敦。

在祖、蘇、郭各懷鬼胎之際,遼東三路大軍已開始動手。中路大軍在謝艾統領下,渡過黃河后勢如破竹攻入兗州,一路橫掃各割據勢力,只數日功夫便收復濟北、泰山、東平等兗州東北郡縣。

而東路軍自青州起身,在夔安緊張兮兮全力調兵遣將布置防御彭城的時候,孫緯并沒有率軍直撲彭城,而是一路南下橫掃東莞、瑯琊、東海數個郡國,迅與徐州都督曹宏部匯合于東海國郯縣。

遼東軍沒有直接進攻彭城,讓夔安有點兒蒙圈,有些搞不清楚孫緯到底想要干什么。但當他看到遼東軍繼續南下攻向下邳國,夔安立即明白了孫緯意圖。即以遼東軍最擅長的大迂回包抄戰術,試圖將夔安等羯胡余孽包圍在彭城國。

看透遼東意圖之后,夔安再也不敢在彭城多待片刻,他不顧王敦下達的堅守命令,立即拋棄一切物資、步卒,只帶著數萬騎兵南逃。

夔安不顧一切南逃讓孫緯有些措手不及,根本來不及組織起有效攔截,只能派出兩萬騎兵試圖攔住夔安南逃。

在下邳城附近,兩萬遼東騎兵和夔安帶領的羯胡騎兵撞在了一起,雙方隨即在下邳展開激戰。羯胡為了活命爆出強大戰力,將遼東騎兵布置的防線沖擊的左支右拙,最后雖然遼東軍消滅了大部分羯胡騎兵,但仍然有近萬殘余騎兵在夔安帶領下成功逃脫。

夔安突破遼東攔截之后,中途不敢停留,一路狂奔至淮河岸邊才停下腳步。隨后夔安在江東水師幫助下,近萬騎兵順利渡過淮河安全進入淮南之地。

看到夔安順利突出重圍,駐守淮南一線的蘇峻、祖約、郭默三人不由松了一口氣。這下他們再也不用派兵北上與遼東軍打仗,總算對大將軍王敦有了交代。

由于沒能完成殲滅夔安部的重任,孫緯氣得暴跳如雷,他將收復彭城國的重任托付給曹宏負責,而他本人則親率三萬步騎南下,大軍沿著泗水一路南下,直接殺到淮河北岸。

由于缺少水師相助,孫緯大軍一路追至淮河岸邊只得停主南下腳步。

望著河面上江東水師戰船,孫緯不由恨聲道:“哼!先讓你們嘚瑟一會兒,等日后我遼東水師上來,再好好跟你們算賬。”

孫緯率軍打到淮河岸邊之后,突然間又沿著淮河向西直奔豫州東部。

與此同時,負責經略豫州的毛寶已經收復了襄城、汝南、梁國、汝陰等豫州中、西部郡縣,兵峰直指淮河一線。

可以說在短短月余時間內,遼東十幾萬大軍分三路攻略中原各地,一舉收復了淮河以北大片領土,消滅胡虜十幾萬人,只有夔安帶著不到一萬人逃到了淮南。

在遼東軍大軍南下期間,大將軍王敦借助朝廷便利大肆指責遼東欺君罔上。尤其在遼東軍將夔安攆出彭城后,這種指責愈甚囂塵上,同時有關遼東即將脫離晉室自立的謠傳愈激烈起來。

南北次碰撞雖然在軍事上只算是小戰一場,但是接踵而來的政治碰撞卻才剛剛開始。

大將軍王敦似乎有意在逼遼東與朝廷走向對立,而遼東內部激進派同樣叫囂著要推大司馬衛朔上位。但是衛朔本人卻暫時沒有脫離江東的打算,而司馬睿同樣不希望失去遼東這個強大外援。(未完待續。)8


上一章  |  求生在西晉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