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晉末第538章 王敦占上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求生在西晉末 >>求生在西晉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538章 王敦占上風

第538章 王敦占上風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01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求生在西晉末 


三月的北地,春寒料峭,各地寒風凜冽,放眼望去原野上依舊是白雪皚皚。ranwen`只要不經意間冒出來的幾點綠色,才讓人意識到寒冷的冬天已經過去。

隨著天氣漸漸轉暖,北方局勢并未有任何緩和的跡象,反而愈加凝重起來。滿天下人全都注視著北方這場即將展開的大戰,連王敦清君側都因此而少了幾分關注。

石勒、衛朔,兩位北地強者,即將為爭奪北方霸權而大打出手。剛開始雙方均沒有冒然出手,似乎都在等對方露出破綻。

永昌元年,三月初,平靜了兩年的遼東再次因戰爭而變得人馬喧囂。

在烈烈雄風中,數十萬遼東軍在衛朔親自指揮下,自幽州而出,拉開了南征序幕。

隨后幽州遼東軍兵分數路,氣勢洶洶直撲渤海、彰武、河間等幾個郡國,妄圖一口吞下整個冀州東北部。

相比于北地局勢正處于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江左形勢卻漸漸呈雪崩之勢。自郗鑒、司馬承、陶侃、戴淵、劉隗、蘇峻、祖約等將領宣布起兵勤王,王敦再也無法保持鎮定。

這幾個人單獨面對哪一個,王敦都有信心拿下,可眼下面對眾人群起而攻,即便強如王敦也有些頭疼。而眾人中最讓王敦忌憚者非廣州刺史陶侃莫屬,如若不然當初他也不會一腳將陶侃踢到偏遠的廣州任刺史。

在王敦眼中,陶侃這個出身‘蠻夷’之輩的‘野人’雖自身能力不錯,但缺乏野心,還天真地妄想做個匡扶晉室的英雄,簡直是迂腐透頂。

但不管怎么說,對于陶侃的軍事才能,王敦還是頗為忌憚的。原本王敦以為陶侃到了鳥不拉屎的廣州將無所作為,不成想這個曾經被他隨意打壓陶侃,如今卻成為了他的心頭之患。

不過陶侃終究害怕往死里得罪瑯琊王氏,故而他雖然公開表示支持天子,但卻以交廣二州內部不穩為由沒有親自帶兵勤王,算是為日后逃過王敦報復結下‘善緣’。

從四面八方云集過來的勤王大軍,這些人馬加在一起足足有近十萬,雖然還比不過王敦掌控的十幾萬大軍,但至少在數量上已經足夠與他抗衡。

面對危局,被逼無奈的王敦當機立斷,決心冒著被眾人包圍的危險,即刻命令大軍順江直下,很快就到達建鄴西面的蕪湖,過了蕪湖就是大名鼎鼎的建鄴。

建鄴,西通荊湘,東帶三吳,北憑兩淮,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本身“前據大江,南臨重嶺,憑高據深,形勢獨勝”。

諸葛亮曾稱:“金陵,鐘山龍蟠,石頭虎踞,帝王之宅也。”

司馬睿建國,遂以為都,城周二十余里,東傍鐘山,南枕秦淮,西倚大江,北臨后湖(今玄武湖),處天然屏障之內。

建鄴西南依次有新亭、新林、牛頭山、板橋、三山以及江中的白鷺洲等地理,再往上游就是姑孰(今當涂),附近有著名的采石磯。

而姑孰則依憑采石、東梁山二處險要,阻止上游荊湘之敵。

采石磯隔江對面就是橫江渡口,此處江面狹窄,是北方勢力渡江的理想選擇。江東于江北設有歷陽重鎮防守。

從上游而來的王敦,要想攻下建鄴,第一個需要解決的就是屏蔽建鄴西邊的軍事重鎮——石頭城。

石頭城以清涼山西坡天然峭壁為城基,周長七里一百步,南開二門,東西各開一門。城內設置倉庫,用來儲備軍糧和兵器。其北緣大江,南抵秦淮河口,環山建筑,易守難攻。

守將周札為西晉名將周處的第三子,周家是東吳豪族,而周札又受命以右將軍之職都督石頭城諸軍事,肩負著守衛都城西側安全的重任。

但是別看周札肩負要職,其實周家與司馬皇族之間卻矛盾重重。

當年東吳滅亡后,周處因是東吳降將出身,再加上生性耿直,為此得罪了不少西晉權貴,以至于最終被梁王司馬彤設計害死于平叛沙場上。

周處死后,周家由周扎的兄長周玘執掌,周玘為人頗有父風。

永嘉年間司馬睿初入江東即遇到石冰、陳敏、錢璯先后在發動叛亂,建立割據政權。

周玘糾合江南地主武裝,配合朝廷軍隊,三次平定叛亂,史稱“三定江南”,幫助初入江東的司馬睿穩定了政權。

可以說當年司馬睿能成功立足江東,離不開與以周家為代表的江左世家支持。按說周家功勞素著,又是最早支持司馬睿的江東世家,應該成為天子信任、重用之輩。

但很可惜司馬睿信任的是以瑯琊王氏為首的北地世家,對于江東世家出身的周家天然帶著幾分懷疑,隨后在又在北地世家的攛掇下,他漸漸疏遠了周家,最終導致周玘憂憤而死。

可以說周家兩代家主都是因司馬家而死,故而說周家與司馬皇族有不共戴天之仇一點兒都不為過。

這也是當初司馬睿得知周札欲投王敦分外緊張的原因,即便沒有確鑿證據,天子也不敢掉以輕心,實在是周家與司馬皇族之間仇深似海。

既然周家如此不可信,天子為何還讓周札駐守石頭城?那是不得已而為之!

周家是江東豪族世家,在江東影響力頗大,除非司馬睿想跟江東世家翻臉,不然周家必然要受到重用。

故而在王敦咄咄逼人的情況下,司馬睿明知周札不可信,卻依舊不敢輕易對其下手,怕的就是江左世家投王敦。

不過司馬睿也不是沒有后手,王敦起兵以后,他立即下旨讓戴淵與劉隗率兵入衛京師。

司馬睿封戴淵為驃騎將軍,與右衛將軍郭逸一起在朱雀橋御道的兩側,構筑工事,依托秦淮河護衛建鄴南大門。

而劉隗率軍返回京師以后,整個人意氣風發,談笑自若,一下子穩定了建鄴人心。

接著司馬睿下詔,任命王導為前鋒大都督,以尚書令刁協出督六軍,加封周顗為尚書左仆射,王邃為尚書右仆射。

至此,司馬睿的部署終于在王敦抵達建鄴前全部完成。

其中戴淵領兵扼守建鄴朱雀橋,負責建鄴城的正面防衛;劉隗前突至金城,迎擊敵人;右將軍周札駐守建鄴西面門戶石頭城,護衛建鄴的西面;太子右衛率周筵(周札的侄兒)火速趕往了三吳去平定沈充。

永昌元年三月,王敦所部抵達建鄴附近,雙方的對決即將展開。

面對嚴陣以待的建鄴,錢鳳建議道:“劉隗乃天子心腹,遇到我軍一定會拼死抵抗,而其手下多豪勇之士,故而不容易迅速將其擊敗。”

“主公不如先進攻石頭城,周札平時對下屬刻薄少恩,部下大多不愿意為他賣命。而周家又與司馬皇族有矛盾,關鍵時刻周扎一定不會死戰不退。我軍如果前去進攻他,肯定能夠一舉攻下。一旦周札被擊敗,前突在金城的劉隗便毫無作用,定會自行潰散。”

王敦采納了錢鳳的建議,任命杜弘、鄧岳等將率領先頭部隊,前去攻擊石頭城。

按理說,石頭城十分險要,只要周扎小心謹慎,定不會那么容易被攻破。

但是正如錢鳳所言,周札根本就沒有給司馬氏賣命的打算。

面對來勢洶洶的王敦叛軍,周札居然大開城門投降了王敦,就這樣建鄴西邊門戶——石頭城被王敦所部順利占領。

王敦軍拿下了石頭城,西邊洞開,建鄴再無險可守。

到了這一步,是個人都清楚建鄴陷落只是遲早的事。

得知周扎獻出石頭城的消息后,天子司馬睿是又氣又怕,原本就不好的身體,經此一番折騰,再次惡化下去。(未完待續。)

新書、、、、、、、、、、、


上一章  |  求生在西晉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