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晉末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求生在西晉末 >>求生在西晉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

第501章 高僧佛圖澄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14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求生在西晉末 
正文

<→網.,

與西羅馬貿易的事終究沒能瞞過東羅馬,當然了遼東上下也沒有刻意去隱瞞,而東羅馬得知遼東并未向西羅馬出售武器裝備,也就默認了遼東與西羅馬之間的正常貿易。

唯一的變化就是東羅馬要求加大雙方武器貿易的規模,種種跡象表明,李錫尼似乎正在抓緊時間做戰備,羅馬內戰或許會在不久的將來爆發。

其實衛朔愿意支持東羅馬自然是希望保持羅馬內部分裂,為日后華夏謀取利益。

這日衛朔處理完政務難得有閑暇,他又想起多日不曾到街上體察民情,遂帶上莫含、皇甫真,在陳安的保護下出了政事堂一路往街上而來。

“近來薊城可有什么新鮮事沒有?”衛朔邊走邊問身邊的皇甫真、莫含。

皇甫真、莫含相視一眼,皇甫真笑道:“回主公,近日有位大德高僧在薊城傳揚佛法,吸引了不少人前往圍觀。”

“哦?大德高僧?弘揚佛法?”

衛朔聞言明顯愣了一會兒神,雖然遼東沒有明確禁止闡教以外的宗教在遼東傳播,但大多數人并不傻,他們都知道闡教是大司馬一手扶持、發展起來。

如此明顯造成了闡教在遼東一家獨大的局面,無論傳統道教又或者外來佛教在遼東生存都極為艱難。其中傳統道教大部分都被闡教收為己用,只有少數信仰堅定者,仍然選擇固守在原有山門中。

而佛教為了挽回在遼東的頹勢,一大批佛門高僧紛紛從華夏各地往薊城集中,試圖通過向遼東人展示佛法妙處,來達到宣揚佛法的目的。△網www.

“可知是從哪里來的大德高僧?”衛朔覺得反正眼下無所事事,不如去看看高僧**。

“據說是一位來自西域的高僧,名叫佛圖澄,原來在中原傳教,近來才北上薊城。咦?主公也對那些和尚感興趣?”

皇甫真滿臉驚訝,他沒想到衛朔會突然來了興趣。要知道那些來薊城的大德高僧混得十分凄慘,往往一場佛法講下來,認真聆聽者寥寥,更別說有影響力的人物參加了。

宗教若是沒有高層支持,緊靠自身擴展影響力的話,效果不會太明顯。眼下遼東高層全是闡教的信徒,自然不會對佛教感興趣。

“什么叫我對和尚感興趣了?”

衛朔嗔怪地看了皇甫真一眼,總覺得對方話中有歧義,他解釋道:“爾要清楚眼下闡教在遼東一家獨大,為了不助長其養成唯我獨尊的心態,同時為了加強內部競爭,適當的扶持其他宗教發展是很必要的。”

“當然了,闡教在遼東的主導地位不會改變,引入佛教只是為了促使闡教更好的發展!”

于是在衛朔的堅持下,眾人一行直奔大德高僧宣講佛法的所在地——即法華寺。

一路走來衛朔發現人跡寥寥,可見佛教在遼東被闡教壓制的有多厲害。

衛朔一行人數眾多,又有全副武裝的侍衛隨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來人身份不簡單。

正在寺內宣講佛法的佛圖澄突然睜開雙眼,對身邊法華寺住持智遠大師道:“今日有貴客臨門,**到此結束。”

對于佛圖澄‘預言’有貴客臨門,智遠大師沒有一絲懷疑,知道對方不但佛法精湛,而且神通驚人,事實上法華寺眾僧早已多次領略佛圖澄大師的神通。

“住持,不如隨我一同前往迎接貴客如何?”

說著佛圖澄不待智遠大師拒絕,便起身往大門走去。智遠大師不敢怠慢,立即領著寺內眾僧徒緊隨其后。

直到智遠大師來到山門口才發現佛圖澄所言‘貴客’竟是大司馬本人,其不敢怠慢忙帶著數十名僧眾迎了上去,并雙手合十道:“智遠恭迎大司馬尊駕!”

衛朔含笑還禮,除了少數欺名盜世之輩外,他對于真正的大德高僧是心懷敬意的,要不然也不會聽了佛圖澄的大名就迫不及待前來拜訪。

佛圖澄在歷史上是鼎鼎大名,活了一百多歲,深受歷代佛教徒欽敬,有‘神僧’之美譽!

佛圖澄是西域人,九歲時在烏萇國(今巴基斯坦境內)出家,為東渡傳教,他長途跋涉來到漢地的佛教“圣地”敦煌,住寺多年。

晉懷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79歲高齡的佛圖澄來到洛陽,隱居4年后,83歲時才開始了其人生中最“輝煌”的時期,經過他的努力,徹底改變佛教在北方的地位。

佛圖澄利用他的‘神通’贏得了石勒、石虎的重用,又憑借這層關系,使佛教在華夏歷史上首次被最高統治者作為真正信仰所崇奉,上升為“國教”。

佛圖澄建造佛寺多達893座,收弟子數千人,其中很多著名弟子都為佛教在華夏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影響可謂空前絕后。

歷史上佛教雖在漢明帝時就傳入華夏,但僅在民間流傳,又因官府“只許胡人立廟,不許漢人出家”,使得佛教影響并不大。

直到佛圖澄來到之后,在八十三歲高齡時擔負起宣揚佛法的重任,才徹底改變佛教的尷尬處境。由于當時恰逢胡虜作亂中原,佛圖澄以超卓的眼光選中了石勒,然后在石勒的支持下,使佛教一下子成為羯胡內最大的宗教勢力。

原本佛圖澄看到佛教在中原愈發興旺,內心十分欣慰。然而隨著遼東崛起,再加上闡教的強勢,讓他很快就意識到佛教在中原的興旺不過是曇花一現。未來隨著遼東軍南下,佛教一定會隨著羯胡覆滅而宣告敗亡。

青州之戰一結束,當佛圖澄看到石虎八萬大軍敗于遼東幾名年輕將領手中后,他看到遼東實力遠遠超過羯胡。為日后佛教大業考慮,佛圖澄不得不拋棄經營了數載的中原,不顧高齡之軀,毅然決然選擇北上弘揚佛法。

吸取在中原傳教成功的經驗,佛圖澄一開始就把目標放在了衛朔身上。別看這些天他都安坐在法華寺內大肆宣講佛法,其實他一直都期望能吸引到衛朔注意。

哪成想衛朔一直躲在政事堂與臣屬商議政事,直到今天才抽出時間休閑一二。

衛朔一邊走一邊觀察四周環境,發現法華寺內很多地方殘破不全,或許是因為香火不旺的緣故,導致寺內經費不足,因而無錢整修。

“果然是佛門凈地,莊嚴肅穆!”

智遠大師一邊隨聲附和衛朔,一邊給他介紹寺內眾多高僧。

衛朔一一依禮與眾人見面,表面上給足了眾人面子,同時他還特意打量了一下佛圖澄。一看之下才發現對方果然不愧是佛門高僧,周身上下神采奕奕,讓人望之不禁心生好感。

“沒想到今日法華寺內聚集如此多高僧,真是難得的佛門盛事呀!”衛朔無限感嘆道。

這時佛圖澄趁勢越眾而出,滿臉誠懇回道:“這都是仰仗大司馬之力,若非大司馬平靖四海,有心治理地方,我等哪里有機會聚于此弘揚佛法。”

衛朔轉身望向佛圖澄,臉上帶著笑意問:“想必這位就是來自西域的得道高僧佛圖澄大師?久聞大師一向在中原傳教,不成想今日竟在此地相見,幸甚幸甚。”

“貧僧亦久聞大司馬盛名,早在中原時就渴望一見,但因俗物纏身一直不得遠行。”

“此次受智遠大師邀請北上**,還望大司馬給予方便。”

“哈哈哈,大師客氣了,遼東是個講規矩的地方,爾等盡管在法華寺內安然**,自不會有人前來打攪!”

周圍僧眾看到佛圖澄大師與大司馬衛朔在談笑風生,不禁心下暗喜,佛門已很久沒有出現一位受遼東高層歡迎的大德高僧了。只要佛圖澄大師能繼續維持主與大司馬之間的友好關系,以后佛教在遼東即便趕不上闡教,也會是前景遠大。(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上一章  |  求生在西晉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