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晉末第488章 劍拔弩張的江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求生在西晉末 >>求生在西晉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8章 劍拔弩張的江左

第488章 劍拔弩張的江左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07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求生在西晉末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

書名:

議論完涼州之事,皇甫真又拿起了一份與江左有關的文件介紹道:“主公,不止是涼州局勢將變,據斥候來報,江左形勢似乎也有些不妙。”

“江左?江左又鬧什么幺蛾子了?”衛朔眉頭一皺,想不明白江左能出什么大事。

“嘁,還不是天子跟瑯琊王氏又鬧翻了!”

衛朔帶著幾分不耐煩地問:“天子沒事又在瞎鬧騰什么了?”

對于江左這種常常內訌不斷的******,衛朔是一點兒好感都沒有。若是江左能把花費在梳理內部的精力,全都放在北伐中原上,或許這會兒胡虜早被消滅干凈了。

皇甫真嘴角一哂不屑道:“近來也不知怎么了,天子突然疏遠了王導,只一心重用以刁協、戴淵、劉隗等人,就是江左世家亦比王氏兄弟受重用。天子此舉無疑打破了朝堂上的平衡,引起瑯琊王氏劇烈反彈。”

“作為王氏姻親的御史中丞周嵩甚至上書指責司馬睿受刁協等人蠱惑,無故疏遠忠臣(指王導),放逐舊臣,還污蔑刁協、劉隗等人為佞臣。”

“王茂宏不是一直頗受天子信任,怎么會突然被天子疏遠?”溫嶠滿臉不解。

皇甫真看了一眼密函解釋道:“回右軍師,自祖公不幸以身殉國,再加上坐鎮襄陽的周訪身染重病,讓王敦沒了后顧之憂,其自持無人可制而愈加跋扈無禮,搞得他的叛亂之心路人皆知。”

聽了皇甫真的話,衛朔才猛然意識到距離歷史上王敦之亂可沒幾年了,歷史上王敦就是在祖逖死后不久發動了叛亂。

眼下祖逖提前了兩年戰死,而且王敦年紀也大了,時間不等人,誰也不敢保證王敦不會提前發動叛亂。

“能不能設法抑制一下王敦的野心?”衛朔想了想還是覺得保證朝堂政局穩定為好。

“這事不太容易啊,江左與遼東之間關系本就不睦。原本王敦或許只是有了些想法,可萬一遼東一插手,弄不好王敦一受刺激,很有可能弄假成真。”

“其實就算遼東不插手,王敦也不會輕易發動叛亂。沒了祖逖、周訪牽制,尚有甘卓、陶侃、司馬承、戴淵、劉隗等人讓王敦忌憚,不到萬無一失,王敦一定不會冒然發動叛亂。”

“如此說來,遼東只能靜觀其變了?”衛朔不甘心道。

原本他對祖逖頗為忌憚,結果太興二年,祖逖戰死彭城,如此王敦再沒什么顧忌,漸漸將密謀反叛的行動被納入到議事日程。

但是王敦并未輕舉妄動,而是先試探了一下天子心腹劉隗的反應,當下劉隗正領兵萬余坐鎮泗口,其目的就是在預防王敦。

為了拉攏和試探劉隗,王敦給其寫信道:“近來圣上對閣下您眷顧有加,如今北方強賊未滅,中原鼎沸。我愿意與您以及周顗等人一起報效王室,共同掃平海內。如果能夠順利,帝業就此興隆,如果不利,天下再無希望了。”

結果讓王敦失望的是劉隗根本不理睬他遞過去的橄欖枝,反而強硬地回信說:“魚兒一到大海,就相互忘掉了對方;人在道義面前,也忘記了彼此。我盡心竭力報效國家,這是我志向。”

其大致意思是說,我劉隗只忠于司馬睿,盡忠報效國家,不可能與你王敦做朋友。

就在王敦尚未從被劉隗拒絕的怒火中恢復過來時,建鄴又傳出天子疏遠了王導,這下子王敦心中的怒火再也抑制不住,他憤而提筆給天子寫了一封質問奏疏。

王敦的奏疏剛開始落入到了王導手中,而王導雖然也不滿天子,但他十分清楚瑯琊王氏絕不能與朝廷鬧翻,因此他迅速扣下了王敦的奏疏。可惜王導低估了王敦,就在他扣下奏疏不久,王敦又上了一道奏疏。

司馬睿看到王敦通篇都在指責他受小人蠱惑而疏遠忠臣,卻一點兒也不躬身自省。結果不但沒能化解瑯琊王氏與天子之間的矛盾,反而因此而讓天子感受到更大的威脅。

但是司馬睿也擔心王敦鋌而走險,為了安撫王敦,司馬睿加王敦羽葆鼓吹羽葆(帝王儀仗中以鳥羽聯綴為飾的華蓋)。古代帝王常常以此贈重臣,以示恩寵。并且允許王敦增加從事中郎、椽屬、舍人名額各兩人,以示尊崇。

僅僅只是這些表面文章,王敦怎能買賬?

看著怒氣沖沖的王敦,心腹沈沖挑撥道:“大將軍,當初是您與中書監大人二位協力才將天子扶上江東之主的位子。不料,如今天子羽翼豐滿,卻要過河拆橋,翻臉不認人,這不是不把大將軍您放在眼里啊?”

另一名心腹錢鳳同樣蠱惑王敦道:“是啊,大將軍,天子昏庸受小人挑撥,您作為大晉柱石,這個時候應該站出來主持公道!”

盡管兩名心腹皆大力支持王敦起兵清君側,但王敦仍然猶豫不決。在他看來清君側不是小事,一旦打出旗號將再無退路,而眼下王敦尚未有把握在起兵后獲得勝利。

“清君側乃大事,不可不慎重!眼下梁州刺史甘卓、廣州刺史陶侃、湘州刺史司馬承等人對我們陰奉陽違,如果不把這些隱患掃除,我們怎么能放心進攻建鄴呢?”

聽了王敦的擔憂,錢鳳摸著下巴建議道:“大將軍,甘卓原是東吳舊臣,對新朝沒什么忠心,大將軍完全可以用高官顯貴將其拉到我們這一邊。”

“至于陶侃,其遠在嶺南,根本不足為慮。就算他忠心朝廷,然等到廣州兵到來,大將軍已經占據了建鄴,到時只需一道詔書就可讓陶侃退兵。”

“唯有這個司馬承乃宗室出身,是鐵了心的保皇派。對付此人,大將軍不妨兩手準備,一方面派人將湘州刺史下轄的水師全都調到武昌聽用,借此削弱司馬承實力。即便日后他要出兵,也無水師可用。”

“另外,主公起兵時只把矛頭對準刁協、戴淵、劉隗三人,并告之司馬承大將軍無意損害司馬家利益。如此雖不足以讓湘州刺史司馬承對我們放棄敵意,但或許會讓對方迫于壓力保持中立。”

聽了錢鳳的謀劃,王敦是大喜過望,他發現自己一向忌憚不已的幾人,在錢鳳的謀劃下似乎也沒什么大不了。有了錢鳳的打氣,王敦總算有了些信心。

接下來他就走出了密謀反叛的第二步,他想了會兒對沈沖吩咐道:“自古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吳興一向有江左糧倉之稱。而士居,你又是吳興大族出身,我打算派你回老家吳興籌集糧草。一旦時機成熟立即舉兵響應,配合主力掃清建鄴東面。”

“請大將軍放心,末將回去之后一定完成您交給的任務!”

對此沈沖信心十足,他沈氏本身就是豪族出身,更是掌握著江東鑄幣大權,憑借鑄錢這一行當沈氏積累了巨額財富。

沈沖一直都有通過王敦企圖為自身攫取更大的權力的想法,而今聽得王敦終于下定決心要密謀叛亂,他立即興奮地答應下來,并秘密潛回自己老家,為起兵做著最后的準備。

面對咄咄逼人的王敦,天子司馬睿同樣不甘示弱。他內心十分清楚,僅僅依靠戴淵、劉隗手中的數萬兵馬肯定不是瑯琊王氏的對手。若想對抗瑯琊王氏,必須依靠江左世家才行。

好在江左大部分世家還是站到了司馬睿一邊,讓司馬睿緊張的心多少放下心來。

就在江左、涼州境內形勢大變之際,青州之戰終于到了最后決戰關頭。(未完待續。)

搜書屋


上一章  |  求生在西晉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