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晉末第476章 漢奸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求生在西晉末 >>求生在西晉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6章 漢奸錄

第476章 漢奸錄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01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求生在西晉末 

:/完本、、/完本、/完本、、/完本、/完本、、、

“死后能得此褒贊與禮遇,祖鎮西殊榮也!”

“祖鎮西,大丈夫也!乃天以資之興復也,然天不假年,惜哉!”

“鎮西大將軍,民族英雄也!”

祖逖國葬規格之高,儀式之隆重,遠超眾人想象。,即便過去了數日之久,外界仍然對此議論紛紛,遼東各地報館對當其中細節進行了全方位報道。

種種議論不絕于耳,并且漸漸從遼東一地擴散至全天下,產生意想不到之影響。

而衛朔在國葬儀式上提出的民族英雄概念更是引起不少人共鳴,像李矩、邵續等與祖逖并列者,均感到與有榮焉。對各地抗胡之軍心、民心產生巨大振奮作用,有志驅除胡虜之豪杰無不以祖逖為榜樣,誓死殺敵報國。

而司州牧李矩在外甥郭誦勸說下,原本有意親近遼東,而今獲封民族英雄稱號后,其立即上書大司馬衛朔,奉上司州典籍、戶口、賬簿,要求遼東盡快派人接收。

李矩舉河南三郡而投遼東,惹惱了之前依附司州而存的豪強郭默。

李矩視功名為糞土,但郭默做不到。作為寒門出身,郭默是趁著永嘉之亂時,劫掠東歸行旅,積累致巨富,憑此建立塢堡,招收流民,才漸漸有了今日之地位,舍不得手中的財富與權力,就與其弟郭芝籌謀南逃。

雍州都督毛寶領軍過潼關進入河南三郡,就在此時李矩聽說了郭默南逃一事,氣憤之余他正要派兵追趕,卻毛寶阻止。

將河南三郡交給毛寶處理,李矩則帶著家人與外甥郭誦前往薊城拜見大司馬。

太興二年,八月下旬李矩一行順利抵達薊城。在距離薊城十里處,李矩、郭誦就看到遠處站滿了人,為首者正是名滿天下的大司馬衛朔,在他身后緊緊跟著一個四十多歲、風骨峻逍的男子,正是大名鼎鼎的高瞻。

看到衛朔親迎,李矩不敢怠慢,趕緊下馬彎腰行禮道:“卑職李矩,拜見大司馬!”

衛朔連忙走上前去一把扶住了李矩,上下大良了一下李矩道:“世回此舉高風亮節,于國于民均有大功,日后收復河山,少不了你的功勞。”

聽著衛朔贊嘆之語,李矩忙謙虛道:“卑職能力有限,這些年鎮守河南戰戰兢兢,多虧有誦兒與遼東相助,不然恐早為胡虜所圖。而今將司州百姓托付給大司馬,某這心中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哈哈哈!”

衛朔不由大笑起來,李矩這個書法出身的大族子弟還真有點意思,這時他又瞧見了立于李矩身后的年輕人郭誦。

“原來是述之啊,果然還是一表人才,這次跟隨世回入我遼東,不知有什么打算?”

“回大司馬,臣愿進入大學堂進修一段時間。”郭誦恭敬地拱手道。

“嗯,看來述之有大抱負,如此某就拭目以待了。”

與李矩寒暄之后,衛朔就一手拉著其胳膊,在眾人前呼后擁中回到城內。

由于這是首次有地方豪杰主動進獻地盤,因此遼東上下給予李矩很高的禮遇。

衛朔在政事堂內正式接見李矩,接過對方進獻的奉表,算是完成了最后儀式。

“世回或許覺得自己不過進獻了三郡之地,沒什么大不了,豈不知爾所作所為不在于進獻土地大小或人口多寡,其本身蘊含的意義怎么褒獎都不為過。你為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日后史書上必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大司馬,過譽了,臣在司州得知自己與祖鎮西并列為民族英雄,高興、興奮、自豪之余,臣又惶恐不已。與功高蓋世的祖鎮西相比,臣功勞寥寥,才華又不足以保境安民,于當今大爭之世之中,非雄才大略如大司馬者不可力挽狂瀾。”

“臣私下里思來想去,越來越覺得難以承擔起護佑三郡之民的重擔。將三郡托付給遼東之后,臣將效仿劉公進入大學堂教書育人,萬望大司馬能給予方便。”

李矩牢記之前侄兒郭誦提醒,一心效仿劉琨。當年劉琨交出并州后,主動進入大學堂任職不再插手任何政務,結果這么多年來不但贏得遼東上下一致稱贊,還越活越滋味。

“世回要是去教書育人可就有些浪費人才了!”

贊嘆之余,衛朔話鋒一轉又道:“不過,考慮到世回剛來遼東,對這里的一切不是很熟悉,先到學堂緩沖一下倒是個不錯的提議。等日后時機成熟了,某再請世回出山助我一臂之力。”

衛朔是真不希望李矩就此混跡于大學堂,他與劉琨不同,雖然名聲上遠遠不如劉琨,但在治政安民上卻很有一手,是子弟中難得的治世人才。

“正好當下劉公他們正在編纂一部書,正跟某抱怨人手不足,世回到了幽州大學堂正好可以幫上忙。”

“哦?不知劉公正在編纂什么書?”李矩頗為感興趣道。

“《漢奸錄》,既然有民族英雄,自然會有民族敗類,我們在褒獎像世回、祖公這樣的民族英雄時,也不能放過那些助紂為虐的民族敗類。”

“何為漢奸?”

“之初,始防邊患。北鄙諸胡,日漸交逼。或與之和親,或與之構兵。”

“所謂漢奸者,助異種害同種之謂也。如引犬戎滅西周之申侯,教單于進兵中原之中行說。而今日之漢奸者,莫如助羯人占據河北、中原者如張賓、程遐、徐光、郭殷、李農等。”

聽了衛朔解釋,李矩頓時出了一身冷汗,他很慶幸自己一生都在與胡虜對抗,不然今日說不定也會上這份《漢奸錄》。

而郭誦更是雙眼放光盯著大司馬不放,以他的智商自然想得到,當《漢奸錄》傳遍大地時,各地附逆胡虜者必然心生惶恐。日后再為胡虜出力時,肯定會猶豫再三,因為但凡有點兒羞恥心者都不會愿意背負漢奸的罵名。

“某之所以編纂這部《漢奸錄》主要是為了警告漢人,慎毋為害民之漢奸。更愿今日為漢奸者,及早反正,為剿滅丑類,恢復三千余萬里之山河,各盡其才智力量。”

當李矩找到劉琨時,《漢奸錄》編纂已進入尾聲。結果不過數日之后,遼東精心編纂的《漢奸錄》正式刊發天下,引起各地一片嘩然。

遼東公開遵祖逖為民族英雄,高舉華夷之辨的大旗,將所有胡虜歸于民族死敵,對與極度渴望在中原立足的羯族而言不啻于當頭挨了一悶棍。

為了化解來自遼東的政治攻勢,石勒與內遷胡族大多攀附遠祖不同,他非常高調地自名為“胡”,下令襄國內所有胡人為具有政治權利的“國人”,這是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將胡人的政治地位制度化。

在抬高胡人地位的同時,石勒為了拉攏中原晉人,嚴禁胡人不得侮衣冠華族。

石勒試圖通過對胡、漢雙方的約束,使境內胡漢雙方和平相處,以此來實現羯人入主中原的愿望。

可惜石勒這種措施太過理想化,根本無力解決胡漢雙方矛盾日益尖銳的問題。

雖然劉淵稱帝沖破了傳統思想中‘胡人不得為帝王’的藩籬,但內遷胡族的社會地位仍舊不高,貶抑胡人的現象普遍存在。

在襄國內部石勒只能通過強力手段,對有污名化傾向的“胡”之稱謂全刻意回避,又通過將胡物改名,從而在襄國境內強制提高胡虜在中原的地位。

就在石勒為了羯人大業殫精竭慮時,遼東一份《漢奸錄》徹底將他之前的努力化為烏有。(未完待續。)

無彈窗/qiushengzaixijinmo/,歡迎!

手機看m.cndxh/qiushengzaixijinmo/手機版!

《》版權歸原作者瘋子161414所有,本書僅代表作者本人的文學作品思想觀點,僅供娛樂請莫當真。


只分享|京ICP備14025304號5


上一章  |  求生在西晉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