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晉末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求生在西晉末 >>求生在西晉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

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29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求生在西晉末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陰山以北牧場?”衛朔有些玩味兒的看了一眼在場的諸胡首領,每個被他目光掃到的人均不由自主打了個寒顫,有一種無處遁形的意思。全文字閱讀

“陰山以北草場自然歸各位首領所有。”

吁!衛朔話音剛落,所有首領同時松了一口氣。這樣一來即便沒了陰山以南草場,漠南諸胡還有崛起的希望。然而衛朔接下來的一番話,徹底讓諸胡首領一下子從天際跌落凡間。

“草場雖然歸各位首領所有,但必須按照遼東指定劃好的范圍放牧,任何部落不得擅自吞并其他部落草場,一旦違背此規定,眾人共討之。”

“什么!這……”

衛朔不顧已傻掉了的漠南諸胡首領,繼續道:“另外,為了加強對漠南的統治,遼東將在漠南實施盟旗制度。”

隨著鮮卑族在草原上的統治崩潰,遼東面臨的迫切任務是迅速填補這個空白,代之以自己的制度和秩序,把漠南諸胡力量重新組織起來。

衛朔思來想去發現只有盟旗制度才能有效控制草原民族,盟旗制度是滿清控制蒙古的成功典范。通過盟旗制度,遼東就能在陰山以北漠南草原建立起新的秩序,牢牢控制各部胡人發展,使之不產生與遼東相抗衡的新的政治核心。

除了盟旗制度外,再伴以軍事征服、政治瓦解、經濟籠絡和文化同化等政策,也許百十年后,漠南將真正納入遼東統治當中。

“以千戶部落為基礎,凡部落大小與之相近者均劃為一旗,而戶數遠遠超過千戶的部落將被分割成數個旗。各旗長官為總管,總理一旗事務。”

“設旗編佐后,數旗合編為盟。各盟設盟長一名,副盟長一名,盟長與副盟長的人員從各旗總管中選拔,并呈報遼東牧府批準,任命盟長后頒發給印信,任期為終身制,但不得世襲。”

“需要各位注意的是盟并非行政機構,盟長的主要任務是履行比丁、練兵、清查錢谷、審理重大刑名案件等職責,但無發兵權,不能直接干涉各旗內部事務,也無權向各旗發布命令,只是對盟內各旗總管實行監督,有責任隨時告發總管的不法或叛逆行為。”

“另外,為了監督各盟各旗事務,每隔一段時間,一般為三或者五年,遼東有權召集各盟于長城腳下舉行會盟,時間多為當年夏、秋之際。”

“會盟時,由各盟長、旗長率領本旗所的貴族、勇士攜帶軍器、馬匹參加,不得遲誤,否則受到嚴厲處罰。”

在場諸胡首領徹底弄明白了衛朔的真正意圖,大司馬看似大方的將陰山以北草原交給了胡虜,但卻又要推廣什么盟旗制度。

而這個盟旗制度顯然保護了中小部落利益,限制了有野心部落的發展壯大。對于有野心的首領而言,這簡直是戴在頭上的緊箍咒,無論如何也得拔除。

“大司馬,我等既已歸附,遼東為何不直接將草原交予我們處理,反而要大費周章來推廣什么盟旗制度呢?”

衛朔帶著笑意道:“爾等雖已歸附,但之前多為叛亂胡虜,遼東沒有將爾等盡數斬殺已屬法外開恩,如何能再賜予草場?爾等要么按照遼東規矩來,要么選擇繼續與遼東為敵。”

聽了衛朔這滿含殺意的話,在場少數部落首領就算再有不滿,也只能怏怏而退,更別說大多數實力不濟的部落首領對此表示舉手歡迎。

“我知道盟旗制度的推行讓一部分心生不滿,為了補償各位,接下來我將為大家指一條發財的路。大家都知道,在遼東有很多紡織作坊,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羊毛,僅靠遼東是絕對滿足不了需求。”

“日后爾等回到草原之后,就可大力發展養殖業,然后將羊毛販賣給遼東商賈,僅此一項足以讓你們富得流油。”

眾人聞言心中不由一動,他們對遼東紡織業并不陌生,以往每年都有不少遼東商賈北上草原收購羊毛,沒想到今日卻成為遼東拉攏各部胡人的重要手段。

“除此之外,遼東商賈還會在陰山南麓修建肉食罐頭作坊,你們部落中的牛羊都可以趕到陰山以南來販賣。”

“可以這么說,日后不用爾等南下擄掠,只需多養一些牛羊牲畜,足以保證各部落過上美好生活。”

這下所有胡虜首領紛紛思量起來,而今形勢逼人,遼東吸取了以往教訓,顯然不會再將牧場隨意交給胡虜處置。任何膽敢不遵守遼東規矩者,一定不會有好下場。盤算來盤算去,所有部落首領雖心有不甘,但最終還是不得不裝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樣子欣然接受。

近年來,隨著紡紗技術不斷改進,讓遼東紡織業得到迅猛發展。而海上貿易又是個巨大漩渦,無論作坊中生產多少紗布都會被吞噬的一干二凈。這就導致了羊毛緊缺,原本遼東已有了圈地養羊的苗頭,只是被衛朔生生被阻止。

但羊荒問題一日不解決,未來早晚一天遼東會為此而付出巨大代價。好在今日收復了漠南草原,讓衛朔找到了新的羊毛供給地。如此一來,遼東不但解決了羊荒問題,又能以經濟羈絆漠南諸胡,可謂一舉兩得。

“還有最后一件事需要拜托諸位首領,闡教在遼東流傳極為廣泛,日后會有道長北上傳教,希望諸位到時能給予幫助。”

聽了這個要求,在場眾多首領總算松了一口氣,之前他們已被衛朔搞得有點兒過敏,生怕其再提出什么難辦的消息。沒想到只是為了幫助闡教傳教,大多數人紛紛點頭表示一定協助道長完成傳教任務。

衛朔看著眼前無所察覺的眾人暗自冷笑不已,傳教應該是最不引起胡虜懷疑,而且生效最緩慢,但卻又是必不可少的政策。

總結起來衛朔在漠南草原總共實施了四項政策,其一通過筑城實施軍事威懾;其二通過通商實施經濟拉攏;其三通過盟旗制度實施政治羈絆;其四通過推廣闡教實施思想同化。

只要堅持實施四項政策,衛朔相信百十年后,整個草原將不再有胡虜存在。

在與漠南諸胡首領商議完各項制度后,最后大家一致決定將在三日后于長城腳下舉行首次會盟,將達成的各項條約公之于眾。另外在會盟時,衛朔還將對各位首領進行冊封。

三日后早上,會盟臺四周彩旗招展,站滿了等候衛朔出現的諸胡首領,所有人都望著中軍大帳方向翹首以盼。

伴隨著朝陽升起,衛朔的中軍大帳終于有了動靜,先是各色旌旗,緊接著一隊隊盔甲鮮明、威風凜凜的騎兵出現在眾人面前。眾胡人見侍衛漸漸臨近,自然不敢怠慢,紛紛跪倒在地恭迎衛朔。

“臣等恭迎大司馬。”

隨著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衛朔一臉肅穆,在陳安的護衛下緩緩走來。身后則是兩隊護衛,紛紛身穿鎧甲,配環首刀,緊緊護衛周圍。

來到會盟臺前,衛朔在魯昌的陪同下,徑直走到高臺上,將寫好的冊封文書放在已經擺好香案的桌子上。

衛朔先接過燃香祭拜過大天尊之后,才打開文書朗聲宣讀起來。根據現場部落統計,衛朔將陰山以北諸胡部落劃分為十八盟八十六旗。本來每一個念到名字的首領都要上臺接過遼東頒發的印信,但因相關印信仍在制作當中,只能在日后補發了。

會盟后,衛朔又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參與者有數千騎兵和部分步兵,主要是為了向諸胡宣示兵威。(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求生在西晉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