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晉末第450章 欲伐草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求生在西晉末 >>求生在西晉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0章 欲伐草原

第450章 欲伐草原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19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求生在西晉末 


“嗯,扶余肯定是要救的,但怎么救卻需要好好謀劃一番。”

說著衛朔目中精光一閃道:“另外,我有意趁此機會北上收復失地,以解除北方游牧民族對遼東的威脅。”

這時魯昌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道:“呵呵,剛剛臣還在納悶,為了一個小小的扶余過,何至于搞這么大陣仗?原來主公大張旗鼓地將臣等召來,是為了掃平漠南草原啊。”

“哈哈哈,知我者,昌之先生也!沒錯!一個喪家犬似的慕容部落不值得遼東上下大動干戈。我真正的目的是要趁機恢復秦漢時對北方草原的優勢,將北方防線推進至陰山、大青山、燕山一帶,徹底終結被草原民族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被動局面。”

隨即衛朔起身指著北方地圖上,由陰山余脈、燕山山脈環繞的一塊草原說:“諸位先生請看,這兒被稱為壩上草原,乃漠南高原與幽燕大地之間的結合部位,是鮮卑人的核心統治區域。”

“后漢時,鮮卑族中涌現出一位勇健而有智略的首領——檀石槐。鮮卑在檀石槐帶領下大斷壯大,其率部北拒丁零,東敗扶余,西擊烏孫,南擾漢邊、盡據匈奴故地,建立了一個強大的軍事部落聯盟。”

“在統一了鮮卑諸部后,檀石槐建牙帳于高柳城北三百余里的彈汗山,而彈汗山就位于壩上草原南部。在檀石槐死后,鮮卑聯盟瓦解,壩上草原由拓跋鮮卑、宇文鮮卑兩部平分。”

“緊接著宇文鮮卑滅亡,慕容鮮卑遠竄漠南,壩上草原完全落入拓跋鮮卑手中,連同西南邊的參合陂以北、陰山南麓的東套平原并稱拓跋鮮卑三大核心牧場,是拓跋部落主要聚集地。”

“壩上草原,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只有據占此地,鮮卑人才能北控漠南草原,南向入侵幽燕、并州等大晉疆域。”

“相反若遼東占有壩上草原,再收復東套平原、參合陂以北,就可全據陰山以南。然后再依托陰山山脈上的秦古長城,完全可將胡虜兵鋒擋在陰山以北。”

“主公,剛剛收復雍秦兩州,明年又要出征?這是不是有點兒急切了?”

“不急不行啊!爾等不了解游牧民族,其恢復能力遠遠超出大家想象。拓跋郁律英明神武,肯定會將部落損失轉嫁到漠南諸胡身上。據參軍司估計,也許三五年之后,拓跋鮮卑就會重新恢復實力,會再次縱兵南下擄掠。”

聽了衛朔分析,眾人面色一下子凝重起來。之前不少人似乎完全將已臣服遼東的拓跋鮮卑給忽略掉了,甚至將其從威脅者名單上剔除。但眼下經衛朔一提醒,眾人才反應過來,原來拓跋部落是隱藏在身邊的一頭惡狼,一旦傷勢痊愈就會隨時反咬遼東一口。

歷史上不少草原部落都用這種方法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等到實力雄厚后,再反咬中原王朝一口。

作為現代人衛朔自然不會犯同樣的錯,他打算趁拓跋、慕容鮮卑尚未恢復元氣之前,徹底將其覆滅掉,以絕后患。

面對眾人,衛朔斬釘截鐵道:“諸位,隨著秦州被收復,遼東向西擴充已達極限,之后重點將是歸化西羌部落,武力征服反而退居其次。向南則時機未至,因此遼東只能向北擴張。”

“而在北方,那里不但漠南有拓跋、慕容兩部鮮卑,漠北還有柔然、敕勒部落,都是遼東最好的征服對象。”

“為了解除來自北方的威脅,明年開春,遼東必須將北方防線推進至陰山一線,進而依托秦長城實施主動防御,從而將草原民族擋在陰山腳下。”

“在未來的規劃中,陰山以南絕不允許再有一個獨立的草原部落存在,而陰山北麓漠南草原雖可允許草原民族進駐,但必須是完全臣服于遼東的部落,今后我們將不會再養虎為患。”

在衛朔的設想中,北方第一道防線將直接建在陰山山脈上,只有這樣才會讓遼東得到最大保護。

“哦!原來如此啊!主公真是大才,臣望塵莫及啊!”

“怪不得主公早早收復了朔方,原來早有了出擊陰山打算。”

“誒,諸位過獎了。朔又不是神仙,哪可能想得那么遠?只是當時遼東軍初入關中,又不能輕易南下與長安翻臉,萬般無奈之下,我只好將兵鋒指向朔方,卻沒想到為今日攻略陰山南麓埋下伏筆。”

“最后,我還要提醒一下各位,大家可千萬別小看了拓跋郁律。他的能力比拓跋普根、拓跋六修強多了,即便與拓跋猗盧相比也不遑多讓。之前拓跋部落的衰落怪不到他頭上,相反在他的帶領下,拓跋部落不但穩定了漠南統治,還將部落損失轉嫁到漠南諸胡身上,眼下實力依舊不容小覷。”

接下來眾人圍在地圖前比比劃劃,過了好一會兒,裴嶷摸著下巴道:“看來遼東又要大興土木了,想要實現主公心中的謀劃,遼東就得下大氣力修復陰山、燕山上原秦、趙、燕等國修建的古長城。”

“這些長城不但年久失修,而且距離遼東核心區域太遠,一切原材料、勞力都得從后方轉運。原材料還好說,可在當地陰山山脈中解決,但勞力問題就不好解決了。因此,此戰還需遼東將士們多多抓些胡虜戰俘,老夫可不忍心讓大晉子民遠赴陰山勞作。”

“哈哈哈,這個請裴長史放心,將來出征時我一定將長史的要求轉告給各將士,讓他們多多抓捕俘虜。”

這時一直沉默的高瞻突然建議道:“主公,我們還可以先派人前往漠北游說柔然、敕勒等漠北部族,若是能與漠北諸胡達成聯盟,就可從南北兩個方向共同夾擊漠南草原。”

“高軍師建議雖好,就怕柔然、敕勒等漠北諸胡心懷叵測,別弄到最后變成前門拒虎后門進狼的局面,萬一咱們前腳滅了拓跋鮮卑后,后腳柔然等胡虜卻趁機南下,遼東豈不仍要面對來自北方草原的威脅?”

溫嶠眉頭緊皺,顯然不太贊同高瞻建議。這些年由于胡患頻頻爆發,已經讓大家對胡虜有種談胡色變的心理。

而且永嘉之亂發生的一切,無不證明了借胡騎助剿不是一個高明的策略,從拓跋猗盧到段疾陸眷、慕容廆,從鮮卑人到烏丸人、氐人、羌人,最后往往總會養虎為患。

“主公,溫軍師顧慮確有道理,但臣比較贊同高軍師之議。柔然、敕勒漠北諸胡與那些內遷胡虜不同,其遠在漠北草原,對遼東的威脅遠遠比不上漠南諸胡。”

“只要遼東能搶在柔然、敕勒前頭拿下漠南草原,就可將漠北諸胡壓制在漠北酷寒之地,再加上漠北與漠南之間隔著浩瀚不便的大戈壁,如此一來就能將漠北諸胡的威脅將至最低。”

“而且遼東結盟漠北諸胡并不是真的邀其出兵漠南,不過是借其勢牽制一部分漠南胡族騎兵罷了。而漠北諸胡又被鮮卑人狠狠教訓過,肯定不敢輕易南下,他們一定會等到我們與拓跋鮮卑分出勝負之后,才會大舉南下坐收漁翁之利,豈不知那時我遼東已全取漠南之地,哪里還會任其占據漠南?”

“漠北柔然、敕勒胡虜剛剛從遙遠北方遷居漠北草原,純以實力而論,不要說遠遠不及鼎盛時期的匈奴、鮮卑,就是當下拓跋鮮卑也能穩穩壓其一頭。因此短時間內,遼東完全不必為擔心漠北諸胡為禍北方。”

“另外,臣以為若是擊破了漠南諸胡之后,最好不要將其徹底覆滅,留下一部分部族安置在漠南草原,只要讓整個漠南草原上各部胡族之間保持均勢,就能將游牧民族對中原的威脅降至最低。”

“嗯,世容言之有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求生在西晉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