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晉末第266章 遼西大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求生在西晉末 >>求生在西晉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6章 遼西大捷

第266章 遼西大捷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15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求生在西晉末 

類別:

作者:書名:

隨著晉軍逐步將陽樂包圍,城內鮮卑人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少鮮卑人偷偷潛出城外,試圖逃得遠遠地,卻都被晉軍騎兵斬殺。

經過一番考慮之后,段末波終于決定向晉軍投降。當他向外宣布了這個消息后,少數懼怕晉人報復的鮮卑人在絕望中選擇了自殺。而大多數鮮卑人則松了一口氣,近來他們被晉軍壓制得有些喘不過氣來。

“大單于,你的選擇無比明智!”

負責西路軍行動的邵玉娘按耐住內心的喜悅,望著滿臉憔悴的段末波笑道。兩萬多鮮卑人投降,勢必讓晉軍減少一些傷亡。

如今遼西境內,林林總總加在一起還有近十多萬段氏族人,接下來如何安置投降的鮮卑人就成了西路軍最重要的工作。

“邵將軍,你能保證我族人的安全嗎?”

投降之后,段末波最是擔心自己的族人,他知道一旦鮮卑人放下手中的兵器,可就成了待宰羔羊毫無還手之力,若是晉軍出爾反爾的話,那跟隨他一起投降的族人就死定了。

邵玉娘意味深長地回答:“放心吧,我家主公已交代過了,你們所有人會享受到‘應有’的待遇!”

依段匹磾之利,遼西段氏除了要為易水慘案付出代價外,所有貴族、首領、長老、頭人將為此丟掉性命,而他們妻子、女兒則統統被送到風月場所****人玩樂。

同時為了安撫段文鴦,再處罰了所有罪魁禍首后,剩余的普通鮮卑人將統統被改頭換面,從此做為一個晉人生活下去。

隨著段末波下令投降,晉軍開始進駐陽樂,鮮卑人在晉軍的看押下分批交出了手中兵器。在繳械的過程中,除了少數頑固之人負隅頑抗外,大多數鮮卑人仿佛認命了一樣并未有任何過激地舉動。

對于普通鮮卑人來說,能夠繼續活下去無疑是最好不過了,他們也都了解到段文鴦如今正是遼東高級將領。有段文鴦在遼東在處置普通鮮卑人時總會有幾分顧忌。

段末波投降,標志著遼西戰場迅速進入尾聲。此戰之后,整個遼西郡被摧毀大半,戰前近二十萬鮮卑人如今只剩下十多萬人。差不多有數萬人死于戰爭中。

“將軍,段末波已投降,預示著遼西郡已被我軍收復,趕緊向后方的高長史報捷吧!讓他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主公!”

一名參軍興奮地催促邵玉娘,收復遼西滅掉段氏。怎么說都是一件大功勞。除此之外,還需高瞻、劉翰、高詡三人派人前來接收遼西,以便大軍騰出手來北上昌黎。

坐鎮薊城的高瞻、劉翰接到前方捷報后十分高興,他們迅速派出官吏前往遼西接收,與此同時為了盡快讓西路軍北上,高瞻還親自前往遼西代替邵玉娘處理戰后事宜。

晉軍再次大破胡人!

邵玉娘領兵五萬在遼西大破段氏騎兵四萬,俘虜段末波、段騎督、段遼等大批段氏將領,消息傳出天下震動!

遼西盡復的捷報傳到襄平之后,整個城市再次成為歡樂的海洋。雖然這些年來,遼東晉人已習慣了晉軍捷報頻傳。仍然引起一片歡騰。

“主公,這是高長史從薊城傳回的戰報,如今整個遼西郡已在晉軍掌握之中。其中段氏已降,段末波、段騎督諸人正在來襄平的路上。其部落貴族、頭人等已被晉軍控制住。除此之外。遼西境內的鮮卑人已被掃蕩干凈,那些老弱病殘不能任事的家伙全都被處理掉了。”

魯昌將手中文件遞給衛朔,并滿臉興奮地告訴他西路軍取得的戰果。

“太好了!景前果然沒有辜負我對他的信任,總算是把遼西鮮卑人清理干凈了。不過接下來才是真正的考驗,慕容廆還沒死,強大的慕容部落還盤踞在我們的土地上作威作福。不把慕容部落消滅,整個東北永遠也不會穩定下來。”

衛朔自然想盡快解決掉眼前敵人。可他也知道這事急不得。西路軍經過連番大戰已疲憊不堪,暫時無力北上。而對面的鮮卑人得知段氏被滅,衛朔卻又不急于渡河開戰,慕容廆很有可能就此逃向大草原。

“在西路軍趕到之前。只能依靠我們自己來擊敗對面的鮮卑人了!”

“主公說得沒錯,如今隨著段氏滅亡,幽州大軍就可通過臨榆鎮源源不斷涌入昌黎。慕容廆若不想兩面受敵,必然要盡早與我決戰。為了滿足慕容廆的愿望,我們需要加快渡河腳步了!”

“嗯,昌之。浮橋架設的怎樣了?”

“還算順利,再有一日便可完工,一旦浮橋架起,我軍就可迅速渡過遼河!”

“為了保證大軍順利渡河,我們起碼要建造五座浮橋才行!”

在晉軍使用船、木筏等工具渡河的同時,衛朔還派出輜重兵在遼河上架設浮橋。古代華夏建造浮橋的歷史十分悠久,而且最開始的時候浮橋是稀貴之物,只有天子一人才能使用,用過之后還得立即拆除。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禮崩樂壞的戰國時期才完全被打破,浮橋慢慢變成一種十分常見的物事,而且頻頻被用于軍事行動。

千百年中,建過的浮橋難以統計。許多地區在建造永久性橋梁以前,總要先造浮橋,以便摸索并了解水情,然后再尋求合適的永久性橋型,前述洛陽橋是一例。據粗略統計,僅在長江和黃河上就曾架設過近二十座大型浮橋,其中大部分屬軍用浮橋。

遼東軍要建設的浮橋是以船為載物,上面鋪設木筏,并用結實的藤繩、鉚釘連接,兩側沒有護欄,整個橋面約寬兩丈,可以并排走七人左右。不過為了保證浮橋不被壓垮,渡河時,排與排之間要有一定間隔,而且戰馬渡河時更加不能一擁而上。

“主公,需要封鎖遼西大捷的消息嘛?”

“不用,其實想封鎖也封鎖不了,過不了多久慕容廆就會接到大棘城急報!”

“段末波投降了?”

“是的,投降了!”

段末波投降消息很快就從幽州傳遍四方,這個消息徹底攪動了各地局勢。連石勒都沒想到曾經一度將他逼得狼狽不堪的段氏鮮卑,就這么被遼東衛朔三下五除二給消滅干凈了。

“遼東的實力有些出乎我的預料,本以為雙方這場大戰會持續個數月時間,可沒想到段氏連堅持半個月都做不到。這下少了段氏相助,昌黎慕容廆就更不是衛朔的對手了,我看襄國需要早作打算了。”

“是呀,一旦遼東解除了后顧之憂,其一定會將兵鋒指向河北!主公,接下來無論如何也得加快撫平河北的腳步了!”

自遼東突然崛起之后,石勒、張賓就感受到來自北方的強大壓力。與狂妄無知的王浚不一樣,衛朔一向穩扎穩打,且手下人才濟濟,無論是裴嶷還是高瞻他們的才華均不輸給張賓多少。

再加上幽并結盟,使得晉人重新占據了上風,如今襄國的局勢并不太好。處于劉琨、衛朔、邵續三方包圍之中,無論他向哪一方進攻,必然要受到另外兩邊的襲擊。好在冀州大部分豪強站在了石勒一邊,讓他名正言順的占領了冀州大部,實力比襲擊薊城之前擴充了不少。

衛朔不顧關中天子安危執意進攻昌黎、遼西,惹得并州上下大為光火,就是劉琨也是心有不滿,即便是溫嶠為遼東辯解也無法讓劉琨滿意。在劉琨看來,沒有什么事比得上救援天子重要。(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求生在西晉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