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晉末第154章 大煉鋼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求生在西晉末 >>求生在西晉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4章 大煉鋼鐵

第154章 大煉鋼鐵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15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求生在西晉末 

經過兩個多月努力,到了永嘉七年三月初,衛朔期待已久的灌鋼法終于被工匠們研制成功。.`與此同時,在研制過程中,還誕生了兩位高級大匠師、五位中級大匠師,以及幾十位其他等級的匠師、匠人。

之前一直沒機會開展的大規模煉鋼活動,隨著技術儲備完成,衛朔馬上讓人著手籌建新的煉鋼作坊。他一邊抽調相關大匠師負責技術指導,一邊調集三千府兵到鹽灘水岸邊,準備營建一座大型煉鋼作坊。

隨著磚石、水泥、木頭等建筑材料源源不斷運到鹽灘水邊,一座巨大建筑拔地而起。新作坊占地面積達一千畝,墻高三丈左右,建成后作坊內可容納數千人,絕對是這個時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煉鋼作坊。

從幽州、昌黎逃難而來的近數十名工匠,再加上數百名學徒統統被衛朔安置在作坊內。經過數天,如今已有一座新式煉鋼爐子被安置好了。

“主公,到地方了。”

正在衛朔思索著第一家公家煉鋼作坊的運營模式的時候,身邊的逢羨提醒道。

剛一進入作坊內,衛朔就感到一股熱浪迎面撲來,同時鍛打鋼鐵的聲音、水車轉動出的吱吱聲一股腦的在耳邊響起,一團團蒸汽彌散在作坊內,讓衛朔在春寒時節感到又熱又悶。才進作坊不到一盞茶時間,衛朔就感覺額角滲出了些許汗水。

“新式煉鋼爐在哪里?”

衛朔對工匠們的工作十分滿意,只是他次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檢查灌鋼法煉鋼。.`

“啟稟主公,新式爐子都在那邊,那里緊鄰鹽灘水,可就近利用水力資源。你看,那邊矗立在岸邊的水車就是為煉鋼作坊提供動力用的。”

一名大匠師指著遠處正在忙碌的人群的介紹道:“主公請看,那些工匠正安裝調試的就是新式煉鋼爐子。未來一年內,我們將在作坊內建造三十座煉鋼爐,每座爐子每天可產三十斤鋼鐵。”

大匠師剛一說完,逢羨就一臉震驚不敢相信,“什么,什么,什么?大匠師你沒燒吧?如按你所說,僅僅這一座作坊一年內就可產三十萬斤鋼鐵?主公,他……他們沒搞錯吧?”

看著有些大驚小怪的逢羨,衛朔不禁撇撇嘴暗道:“一年才三百噸產量而已,有什么可大驚小怪的!要知道在現代,任何一家鄉鎮級別的鋼鐵廠其年產量都足以甩這座‘手工作坊’幾條街。”

“逢主事何出此言?我等深受主公厚愛,恨不得以死相報,何以敢欺瞞主公呢?”

“大匠師莫怪,在下絕沒有冒犯之意,只是對你提供的數據感到有些懷疑罷了!我朝最鼎盛時期,太康年間全年的鋼產量也不過才兩百萬斤左右。而前漢武帝時期,全國擁有四十八個煉鋼作坊,一年內也不過才四百萬斤鋼鐵,平均一個作坊一年的鋼鐵產量還不到十萬斤。8小說.`”

“可……可是大匠師卻告訴我,眼前這座煉鋼作坊一年的鋼產量可達三十萬斤,如何不讓在下吃驚懷疑呢?”

“逢主事莫急,且聽大匠師細細道來嘛!”衛朔制止了二人的爭論,讓大匠師詳細介紹一下煉鋼作坊。

“主公、逢主事,本作坊的產量之所以很高,主要是我們采取了新式煉鋼法,拋棄了以往以木炭為原料的煉鋼技術,采用本地煤炭為主要原料。此舉不但大大提高了爐內溫度,加快了鐵融化的度,并且煉出來的鋼比之前的質量更好。”

“同時根據一些高級匠師的建議,在作坊內使用了大量水力機械和流水線工作方式,不但節省了人力,還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使用了新的煉鋼技術和各種機械工具,才是煉鋼產量大幅度提高的真正原因。”

“怪不得主公最是重視你們這些匠人,僅僅一個技術革新竟然帶來如此巨大的變化。主公,看來你一心提高工匠們的地位不是沒有道理啊!”

逢羨如今也是有些心服口服了,他畢竟出身寒門,不像孔纂、劉贊、高瞻、裴嶷等世家出身的名士,自有一股底氣和驕傲。寒門士子更懂得妥協和退讓,他不可能長時間與衛朔鬧別扭,這一次正好借機下坡與衛朔‘和好’。

衛朔并未因此而小瞧逢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事風格和原則,只要沒有損害到別人的利益,無論他人選擇什么都無可厚非。逢羨出身寒門,在這個世家當道的年代,自然比其他人更懂得變通和妥協。

在負責作坊運營的大匠師的帶領下,衛朔一行朝著一座正在安裝的爐子走去。來來往往的學徒和民夫,推著一輛輛礦石小車,將鐵礦石紛紛倒入爐內。那些民夫、學徒臉上掛滿了激動和喜悅之情,并沒有往常官府作坊內常見的死氣沉沉之象。

自從衛朔占據遼東之后,他就廢除了前朝對治下百姓嚴苛的人身限制,不但布了釋奴令,還徹底取消了人頭稅,最重要的是他在遼東完善并確立了明確的雇傭制度。在這種制度下,百姓獲利良多。

就拿這作坊內民夫來說,他們在這里工作,不但可以賺錢養家,還不耽誤幫助家里干活。他們很多都是附近的農戶,農閑時間選擇出來打工掙錢,如今這在遼東已經成了一種新潮流。在衛朔沉思的時候,新式爐子在幾名高級匠師的指導下,終于安置成功了。

負責人大匠師這時介紹道:“剛才我們一直在說灌鋼,什么是灌鋼呢?灌鋼就是由生鐵和熟鐵在一起冶煉而成的,可以用作刀劍的鋒刃,是一種含碳量較高和質量較好的鋼。用這種鋼制成刀劍將會更加鋒利,若今后主公麾下的士兵都拿著灌鋼制成環刀,必將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現在我們的高級匠師已完全掌握了灌鋼法,可根據生鐵中含碳搞,而熟鐵中含碳低的特點,按照需求調整生鐵和熟鐵之間的比例,從而獲得預期含碳量的灌鋼。并且我還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主公。”

“哦?什么好消息?”

“呵呵,主公,根據我們的潛心研究,我們在灌鋼的基礎上又明了一種新的煉鋼技術——蘇鋼法,即在鼓風高溫(13ooc)條件下,將生鐵水均勻滴到軟化的料鐵上,不斷翻動料鐵,使之劇烈氧化,然后將料鐵錘擊,除去夾雜。這種技術得出來的鋼材質量更高!”

“真的?哈哈哈!沒想到今日竟然還有意外之喜!”

衛朔得知工匠們又研制出一種新的煉鋼煉鋼技術,不禁大喜過望。在這一刻他真是對古代工匠們的智慧自內心的敬佩,他不過是稍稍給工匠們一點兒福利,結果工匠們卻給了他這么多驚喜,不但額完成了灌鋼法的研制,還在其基礎上開出一種新的技術。

“好,不錯,諸位的工作我很滿意,希望你們再接再厲爭取取得更多的成績!”

隨后衛朔在作坊內整整待了一天,不但親眼見證了新式煉鋼爐建成,還看到一爐鋼鐵出爐,甚至衛朔還親自動手鍛打了鋼鍛,并接受了大匠師使用新鋼材打造的一把短劍。這把短劍鋒利無比,劍柄上還雕刻了銘文,顯得美輪美奐。

臨走之前,衛朔拿著短劍對大匠師道:“大匠師,你們打造的這把短劍我十分滿意。看到這把短劍我突然有個新建議,每年教導營都有很多軍官從里面畢業,日后當軍校建成之后,每年也會有更多的軍官從軍校畢業。我想送給每位畢業軍官一把像這樣的短劍,充當武將們佩劍,以此來培養武將們的榮譽感。希望諸位能在兩年內多打造一些類似的短劍交給我。”


上一章  |  求生在西晉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