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晉末第142章 全取遼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求生在西晉末 >>求生在西晉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2章 全取遼東

第142章 全取遼東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15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求生在西晉末 

在太守府內,震天響的歡呼聲傳出去很遠。衛朔正與麾下文武商議戰利品交割一事,此戰繳獲了大批糧草、軍械以及馬匹,不但太守府對糧草、馬匹虎視眈眈,就是校尉府各位主事鑒于部隊擴編的需求,也對繳獲的馬匹眼饞不已。

“哈哈哈,太棒啦!要是能多打幾次這樣的勝仗就好啦!”

衛朔看著欣喜若狂的能臣不由得開口調侃道:“能臣,像今天這樣的好事一生能遇到一次就不錯啦,你就別做白日夢了。”

“啊哈,主公,這怎么能叫做白日夢如果以后胡人多些像宇文遜昵延一樣的傻瓜,怕是幾仗下來我們就能很快打敗胡人,收復中原。”

衛朔笑了笑沒有接話,反而轉移了話題道:“諸位,大戰結束了,我們又一次戰勝了敵人!這一仗不但打得敵軍全軍覆沒,還繳獲了一萬石糧食和近四萬匹戰馬。除了軍械全都交給了聯勤司處置,糧食送交戶曹外,還剩下四萬匹戰馬,該如何劃分各位都說說自己的意見吧。”

“徐州、遼東尚需大量耕馬,請主公先撥付兩萬匹!”衛朔話音剛落,農曹主事游邃就要求得到繳獲戰馬的一半。

“不行,我不同意!主公,如今我遼東騎兵擴編在即,急需大量戰馬!另外,濟州島的牧場已經投入使用,那里也需要大量的種馬。我看這批戰馬不如全都交給我們軍方處置比較合適。”

游邃的建議遭到了軍方的一致反對,騎兵司主事速丸甚至要將所有繳獲的戰馬據為己有。速丸的要求雖然有些過分,但他說的話并非無的放矢,下半年遼東騎兵將迎來一次大的整編,再加上濟州島馬場所需,軍方的確需要補充大量馬匹。

看著吵成一團的文武雙方,衛朔眉頭緊皺,他沒想到剛剛開府治事,自己麾下就有了文武不和的苗頭。雖然這也是衛朔暗中希望看到的局面,不過看著爭執激烈的雙方,他覺得自己有義務結束這場無意義的吵鬧。

“好了,諸位都別爭了,全都聽我的!這四萬匹戰馬先由聯勤司去挑,將全部適合做種馬的馬匹全都挑出來送到濟州島馬場,然后再挑一萬匹戰馬交給騎兵司擴充騎兵,剩余的馬匹則全部交給農曹、戶曹處置。”

隨著衛朔一錘定音,文武雙方因馬匹產生的爭論立即煙消云散。就在衛朔等人忙著處理俘虜和戰利品的時候,崔燾馬不停蹄進了西安平。

望著西安平日漸繁榮的市面,崔燾暗自嘆了一口氣。作為崔毖的侄兒,崔燾雖然不可能公開指摘叔父,但他在心底多說對自家叔父的行為感到一絲不滿。作為旁觀人,崔燾比叔父更能看清某些問題。

在崔燾看來,自家叔父無論從能力還是從性格看,都不適合作為一個霸主領袖!甚至在某薪面,崔毖還沒有王浚做得好。可叔父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反而野心勃勃地想要爭奪遼東的主導權。

這一次,叔父崔毖集合了四方近十萬大軍圍攻西安平,結果被衛朔不費吹灰之力消滅了個一干二凈。據說宇文遜昵延一回到部落就大病一場,不得不將部落大權委托給自家兒子宇文乞得龜。

而叔父聞聽宇文騎兵全軍覆沒后,嚇得一連幾日吃不好睡不好,萬般無奈之下竟厚著臉皮派自己到西安平向衛朔低頭認輸,乞求衛朔看在王浚的面上不要進攻襄平。

可是自來到西安平之后,崔燾就意識到那不過是叔父的一廂情愿罷了,如果換個人或許會接受叔父的條件。但見識過衛朔在西安平推行的各項政策后,崔燾就更不抱任何希望了。在他看來,衛朔乃梟雄,根本不可能放棄眼前全取遼東的機會。

果然,衛朔一聽說崔燾是代替崔毖前來向他賀喜的,不由嗤笑一聲道:“你叔父不會以為派個人到我跟前說幾句好話,在下就會忘記他曾經做過的錯事吧呵呵,真沒想到崔毖竟然是這樣天真的一個人!九品中正制果然不是個好東西,看看選出來的官員都是些什么德行!”

這時魯昌又站出來指著崔燾的鼻子罵道:“你叔叔勾結胡人來滅我西安平,現在竟然還有臉來賀勝!難道把我們當白癡嗎回去告訴你叔叔,他若是識時務呢,就趕快趁早投降,我家主公看在同為炎華夏一脈的份上,定不會為難于他!可如果他要是想著逃跑,今后一旦被我軍抓獲,有什么樣的后果可就不是能預料的了。”

衛朔看崔燾一臉局促,忙假裝呵斥了魯昌幾句:“魯主事不得無禮!崔毖固然犯了大錯,可崔燾不過聽命行事罷了。今日他遠道而來,怎么說都是我們的客人,怎能大加呵斥呢”

隨即衛朔又安慰了崔燾幾句:“閣下來意,衛某已知之!可俗話說: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此戰之后,衛某一統遼東的契機已然出現,故不可能為了區區蠅頭小利而放棄這個難得機會。你回去之后,請細細轉告崔刺史,盡快說服他放棄抵抗,爭取早日投降!”

“只要崔刺史愿意放下雙方的恩怨前來投降,衛某保證絕不傷害崔刺史一絲一毫!”

聽了衛朔的話,崔燾只好黯然離去。就在崔燾離去不久,大批兵馬自西安平而出,分數路朝著襄平、汶縣、安市縣、新昌縣、力城縣、居就縣等縣開拔。各地基本上沒有遇到任何抵抗,一看到大軍中飄揚的衛字旗就紛紛開城投降。

最搞笑的還是崔毖,他既沒有膽量選擇與衛朔死拼到底,也不敢冒險投降衛朔。最后在衛朔大軍抵達襄平之前,他竟然獨自一人棄城逃到了昌黎郡去投靠了慕容彙br/

只因崔毖逃走時沒有通知任何一人,導致他的家屬和幕僚都沒有來得及逃走,紛紛被進駐襄平的衛軍捕獲。被俘虜的人當中,除了崔燾外,唯有高瞻最讓衛朔惦記。此人是個有本事的人,只因崔毖不能好好發揮他的作用。

渤海高家也是名門望族,高瞻“英爽有俊才,身長八尺二寸”,中原胡亂發生后,他帶領族人遷居到幽州,本打算投靠幽州刺史王浚,可后來看到王浚不像能成就大事的人,無奈之下又依附于崔毖,隨崔毖舉族遷到了遼東。

當初崔毖準備勾結胡人討伐衛朔的時候,高瞻是堅決反對的,無奈崔毖不聽他的。等到崔毖會盟時,他又竭力為崔毖謀劃,可最終還是失敗了!

如今崔毖一人獨自逃到了慕容部落,高瞻卻意外成了俘虜。衛朔知道他是個有本事的人,就讓人將其送到了西安平。

衛朔一看高瞻,見對方長得氣宇軒昂,就非常器重他,想拜他為參軍,但高瞻說自己有病給推辭了。得知高瞻拒絕了自己,衛朔并不意外。歷史上高瞻在崔毖逃亡后,就拒絕向慕容徢鈧章淞爍鲇粲舳鍘br/

歷史上裴嶷和高瞻兩個人在少數民族勢力強大時,選擇了兩條不同的道路,即合作與不合作。裴嶷的所作所為,是漢族精英面對亂世的積極干預,企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家族、民族爭取最大的利益,在當時的人看來這是無可厚非的行為。

不過,作為后來人,衛朔自然對高瞻更加高看一眼。高瞻的不合作代表了這個時代中漢族精英的高尚氣節,而這種氣節是一個民族最寶貴的財富。

面對這樣一個品節高尚之輩,衛朔打算向劉皇叔學習準備三顧茅廬。在隨后的幾日里,衛朔多次帶著禮物上門探病。畢竟衛朔與慕容彶煌噠安豢贍芟裼美飛隙源餃輳的態度來拒絕衛朔。


上一章  |  求生在西晉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