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晉末第124章 四下串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求生在西晉末 >>求生在西晉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4章 四下串聯

第124章 四下串聯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14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求生在西晉末 
·

雖歷了遼東慘敗,但美川王高乙弗并未失去雄心壯志,相反他正日夜謀劃著如何報仇雪恨。

可惜高句麗剛剛經歷一場大敗,國力并不足以支持其繼續對遼東用兵,沒奈何他只能暫時按捺下報復之心。

不料,這日國相來報,是平州刺史崔毖派了使者前來,要與高句麗聯合共圖西安平衛朔。

“國相,這崔毖乃堂堂的平州刺史,他為何要與衛朔過不去?若不是有衛朔在,西安平以東廣大地區早就是我高句麗國的了,還有他平州刺史什么事?!衛朔立下如此大功,崔毖不但不獎賞對方,為何還要加害他呢?”

倉助利嗤笑一聲道:“大王,自古以來漢人強悍,卻從不知團結,只好內斗!就因其內斗嚴重,數年前還強盛無比西晉帝國才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崔毖欲圖衛朔,不為別的,只嫉妒耳!嫉恨衛朔在遼東得了天大名聲,風頭蓋過了他這個當刺史的,影響到他在遼東的統治。”

“哼!沒想到堂堂清河崔氏子弟,竟也是個嫉賢妒能的人!”高乙弗一臉不屑道:“算了,不管晉人如何內斗都不管我高句麗的事,國相只,寡人該如何回復崔毖?”

“勝算不大,但可一試!”

高乙弗聞言不解道:“嗯?國相此言何意?既然勝算不大,為何還有試上一試?”

“大王,衛朔乃人杰,西安平一戰使其根基穩固,早非崔毖可敵。就算崔毖有段氏、宇文和我高句麗三方為外援,怕無法撼動衛朔在遼東的地位。”

“況且四方盟友之間不可能同心同德,以衛朔之能,定可找準機會一舉擊破整個聯盟。因此,某料此戰崔毖必敗。可衛朔畢竟是我高句麗的大敵,若讓其一直在遼地休養生息,日后強大起來后,恐會侵我高句麗。為日后計,大王可加入聯盟,只需敷衍以待,達到騷擾衛朔的目的即可。”

“嗯,國相所言真乃老成謀國之語!”高乙弗一臉欽佩道,隨即回書崔毖,言高句麗同意加入聯盟,共圖衛朔。

④⑩④⑩④⑩④⑩,m.♂.co¢m服了高句麗后,崔毖又派遣自己的侄兒崔燾前往宇文部落。此時宇文鮮卑的部落首領名叫宇文遜昵延,乃前任大單于宇文莫圭的兒子。宇文莫圭實現了宇文部落的統一,且在其治理下,宇文鮮卑日漸強盛,成為遼東三部鮮卑中最為強大的一支。

宇文遜昵延雖然比不上其父雄才大略,但仰仗父輩余蔭,宇文鮮卑的勢力雖然不比往年,但仍是遼東地區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整個部落中擁有控弦之士不下十萬眾。據后來的北周宇文泰也是傳自宇文部落。

得知平州刺史崔毖的侄兒來訪,宇文遜昵延忙將自己兒子宇文乞得龜找來商議。宇文部落與段部一樣,同樣不如慕容部落那樣重視讀書人,有什么事只能和家人或者部落長老商議。

“大單于,兒子素問衛朔以驍勇果敢聞名,現在不趁他弱而除去,或許將來會成為我們的禍患。既然崔毖派人聯絡了段部還有高句麗人,大單于就應當抓住機會一舉鏟除那個衛朔。”

“再您不是一直擔心慕容部落威脅到我們嗎?只要我們拿下西安平,就能得到西安平內的數萬漢民,我們宇文部落就可以再次擴充實力,到那時慕容廆就不足為慮。”

宇文遜昵延聽了兒子的話大喜,迅速答應與崔毖結成了同盟,共約在八月份出擊西安平。

崔毖見順利服了宇文鮮卑和高句麗,不由得信心大增。在他看來以段部與王浚的關系,根本無需他出面,只需一紙書信就可將其招致麾下。可讓他沒想到的是,恰恰在其最有信心的地方狠狠栽了個跟頭。

原來段氏鮮卑對夾擊偏僻勢力衛朔根本毫無興趣,如今整個段氏鮮卑正和王浚籌謀與石勒爭奪冀州。自石勒立足襄國后,王浚就感到了巨大威脅,隨即他聯合段氏鮮卑、冀州各地豪強,準備圖謀石勒。

段氏鮮卑作為王浚手下最重要的一股力量,眼下他們的全部精力都在南征石勒上,哪有閑心去關注遼東的衛朔。故接到崔毖的書信后,段部首領段疾陸眷就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崔毖被段疾陸眷拒絕后,自感顏面皆無,一怒之下就告到了王浚面前。王浚雖覺得妻舅題大做,可轉念一想又覺得段疾陸眷太不識好歹。崔毖再怎么也是他妻舅,就算眼下南征很重要,可也不應該拒絕得太干脆,以段氏的實力派幾千騎兵應付一下也不影響大局。

為了安撫崔毖,王浚還特地將段疾陸眷叫到府上狠狠訓斥了一頓,讓其想辦法弄騎兵去幫一下崔毖。段疾陸眷雖然心有不滿,可也不敢公開質疑王浚,只好暗自忿恨不已。

此時志得意滿的王浚尚未意識到,他與段氏之間的關系早就不復之前那么緊密。其實自上任段氏單于段務目塵死后,王浚與段氏之間的聯姻關系就不那么牢靠了。段務目塵的幾個兒子當中,除了段文鴦還對王浚忠心耿耿外,其他人都有了脫離王浚自立的心思。

只因王浚勢大,再加上外有強敵石勒,才讓段部不敢輕舉妄動,暫時選擇依附在王浚身上。可隨著王浚行事愈加跋扈,段氏與王浚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張。

“哼!這王浚把我等當什么人了?竟然敢如此羞辱我!”

段疾陸眷一回到駐地就對叔父以及幾個兄弟抱怨不已。

叔父段涉復辰上前勸道:“大單于何必懊惱,待擊敗了石勒,我等就不必再看那王浚臉色行事。眼下就先忍耐一下吧,卻不知那王刺史此次找大單于過去又有何事要我們去做?”

“哼!還能有什么事,還不是那個崔毖鬧出來的麻煩事?眼看著南征在即,我段氏與石勒即將展開大戰,哪有精力去管崔毖的破事?不過一個的衛朔罷了,用得著興師動眾嗎?我聽此次崔毖不但找了我段部,還聯系了宇文、高句麗兩方。你們都,他是不是題大做了?”

段匹磾沉吟片刻道:“兄長,現在這些都沒用了,接下來我們還是商量一下派誰前往遼東合適?”

段疾陸眷強壓下心中的怒火,看了看叔父以及四位兄弟,想了一會兒道:“叔父乃部落重臣不宜輕離,段匹磾、段文鴦、段叔軍三位皆是我部落領兵大將,乃是對抗石勒大軍的主力,也無法分身前往遼東。如今看來只有五弟段秀最適合前往遼東了,就是不知五弟可愿走一遭?”

年紀輕輕的段秀上前一步道:“請大哥放心,弟自會不辱使命!”

“好!真不愧是我段氏好兒郎!五弟,此去遼東需謹記:到了遼東后,若有人鼓動你進攻,你可千萬不要沖動。凡事不可爭先,只需應付一二,不讓崔毖挑出毛病即可!”段疾陸眷擔心段秀年輕氣盛,遂開口叮囑一二。

“謝大哥教誨,弟定當謹記在心!”段秀忙躬身受教。

襄平崔毖蠢蠢欲動,遠在西安平的衛朔很快就接到了來自封家的通報,得知崔毖有圖謀西安平的野心,他忙將麾下文武召集起來商議對策。

“眼下敵眾我寡,不如憑堅城消耗敵人如何?”

“不行,若是我們把兵力集中在一處,敵人便能專心攻城,沒有其他顧慮,這絕不是合適的對策。而且這樣一來,等于是向民眾表示我們內心的怯懼,恐怕還沒作戰士氣就要先喪失了。”

這時新投靠過來的韓壽對衛朔建議道:“崔毖等有侵凌進逼的志向,然其麾下將領驕縱無備,士卒疲憊懶惰,聯盟組織松散,如果使用奇兵突然發難,在他們沒有防備時實施攻擊,這是必定取勝的策略。”

裴嶷作為首席謀士,也顯示出自己出眾的能力,只見他開口補充道:“崔毖聯合段氏、宇文、高句麗共四方來犯,敵眾我寡,易于智取,難以力敵。如今西安平城墻高大,只需部署少量兵力就足以應付敵軍的攻擊,我們只需伏兵在外,伺機攻擊,內外同時發兵,使敵人驚駭而不知道如何防備,最終定能打敗敵人。”


上一章  |  求生在西晉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