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在西晉末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求生在西晉末 >>求生在西晉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

第5章 真的變成精鹽了?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14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求生在西晉末 

從楊二叔家出來,張大郎懷里抱著鹽塊,卻不時瞅瞅旁邊的衛朔欲言又止。■▲見此情景,衛朔摸摸鼻子笑道:“我說張大哥,有什么話你就直說,小弟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衛兄弟,你真有辦法把粗鹽變成精鹽?”

“當然了,這事我還能騙你不成?你要不相信的話,回去之后我可以試著將你懷里的鹽全部變成精鹽,但在這之前得先準備幾樣東西。”

張大郎聞言躍躍欲試的說道:“需要什么我馬上去準備。”

他的性格就算再遲鈍,也清晰的認識到,要是真的可以將粗鹽變成精鹽的話,賺大錢的日子就要到來了。眼下不要說整個青州,甚至冀州、豫州、兗州等地區,對于精鹽的需求量都是個無底洞,多少精鹽都不夠填。說是搖錢樹、聚寶盆一點兒都不過。

粗鹽提純對衛朔來說不過是做個簡單的物理實驗,在現代只要是稍稍接觸過物理化學知識的中學生就能獨自完成,可在古代人眼中卻是千難萬難,真可謂是: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一回到家,張大郎就拉著張老漢嘀嘀咕咕個不停,不一會兒張家人全都行動起來。很快張家就按照衛朔的要求,準備好了做提純實驗用的相關器具。因為沒有玻璃杯,只要用大號的木碗、木桶、木盆代替。

看著滿臉緊張之色的張家父子,衛朔灑然一笑道:“張大叔用不著如此緊張,這只是個簡單的物理實驗而已。以前我上學的時候可是在實驗室里做過多次,絕對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衛朔的安慰并沒有讓張家父子三人放松下來,也是,任誰面對一座金山也不可能保持鎮定。精鹽和粗鹽之間的差價,實在是太大了。

要是真像衛朔說得那樣,可以將粗鹽變成精鹽,那絕對是賺大了。以后山谷里的鄉親們就不用在辛辛苦苦為生活忙碌,賣出去幾石精鹽就足夠大家吃香的喝辣的了。

看到放在地上的器具,衛朔根據記憶當中的實驗步驟,先將幾塊粗鹽通過研磨變成粉末,然后再丟到木桶當中,加入清水,用一根干凈的木棍攪拌起來。.ww.●等到鹽全部溶解之后,放置一邊,過一會兒當一些不溶于水的雜志都沉入桶底之后,再將上層的溶液倒入旁邊的木盆里……

粗鹽在實驗室中提純無非就是研磨、溶解、過濾、蒸餾等幾個步驟,其作用就是為了清除掉粗鹽中的雜質。其中過濾的環節最重要,要反復多次進行。

在衛朔操作的過程當中,張家所有人都目不轉睛地盯著他,生怕錯過一絲一毫,都想看看粗鹽是如何變成精鹽的。

經過多次過濾,鹽水中的雜質終于被除去的差不多了,終于到了進行提純的最后一步——蒸餾。衛朔將反復過濾后的鹽水全都倒入大鍋里,在下面點上柴火猛煮,直至將鍋里的水分完全蒸出去。

隨著衛朔不斷攪拌,鍋里的水分越來越少,慢慢的開始出現白色晶體……

“好了……”衛朔滿臉喜色道,親眼見證自己勞動成果的感覺非常爽。

“哪啦,哪啦,讓我瞧瞧!”

張家諸人紛紛搶到跟前,眾人一眼就看見了鍋底的那一抹青白色,張二郎忍不住用食指扣下一小塊放入口中,瞬間一股濃烈的咸味通過味蕾傳遞到大腦,差點兒咸得讓張二郎一口吐出來,幸好關鍵時刻他用手捂住了嘴巴。●◆.ww.▲

“嘶,好咸啊!”

此時再看從楊家買回來的粗鹽已不復當初的塊狀,也不再泛著黃色,全都變成了白色的粉末狀。其實不用品嘗,僅僅從外表看就能知道,經過提純的精鹽比原來的粗鹽的質量要好很多。

張大郎哆哆嗦嗦地問道:“爹,這,這,這就是青鹽?”

“說實話你爹我一輩子也沒見過青鹽是什么樣子,不過衛小哥兒弄出來的就算不是青鹽,估計也差不多少,起碼比咱們以前吃的粗鹽強了不少。”

張老漢就是一個普通莊稼漢,根本就沒見過真正的青鹽,不過在他看來,青鹽應該差不多就該是這個樣子。▼●.ww.◆

衛朔略微得意的看著張家人,不由得感慨還是古人容易滿足啊!一個小小的物理實驗就讓他們頂禮膜拜,要是在現代估計也就能去蒙蒙小學生而已。

“張大叔,這個粗鹽制取精鹽的方法可不能被外界知道,暫時只能掌握在自己人手中,而且還要封閉相關消息。否則被外人得知的話,我們將面臨不可知的危險。”衛朔語氣低沉地叮囑道。

衛朔這么說絕不是無的放矢,俗話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任何時候都不能低估人的貪欲,連老馬都說過,當利潤過百分之三百的時候,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

張老漢面色沉重的點點頭,他自然曉得一旦粗鹽變精鹽的消息泄露之后會給整個山谷中的家人帶來什么樣的后果。他滿臉嚴肅的叮囑自己的兩個兒子道:“大郎,二郎,從今以后千萬不要再外人面前談起制作青鹽的事情。”

“知道了,爹。”張大郎、張二郎忙不迭的點點頭答應下來。

看到了制取精鹽的整個過程,張家人都忐忑不安卻又難以抑制內心的興奮。接下來張大郎兄弟二人在衛朔的指點下,繼續將剩余的粗鹽反復溶解,過濾,蒸餾,當鍋底再次出現雪白雪白的精鹽時,張家兄弟二人再也忍不住低聲驚呼起來。

有了衛朔提供的制鹽之術,生活才算是有了盼頭,這下衛朔在張家的地位陡然改變,再也不是來歷不明的陌生人,一下子變得跟張老漢平起平坐,連一向不大瞧得起他的張二郎見到衛朔也是畢恭畢敬的。

由于制鹽成功,早飯也比往日豐盛了不少,張老漢將過年時也舍不得吃的熏肉都拿了出來,又配著野菜熬了一大鍋肉湯,每個人給盛了滿滿一大碗。雖然這飯還沒有衛朔吃過的泡面好吃,但起碼可以入口了。

衛朔邊吃邊說道:“張大叔,下午我想到不其城里去,看看這精鹽的價格如何,如果合適的話就將剛剛咱們蒸餾出來的精鹽給賣掉。”

“讓大郎二郎跟你一起去,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哎,知道了爹。”大郎、二郎應聲道。

吃過早飯,張大郎將五斤精鹽用包裹背起來,懷里揣了五六枚五銖錢,三人就上路了。嶗山北麓距離不其縣城不到十五公里,由于古代路況較差,衛朔三人花費了一個多時辰才趕到不其縣城。

不其縣是長廣郡的治所所在地,位于嶗山西北,西晉咸寧三年(277年),分東萊國不其、長廣二縣及北海郡挺縣置長廣郡。轄境相當今山東青島市、嶗山、萊西、海陽、即墨、萊陽等縣地。

站在城門口,衛朔上下打量著千年以前的古代城池,實際上不其縣還算不上真正的古代城池,充其量不過是一座土城而已。城墻高約4米,東西長約7oo米,南北長約8oo米。

漢武帝曾經分封大司徒伏湛為不其侯,食邑36oo戶,傳八世,直到建安十九年,曹操擅權滅伏氏滿門,并廢除了不其侯國。

以前,不其縣城內不過4ooo余戶人,但隨著中原大亂,不少來自兗州、豫州以及青州西部的百姓開始大量逃亡這里,使得不其縣的人口數量開始突破五萬人。

繳納了一定量的人頭稅之后,衛朔三人踏進了縣城內,為了不引起麻煩,衛朔頭上帶了個斗笠,身上披了一家破舊的皮襖,只要沒人現裸露在外的白皙皮膚,猛一看他和這個時代的普通農夫沒什么區別。


上一章  |  求生在西晉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