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第210章
理智告訴安室奈美惠,平哲夫說的是對的,可是在情感方面,她過不去內心那道坎!
許久之后,安室奈美惠終于做出了決定,對著經紀人道:“你回公司練習室一趟,把我的手機拿過來,我想打個電話。”她覺得,這件事情,有必要通知一下盧德雙,畢竟這個孩子,也有他的責任,憑什么只讓她來頭疼。
“你要打給誰?用我的手機吧。”
“我不知道號碼,號碼存在我的手機里。”
“額?你找的是誰呀?”
“這孩子的父親!”
“什么?你知道這孩子的父親是誰?”
聽到安室奈美惠的回答,平哲夫隨即一愣,他本以為,安室奈美惠懷孕是意外,甚至有可能是安室奈美惠跟丸山正溫鬧矛盾的期間,去夜店買醉時,不小心給失了身,然后才鬧出了這事。
可是現在聽安室奈美惠的意思,她跟孩子的父親還有聯系?
而且,最讓平哲夫不解的一點,都到這個時候了,安室奈美惠找孩子的父親又有什么用,難道還能幫他們解決眼前的困局?
安室奈美惠沒有回答,而是催促經紀人去把她落在公司練習室里的包包拿過來!
與此同時,回到家中的盧德雙,獨自來到書房的電腦前坐下,愣愣的看著屏幕,之前在回家的路上,他接到了人人網CEO蔣睿的電話,說找到適合人人博客吸引關注的博主了。
當時,盧德雙還挺高興的,覺得蔣睿辦事能力不錯,這么快就找到了。
而且這個人選。不管是曝光度,還是知名度,都非常的吸引眼球,如果能夠邀請他開通博客,并且不定時的更新,絕對能夠給人人博客帶來關注。甚至能夠徹底打開博客現在無人問津的境地。
盧德雙一聽,這感情好啊,問,是誰呀。
沒成想,蔣睿蹦出了三個字!
盧德雙!
我去,感情說了半天,找到的人是他自己啊!
正當他想要拒絕的時候,蔣睿開口了,他的理由也非常的強大。博客是你想的,沒有人比你更了解它,而且論起知名度,盧德雙也不虛那些明星,其中曝光度,更是夸張,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有關盧德雙的新聞。哪天消停過?
這么好的人選不用來帶起博客的關注度,這不是在浪費么?
盧德雙一想。蔣睿說的也對,華夏早在去年,就出現了博客這個東西,可是人們對這個東西非常的陌生,更多的人,只是把他當成了一種抒發情緒的日記本。根本就沒有引起互動。
頂多也就前陣子,一些明星,看在盧德雙的面子上,開通了博客,倒是出了一把風頭。吸引了不少粉絲跟群眾的關注,可是幾個月過去,那些明星的博客幾乎跟一潭死水一般,瞬間冷卻了那群苦苦等待粉絲的心。
只能說,當下的明星,都還沒有意識到博客的重要性,通過博客,明星卻可以把自己的感受以至日常生活的細節拿來和“粉絲”分享。這些內容由明星自己道出,在成功卸下頭頂上那個虛無的光環,還原成為一個普通人之后,他們和“粉絲”的距離更貼近了。
而借助留言,“粉絲”們會有一種貼近自己偶像的真實感。另外,明星博客使得“粉絲”群對自己偶像的追逐有了更強的針對性,他們不必再從海量的娛樂信息中翻檢偶像的消息,而是可以固守在偶像的“自留地”上,等待著他(她)每一天的更新。
也許可以說,在今年,明星博客已經成為除了八卦雜志、傳統娛樂報道之外,一個重要的娛樂新聞載體。不僅僅是一個隨筆的日記本,而是一個通過網絡,跟粉絲互動的一個平臺。
雖然它的互動效率沒有未來的微薄那么高,可也是這個時期,網絡上唯一可以跟粉絲交流的平臺。
而現在,人人網正在跟幾大風險投資商談,如果人人博客能夠異軍突起,肯定會給人人網帶來更高的價值,畢竟人人博客可不是獨立的,而是隸屬于人人網旗下。
所以,在蔣睿的三寸不爛之舌,加上盧德雙需要更多的錢,準備在911事件里分一杯羹,這種能夠拉高風險投資對人人網估價的機會,自然不能夠錯過。
不就是玩博客么,前世他雖然也沒怎么接觸,可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嗎?
坐在電腦前,收到蔣睿發來的賬號跟密碼,看來打自己注意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登陸上去一看,除了有關自己的介紹之后,名字后面,還有一個大大的黃V,未來圍脖那套認證,不用白不用,自然是照抄過來。
“嗯!寫點什么東西好呢?”
寫的東西,既不能陽春白雪,太過高冷,那樣會拉開與底層群眾的距離,可也不能太下里巴人,那樣明顯會有損他的威嚴,所以,盧德雙決定走文藝路線。
《飛鳥與魚》
不是生與死的距離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
而是愛你愛到癡迷,卻不能說我愛你
不是我不能說我愛你
而是想你痛徹心脾,卻只能深埋心底
不是我不能說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
不是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無法抵擋這一股氣息,卻還得裝做毫不在意
不是明明無法抵擋這一股氣息,卻還裝做毫不在意
而是你用一顆冷漠的心,在你和愛你的人之間,掘了一條無法跨越的溝渠
不是樹與樹的距離
而是同根生長的樹枝,卻無法在風中相依
不是樹枝無法相依
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卻沒有交匯的軌跡
不是星星之間的軌跡
而是縱然軌跡交匯,卻在瞬間無處尋覓
不是瞬間便無處尋覓
而是尚未相遇,便注定無法相聚
是飛鳥與魚的距離
一個翱翔天際,一個卻深潛海底
——致我親愛的董旋,我想你了!
這《》的詩歌,在前世可是非常的火,在2003年時候在《讀者》上摘入,隨后被很多文學愛好者捧為神作,一下火遍了全球。這首詩一度是被傳為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詩歌,但后來有學者表明在泰戈爾的詩集種根本沒見過這首詩。
也有傳聞,這首詩最早是在陽明神農坡醫學院的一些同學在BBS中集體創作的,最后在網上流傳。
前世倒是有不少人,用事實證明,這首詩的原出處,為香港作家張小嫻的《荷包里的單人床》。
《荷包里的單人床》里面確實有一段“,不是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可頂多只能算一個引子。
反正,這一世《》的作者要換成他了!
至于張小嫻,別鬧了,就算她跳出來,說盧德雙是抄襲她的,估計也沒有人會相信,畢竟你能寫得這幾個字,別人就寫不得,更不用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還分不出好壞?
就算人家盧德雙是看了你的小說,才妙手偶得之,可那也是人家的本事!
更不用說,以盧德雙的性格,怎么可能會承認看過她的小說,《荷包里的單人床》是什么鬼,本寶寶表示沒有看過!
PS:謝謝GT愛老婆的100打賞支持!謝謝大笨書蟲的588打賞支持!謝謝陳磊123456789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