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作者:下載:
早晨8:50上課,現在是7點,還有一個多小時,因為中間還要轉車,根據慣例,當姜流星趕到水原校區的時候,很快就會上課了。
每星期上五天課,姜流星都要這么趕路,然后下午1:50放學后再趕回首爾,確實挺受罪,田父當初的意見不是沒有道理,如果姜流星就在水原跟田父一起住,就不用受這份罪了。
姜流星之所以多次曠課,除了他覺得有些課講的內容他都會了,都很好地領悟了,想將時間省下去做自己真正想做和需要做的事情,偶爾也是因為趕路來不及了。
但姜流星沒后悔,他對夢想的追求是堅定不移的,唯有首爾才能讓他的夢想開花結果,何況如果不是住到了首爾,他就不會遇到允兒,不會跟允兒發生一段初戀了。
無論是上學還是放學,無論是乘坐地鐵還是客車班車,姜流星都會一邊戴著耳機聽音樂一邊看書,畢竟有超過一個小時的路程,姜流星可不會浪費,他對待時間是比較吝嗇的,會盡可能充分地利用時間來充實自己。
這種時候,姜流星通常所看的會是文學書籍,他很喜歡文學,在文學上也很用功,國內外的詩歌、散文、小說等等,都涉獵了不少。
姜流星知道,音樂和文學有很多相通之處,擅長文學是有利于他的音樂創作的,詩歌、散文直接關乎到歌詞的水平,小說則能讓他拓展眼界,更深入地挖掘人間的故事和情感。
今天,乘坐地鐵去上學的姜流星,正在一邊聽著輕音樂,一邊看著一本書。
周圍一些無所事事的乘客,會用好奇或詫異的目光望向姜流星,因為他的穿著打扮和戴耳機看書的樣子,實在有些特別,顯得前衛而有個性。對于這些目光,姜流星不會顧慮,也已經習慣,我行我素,我做我的,與他人何干呢?
姜流星此時看的書是《京華煙云》!
《京華煙云》是中華國現在著名作家、學者林語堂創作的一部大部頭長篇小說。
此書是林語堂旅居巴黎時,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間仿照《紅樓夢》的結構用英文所寫,旨在向西方介紹道家文化,弘揚道家思想,講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30多年的悲歡離合和恩怨情仇,全景式展現了現代中華國社會風云變幻的歷史風貌。
書中有佳話,有哲學,有歷史演義,有風俗變遷,有深談,有閑話,有劇中人物之喜怒哀樂,當然,還有那個紛亂的戰爭年代的中華國。
書中有許多奧妙處,非中華國人往往看不明白,因為是仿照《紅樓夢》,此書不僅結構很像《紅樓夢》,書中更是直接有涉及《紅樓夢》的相關段落,即便是中華國人,若無一定學識,也難以領悟。
姜流星所看的是中文版《京華煙云》,能直接閱讀這樣一部很大很有中華精髓的中文版小說,足以見得他對中文確實很精通了。
不過關于書中《紅樓夢》的相關段落,姜流星看得有些迷糊,他是看過《紅樓夢》的,看的同樣是中文版,卻沒怎么看懂,因為這部書真是太經典也太博大精深了,哪怕姜流星精通中文,畢竟還是有限,現在才19歲的他,若能深入看懂《紅樓夢》,就是天方夜譚了。
但這部《京華煙云》,整體上姜流星還是能看懂的。
因為是大部頭長篇小說,字數很多,書很厚。
姜流星的閱讀效率是很高的,這部小說他卻已經看了一個星期,眼下終于被他看完了。
“……在廟門前,老方丈仍然站立。他仍然看得見木蘭、蓀亞,他們的兒女,與他們同行的孩子們,所有他們的影子。他看了一段時間,一直到他們漸漸和別人的影子混溶在一處,消失在塵土飛揚下走向靈山的人群里——走向中華國偉大的內地的人群里。”
看完這最后一段結尾,姜流星輕輕合上了這本大部頭小說。
這一刻,姜流星思緒萬千,一部分是關于小說的,一部分則是關于他自己的。
轉過身,姜流星望了眼地鐵窗外,望著窗外那幽暗的隧道中急速流動的光影,何嘗不像是一陣湍急的煙云?
“我真是從未來穿越而來的嗎?”
“如果我是穿越來的,那么前世我真是個中華國的人嗎?”
姜流星不禁在心里自問著,不知不覺要回想起什么,于是,他的大腦又突然變得迷糊,且又突然生出一點疼痛的感覺。迷糊和疼痛之中,姜流星深深覺得,中華國對他而言,不啻于一場迷蒙的煙云,讓他情不自禁有一種莫名的眷念……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