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強兵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災難征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星際強兵 >>星際強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災難征兆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災難征兆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24日  作者:閃爍  分類: 科幻 | 星際戰爭 | 閃爍 | 星際強兵 
快捷翻頁→鍵



熱門、、、、、、、、、

雖然在某種意義上,玉家代表了人類聯邦,而玉明輝是玉家的家主,也就是人類聯邦最有權勢的人,但是玉明輝沒有正式職務,不但不是聯邦軍人,也不是聯邦當局的人員,因此他不是以人類聯邦代表的身份來到極境族母星。按照玉明輝的要求,康盛女王沒有安排太多的活動,一切低調從儉。

當然,玉明輝不是單獨前來,還帶來了玉洪興等一幫隨從。

顯然,需要解決的不只是資源上的問題,還有很多技術層面上的問題需要探討,也就需要玉洪興這樣的專業人士。

康盛女王也做了充分準備,不但將幾為長老招了回來,還把科學家組織了起來。

其實,最主要的問題并不是技術上的難題,而是如何在不引起嚴重社會動蕩的前提下建造足夠多的逃亡飛船。

雖然玉明輝在此之前沒有明確提到,但是很明顯,人類聯邦請求極境族在這方面提供支持與配合,也與此有關。說得直接一點,人類聯邦無法在不產生嚴重社會動蕩的前提下建造足夠多的逃亡飛船。甚至可以說,只要開始建造逃亡飛船,就必然產生嚴重的,甚至是災難性的后果。

關鍵就是前面提到的,并非所有人都能拿到船票。

如果只是少數人能夠獲得船票,那么在消息傳開之后,局勢就會失去控制,沒有任何人能夠讓一個文明的所有成員都接受必然毀滅的結果,更別說讓南阿爾法星系里的所有文明接受這樣的結果。

要知道,這可不是一萬多年前的第二紀元。

在第二紀元末期,人類科學家主導了一切,所有文明都只是人類的附庸,因此得無條件的服從人類科學家的命令,也才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集中足夠多的資源,造出足以保全一個文明的逃亡飛船。即便如此,成功逃離銀河系的也只是很小一部分,即便是人類也有大部分成員沒能逃出來。此外,在第二紀元末期,銀河系毀滅是共同認識,沒有任何一個文明抱半點幻想,因此逃亡成為了生存的唯一選擇。哪怕只有極少數的個體能夠獲得船票,為了文明的未來,其他個體心甘情愿的做出了犧牲。最后,第二紀元末期的大逃亡其實是在有條不紊的情況下進行的,至少在逃亡前,也就是建造逃亡飛船的時候沒受到嚴重的影響,比如戰爭的干擾。

即便如此,銀河系文明的眾多文明在人類科學家的全力協助下,用了數百年時間,也只讓不到萬分之一的個體逃離了銀河系,而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在這幾百年之內,各個文明都沒有多余的資源進行其他活動。簡單說,就是眾多文明把這幾百年里的所有資源都拿來建造逃亡飛船了。

顯然,現在根本沒有如此優越的條件。

更重要的是,關于南阿爾法星系注定要完蛋的觀點全都來自楊屹,哪怕康盛女王等當權者對此沒有半點懷疑,也無法保證其他個體會信以為真。要知道,南阿爾法星系并沒有受到直接威脅,也沒有出現毀滅的征兆。如果告訴大家,只是因為楊屹的一句話就要放棄已經居住數千年的家園,并且在經歷了上萬年的磨難之后,也未必能夠到達下一個家園,恐怕沒有任何人能夠接受。雖然在強迫之下,能夠讓大部分個體受到約束,但是肯定無法通過強迫完成逃亡前的準備工作。

這不止是人類聯邦的問題,也是極境族,以及所有文明必然要面對的問題。

那么,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顯然,這才是玉明輝帶著玉洪興等人來到極境族母星,跟康盛女王與極境族的長老商討的主要目的。

只是,連玉明輝都認為,這個問題既無法回避,也無法解決。用玉明輝的話來說,不管采用什么辦法,最終都要面對公眾的質疑,而“楊屹說”無法讓公眾信服,也不可能讓楊屹親自出面說明情況。也許到最后,也就是災難發生之前,公眾能明白過來,可是到那個時候已經晚了。

也就是說,針對這個問題,唯一行得通的解決辦法,其實就是延緩爆發的時間。

如此一來,大規模建造逃亡飛船就行不通了。

為此,玉洪興拿出了一組數據。在只考慮人類聯邦的情況下,如果按照第二紀元時期的標準,即建造那種能夠承載一百萬人的逃亡飛船,至少需要一千萬艘,才能為人類聯邦的十萬億居民各提供一張船票。按照楊屹的要求,在一百年內完成逃亡的準備工作,只是建造這些飛船的工人就要上千億,而相關行業需要的勞動力超過一萬億。如果把資源考慮進去,遠遠超出了人類聯邦的極限。事實上,即便整個北部大區都由人類聯邦控制,也沒有足夠多的資源在一百年內建造一千萬艘逃亡飛船。如果把范圍擴大到整個南阿爾法星系,問題將變得更加嚴重。簡單的說,南阿爾法星系里的所有資源都不足以在一百年之內建造出足夠讓所有文明的所有個體都獲得船票的逃亡飛船。即便只是加上極境族等少數文明,南阿爾法星系的資源也遠遠不夠。

當然,有兩個關鍵問題,一是資源,二是時間。

簡單的說,如果把時間限定在一百年之內,那么楊屹安排的任務就不可能完成,即便放寬到兩百年也不可能。按玉洪興的估計,至少需要三百年時間,最好有五百年時間,才有希望造出足夠多的逃亡飛船。

顯然,玉洪興的前期研究,等于否決了建造逃亡飛船的方案。

問題是,沒人敢否認楊屹的判斷,也沒有人敢承擔由此產生的后果。要知道,如果楊屹沒有能夠趕在災難發生之前找到昆陽族的圣器,那么搭乘逃亡飛船離開南阿爾法星系就是包括人類聯邦在內的,所有文明的唯一希望。更重要的是,絕對不能等到災難發生,哪怕是出現了征兆的時候才開始建造逃亡飛船,因為到那個時候已經沒有足夠多的時間來完成建造工作了。至于楊屹對南阿爾法星系注定要滅亡的預言,玉家的人堅信不移,還帶來了一些讓康盛女王無法否認的證據。

當然,這也是為了說服康盛女王。

按照玉洪興所說,在楊屹回來之后,玉家就一直在監測南阿爾法星系里的黑洞,特別是那些已經存在了數十億年,肯定跟北阿爾法星系存在關聯的黑洞,通過這些黑洞了解北阿爾法星系的變化。

其實,這也是唯一能夠實時觀察北阿爾法星系的手段。

因為與遠征軍的通信聯絡已經中斷,所以采用其他的辦法,哪怕是效率最高的引力波探測法,都會受到距離與光速的限制。也就是說,通過常規手段觀察到的,其實是北阿爾法星系在一萬年前發生的事情。通過關聯黑洞內部的量子效應,就算無法獲得直接觀察效果,也能夠通過間接結果來做出判斷。

簡單的說,通過間接觀察,無法了解到遠征軍在北阿爾法星系里的戰斗情況,但是能夠獲得一些跟災難有關,至少能夠讓科學家做出判斷的信息。只要能夠對這些信息進行準確的分析與判斷,就能對災難的到來時間做出大致判斷,至少能夠確定是否會出現導致南阿爾法星系毀滅的災難。

顯然,玉洪興已經有了一些發現。

雖然玉洪興自己都明確提到,對于這些發現,現在的理論根本無法做出解釋,也就無法據此做出正確的推斷,但是足以證明楊屹的預言,即南阿爾法星系即將遭受滅頂之災,而且是徹底毀滅。

這里面,最重要的發現就是,玉洪興等玉家的科學家從幾個重點監測的黑洞中獲得的信息完全一致。也就是說,這幾個黑洞關聯的對象都是一個,即北阿爾法星系里面的一個超級黑洞。雖然從理論上講,這種可能確實存在,畢竟這些黑洞已經存在了數十億年,是中心黑洞爆炸之后的產物,肯定存在關聯,但是幾個黑洞全都關聯到一個黑洞之上,概率肯定十分渺小。如果這不是自然產生的結果,那就意味著,北阿爾法星系里的一些黑洞已經在非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合并到了一起,成了一個新的黑洞。如果這種情況一直在發生,那么北阿爾法星系要不了多久就會出現一個超級黑洞,并且吞噬掉所有天體。到時候,北阿爾法星系肯定會徹底毀滅,而且這個超級黑洞的強大引力必然會給南阿爾法星系帶來災難,甚至會直接導致南阿爾法星系里的黑洞出現異常。

先不說南阿爾法星系會在什么時候毀滅,只是這些發現就足以證明楊屹的預言。

顯然,這也是玉家把重點轉到建造逃亡飛船上來的關鍵所在。

只是,沒有任何人相信能夠及時建造出足夠多的逃亡飛船,因此玉明輝與玉洪興并沒指望能夠在極境族的幫助下完成這項不可能完成的工程。他們來到極境族的母星,找康盛女王尋求的幫助也不是建造逃亡飛船,而是一種代替逃亡飛船,只是人類聯邦無法單獨完成,或者說還沒有掌握的先進技術。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星際強兵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