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強兵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千鈞一發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星際強兵 >>星際強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千鈞一發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千鈞一發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06日  作者:閃爍  分類: 科幻 | 星際戰爭 | 閃爍 | 星際強兵 
正文

目錄:

作者:閃爍

類別:散文詩詞

雖然對戰局已經有所了解,但是對人類聯邦的處境,楊屹的認識依然不夠清楚。在玉明震做了匯報之后,楊屹才知道,人類聯邦的處境之險惡,已經到了敗亡的邊緣。如果他沒有趕回來,也許在十年、最多二十年后就會戰敗。相對于已經過去的一千年,十年與二十年都很短暫。

在楊屹回來之前,由玉家守衛的中部防線被昆陽族與狂獸族軍團攻破。

因為有強大的軍事工業做后盾,還控制著聯邦當局,擁有人類聯邦最豐富的資源,所以兩百多年來,玉家一直承擔著守衛關鍵防線的重任。雖然這違背了玉家的祖訓,即玉家的締造者玉霆軒留下遺訓,禁止后人參軍與從政,但是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玉家只能挺身而出。第一個違背祖訓的就是玉玲瓏,即在楊屹離開之后,玉玲瓏曾短暫出任聯邦元首,重建了聯邦當局。玉玲瓏之后,玉家歷代都有杰出的軍事家與政治家,而且正是他們撐起了搖搖欲墜的人類聯邦。

到玉明輝這一代的時候,玉家已經擁有人類聯邦最強大的軍事力量。

也正是如此,玉家責無旁貸的擔負起了關鍵方向上的防御任務。

只可惜,就算玉家全力以赴,玉家子弟前仆后繼,也獨木難支,最多只是減慢了敵人的推進速度。

隨著中部防線再次淪陷,敵人離家園星系已經不遠了。

其實,這已經是第四條中部防線。

更重要的是,當中部防線上的軍團被迫撤退之后,其他防線上的軍團也要撤退,不然側翼就將受到威脅。更何況,守衛其他方向的那些元帥與大元帥首先考慮保存自己的實力,根本不會拿自己的軍團冒險,因此只要玉家守衛的中部防線出現問題,他們就會在第一時間撤退到預備防線上。

事實上,敵人早就看清了這一點。

按照玉明震提供的資料,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里,特別是在玉家成為了人類聯邦中最強大的勢力之后,敵人就把重點放在了中部防線上,每次都會在中部方向上投入重兵,而在其他方向上只是佯動。玉家由此承受了大部分壓力,甚至決定著整個戰場局勢的走向。雖然玉明輝與玉明震想過很多辦法來調動其他方向上的軍團,減輕受到的壓力,但是起到的作用都微乎其微。結果是,在玉家全力以赴,甚至不得不用自家子弟去補充基層部隊的情況下,依然無法守住已有的防線。

一百多年來,玉家一直在堅守,而獲得的也只不過是讓敵人花更多的時間,用更大的代價來向前推進。

也就是說,在中部防線淪陷之后,各條戰線上的軍團都大踏步的后撤了上百光年。

在這次撤退之后,人類聯邦的控制區域縮小了差不多三分之一,仍然由人類聯邦控制的恒星系已經減少到了十萬個。如果除掉戰線附近的恒星系,剩下的可以被人類聯邦利用的不到八萬個。在淪陷的恒星系當中,有一些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比如出產戰略資源。受此影響,玉家的實力大幅度降低。按照玉明震提交的報告,只是軍事工業的產量就因為這些恒星系淪陷而降低三成。在楊屹回來之前,聯邦當局正在商討要不要再次降低配給標準,因為淪陷的恒星系當中有幾個是主要的糧食產地。雖然只是減少了約一成的產量,但是對于已經極為緊張的糧食來說,影響依然非常大。如果不降低配給標準,而是用戰略儲備填補,最多能維持五年。很明顯,沒有人指望能在五年之內收復淪陷的恒星系,而且在過去一百多年里就沒有收復過一個恒星系。

簡單的說,人類聯邦已經被壓縮到了北四區的一個角落里面。

當然,這還不是最大的威脅。

真正的威脅,其實是敵人的先鋒已經到達了離家園星系不到五百光年的地方。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

即便是普通的貨運飛船,也能通過一次空間跳躍到達五百光年之外的地方。如果不是玉家提前設置了預備防線,而且清除掉了原有航線上的空間跳躍結點,設置了很多的陷阱,恐怕敵人已經打到家園星系了。

問題是,這點縱深根本靠不住。

用玉明震的話來說,只要敵人準備充分,留有足夠多的預備隊,那么在下一次進攻,也就是再次突破了人類軍團的防線后,就能繼續向家園星系推進。因為無法組建更多的軍團來守衛預備防線,所以就算玉家有所準備,也不可能像以往那樣,在預備防線上站穩腳跟,甚至無法及時完成預備防線上的部署工作。也就是說,當敵人再次發動進攻的時候,家園星系就將遭到攻擊。因為其他委員的防區與家園星系沒有關聯,所以他們未必會派遣軍團參與守衛家園星系的戰斗。

其實,在楊屹回來之前,玉明震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完善家園星系的防御部署。

當然,玉明震也沒有忘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

這就是,設法把敵人引到其他方向上去,讓敵人認為在攻打家園星系之前,得首先攻占其他由人類聯邦控制的區域。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玉明震向聯邦當局提出,著手為戰略轉移做準備,即在必要的時候放棄家園星系,因此首先把至關重要的軍事工廠轉移到其他地方,并且放寬對其他戰區的管制。簡單的說,就是讓各個委員可以在本戰區內招募更多的兵員來組建更多的軍團,而且通過提供軍事生產力來幫助這些委員武裝新組建的軍團,從而讓各個戰區都具備獨自抵抗的能力。只有這樣,人類聯邦才能在家園星系淪陷之后繼續抵抗下去,也才有希望在將來某一天奪回家園星系。

當然,這么做的后果也極為嚴重。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在讓各個委員統轄的戰區成為實質上的獨立王國,最終必然會導致人類聯邦分裂。更重要的是,在失去了統一協調與指揮之后,沒有一個防區能夠頂住敵人的進攻。也許敵人需要用更多的時間來消滅人類聯邦,但是只要走出這一步,人類聯邦的敗亡就將成為定局。

正是如此,聯邦當局并沒有批準玉明震的提議,或者說還是討論。

其實,即便是玉明輝也不贊同這么做。雖然他知道玉明震的意圖是引開敵人,降低家園星系受到的威脅,爭取到更多的時間來加強中部防線與家園星系的防御部署,從而有更大把握守住家園星系,但是他同樣知道,只要走出這一步就無法回頭了,而玉明震與玉家將因此成為人類文明的罪人。

可以說,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能這么做。

所幸的是,楊屹的回歸,改變了這一切。

只是,擺在楊屹面前的是一個巨大的爛攤子。雖然楊屹實力超群,而且由他武裝起來的戰兵軍團能夠橫掃一切,但是收拾這個爛攤子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需要投入足夠多的精力與時間。

到此,人類聯邦控制的區域僅為北四區的四分之一。如果以恒星系的數量為準,還不到南阿爾法星系的千分之一。如果按照恒星系的規模,準確的說是資源與環境標準來衡量,甚至不到南阿爾法星系的萬分之一。在這個狹窄的區域內,擁擠著十萬億人類,還有約一萬億投靠人類聯邦的其他文明的居民。即便沒有敵人的威脅,只是滿足這么多人的生存需求就是一個天大的麻煩。甚至可以說,敵人根本不用繼續發動進攻,只需要封鎖這片區域,人類聯邦就因為資源枯竭而敗亡。當然,在人類聯邦的軍事實力大幅度削弱的情況下,繼續發動進攻要比全面封鎖更加劃算。

在對戰局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楊屹也很是感嘆。

他確實回來晚了,不過還不算太晚,至少及時回到了南阿爾法星系。如果在黑洞里多耽擱幾十年,恐怕人類聯邦已經不存在了。

隨后,楊屹讓玉洪興派來了一批科學家,還讓玉明震準備了足夠多的飛船。

不是用來運送軍團,也不是用來運送物資,而是運送由那些科學家協助楊屹制造出來的大型原能轉換器。

按照楊屹的安排,這些大型原能轉換器將分批次送往各個恒星系,從根本上解決能源供應的問題,再配合由玉家提供的工業生產能力,基本上能夠滿足各地居民的生存需求,緩解資源上的矛盾。當然,都是由圣器為核心,并且直接驅動的大型原能轉換器,每一臺都能為一個恒星系里的所有星球提供充足的能源。如果有需要,還可以用這些大型原能轉換器做為能源,搭建行星防御系統。前提是,得提供配套的防御武器,不然就只能為部署的星球提供能量屏障。

在此期間,由玉明震招集的十萬名官兵陸續回到聯邦星。

這些官兵全都編入了由玉洪洋直接統帥的特種軍團,而且直接聽從玉洪洋指揮,只是沒有采用原來的編制,而是以十人小隊為基本單位。按照楊屹的安排,他們將在家園星系接受相關訓練,在得到了全面武裝,也就是由玉家生產的皇級戰機之后,才會被派出去執行作戰任務。

所幸的是,玉家已經重建了生產皇級戰機的工廠,而且培養了第一批技術工人,很快就能恢復生產。(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星際強兵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