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強兵第五百八十五章 唯一出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星際強兵 >>星際強兵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八十五章 唯一出路

第五百八十五章 唯一出路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16日  作者:閃爍  分類: 科幻 | 星際戰爭 | 閃爍 | 星際強兵 
用戶名:密碼:記住

/閃爍/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將南北阿爾法星系分隔開來的格林尼治隕石帶是一條狹長的,布滿了小型天體的區域。

顯然,這個認識十分膚淺。

南阿爾法星系與北阿爾法星系原本是一個恒星系統,跟銀河系相似,只是規模比銀河系大了上萬倍。格林尼治隕石帶所在的區域,原本是一個巨大的,通過磅礴引力讓整個恒星系統穩定存在的黑洞。數十億年前,一場災難降臨,這個黑洞因為質量過于龐大而坍塌,最終形成這處充斥著大量天體的區域,即格林尼治隕石帶。只不過,這并不是人們認識中的狹長區域。如果從范圍來講,格林尼治隕石帶跟南阿爾法星系與北阿爾法星系差不多,占據了這個雙子恒星系統的三成左右。

簡單的說,格林尼治隕石帶的大小相當于南阿爾法星系的九成。

只是,在格林尼治隕石帶里面沒有恒星,也就沒有恒星系,有的只是大量分散的,無序運動的小型天體。

這些天體,其實就是黑洞坍塌后的產物。

此外,在格林尼治隕石帶里面還有很多未知區域。按照科學家的推測,當初維系著恒星系統的中央黑洞在坍塌之后,只有大約一成的質量轉變成格林尼治帶里的小型天體,其他的質量都消失了。雖然其中一部分在黑洞坍塌的時候轉變成能量,也就是無處不在的原能,但是肯定有一些沒有轉變,而且在經過數十億年的演變之后,分散的物質會重新聚集,從而形成質量巨大的天體。因為格林尼治隕石帶里面沒有可見的大型天體,所以科學家認為這些大型天體是不可見的黑洞。

至于格林尼治隕石帶里有多少黑洞,以及這些黑洞在哪,就沒人知道了。

其實,這也是沒人愿意進入格林尼治隕石帶的關鍵所在。

數千年來,在五次格林尼治戰爭中。雙方很少在格林尼治隕石帶里交戰。不管是主動發起進攻的硅魅聯盟,還是得勝后發動反擊的銀河系聯盟,全都是依靠幾條已知的航線穿越格林尼治隕石帶。雖然雙方都在航線上建立據點,確保航線的安全。但是都沒深入探索航線之外的區域。除了格林尼治隕石帶確實太過廣闊,沒多少可供利用的資源,也與那些誰也不知道在哪的黑洞有關。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交戰雙方都不了解格林尼治隕石帶,至少算不上深入了解。

當然。人類聯邦也不例外。

雖然家園星系就在格林尼治隕石帶南面,但是數千年來,人類的腳步很少邁入格林尼治隕石帶。在之前的五次格林尼治戰爭中,人類軍團只有一次越過了格林尼治隕石帶,也就是上一次戰爭。即便在反攻北阿爾法星系的戰斗中,人類軍團也是在隱靈族的支持下才順利穿過了格林尼治隕石帶。

這次也不例外。

雖然在上次格林尼治戰爭中,人類聯邦掌握了幾條通過格林尼治隕石帶,到達北阿爾法星系的航線,但是格林尼治隕石帶里的情況變幻莫測,而且時隔千年。誰也無法保證這幾條航線依然暢通無阻。

所幸的是,艾米與巴恩斯的到來,幫助楊屹解決了這個問題。

必須承認,隱靈族的情報機構確實極為強大。巴恩斯帶來的不是一條航線,而是一個龐大的航道網絡。

這個航道網絡有多大

雖然楊屹并不了解格林尼治隕石帶,但是在巴恩斯提供的航線圖上可以看出來,隱靈族開辟的航道網絡幾乎覆蓋了整個格林尼治隕石帶,而且對航線附近的區域做了探索,還標注出了主要天體的尺寸、質量、外形、大致位置與運動方式。也就是說,楊屹不但能靠此通過格林尼治隕石帶。還能在沿途的大型天體上建立前進據點。如果需要,甚至可以將一些大型天體改造成太空要塞。當然,這不是楊屹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因為他手里沒有駐守太空要塞的兵力。

只是。對隱靈族提供的無私支持,楊屹有所保留。

雖然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天圣皇再冷血無情,也不會拿自己的親兒子與親女兒冒險。艾米留在家園星系,巴恩斯則跟隨楊屹遠征,如果楊屹有個三長兩短。巴恩斯的結局也不會好到哪里去。但是對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楊屹并不認為可以高枕無憂,而且他也從來不相信自己的運氣會好到哪里去。

艦隊出發之后,楊屹就讓玉陽派出了無人探測器。

對于楊屹這種循規蹈矩的做法,巴恩斯也沒多說什么。其實在隱靈族的軍團里面也有類似的規定,即前往未知區域之前得進行全面探測,在確定了目的地的情況之后才能進行空間跳躍。

無人探測器攜帶了量子通信設備,在到達目的地之后就將對附近區域進行探測,并且把探測到的信息實時發送回來。如果目的地有危險,那么損失的只是無人探測器,而不是整支艦隊。

前幾次空間跳躍,并沒發生意外。

當然,這并不表示今后不會發生意外。

別忘了,格林尼治隕石帶的范圍極為廣闊。按照隱靈族提供的航線圖,格林尼治隕石帶的南北寬度超過了十萬光年,相當于南阿爾法星系長徑的三倍。即便是最短的航線,航程也在十五萬光年以上。如此遙遠的距離,就算是流影艦也要進行上百次空間跳躍,因此這是一短極為漫長的旅途。

完成第十次空間跳躍之后,艦隊已經航行了大約兩千光年。

在此,楊屹讓艦隊做了第一次停留。

其實,艦隊航行的距離不算遠,仍然在格林尼治隕石帶南部區域。楊屹讓艦隊在這里留下來,只有一個原因,即這里有一顆直徑超過三千公里的星球,可以在此建立一處支持運輸飛船的據點。

因為只是臨時據點,主要用途是為運送物資的飛船提供落腳之地,必要的時候充當物資中轉站,所以建造工作不算麻煩,有卡爾森在,還有玉家提供的大型工程設備,也花不了多少時間。

只是,楊屹給卡爾森提出的要求并不是這么簡單。

楊屹要求的不只是一座物資中轉站,更是一座牢固的,能夠據守的要塞。按照楊屹的說法,沒人知道今后會發生什么事情,也沒人知道能不能在北阿爾法星系站穩腳跟。如果遠征行動一切順利,那還好說。問題是,如果不像預料的那么順利,那么就得在遭遇挫折前多做一手準備。

顯然,楊屹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簡單的說,如果在進入北阿爾法星系之后遭到硅魅大軍全力反擊,沒能站穩腳跟,甚至遭受慘敗,那就得撤退,至少要跟敵人脫離接觸。這個時候,一座牢固的要塞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其實,這也是楊屹制訂的遠征計劃的核心部分。

這就是,在進入北阿爾法星系之前,在沿途建立大量堡壘級要塞,依靠這些要塞鞏固通過格林尼治隕石帶的戰略航線,以此確保生命航線暢通無阻。即便遠征行動一帆風順,這些要塞也能成為后繼部隊的立足之地。等到沿途的要塞全都建立起來后,楊屹擁有的不只是一條戰略航線,而是一片廣泛的區域。也就是說,楊屹打算利用建立在航線上的要塞控制格林尼治隕石帶。在這些要塞完成之后,楊屹統帥的人類軍團進可攻、退可守,不但能憑此掌握戰爭主動權,還擺脫了對其他勢力的依靠。

顯然,這也是楊屹積極主導遠征北阿爾法星系的根本目的。

別說楊屹,即便是肖問天,也不會狂妄到認為人類聯邦能在織星族的支持下戰勝強大的硅魅聯盟。要知道,就算銀河系聯盟的所有文明聯合起來,也未必能夠戰勝硅魅聯盟。遠征北阿爾法星系,名義上是要通過積極主動的反擊主導戰爭走向,可是隨著雷凌族、隱靈族等頂級文明相繼出兵參戰,就算楊屹能夠在反擊中旗開得勝,還獲得了星魂女皇的支持,也不可能成為這場戰爭的主宰者。此外,在戰爭規模擴大之后,就算楊屹不情愿,也必須借助其他文明的支持。到這個時候,哪怕星魂女皇親自出面,也只能選擇妥協,以此獲得雷凌族與隱靈族等頂級文明的支持與協助。由此可見,楊屹主導的反擊行動并不能帶來主動權,最多只是維持現有局面。

在此情況下,楊屹依然積極主張發動戰略反擊,為的就是開辟一片新天地。

關鍵是,在楊屹看來,格林尼治隕石帶是人類聯邦唯一的出路。

雖然格林尼治隕石帶里沒有多少資源,也沒有多少可供人類生存的星球,但是只要在此站穩腳跟,只要成為能夠左右兩大聯盟實力對比的一股力量,只要能夠決定和平與戰爭,人類就能在此生存下來。

也許,楊屹不是第一個想到這一點的人,不過肯定是第一個采取行動的人。

數千年來,人類聯邦都沒受到重視,至少沒有獲得應該獲得的尊重與待遇。繼續留在銀河系聯盟,人類聯邦不但難以發展壯大,甚至會在將來的某一天,在對某個頂級文明構成威脅的時候遭受滅頂之災。人類聯邦要想發展壯大,要想成為一股不被任何人小覷的力量,就得脫離銀河系聯盟。

雖然前途未卜,但是楊屹信心十足。

這不是選擇,而是唯一的出路。未完待續。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星際強兵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