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推薦票與收藏
一個日軍肉彈小組的兩名士兵在地上匍匐前進,利用戰場上的障礙物與尸體成功的靠近了一輛歐陽羽軍的t-26坦克,t-26坦克的周圍有二十多名六團的士兵,為了不讓自己被發現和被一鍋端,兩名日軍肉彈士兵分開躲藏在尸體堆中,等待著t-26坦克的靠近。
三十米、二十米、十米,其中一名日軍的肉彈士兵拉響了綁在身上的炸彈的導火索,從地上一躍而起大喊著天皇陛下萬歲沖向了t-26坦克。
“噠噠噠……呯呯……!”
保護t-26坦克的六團士兵及時發現了肉彈士兵,開火射擊把他給射程了馬蜂窩。
“轟……!”
肉彈士兵身上的炸彈爆炸,不但把他自己給炸的粉碎,還炸傷了保護t-26坦克的六團士兵,就算沒有受傷的也被沖擊波給吹倒。
“天皇陛下,萬歲!”
這時另外一名日軍的肉彈士兵趁機沖了出來,等周圍的六團士兵發現想要阻攔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拉開了導火索的肉彈士兵成功的接近了坦克,然后往t-26坦克的下面鉆去。
“轟……!”
劇烈的爆炸讓t-26坦克成為了一團鋼鐵的火炬,周圍的六團士兵也因為爆炸而出現了傷亡。
上面的情況在戰場上出現了很多,日軍瘋狂的肉彈攻擊擊毀了歐陽羽軍五輛t-26坦克,擊傷了三輛,六團被炸死炸傷數十人,讓順利的反攻為止暫停。
“混蛋!”張君嵩放下望遠鏡對副團長梁岱大聲命令道:“告訴兄弟們,仔細檢查進攻道路上的所有角落,只要發現有日軍不管是活的還是死的,都要給我去捅一刀,必須要保護好新三十八團的坦克,不準再出現類似的情況了!”
“是!”
缺乏重型裝備尤其是裝甲力量的華夏軍隊,對坦克或者重炮等裝備看的比人命還要重,必要的時候寧愿犧牲大量的士兵也不愿意重型裝備受損或者丟失,不是華夏軍隊的長官不愛護士兵,當時的華夏工業能力很低,只能生產一些步槍等輕武器,在連炮彈都需要進口的情況下,每一件重裝備是比金子還重要的寶貝,所以張君嵩才會下達這樣的命令。
六團的進攻稍事停頓了之后再次開始,這次六團的士兵們仔細檢查著進攻道路上有可能躲藏日軍肉彈的地方,而那些倒在地面上的日軍尸體或者不能行動無法及時撤離的傷員,六團的士兵們也按照命令,不管是死是活對著要害就把刺刀給捅了進去。
這樣做雖然進攻的速度減慢了,但是有效的排除了被日軍肉彈襲擊的可能,讓日軍派出的第二波肉彈攻擊效果大減,只炸毀了一輛bt-7坦克,可就算是這樣也讓張君嵩心疼了個半天。
六團的第三次反擊成功的擊退了占領著上海火車北站的日軍,殲滅日軍四百余人,但自身的傷亡也不小,傷亡了六百多人。
上海火車北站的日軍已經撤退,歐陽羽也就沒有必要再留在這里了,剩下的天通庵車站留給六團自己去打就好了,同時安插在戰場上的“眼睛”也傳來了日軍準備進攻她的防區的消息,她現在需要立刻帶領坦克連與炮連返回。
“歐陽團長,大恩不言謝,以后有需要我張君嵩和六團的地方只管開口,我張君嵩與六團必定全力以赴的回報歐陽團長與新三十八團!”
張君嵩前來為歐陽羽送行,臨別之際說出了一番感謝的話語,對這些話語歐陽羽只是笑了笑,她只是為了副本任務而已。
“張團長客氣了,你我都是華夏軍人,打擊日寇是我們的分內之事,你不用感謝我,就此告辭。”
歐陽羽對張君嵩抱拳不等他回話就登上了指揮車,帶著坦克連剩下的坦克與炮連向著自己的防區駛去。
進攻歐陽羽防區的日軍不甘心失敗,撤退后重新調集兵力準備對她的防區發起第二次進攻,這次的進攻日軍把兵力集中了起來,以寶山路和虬江路為攻擊重點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因為歐陽羽軍擁有大量的反坦克槍,而日軍的威克斯裝甲車一共才二十多輛,現在都已經在戰斗中被毀的七七八八了,因此這次進攻的日軍部隊全都是步兵加少量的炮兵。
一支兩百多人的日軍部隊使用迫擊炮,對駐扎在寶山路的歐陽羽軍三營一連所在陣地狂轟濫炸,在炮擊了十分鐘后日軍發起了進攻,日軍的步炮協同做的很好,當最后一發炮彈落地后,日軍士兵已經接近了一連陣地不到一百米的地方。
寶山路的街道不算太寬,四車道,兩旁全都是兩三層高的樓房,進攻的日軍沿著街道兩側前進,借助一樓店鋪外的承重柱為掩體與一連展開了激烈的對射。
日軍因為高層如果可以一發子彈殺死敵人,又何必發射一堆子彈消耗資源的逗逼的想法,因此沒有多少自動武器的日軍士兵們的槍法普遍都很好,即使是在黑夜中也可以較為準確的擊中目標,所以一連的損失比較大。
但進攻的日軍也好不到哪里去,自動武器較多的一連同樣給予了日軍重大殺傷,尤其是兩挺被保護在沙包堡壘后面的馬克辛重機槍,交叉射擊之下封鎖了整個路面,打的日軍士兵們不敢露頭,因此成為了進攻日軍的眼中釘。
日軍有一種他**隊所沒有的獨特武器,擲彈筒,擲彈筒的別名又叫超輕型迫擊炮,主要裝備二戰中的納粹德國和日本軍隊,口徑在五十毫米以下,單兵攜帶,不占編制。
日本擲彈筒口徑五十毫米,有兩種型號,主要區別在于拋射筒長度,侵華日軍主要裝備拋射筒為254毫米的擲彈筒,每個日軍步兵小隊(相當于中國的排,人數在五十人到七十人之間)都配備一個機槍小組(有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小組(有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班。后期為一個小隊一個擲彈筒,一挺輕機槍。
日軍的擲彈筒從本質上來說是一門輕迫擊炮,它的主要特點是射角大,彈道彎曲,射程不遠。主要用來殺傷躲藏在工事和隱蔽物后的敵人或者在遠距離殺傷敵人有生力量,它的殺傷效果好,操作方便,可以伴隨由單兵攜帶隨一線步兵移動,對一線步兵進行支援。由于單兵攜帶且可以隱蔽在障礙物后發射,它的隱蔽性很強。擲彈筒由特制的彈藥袋攜帶,一個彈藥袋可以攜帶八枚榴彈,一個二人擲彈筒小組可以攜帶十六枚。
發射時先由射手先拉動擊發桿,然后由彈藥手將彈藥從筒口裝入,完成彈藥的安裝。左手握住發射筒,根據目標距離轉動手柄直至調節桿達到對應長度,射手通過瞄準線進行概略瞄準后,拉動擊發機上的皮帶,擊發底部發射炸藥將榴彈射出,由于底部的發射藥未變,靠調整擲彈筒的角度,來確定發射距離瞄準目標,所以只有經驗豐富的擲彈手,才能準確地擊中目標,隨著兵器的發展,擲彈筒漸漸被準確度高的槍榴彈、火箭筒和迫擊炮所取代。
現在日軍主要使用的擲彈筒是大正十年擲彈筒,大正十年擲彈筒口徑五十毫米,重量很輕只有2.6公斤,射程為175米。它的設計目的主要是日本軍方希望能夠彌補中型迫擊炮和單兵手榴彈之間的火力空檔,同時能夠大大增強步兵分隊(相當于中**隊的班)火力。大正十年式擲彈筒在日軍服役長達二十五年,直到日軍二戰戰敗為止。
但是大正十年式自身性能不佳,它的射程太短(不到200米),這讓士兵無法在較為安全的距離使用它,另外它的精度也不佳,這使得它很快就被后來**式擲彈筒所取代。
為了消滅一連的那兩挺馬克辛重機槍,進攻的日軍使用四門擲彈筒對其展開了集中射擊,一連的機槍陣地只是用沙包圍了一圈沒有頂蓋,因此很快就被日軍所發射的榴彈淹沒,沒有了馬克辛重機槍的壓制日軍士兵在長官的命令下發起了沖鋒。
“給我打!”
一連的連長很聰明,交戰的時候只讓少量的索米沖鋒槍和捷克輕機槍參戰,讓日軍造成了守軍自動武器不多的錯覺,誘使日軍發起了最喜歡的沖鋒白刃戰,現在日軍士兵離開掩體發起沖鋒,沒有的了遮擋的他們成為了最好的射擊目標。
“噠噠噠噠……!”
十多挺捷克式機槍和三十多把索米沖鋒槍突然爆發,射出來的密集彈雨把沖鋒的日軍成片成片的射倒,與只有二十發子彈的捷克式機槍不同,使用七十發彈鼓火力持續性超強的索米沖鋒槍,對正在沖鋒的日軍士兵殺傷力最大,一個七十發的彈鼓打完足夠可以干掉十多名日軍的士兵。
短短幾分鐘的時間一連的陣地前面就鋪滿了日軍士兵的尸體,還有很多日軍的傷兵躺在地上大聲哀嚎,這震撼性的一幕讓交戰的雙方都不約而同地停止了射擊。